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植物挥发油的提取是天然产物提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提取方法提取同一植物的挥发油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挥发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现代提取技术是微波辅助提取法。1986年,加拿大的Gedye研究发现微波加热可促进有机化学反应,其研究证明微波可以极大的缩短反应时间,提高产品的收率,减少副产物的生成。然而微波在有机合成中体现出的这些优点却是提取天然产物原始成分的弊端,挥发油成分复杂、热敏性较强,在提取的过程中易发生化学反应而遭到破坏。因此,在如何充分利用微波提取的高效快速的基础上,减少提取成分的复杂性及热稳定差的不足对研究植物精油十分重要。单向阀-无氧微波提取法(check valve&non-oxygen microwave assistedextraction, CVNO-MAE)是在低压和无氧条件下利用微波能加快目标物溶出从而提高提取效率的萃取分离方法,利用单向阀保持提取系统处于减压和无氧状态,使溶剂在较一般提取低的温度下保持回流,从而有利于避免热敏性和易氧化的化合物在提取的过程中被氧化、水解、重排、酯化和化合。本论文设计研制了CVNO-MAE提取装置,并展开了单向阀-无氧微波法提取天然产物中挥发油的研究。将CVNO-MAE法、常压MAE和其它传统提取方法进行对比,CVNO-MAE法在提取新鲜迷迭香、青花椒、艾叶和青蒿的挥发油中,显现出明显的优势。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了单向阀-无氧微波提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CVNO-MAE/GC-MS)测定干芫荽籽中挥发油的分析方法。以水为提取溶剂,采用三水平正交设计优化影响CVNO-MAE的因素,优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为800W,60%功率档,初始相对真空度为-95KPa,提取时间为90min。实验最终测得芫荽籽挥发油的最大提取率为0.46%。CVNO-MAE法获得的挥发油单萜类的化合物含量较高,如-蒎烯、间-百里香素、-萜品烯的含量均比其他两种方法高,MAHD和HD获得的挥发油单萜含氧化合物-芳樟醇和乙酸香叶酯、乙酸桃金娘酯、乙酸橙花酯等酯类的含量较高。三种方法获得的肉桂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差异不是特别明显,这是因为提取干燥植物时使用了大量的水,且肉桂挥发油的相对密度比水大,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氧气与植物中活性成分的有效接触,另一方面,新鲜植物在干燥的过程中,由于处理不当,高温的干燥环境可能已经造成挥发油成分的变化。2.选取新鲜迷迭香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实验优选新鲜植物挥发油CVNO-MAE的最佳微波功率为800W,60%功率档,最佳的提取时间为40min,优化后的最大提取率为1.45%。比较CVNO-MAE、SFME和HD法提取的迷迭香挥发油的主要成分,CVNO-MAE得到的、β-蒎烯、丁香烯最多,而马鞭草烯酮、菊油环酮、松油酮、松樟酮、樟脑、反式香叶醇、1-萜品-4-醇、-萜品醇、丁香烯氧化物、甲酸芳樟醇酯、乙酸龙脑酯等含氧化合物的量少;CVNO-MAE的结果与SFME的相反;HD的结果介于两者之间。另外,三种方法提取的迷迭香挥发油都含23%的C10H18O单萜含氧化合物,但是它们的组成却是不同,CVNO-MAE和HD含更高的桉油素,而SFME中芳樟醇的含量更高。3.采用CVNO-MAE、SFME和HD法对新鲜植物青花椒、艾叶、青蒿挥发油的提取进行了系统地研究。青花椒的最大提取率为1.45%,艾叶为0.57%,青蒿为0.88%。对比CVNO-MAE、SFME和HD三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的成分,实验结果表明,CVNO-MAE法的低温低氧环境能够有效的避免或削弱单萜及倍半萜类化合物在提取过程中发生的氧化、重排、水解、酯化、化合等反应,是一种准确、快速、绿色的挥发油微波提取新方法。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酶预处理提取茴香挥发油的研究[J]. 中国调味品 2020(05)
- [2].中药中挥发油的研究进展[J]. 科学技术创新 2019(30)
- [3].人参挥发油研究[J]. 吉林中医药 2017(01)
- [4].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β-环糊精包合薄荷挥发油的工艺[J]. 中药材 2016(11)
- [5].银翘散复方挥发油稳定性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5(10)
- [6].红花玉兰挥发油萃取及抗氧化、抗菌活性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0(02)
- [7].姜挥发油、姜辣素外用对小鼠原发性痛经模型的初步研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09)
- [8].石菖蒲挥发油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稳定性[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3)
- [9].黔药缬草挥发油的GC-MS分析及对小鼠抗炎镇痛作用的研究[J]. 中药材 2016(03)
- [10].柳蒿芽挥发油的GC-MS分析[J]. 中药材 2016(05)
- [11].菊花挥发油中β-榄香烯含量差异及抑癌机制研究进展[J].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 [12].红花夹竹桃寄生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J]. 广西中医药 2013(06)
- [13].没药挥发油对布洛芬透皮吸收的影响[J]. 中国药师 2014(05)
- [14].益智挥发油温脾止泻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3(04)
- [15].贵州省不同地区的凹叶厚朴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17)
- [16].山胡椒挥发油的提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0(01)
- [17].加热对金银花挥发油成分及抗炎症效果的影响[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09(02)
- [18].中药化学“萜和挥发油”章节教学设计[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0(03)
- [19].不同干燥方法对珠兰花挥发油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影响[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0(06)
- [20].梧桐子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J].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08)
- [21].花椒挥发油对白色念珠菌的抗菌作用研究[J]. 广东化工 2020(17)
- [22].温里药挥发油的皮肤刺激性考察[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9(14)
- [23].藏药柳茶挥发油对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干预作用[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7(03)
- [24].木香、砂仁混合挥发油包合工艺研究[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17)
- [25].苍艾挥发油经鼻吸收的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6(23)
- [26].气相色谱-质谱法结合保留指数分析鸭儿芹不同部位挥发油成分[J]. 药学实践杂志 2015(03)
- [27].橙皮挥发油的提取及成分分析[J]. 皖西学院学报 2014(05)
- [28].枳实挥发油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的影响(英文)[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3(05)
- [29].山姜属药物挥发油成分的研究进展[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2(S1)
- [30].植物挥发油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饲料 2011(15)
标签:单向阀无氧微波法论文; 微波辅助提取法论文; 水蒸气蒸馏法论文; 植物挥发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