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荚黄芪地上部水浸液对植物、昆虫及真菌的影响研究

膜荚黄芪地上部水浸液对植物、昆虫及真菌的影响研究

论文摘要

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为豆科黄芪属植物,以根入药。其采收以3~4年生为好,而目前生产中一般都在1~2年进行采挖,影响了药材质量。如何深入开发膜荚黄芪的生态、经济价值,综合利用资源以保证采收年限及药材质量,同时降低药材生产带来的环境影响,成为膜荚黄芪生产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膜荚黄芪地上部废弃物茎、叶、果皮的化感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了膜荚黄芪水浸液对植物种子萌发、昆虫幼虫生长、存活及对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为膜荚黄芪活性物质利用及深入开发膜荚黄芪的生态、经济价值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膜荚黄芪水浸液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发现其水浸液具有抑制萌发能力,并包括他感和自毒两个方面。萌发抑制处理需要持续一定时间。果皮的水浸液具有较高的抑制萌发活性,叶水浸液居中,茎水浸液较弱。降低处理液浓度,萌发抑制率下降。膜荚黄芪不同部位制得的水浸母液对白菜、黄芪种子萌发抑制率均可达到100%。叶水浸液处理能够对不同植物发芽产生抑制,对十字花科、豆科、梧桐科、茄科、百合科实验材料形成完全抑制;对菊科、禾本科部分实验材料可达完全抑制;而对葫芦科黄瓜(Cucumis sativus L.)、菊科的波斯菊(Cosmos bipinnata Cav.)和禾本科的玉米(Zea mays L.)没有完全抑制萌发,但其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下降,幼苗胚根长缩短。不同年生、浸泡时间及高温灭菌对膜荚黄芪叶水浸液萌发抑制活性无显著影响。渗透势对发芽结果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抑制能力有限。进行了膜荚黄芪水浸液对昆虫幼虫的化感活性初试,发现膜荚黄芪不同部位水浸液对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 Linnaeu)幼虫具有的较高的触杀活性。果皮水浸液浸虫处理,黄粉虫的死亡率到第3天可达50%;叶水浸液接触处理,3日死亡率可达55%。不同部位水浸液对黄粉虫幼虫也具有胃毒活性,喂食后造成死亡。果皮水浸液处理死亡率可达45%。浸虫处理后黄粉虫的蜕皮率降低,果皮水浸液处理后仅为水浸对照的25%;而喂食水浸液处理食物后黄粉虫蜕皮率上升。考察了膜荚黄芪水浸液对真菌茵丝生长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膜荚黄芪水浸液的抑菌能力可能具有选择性。使用4年生膜荚黄芪的叶,茎和果皮48h水浸液对曲霉属及青霉属真菌进行了抑菌能力实验,发现膜荚黄芪的果皮水浸液对帚状曲霉(Aspergillus penicilloides Speg.)、产紫青霉(Penicillium purpurogenum Stoll.)、顶青霉(Penicillium corylophilum Dierckx.)菌丝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能力。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物种
  • 1.2 化感作用研究现状
  • 1.3 膜荚黄芪的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膜荚黄芪水浸液制备
  •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膜荚黄芪水浸液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3.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膜荚黄芪水浸液对昆虫幼虫的触杀及胃毒活性初试
  • 4.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4.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膜荚黄芪水浸液对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研究
  • 5.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5.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实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膜荚黄芪多糖外源因素诱导组合的筛选[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6(11)
    • [2].东北产野生膜荚黄芪的总黄酮含量测定及比较[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7(03)
    • [3].膜荚黄芪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J]. 分子植物育种 2020(18)
    • [4].N、P、K肥的施用量对膜荚黄芪育苗的影响[J]. 园艺与种苗 2019(06)
    • [5].膜荚黄芪的药用价值及其人工栽培技术[J]. 四川农业科技 2012(03)
    • [6].膜荚黄芪一年生栽培[J].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8(08)
    • [7].膜荚黄芪查尔酮还原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 北方园艺 2019(06)
    • [8].膜荚黄芪3个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 中草药 2019(07)
    • [9].长白山野生膜荚黄芪cDNA文库的构建与初步鉴定[J]. 北方园艺 2014(24)
    • [10].膜荚黄芪的栽培技术[J]. 河北林业科技 2013(01)
    • [11].膜荚黄芪查尔酮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19(02)
    • [12].低温对膜荚黄芪不定根总黄酮积累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17(22)
    • [13].膜荚黄芪种子中2种几丁质酶的分离纯化及活性测定[J]. 西北植物学报 2009(12)
    • [14].膜荚黄芪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积累规律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19(05)
    • [15].膜荚黄芪中皂苷类化学成分研究[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7(06)
    • [16].膜荚黄芪苯丙氨酸解氨酶特性的初步研究[J]. 辽宁林业科技 2010(05)
    • [17].干旱胁迫对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不同器官黄酮类成分积累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 2020(07)
    • [18].一年生膜荚黄芪白粉病发病情况[J]. 中医药信息 2009(06)
    • [19].膜荚黄芪种子中花青素提取方法的优化[J]. 北方园艺 2019(08)
    • [20].不同生长年限栽植膜荚黄芪中黄酮类成分的比较研究[J].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11(01)
    • [21].黄芪居群间生物学特性差异及对白粉病抗性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08(09)
    • [22].大兴安岭地区膜荚黄芪GAP标准操作规程[J]. 中国林副特产 2016(06)
    • [23].不同基质对膜荚黄芪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10(16)
    • [24].长白山野生膜荚黄芪不定根总黄酮积累规律研究(Ⅰ)[J]. 北方园艺 2014(16)
    • [25].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生长发育比较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09(12)
    • [26].黄芪[J].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0(08)
    • [27].补益妙药说黄芪[J]. 抗癌之窗 2012(10)
    • [28].水杨酸浓度对膜荚黄芪生物量、总黄酮和多糖积累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08)
    • [29].参芪绿茶加工技术[J].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5(02)
    • [30].浅析黄芪的栽培技术和加工贮藏方法[J]. 林区教学 2010(05)

    标签:;  ;  ;  ;  

    膜荚黄芪地上部水浸液对植物、昆虫及真菌的影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