论文摘要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农村小学教师的课程意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研究以广州市白云区部分农村小学的教师为研究对象,调查农村小学教师课程意识发展的现状,分析制约农村小学教师课程意识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促进农村小学教师课程意识的发展,提高农村小学新课程的实施水平提出积极的建议。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缘起和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由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小学教师缺乏课程意识的现状已经制约了新课程实施水平的提高,加上笔者在农村学校任教的经历,引发了笔者对农村小学教师课程意识问题的研究兴趣。第二部分主要对教师课程意识的内涵、构成要素、意义及主要影响因素、培养途径等进行理论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师课程意识的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方面,课程意识是指教师在课程活动中对课程本质、意义、系统构成因素及功能等的认识,是以课程系统结构为脉络的客观的、静态的课程意识;另一方面,课程意识是指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及开展课程实践活动的内驱力,是以教师的课程实践活动为脉络的主观的、动态的课程意识。构成教师课程意识的主要因素包括六个方面,即课程主体意识、课程目标意识、课程内容意识、课程实施意识、课程评价意识及课程反思意识。提高教师课程意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二是有利于教师教学行为向积极的方向转变、三是有利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四是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五是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影响教师课程意识发展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方面,即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内部因素具体包括教师课程观及教师自身素质,外部因素具体包括学校文化、教师间的合作及其他因素。培养和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通过完善课程政策以及学校的管理来促进教师课程意识的发展;二是通过重塑教师的课程观、提高教师的课程理论素养、提高教师的反思实践能力来促进教师课程意识的发展。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对农村小学教师课程意识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州市农村小学教师的课程意识发展处于中等水平,教师反思意识、评价意识和主体意识发展好于目标意识、内容意识和实施意识的发展。制约农村小学教师课程意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学校文化、教师自身素质和其他因素。第四部分分析了问卷调查的结果,研究了不同变量对农村小学教师课程意识发展的影响,并具体分析了农村小学教师课程意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制约农村小学教师课程意识发展的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分别就农村教师课程主体意识、课程目标意识、课程内容意识、课程实施意识、课程评价意识和课程反思意识的培养提出相应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