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20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对房屋建筑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科学技术水平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开始被广泛应用在房屋建筑中。针对当前我国大多数房屋建筑工程来说,采用混凝土施工的占绝大多数,混凝土材料在施工中具备十分显著的优势,但是不得不承认,混凝土材料也十分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和空气的腐蚀。所以,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是当前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为此,文章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房屋建筑
引言
现在的建筑施工方法在逐渐完善,同时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一定要把高施工水平与质量作为施工的主要依据,这样更方便客户的各种需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使用范围逐渐提高,但是其中会出现裂缝等这些问题,现在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同时制定出详细策略。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这样探讨具体的使用过程。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断面尺寸至少大于1m,利用相关技术来有效解决水化热与温度应力所造成的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异,以控制裂缝的砼结构。不同于普通体积的砼结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主要表现为三点:一是对整体要求更严格。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多用于高层房屋建筑与大型设备,比如,高层房建工程中的箱形基础、筏板基础等,在施工过程中不能预留施工缝,并进行连续浇筑。二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体积很大,块体很厚,在浇注后混凝土因为水化热原因在其内部形成大量热量,加之热量不易散发,导致内外温差偏大,形成温差应力,从而引起混凝土结构体积增大。三是在高层房建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通常埋在地下,被用作基础结构。虽然受外部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但对抗渗性能的要求非常高。对于房建工程来说,混凝土结构的自防水与水化热问题应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点问题。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简述
2.1大体积混凝土的运输
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时,必须要将混凝土从小半的地点运输到实际的施工地点,在进行运输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室外的温度变化,因为如果运输过程当中遇到温度过低的现象会对已经搅拌好的混凝土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混凝土质量将会大大降低,这样一来施工工程成本就会大大上升,造成资源财产浪费.所以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对其进行运输的时候必须要充分的考虑运输过程中的温度,运输人员必须要将运输速度提到最高,这样能够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而且尽可能的选择距离较短的运输线路,除此之外,应该保障运输道路的安全性,避免在运输的过程当中发生安全问题。
2.2房屋建筑逆向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中的逆向施工技术指的是在高层建筑环节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施工方式,其主要内容是将建筑中的支撑桩基进行有效浇筑,沿着地下室的中心线完成施工,将施工环节中上半部分作为整体建筑的主要支撑环节。当地下室和一层楼的施工完成以后,再进行上半部分的累加,通过在地下到地上的稳定施工,才能更好的保障建筑质量稳定性。和传统建筑施工存在较大的差异,房屋建筑中所采用的逆向施工技术,不仅能对当前建筑中的支撑作用进行提升,同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出现地基的变形和沉降问题,通过这种方式的有效开展还能保证房屋建筑地上和地下同时施工,对于缩短房屋建筑施工时间有着极大的帮助。
2.3提高抗裂性的有关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中的裂缝问题可以从原材料入手,之后进行各种材料的合理配置,这样我们可以从源头提高混凝土质量。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也不断得到更新,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我们可以依照最新的方法尽心施工,同时使用检测设备进行质量检测跟维修。同时为了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以及混凝土自身的强度可以符合建筑设计的具体要求跟标准,从而使得混凝土在强度上得到有力的支持。同时一定要注意混凝土的搅拌,保证各种材料都得到充分融合,这样才可以减小施工过程中因为原料这些问题造成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施工钢筋,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抗裂性能。同时在钢筋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显示出直径小和分布间距下便表示抗裂性能较高。例如在一个工程中主要钢筋的具体分布间距为8cm,这样就可以充分保证混凝土在裂缝宽度上处在0.0005cm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2.4温度测试的控制管理
温度是影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由于外部温度很难控制,因此,应尽力控制好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面积与体积都很大,施工人员可利用液晶数字电子测温仪来检测温度,步骤如下:首先,在大体积混凝土上设置不同的温度点,然后借助测温仪检测各个温度点的具体温度,记录显示屏上的温度数值。温度点的选择与确定是最为关键的,必须严格根据基础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的对称性与温度应力的分布规律来合理选择。可结合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温度来初步估计各个温度点的平均值,再综合外部温度,计算出内外的温度差。通常来讲,内外温差不能大于25℃,基面与基底面之间的温差最大值为20℃。施工人员以温度测试结果来选择合适的养护方法,尽量做好养护工作,控制好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湿度。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对策
3.1具体措施
每当冬季来临,特别是北方地区,气温甚至会降至-20摄氏度以下。在进行房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冬季的混凝土水化速度也会比其他季节的水化速度快,在72小时之内会达到最高值。但是一旦上层混凝土水化后,会在建筑中释放大量的热气,这对于下层建筑中混凝土温度的提升也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另外,冬季昼夜温差相对较大,很容易造成混凝土表面的不稳定,还可能出现混凝土表面温度的急速下降,影响混凝土质量。一旦发生这种问题,很容易出现房屋建筑的裂缝情况。为了避免出现问题,在此段施工环节中,如果出现温度过低的情况,例如室外温度达到了5摄氏度以下,就需要建立暖棚。这是对钢筋进行科学保温,在基础环节上保证房屋建筑的质量。
3.2养护方法
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时相关的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和自身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人员一定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工作的时候体现创新精神,将实践和理论进行有机的结合,在进行工作时必须要明确掌握混凝土浇筑技术的要求和标准,确保工作的质量。由于混凝土在不同季节的硬化程度存在差异,但如果温度过低也很容易对硬化时间造成影响,致使下一步工作的开展不理想。所以为了在实际工作中有效控制不良问题的发生,就要加强对混凝土和水灰比例的控制,确保其能在更为合理的标准下进行施工。最后,相关的工作人员还需要对混凝土的内部和表面温度进行控制,保证其温度在20摄氏度左右,是减少和控制房屋建筑出现裂缝的有效措施。
结语
综上所述,因为房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生活、居住空间,所以安全性问题尤为重要。但是当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在施工技术及质量上也需要进行不断提升,进行不断优化。在不断优化的同时,基础工作也需要更为注意。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养护等问题的控制,是最为基础的环节。各项环节的规范完成,才能有效的降低房屋有害裂缝的产生,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上的完整,同时提升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乔亮.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析[J].科技风,2014(19):167.
[2]张海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析[J].门窗,2015(10):77~78.
[3]陈观明.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4(2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