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联盟防共谋激励机制设计研究

企业联盟防共谋激励机制设计研究

论文摘要

企业联盟是一个竞合性的组织形式,是实现两个及其以上的独立企业相互合作的组织安排。企业联盟中的机会主义风险很高,因而涉及到了特殊的控制与激励问题。但是,联盟中的激励不同于委托代理理论研究的单方激励,而是联盟企业彼此之间的相互激励,因而有必要从新的视角进行考察。本文综合运用信息经济学、合作博弈论以及企业联盟理论系统地研究了联盟中的激励机制设计及其相关问题,考察了联盟中的利益分配、相互激励以及共谋问题。首先,通过引入团队福利函数,我们构建了团队生产中的相互激励模型(它包含委托代理模型作为一个特例),并考察了模型解的特点。然后,我们将这一模型运用于企业联盟激励机制设计的研究中去,分别建立了盟主成员型联盟和平等型联盟激励模型,以及知识联盟和股权联盟的激励模型,并通过引入防共谋机制,构建防共谋的相互激励模型。最后,我们考察了防共谋激励机制的实施问题,给出了激励模型解存在的充分条件,并指出动态博弈均衡的存在性。本文的研究表明:在自主型工作团队中,团队成员之间存在相互的委托代理关系,因而需要相互激励以克服诸如偷懒和搭便车这样的道德风险。团队成员之间的激励可以通过利益分享计划来进行,利益分配规则可以用团队福利函数来表征,它在理论上就是合作博弈的解。通过引入团队福利函数,可以将委托代理模型推广为相互激励模型。为了防止团队中部分成员的共谋行为,需要引入防共谋机制。只要给予团队成员的最小支付组合位于极大共谋的核中,就可防止共谋行为的发生。将防共谋机制引入相互激励模型,则可建立防共谋的相互激励模型。防共谋相互激励模型的解并不必然存在。尽管如此,我们给出了其解存在的充分条件。特别地,如果把联盟解体也视为一种均衡的话,与防共谋激励模型相对应的动态博弈的均衡总是存在的。如果防共谋激励模型的均衡存在,那么均衡总可以实现,这是由于机制设计者拥有先动优势,他总可以事先选定某一均衡予以实施,因而多重均衡问题是不存在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2.1 企业联盟理论
  • 1.2.2 委托代理理论
  • 1.2.3 团队生产理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6 创新之处
  • 2 企业联盟概述
  • 2.1 企业联盟概念、性质及类型
  • 2.1.1 企业联盟的概念界定
  • 2.1.2 企业联盟的性质
  • 2.1.3 企业联盟的类型
  • 2.2 企业联盟合作剩余的来源
  • 2.2.1 资源共享
  • 2.2.2 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
  • 2.2.3 知识转移和技术创新
  • 2.3 企业联盟中的机会主义
  • 2.3.1 机会主义简介
  • 2.3.2 联盟中的机会主义产生的原因
  • 2.3.3 联盟中机会主义的表现方式
  • 2.3.4 克服联盟中的机会主义
  • 3 企业联盟利益分配
  • 3.1 企业联盟利益分配
  • 3.1.1 非共谋情形
  • 3.1.2 共谋情形
  • 3.1.3 比较:共谋与非共谋
  • 3.2 利益分配中的谈判策略
  • 3.2.1 利益分配影响因素分析
  • 3.2.2 谈判策略
  • 3.3 利益分配冲突分析
  • 3.3.1 冲突的表现方式
  • 3.3.2 冲突因素分析
  • 3.3.3 冲突的调和
  • 4 相互激励模型
  • 4.1 团队生产中的相互激励问题
  • 4.1.1 团队生产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 4.1.2 团队生产中的相互激励问题
  • 4.2 团队福利函数
  • 4.2.1 团队福利函数简介
  • 4.2.2 团队福利函数与谈判解的联系
  • 4.3 相互激励模型
  • 4.3.1 模型的基本设定
  • 4.3.2 努力水平可观察下的激励模型
  • 4.3.3 努力水平不可观察下的激励模型
  • 4.3.4 特例:委托代理模型
  • 5 盟主成员型联盟激励机制设计
  • 5.1 企业联盟激励机制设计中的相关问题
  • 5.1.1 激励机制的设计者
  • 5.1.2 激励机制的设计目标及其选择
  • 5.1.3 团队激励的实现形式——利益分享计划
  • 5.1.4 激励机制的绩效指标
  • 5.2 非共谋情形
  • 5.2.1 “1+1 型”联盟激励机制设计
  • 5.2.2 “1+n 型”联盟激励机制设计
  • 5.3 共谋情形
  • 5.3.1 防共谋支付
  • 5.3.2 防共谋机制
  • 5.3.3 防共谋激励模型
  • 5.3.4 举例
  • 6 平等型联盟激励机制设计
  • 6.1 非共谋情形
  • 6.1.1 消极管理下的激励模型
  • 6.1.2 积极管理下的联盟激励模型
  • 6.1.3 非共谋激励模型的一般化
  • 6.2 共谋情形
  • 6.2.1 核的概念
  • 6.2.2 防共谋机制
  • 6.2.3 防共谋激励模型
  • 6.2.4 举例
  • 6.3 股权型企业联盟激励模型
  • 6.3.1 股权型企业联盟激励模型
  • 6.3.2 各种支付的关系
  • 7 激励机制的纳什实施
  • 7.1 激励模型解的性质
  • 7.1.1 可行解的一阶条件
  • 7.1.2 激励模型的解域
  • 7.2 激励模型解的存在性
  • 7.2.1 可行解的存在性
  • 7.2.2 最优解的存在性
  • 7.3 均衡的存在性
  • 7.3.1 动态博弈描述
  • 7.3.2 动态博弈均衡的存在性
  • 7.4 激励机制实施
  • 7.4.1 纳什均衡的实现
  • 7.4.2 核与福利函数
  • 7.4.3 激励机制的有效性
  • 7.4.4 企业联盟激励机制的实施
  • 7.4.5 进一步讨论
  • 8 主要结论和研究的不足
  • 8.1 主要结论
  • 8.2 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文中有关命题的证明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企业联盟防共谋激励机制设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