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东海外国语学校相方
关注学生情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关注程度与英语能力的高低是密切相关的,教师应采用正确的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构建有效的师生情感互动,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
一、新课程标准提出关注学生的情感,提高人文素养
通过学习《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和《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对英语课程与情感态度之间关系的理解如下。
(1)语言与情感态度有密切的关系。情感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传递。英语课程在发展学生情感态度方面发挥特殊的作用。
(2)情感态度对语言学习的结果有重要的影响。积极向上的情感和自信心会有效地促进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相反,消极或悲观的情绪会分散学习的注意力,影响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自信心的建立。
(3)情感态度本身就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态度的渗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信心和主动性,学会独立思考,锻炼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通过英语课程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二、应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应该是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大胆的实践精神”;学生本人积极向上、活泼开朗的个性及较强的自信心、毅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的相互尊重、合作与互助的意识和能力(包括同学与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以及同学与家长之间三方面的交往);爱国意识:“了解祖国、热爱祖国、为祖国的发展作贡献的精神”,有国际视野“胸怀全人类共同发展的精神”。
三、如何渗透情感态度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由于“青少年的情感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它必须渗透到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鉴于中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英语课应当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把培养学生的情感融入到日常的听、说、读、写训练中去。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情感态度的沟通和交流渠道。
在英语学习中,消极情感是不利于学生发挥潜力的。如害怕与同学、老师交流,考试过分焦虑,或由于过分紧张而导致语言表达不流利,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学习效果自然不理想。《英语课程标准》所列出的情感都是一些积极的情感,是有利于学习的情感态度,有利于调整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品质,增强学习原动力以及学习主动性和目的性,增进师生共同参与及和谐发展。而影响学习的消极情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克服的。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才有可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情感,学生才有可能愿意与教师交流。在沟通和探讨情感问题时,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愿望,注意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2)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情感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中英语课程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个性,要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气氛和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宽松、民主、和谐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氛围,更是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这是学生成长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对学生平等对待,尊重每个学生,尤其要关注性格内向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
3)教师要尽可能把情感态度渗透到外语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之中。
比如,教师可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活动,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在学习或复习时,教师可以罗列出学生经常从事的活动,然后引导学生把这些活动分为两类:一类为自己独立完成或从事的活动,另一类为必须与其他人合作才能完成的活动。然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从事这些活动必须与他人合作。这样,实际上就把培养合作精神渗透到了英语教学之中。
4)正确进行教学评价。
教师应对教学评价进行优化处理,在对学生教学中的反应作出认知反馈的同时,还给予情感上的影响,以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情感方面的积极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里都能抬起头来走路”。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积极性评价是激发学生情感的最好的激励词,如“good”,“Perfect”,“fantastic”等。甚至可以对平时较差的学生说“You’vedoneagoodjob”这种鼓励的话语,加之教师温和的眼神,会在学生的心里涌起一股股暖流。有时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相应难度的问题,尽量给予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特色性评价,从而提高其自尊和自信水平。一切评价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情感融入到教育教学中,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有确立情感教学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才能真正做到智力与情感的同步发展,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