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耐撞性仿真的轿车车身零件拼焊板设计方法研究

基于耐撞性仿真的轿车车身零件拼焊板设计方法研究

论文摘要

减轻汽车质量以降低燃油消耗和减少排放污染是21世纪汽车发展的核心问题。由于拼焊板结构具有减轻重量、减少零件数量、提高材料利用率和提高结构性能等优点,在汽车车身的轻量化设计中,利用拼焊板结构替代传统结构已经成为主要方法之一。但是目前的零件拼焊板设计主要依赖于专家经验或以参照为主,缺乏相关方面的定性或者定量的设计方法研究,因此为拼焊板结构在车身零件上的应用,开展拼焊板车身零件轻量化设计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汽车零件的拼焊板轻量化设计绝不能以牺牲其关键力学性能为代价,尤其是关乎乘员安全的汽车耐撞性,而耐撞性数值仿真技术是汽车开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为了使得耐撞性数值仿真手段能够快速、精确地指导拼焊板设计,本文首先对耐撞性数值仿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提供了精确、高效的分析模型基础,为耐撞性数值仿真正确指导零件拼焊板设计轻量化提供了保证。在此基础上分别以车身薄壁梁结构部件和板壳结构部件作为分析对象,进行了拼焊板轻量化设计方法研究,提出了综合考虑零件强度、弯曲刚度、扭转刚度、吸能能力和材料成本的薄壁梁零件拼焊板轻量化设计方法,以及综合考虑整车耐撞性能、零件强度、刚度和自然频率的板壳零件拼焊板轻量化设计方法,并将所形成的方法应用于车身具体零件的拼焊板轻量化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汽车耐撞性数值仿真的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研究了基于汽车碰撞仿真的点焊连接关系模拟以及网格规模控制方法研究。针对已有方法的不足,引入弹-塑性梁接触模型来模拟点焊连接关系,对比分析了以刚性梁和弹-塑性梁接触模型来模拟点焊在冲击过程中对于失效判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仿真解析结果表明弹-塑性梁接触模型更适合于模拟点焊冲击行为。从网格规模控制的角度,提出了徐变区域网格布置方法和CPU计算时间控制方程,并通过正碰仿真试验,验证了结合以上两种手段进行整车模型网格规模控制在提高计算效率的同时并不减少计算精度,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2.基于汽车碰撞仿真的拼焊板焊缝有限元模型建立针对目前没有合适的焊缝有限元模型来模拟拼焊板焊缝在汽车碰撞过程中的力学行为,提出了双层梁模型来模拟焊缝。采用不同建模技术,基于单轴拉伸仿真和碰撞仿真对拼焊板焊缝有限元模型进行研究,进行了与汽车碰撞有关的失效位置、变形和吸能等方面的精度影响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建模方式在有限元仿真中将对各种结果产生非常敏感的影响,从而证明了拼焊板焊缝模型研究的重要性。通过仿真与实验结果的比较与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双层梁焊缝模型相对于现有的其它焊缝模型更合理。3.车身薄壁梁零件的拼焊板轻量化设计方法研究基于力学基本原理,推导了拼焊板薄壁梁的强度、弯曲刚度、扭转刚度和吸能能力轻量化控制方程。利用乘子罚函数方法进行拼焊板薄壁梁优化设计求解并提出了薄壁梁零件的拼焊板轻量化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汽车前纵梁作为范例进行拼焊板轻量化设计,首先进行零件的分块设计和材料的初选,然后根据所建立的轻量化方程对零件的厚度和材料进行约束控制,利用乘子罚函数方法获得优化结果并综合考虑质量和材料成本进行设计方案评价,最后对选取的轻量化方案进行了耐撞性数值仿真,验证了轻量化设计方法的可行性。4.车身板壳零件的拼焊板轻量化设计方法研究从泛化能力的角度,对比了响应面方法(RSM)和人工神经网络(ANN)两种近似模拟方法对于拼焊板设计中不同响应的拟和效果。分析结果表明,RSM更适合于拼焊板设计中简单响应(零件质量、刚度、自然频率)的模拟,而ANN则对于耐撞性响应有着更大的优势。对板壳典型零件车门内板进行实例设计,以零件质量和侧碰安全性能作为优化目标,以强度、刚度和自然频率作为优化约束,利用权重系数遗传算法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计算,实现了车门内板的拼焊板轻量化设计,在此基础上提出集有限元数值模拟、近似模拟技术和遗传算法于一体的板壳拼焊板轻量化设计方法。本文对基于汽车碰撞的几个关键CAE技术进行了研究,目的在于提高CAE仿真精度和计算效率,为车身零件的拼焊板轻量化设计提供准确、快速的模型基础;根据薄壁梁和板壳零件不同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拼焊板轻量化设计方法,对拼焊板结构在车身上的应用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3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汽车用拼焊板结构的发展历史
  • 1.2.2 拼焊板结构的轻量化设计研究
  • 1.2.3 汽车耐撞安全性设计研究
  • 1.2.4 汽车碰撞有限元仿真技术
  • 1.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1.4 本文总体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汽车耐撞性数值仿真的关键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显式非线性有限元算法
  • 2.2.1 有限元离散方程
  • 2.2.2 中心差分方法
  • 2.2.3 显式算法的条件稳定性
  • 2.2.4 质量缩放
  • 2.3 碰撞仿真中的沙漏控制
  • 2.3.1 沙漏模式的数学描述
  • 2.3.2 沙漏控制
  • 2.4 基于汽车碰撞仿真的点焊连接关系有限元模拟研究
  • 2.4.1 点焊连接关系的有限元模型
  • 2.4.2 点焊失效仿真
  • 2.5 汽车碰撞的网格规模控制方法
  • 2.5.1 徐变区域网格布置方法
  • 2.5.2 CPU 计算时间控制方程
  • 2.5.3 网格规模控制算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耐撞性数值仿真的拼焊板焊缝有限元模拟研究
  • 3.1 引言
  • 3.2 拼焊板焊缝有限元模型
  • 3.2.1 共节点焊缝有限元模型
  • 3.2.2 刚性连接焊缝有限元模型
  • 3.2.3 双层梁焊缝有限元模型
  • 3.3 有限元仿真及结果分析
  • 3.3.1 单轴拉伸仿真试验
  • 3.3.2 冲击仿真试验
  • 3.3.3 仿真结果分析
  • 3.4 试验对比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车身薄壁梁零件的拼焊板轻量化设计研究
  • 4.1 引言
  • 4.2 拼焊板薄壁梁结构的控制方程建立
  • 4.2.1 强度控制方程
  • 4.2.2 弯曲刚度控制方程
  • 4.2.3 扭转刚度控制方程
  • 4.2.4 吸能能力控制方程
  • 4.3 基于乘子罚函数方法的拼焊板薄壁梁最优化问题求解
  • 4.4 薄壁梁零件的拼焊板轻量化设计步骤
  • 4.5 汽车前纵梁的拼焊板轻量化设计
  • 4.5.1 拼焊板前纵梁分块
  • 4.5.2 材料初选
  • 4.5.3 结构性能约束的建立
  • 4.5.4 优化计算结果
  • 4.5.5 成本分析与设计方案确定
  • 4.5.6 数值仿真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车身板壳零件的拼焊板轻量化设计研究
  • 5.1 引言
  • 5.2 车身板壳零件拼焊板设计响应的拟合效果分析
  • 5.2.1 拟合效果
  • 5.2.2 响应面法
  • 5.2.3 人工神经网络
  • 5.2.4 拼焊板设计的简单响应逼近
  • 5.2.5 拼焊板设计的复杂响应逼近
  • 5.3 板壳零件的拼焊板轻量化设计步骤
  • 5.4 车门内板的拼焊板轻量化设计
  • 5.4.1 分块设计
  • 5.4.2 材料选择
  • 5.4.3 优化设计模型建立
  • 5.4.4 遗传算法优化求解及结果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和研究展望
  • 6.1 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基于耐撞性仿真的轿车车身零件拼焊板设计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