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钢筋混凝土双向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是迄今为止尚未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相关研究主要是偏重在试验研究,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现行的规范已对双向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做出了规定,但对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却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对钢筋混凝土双向受弯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首先在已有双弯试验梁的基础上,用ANSYS软件对均布荷载作用下双向受弯梁抗剪性能进行了模拟分析,探讨了双向受弯梁斜裂缝的发展规律,分析了跨高比L/h、混凝土强度等级fcu、纵筋配筋率ρS、配箍率ρSV、荷载斜弯角β和截面高宽比h/b共6个影响因素对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影响。然后利用力学等效平移原理,采用等效梭形截面法,将双弯问题转化为单弯问题。利用离散化的方法,运用桁架-拱模型,结合我国现行钢筋混凝土规范和已有双弯梁试验数据,推导了集中荷载作用下有腹筋双弯简支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理论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当量剪跨”的概念,提出了均布荷载与集中荷载作用下的有腹筋双弯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统一计算公式。其次因理论计算公式在实际运用时不方便,本文分别在集中、均布荷载下有、无腹筋双弯简支梁这四种情况下,结合已有的试验数据,得到了各自的简化回归公式。最后以集中荷载作用下有腹筋双弯简支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为例,采用校准法,对公式可靠度指标进行了计算。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钢筋混凝土结构楼层受剪承载力计算[J]. 江西建材 2014(01)
- [2].框架柱双向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比较[J]. 低温建筑技术 2010(03)
- [3].矩形截面框架柱双向受剪承载力研究[J]. 低温建筑技术 2011(10)
- [4].基于共轭先验分布的钢筋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预测[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 [5].计算矩形截面框架柱双向受剪承载力比较[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 [6].矩形截面框架柱斜向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J]. 工程力学 2013(01)
- [7].不等肢配箍矩形截面框架柱双向受剪承载力[J]. 天津大学学报 2008(05)
- [8].对独立基础在不同地基承载力条件下受剪承载力计算要求的建议[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3(06)
- [9].考虑变形影响的钢筋混凝土圆柱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J]. 重庆大学学报 2017(11)
- [10].钢筋混凝土结构楼层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系数研究[J]. 建筑科学 2015(07)
- [11].矩形截面框架柱双向受剪承载力简化算法[J]. 世界地震工程 2011(02)
- [12].高层建筑框筒结构层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J]. 华南地震 2018(01)
- [13].矩形截面混凝土框架柱斜向受剪承载力研究[J]. 建筑结构 2013(12)
- [14].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受剪承载力的试验研究[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08(04)
- [15].玄武岩纤维布提高钢筋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J].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8(03)
- [16].钢筋混凝土无腹筋变截面悬臂梁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 2018(02)
- [17].加载方式对节点受剪承载力公式的影响分析[J]. 特种结构 2018(03)
- [18].中欧规范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公式对比[J]. 低温建筑技术 2015(01)
- [19].纤维增强混凝土梁柱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J].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14(03)
- [20].波形钢腹板与混凝土底板连接构造受剪承载力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 2017(S1)
- [21].考虑地震作用矩形截面框架柱双向受剪承载力[J]. 工业建筑 2011(04)
- [22].嵌筋加固古砖塔抗震受剪承载力的研究[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7(06)
- [23].纤维混凝土柱受剪承载力模型研究[J]. 居舍 2020(23)
- [24].各国规范受剪承载力设计公式的分析比较[J]. 重型机械 2010(S2)
- [25].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塑性铰区受剪承载力分析[J]. 工业建筑 2008(12)
- [26].蜂窝钢梁-焊接环式箍筋砼柱节点抗震受剪承载力[J].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9(06)
- [27].叠合构件叠合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8(09)
- [28].矩形截面框架柱双向受剪承载力公式可靠性指标[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 [29].中美欧钢筋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设计公式可靠度比较[J]. 工业建筑 2019(04)
- [30].HRB500钢筋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分析[J]. 自然灾害学报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