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海关2000年要闻回放(论文文献综述)
李晶[1](2020)在《信息社会场域中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职能研究》文中指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数字化信息社会的演进,信息社会的到来不仅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而且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与人之间乃至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然而,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它又诱发了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传统的政府管理理念、治理结构和政策行为都受到了巨大冲击,使政府的各项工作面临新的环境。面对如此情境,政府网络公关得以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所谓政府网络公关,是政府为了更好地实现其管理和服务职能,将网络沟通传播方式引入政府公共关系活动,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收集和传播信息,与公众进行双向互动交流,以争取公众的信任、支持与合作,从而实现政府公共关系目标,塑造与维护政府良好形象的公关理念与行为。政府网络公关不仅涉及网络信息技术,而且涉及了一种以网络媒介为手段的崭新政府治理模式,其实质为政府与公众之间借助网络媒介进行双向互动与沟通,建立一种互利互信的理想公共关系状态。我国的政府网络公关始于1999年启动的政府上网工程。2000年后开始“三网一库”工程建设,即大力推进政府办公业务网、业务资源网、政府公众信息网和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和完善,促进了政府机关信息资源的共享,实现了网络化、协同化办公,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政府网络公关得以快速发展。自2011年起,各级政府机关和部门又纷纷开设政务微博,将其作为获取社情民意、公开政务信息、推行网络问政、塑造政府形象的重要平台。近几年,以政务APP为代表的移动客户端快速成长起来,与政务微博一起成为政府网络公关中不可或缺的信息沟通媒介,其巨大的媒介优势和信息沟通效果,使政府网络公关展现出新的形态、新的活力。我国政府网络公关如今正朝着一个以公众为中心、政府网络公关媒介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迈进。但是,政府网络公关面对的是广泛而复杂的社会公众,所涉及的事务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技术又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网络谣言、舆论压力、信息安全等问题对政府网络公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借助新兴网络媒介的优势,利用有效的公关手段,制定和实施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府网络公关策略,使其职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成为现阶段政府必须着重思考的问题。以职能为主线分析我国政府网络公关所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能够全面、清晰地了解当前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实际状况,帮助我们探寻完善政府网络公关的有效策略。政府网络公关具有政府形象塑造、公共危机治理、公共政策传播和信息服务等四项基本职能。政府网络公关的首要职能是政府形象塑造,其能够借助多元化网络公关媒介的优势,帮助政府树立沟通型、互动型、创新型等良好的政府形象。不过,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需要不断提升政府自身能力与素质,强化对公众的正确引导,加强对网络媒介的管理和应用,从而使政府网络公关的政府形象塑造功能得到更好地发挥。其次,公共危机治理是当代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政府网络公关的重要职能。政府网络公关在帮助政府获取准确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修复政府形象、提升政府危机治理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政府网络公关意识和专门网络公关部门的欠缺,政府与公众间出现信息沟通不畅,影响了公共危机的有效治理。通过强化政府的网络危机意识、培养公众的责任意识、完善政府网络公关系统,能够有效提升政府的公共危机治理效能。再次,政府网络公关重新定义了公共政策的传播模式,畅通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政策信息沟通渠道,有利于政策传播优化和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然而,公共政策传播的封闭性、公共政策传播反馈渠道受阻,以及公共政策传播的舆论场分离,严重阻碍了公共政策传播效果的实现。为此,应借助政府网络公关的有效方式和手段,创新公共政策传播的理念、内容和方式,实现公共政策传播的优化。最后,政府网络公关对完善政府信息服务有显着的正向效应,让政府信息服务的价值得到充分实现,让政府信息服务的效能大幅提升。但是,目前仍然存在政府在线信息服务能力不足、公众对信息服务参与度不高、政府信息服务不平衡以及政府与公众沟通不深入等问题。为此,应当充分发挥政府网络公关主体的作用,通过整合政府信息资源、提升政府信息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公众的参与能力、升级政府信息服务平台、完善政府信息服务制度和创新政府信息服务模式,来让尽可能多的公众享受到优质的政府信息服务。中国已经迈进了新时代,明确了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我国的政府网络公关也必须与时俱进,实现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双向-主动-引导”是未来的发现方向,其既强调了政府网络公关在主客体间信息沟通的互动性,又能明确公关态度上的主动性,还体现了公关手段上的引导性,是未来政府网络公关模式的理想状态。
崔健鑫[2](2019)在《延边电视业发展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尽管我国电视业发展的开始时间不尽相同,但发展的规律基本是一致的。在我国,由于电视业的发展受政策的引导、人民群众的需求与经济建设的影响,在发展上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电视业的发展也发生了一些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往往能够迎合政策的指引以及符合当下人们的需求。本文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电视业为中心,通过运用传媒学、文化学、艺术学、文化产业学、文献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拥有朝鲜族特色的延边电视业发展变化进行研究。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梳理与本篇论文有关的基本概念,分析在不同时期延边电视业发展的成因。第二章是在计划经济的大背景下,对延边电视业的萌生进行梳理,研究在这一时期政策、体制以及大众需求对电视业的萌生所产生的作用。第三章是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对延边电视业的繁荣进行研究,研究在这一时期政策、体制、文化、受众需求以及外来因素对延边电视栏目多样化所产生的作用。第四章是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对延边电视业的兴盛进行研究,研究在这一时期由于政策、体制、文化、受众需求、外来文化以及高新科技的变化进而对延边电视业发展的影响。第五章凭靠之前所有的研究结果,对拥.有朝鲜族特色的延边电视业的发展变化进行总结。电视现在日趋成长为我们生活中无法缺少的部分,因此对电视业的研究就显得更加重要。本文根据不同时期政策、体制、受众需求以及科技创新的变革,研究延边电视业的发展情况,并对研究电视业在不同地域的发展变化起到参考价值,为做对比研究提供资料。延边电视业在我国的电视业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增补延边电视业的发展变化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雷霆[3](2019)在《重大体育赛事报道对国家形象建构研究 ——以《人民日报》(1980-2018)“冬奥会”报道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化时代的今天,重大体育赛事一直是各国行塑国家形象、彰显综合国力的广阔舞台,冬奥会也不例外。随着奥林匹克的发展、冰雪运动的普及,冬奥会已然成为全世界媒体宣传报道的焦点,各国冬奥报道中所隐含着的国家形象也愈发丰富。作为我国最大且最具权威的综合日报,《人民日报》代表着我国主流媒体的最高新闻水平,是国人观察世界、外媒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面对冬奥会这样的重大体育赛事,《人民日报》通过设置议程来构建国家形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人民日报》1980-2018年期间的冬奥会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文本分析等方法,探究《人民日报》冬奥报道的结构框架、文本框架,揭示我国主流媒体借助重大体育赛事报道建构国家形象的过程,并为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提供宣传报道上的建议性策略。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冬奥报道通过“以小见大”的叙事选题、“寓政于体”的话语表达等路径,呈现出一个政治包容、民族团结、以人为本的大国形象。在即将到来的北京-张家口冬奥会中,我国主流媒体要通过发挥正面引领作用、平衡新闻落点、打造融媒传播体系等方式来加强体育文化交流、呈现冬奥人文情怀、彰显冬奥魅力,以此讲好中国故事,建构全新中国形象。
楼培琪[4](2018)在《《七十二家房客》与上海近代都市文化研究》文中提出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首演至今,已经跨越了整整一个甲子,它以生活化的舞台呈现和综合性的艺术聚焦,为我们寻找都市文化历史发展的脉络,提供了研究的灵感和思路。《七十二家房客》作为一个经典的都市文化剧,早已深入人心,其剧目名称成了市民日常生活的习惯语。《七十二家房客》虽然表现的是市民生活及其互相间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但它同时又全面真实地反映了近代上海城市以“三界四国”为特征的市政管理格局,以工商业、金融业和服务业、娱乐业为特征的城市经济格局,以及移民人数占城市人口 80%以上为特征的城市社会格局。正因为借助艺术手段把这些内容浓缩在一个独特的日常生活空间中,从而能够在舞台上呈现出近代上海城市特有的文化形态。本文以新马克思主义城市文化理论作为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运用文献梳理、调查访谈和文本解读等研究方法,通过《七十二家房客》的戏剧叙事和舞台表演,将近代上海一条普通石库门弄堂底层民众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鸡毛蒜皮的琐碎事件,作为近代上海的城市政治、城市经济、城市管理、城市社会和城市民俗等方面的观察对象。《七十二家房客》是小社区反映大社会、小事件反映大历史、小人物反映大群体的极度浓缩,戏剧符号化的舞台呈现为我们在一部经典戏曲表演剧目的文本体系内寻找城市历史和都市文化发展的脉络与痕迹提供研究的灵感和思路。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正文部分共五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述课题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现状和研究的方法。正文第一章分别就《七十二家房客》由独脚戏向滑稽戏的文本衍变过程,舞台剧向电视剧的文本衍变过程,以及电影中近代广州和近代香港的叙事文本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第二章主要围绕近代上海艺术商业化的竞争与移民社会大众审美的关系,以及滑稽艺术对上海都市文艺的传承展开论述和研究,探讨的内容包括海上滑稽的形成与滑稽“三大家”、《七十二家房客》与大公滑稽剧团诸位名家、海上滑稽与海派艺术等三个方面。第三章通过对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演绎的一系列小市民、小商贩、小弄堂、小社会、小事件、小冲突等舞台解读,探讨近代上海受商业意识引导的移民社会,如何展现都市文化中的崇商重利思想和遵契守约精神,并通过滑稽艺术作品灌输给以市民大众为代表的都市文化消费主体,普遍性地诱发了近代上海都市文化中趋利思想和契约精神等商业社会的价值观。第四章在对《七十二家房客》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展开对近代上海移民生存空间和性格特征的讨论,以及对近代上海移民语言的分析,进一步阐述滑稽艺术与近代上海移民社会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和彼此的影响因素。第五章通过对滑稽艺术舞台表演的观察和研究,探讨受到西方文化习俗、江南文化习俗和商业娱乐习俗影响的近代上海的都市民俗文化。结论部分认为《七十二家房客》反映的是近代上海移民群体在狭小逼仄的弄堂社会中“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日常生活场景,在舞台表演的社会化符号与社会空间的表演化符号之间传递着近代上海的都市文化密码。城市文化学者刘易斯·芒福德认为:一座城市就是一个人类社会的舞台。当这一广阔的舞台需要搬到剧场中来加以演绎时,能够选取某个特定的城市空间来把一个历史时期市民生活状况充分而又艺术地展现出来。承载着几代上海人都市情感和都市回忆的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以异质同构的方式,从社会空间、舞台空间和艺术空间之间全面图解了近代上海的都市文化特征:五湖四海的移民主体孕育海纳百川的都市气魄、西风东渐的租界管理促显现代时尚的都市观念、迅速发展的商业经济诱发崇商重利的都市价值、中西杂糅的大众文艺催生兼容并蓄的都市审美。这也就决定着滑稽经典作品《七十二家房客》对于解读和剖析近代上海都市文化方面所具有的代表性意义。
王艺博[5](2018)在《“一带一路”新闻报道比较研究 ——以《中国日报》和《人民日报》为例》文中认为2013年9月7日,中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同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东盟时又提出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同年11月,“一带一路”上升为国家三大战略之一。本研究中笔者以《中国日报》和《人民日报》有关“一带一路”的新闻报道作为研究材料,以2013年9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主题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研究的起点,以2016年12月两份报纸最后一篇有关“一带一路”的新闻报道最为研究的终点,将这一时间段内每一篇相关报道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进行新闻报道数量的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研究的分析框架与类目,在定量统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比较两份报纸的新闻报道特点。通过比较,笔者认为两份报纸存在以下特点:第一,新闻标题语言风格平实,新闻性突出;第二,两份报纸大都从官方角度对有关“一带一路”的新闻加以报道,缺乏多样化的声音;第三,新闻报道的主题侧重于“一带一路”区域性合作,且类型多样;同时,由于两份报纸受到媒体性质与报道体裁的限制,又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新闻报道来源渠道较为单一,报道的视角较为局限;就消息来源来看,两份报纸有关“一带一路”原创性新闻报道占据着绝对的比例,仅有少量新闻报道转自于新华社。两份报纸在主题上也呈现出一定的同质化倾向。第二,大量使用图片,但呈现方式却相对单一;就新闻图片使用类型来看,两份报纸新闻照片使用的比率极高,新闻漫画与新闻图表使用的数量和比例极少。就新闻图片转载情况来看,两份报纸大部分新闻图片出自于本报记者和编辑,只有相对较少数量的新闻图片转自其他媒体。第三,消息与评论并重,但是新闻报道的渠道却相对同质;从新闻报道的呈现方式上来看,《中国日报》和《人民日报》着重报道新的动态和发展事态,对各方的反应以及“一带一路”利益相关方的报道呈现力度不够。
倪晓楠[6](2017)在《福建自贸区内福州海关职能转变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福建自贸区”)地处大陆与台湾交界处,涵盖福州、平潭、厦门三个片区,是国家在福建地区搭建的又一座沟通两岸经贸发展,促进两岸关系的桥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出“加快沿边开放步伐,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形成全方位格局”,并且《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指出“要加快自贸区建设,扩大对台湾地区开放合作。”正是基于此,2015年3月24日,中福建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福建自贸区的成立,对海关的监管服务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海关应当顺势而为,主动适应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要求,更新监管理念、革新监管流程、创新监管模式、建立适应自贸试验区建设和发展的监管服务体制。福建自贸区“一区三片”中,福州海关关区的片区面积超过全区的三分之二。福州海关作为福建自贸区内政府部门的改革领跑者,承担区内通关机制创新,新贸易业态监管以及支持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等一系列工作,其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制定是通过“拿来主义”,在复制借鉴上海自贸区海关相关监管制度的基础上加上具有“福建特色”的创新。但是改革创新意味着对既有的路径、模式和制度的突破,简政放权也对原有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产生冲突。因此,本文对国内外对自贸区研究和海关监管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从实证角度出发,结合通过研究福州海关在对自贸区履行监管职能的过程中是如何配合政府实现职能转变,分析存在的瓶颈与挑战,并从贸易和安全、法治完善、科技创新等几个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保障福州海关在自贸区这块“试验田”上顺利完成职能转变。
刘云凤[7](2017)在《近代以来西方公平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公平问题在中西方的历史上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开始了对公平问题的探究,从对“公”、“平”、“正”、“义”的阐释到对大同社会的美好憧憬,展示了人们对于公正平等社会的向往。西方对公平问题的探究在古埃及就有文字记载,表明公平最初是同人们的劳动实践及分配活动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西方的公平思想在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中西方历代先贤们的公平思想对于当前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认识和解决公平问题仍然具有启发意义。20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社会自改革开放之后,开始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以及分配方式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环境、运行程序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特别是非市场原因导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世界公认的警戒线;改革中各种矛盾的阶段性和集中性爆发,深层次社会矛盾的显现,使得公平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国家和政府也非常重视公平问题,从最初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再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显示了政府解决公平问题的过程与决心。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梳理近代以来西方公平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探析不同历史时期西方公平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环境、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以及传播效果,总结归纳其中的教训和经验,对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析、解决当代中国的公平问题可以提供某些借鉴和启示,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下,采用历史学方法、政治学方法、传播学方法等,对近代以来在中国传播的主要西方公平思想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论文内容包括绪论及六章内容。论文在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研究方法与结构、基本概念的界定。在基本概念的界定部分,阐述了“公平”、“公正”、“正义”的异同,介绍了公平的类型等,指出了平等是衡量公平的重要指标。论文梳理了西方历史上的公平思想,筛选出了近代以来在中国传播的主要西方公平思想,包括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契约论公平思想、功利主义公平思想、拉斯基民主社会主义公平思想、罗尔斯的分配正义论、诺齐克的权利正义论、德沃金的资源平等论、沃尔泽和米勒的多元正义论,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也是产生于西方的公平思想,但在性质上与西方其他公平思想截然不同,所以在分类上单独列出。分析了上述公平思想在西方产生的历史背景,并对这些公平思想进行概括、归纳、提炼。西方公平思想随着列强的侵略涌入中国。基督教神学早在唐朝时期就传入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圣经》完整译本在中国的出现,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开始系统地传入中国,传教士作为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的传播主体,通过直接讲道、写作或翻译书籍、创办教会学校、发行报刊等方式进行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的传播。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在内容上具有麻醉性、消极性,鸦片战争后被列强利用充当了文化侵略的工具,奴化和驯顺中国人民,以利于列强的殖民侵略;另一方面,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在客观上冲击了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成为太平天国的理论来源之一,“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也是西方平等思想在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契约论公平思想是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传入中国的。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和愿望的资产阶级改良派认为不仅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还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及思想文化,西方的进化论思想、天赋人权思想、三权分立思想等逐渐传入中国。契约论公平思想源自霍布斯、洛克、卢梭,其主要内容包括人人生而平等、人人拥有自然权利(天赋人权)等。资产阶级早期改良派王韬、郑观应、何启、胡礼垣较早地接触到或传播了天赋人权思想;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对契约论公平思想的间接或直接传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资产阶级革命派杨廷栋、邹容、刘光汉、陈天华、孙中山也传播了契约论公平思想。西方契约论公平思想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武器,促使了民众国民意识、权利意识的提高;但也由于救亡图存的工具性,在传播过程中疏离了西方契约论公平思想的本意,从而导致了影响的变异。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社会的热潮促使了公平思想的广泛传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改造社会的热潮中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开始传入与传播,功利主义公平思想也得到了传播。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李达、陈独秀、陈望道、毛泽东等通过在一些报刊上发表文章、翻译出版书籍、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等方式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进行了传播;一些国民党人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问题与主义”之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此时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主要是社会制度公平思想,即铲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美好社会,对经济公平也有一些探讨。胡适、高一涵等在知识界传播功利主义公平思想。功利主义公平思想影响主要在理论层面,是五四时期“民主”的思想资源,“科学”的重要内容,是改造国民性、增强国民个人权利意识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指出了公平社会的新方向,其影响在不断扩大,并且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与其他公平思想展开博弈。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专制主义在制度公平方面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博弈。李达、李一氓、吴亮平(吴黎平)、郭大力、王亚南通过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着作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于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自由主义思潮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民主社会主义,主要传播者是罗隆基、张君劢、张东荪、施复亮等人。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所谓“计划化民主国家”的公平社会难以实现。新专制主义覆亡、自由主义式微、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胜利,这是历史和人民的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十年,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在践行中出现了曲折,在建立相对公平的基本制度之后,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在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出现了波折,由最初的追求平等到陷入了平均主义的误区。此时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主要是社会制度公平思想、分配公平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分配公平思想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权利原则和按劳分配原则,在共产主义社会则是按需分配原则。诸多主客观因素影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解读与实践,使之附着了中国传统大同思想与平均主义的色彩。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平思想的传出现了新气象,因此从市场经济的视角分析当今中国社会对公平正义思想的吁求,从起点公平、机会公平、结果公平方面透析西方公平思想的影响。传播的主要西方公平思想包括罗尔斯的分配正义论、诺齐克的权利正义论、德沃金的资源平等论、沃尔泽和米勒的多元正义论。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得到了新的发展,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可批判借鉴西方其他流派的公平思想,以利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公平正义理论体系的构建。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历程启示我们在当今时代应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各类传播主体的潜力、充分发掘各类传统传播媒介和新媒介的功能,还应重视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中国化实践,以增强马克思主义及其公平思想的传播力,巩固其主导地位。
师悦[8](2014)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设计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改革开放至今为主要研究的时间段,以中国广告设计发展为核心,结合此间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消费模式、审美风格、行业发展的变化等因素,对广告设计发展的动态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希望能藉此探寻中国广告设计的发展方向。第一章论述了社会变革影响广告设计的变化与兴衰。为了探寻改革开放以来广告设计高速发展的“前因”,本文开头回顾了20世纪初期“五四运动”后至改革开放初期广告设计发展基本状况。在这段历史时期内,中国社会的政治体制、经济制度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社会变革也反映在广告设计中,广告设计经受了从兴盛到衰落,再到全面恢复的发展历程,其题材内容、表现形式、传播载体也随之产生变化。第二章研究了传统媒介发展推动广告设计的进步与提升。改革开放后电视、广播、报纸、杂志这四大传统媒介广告得以繁荣发展。广告作品中艺术形式的地位得到提升,高于对商品功能及特点的表述,广告设计也更加注重创意、表现、形态等方面的审美需求。除四大传统媒介广告之外,户外广告、直邮广告、POP广告、电影广告的设计也充分发挥了其媒介特色。第三章是关于新媒介兴起促进广告设计的变革与创新。20世纪90年代后期新媒介广告快速崛起,与传统媒介广告相比,在传播机制以及设计理念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种类繁多的新媒介广告也让广告的创意与表现形式更为丰富。情境体验是新媒体广告独有的优势与特色,也是新媒介广告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传统媒介广告由于近年来受到新媒介广告的强烈冲击也积极求变,发挥自身具备的内容优势与新媒介技术相结合,推出了新型电视媒介、电子报刊杂志等全新广告媒介。虽然这些媒介上的广告设计与其他新媒介广告相比,并没有太多特色,但是传统媒介与新媒介融合共生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广告设计的提升创造了条件。第四章综述观念更新带来广告设计的繁荣与多元,剖析了广告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产生的一系列广告现象。改革开放带来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也引发了社会文化、消费结构、审美风格的变迁。从整体上看,广告设计朝着繁荣、多元的方向发展。广告设计发展是一个动态演变过程,处于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广告设计也在不断调整、提升以适应市场需求。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告设计活动的梳理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广告设计的发展水平与经济环境紧密相连:商品经济的繁荣让广告活动日益频繁,并实现广告设计水平的提升;同样广告设计水平的提高也有力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增强其购买力,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告设计发展状况,广告设计创意诉求点从最初站在企业推销角度的直陈式到如今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体现出社会文化、居民消费模式以及审美风格的变更;广告设计从文字到图像,再到立体形态以及动态化、超链接等表现形式,是广告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再到多维空间的拓展;传统媒介在改革开放后的广告设计发展中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新媒介的强势兴起对其造成一定冲击,但是两者的共生与融合是广告设计与传播发展的未来趋势。
刘治宇[9](2012)在《晚报类报纸法制新闻研究》文中指出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法制新闻的本质就是涉及法律制度的新闻。在当今社会中,无论是从国家以法治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还是民众日常生产生活行为需要,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已受到社会各阶层的高度重视,这也促使法制新闻逐渐成为了新闻媒体宣传报道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最近10余年来,法制类的专业媒体、专业栏目如雨后春笋蓬勃而出。各种以案说法、要案盘点、普法服务等新闻报道屡见报端。而在各种媒体形式中,与百姓贴近性最强的晚报类报纸所发挥的作用自然毋庸置疑。但同时,由于晚报类纸媒自身的通俗性定位和从业人员知识构架不完善等因素,使得晚报类纸媒的法制报道中也不同程度存在泛娱乐化、干涉司法公正、导向不明等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对刑事案件和大要案、热点案件报道过度追求细节、部分案件报道手法和内容中注重猎奇增加娱乐性、报道方式有时侵害当事人利益涉嫌新闻侵权等问题。为此,笔者通过个案分析、定量调查等方法,针对目前晚报类纸媒法制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我国当前晚报类报纸法制新闻宣传报道的进一步规范提供借鉴,以提升晚报类报纸法制新闻报道层次,更好的推进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
李晓兰[10](2011)在《审视与批判:《晨钟报》视域中的民初社会》文中认为《晨钟报》,1916年8月创刊于北京,先后为进步党、宪法研究会机关报,以“商榷时政得失,宣究民群疾苦”为立言标旨,以批判的眼光、反抗权势的勇气和普遍关怀的情结,审视和关注国计民生,试图自觉扮演政局稳定建言人、经济问题监督者、国家利益维护者、民生疾苦查究者的角色。对于《晨钟报》的研究,学术界鲜有涉及。从稳定政局出发,《晨钟报》对政治家形象、政治之正轨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指出政治家应以道德为体,才智为用,以为民谋福利为己任;欲达政治之正轨,应以稳定为基础,调和为手段,平息党争,固本治标为当前之要务。“固本之案,则制定宪法是;治标之案,则整理财政是。”制宪过程中出现的议员能否兼任国务员之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成为关注的重点;《晨钟报》高调报道涉及财政总长陈锦涛在内的财政部贿赂案,在其中扮演了案情揭发者、推动者直至促使立案审查的角色,鞭挞政府官员涉嫌贿赂之丑闻,高扬正义之利剑。竭蹶不振的财政困境,开源节流乏术的现状,使北京政府不得不以经常性的对外借款勉强维系。《晨钟报》强调涉外借款乃饮鸩止渴之举,然基于中国的现状,又认为此乃不得以而为之,默认了借款事实的存在;并对政府的借款行为提出三点原则性建议:防止日本包办借款,以维护国家利权为前提,严格限制地方借债行为。对于关涉财政金融命脉的币制改革问题,在报道日人的中国币制观时,重点推出了张仲琅的《中国币制改革论》,抨击现有混乱币制,赞同在中国实行金本位。《晨钟报》是典型的国家利益至上论鼓吹者,倡言息内讧,御外侮,同心协力,扞卫主权,呼吁国民外交。在郑家屯交涉中,追踪报道中日双方为争取各自利益最大化展开的博弈,亦将民众维护国权的舆情及时刊登报端,通过舆论导向的力量,试图在政府处理外交事务中扮演监督与建言角色。主张参加一战是《晨钟报》的基本立场,以德美断交为转折点,从断交前后的迟疑审慎到统一步调、力主参战,报方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借参战之契机改变中国孤立的外交地位,走上自主外交道路的愿望。关注民生是《晨钟报》的办刊宗旨之一。大到1917年夏秋之交爆发的天津大水灾,在对官方、民间、灾区自身展开的耗时长久、工程浩大的灾后赈济如实报道的同时,也披露了赈济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小到常年生活在北京城乡、收入微薄、生活贫困的下层民众,亦给予较多的同情和关注。《晨钟报》还编排了颇能体现刊物主题的特色专栏——“警语”和“大鸣小鸣”。“警语”,以短小精悍、颇富寓意的文字诉求方式,以儒家的礼义廉耻为处世的基本准则,以西学作为救国之良策,青年作为挽救国家危亡的主力军,倡导通过思想层面上的道德重建、制度层面上向西方寻求良药双轨并行的方式挽救民族危亡。“大鸣小鸣”,以格言体的方式、短小精悍的篇幅、工整对仗的格式、幽默辛辣的语句,有针对性地发表对时人时局的牢骚话、个人点评,尤其集中于对政局、政治家、政治事件等的关注,体现了鲜明的政治关怀情结、是非好恶观和济世关怀意识。作为进步党中汤化龙派及研究系的机关报,《晨钟报》较为忠实地执行了进步党、研究系的政治理念,对执掌政权的段祺瑞政府一度保持合作姿态。《晨钟报》也是进步党、研究系知识学人民主理念的宣传主阵地,主张渐进的共和,即赞成共和,反对帝制和君主立宪;倡导中心人物领导下实践共和,主张在中国实施贤人政治;以调和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冲突为突破口,通过温和非暴力的渐进方式逐步向民主社会过渡。他们抨击对手,宣扬政见,对政府的诸多政治行为发表评论,进行商榷;他们渴望政局稳定,上下齐心,共建共和,但这些商榷、呼吁和监督,都只是在一个缺乏足够权威的政府有限度的、暂时容忍的范围之内进行,一旦触及到专制的武人政权的核心利益时,也就意味着这一局面的终结。只能说,《晨钟报》扮演了一个弱势监督者的角色。
二、中国海关2000年要闻回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海关2000年要闻回放(论文提纲范文)
(1)信息社会场域中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政府网络公关的理论阐释 |
第一节 政府网络公关的内涵解析 |
一、政府网络公关的涵义 |
二、政府网络公关的基本要素 |
三、政府网络公关的特征 |
四、政府网络公关的比较性优势 |
第二节 政府网络公关的主要形式 |
一、政府门户网站的综合公关 |
二、电子邮件的针对性公关 |
三、政府网络论坛的引导公关 |
四、“两微一端”的“微时代”实时公关 |
第三节 政府网络公关的主要职能 |
一、政府形象塑造 |
二、公共危机治理 |
三、公共政策传播 |
四、政府信息服务 |
第四节 政府网络公关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政府再造理论 |
二、风险社会理论 |
三、分众传播理论 |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二章 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兴起与发展 |
第一节 我国政府网络公关兴起的背景 |
一、信息社会的来临 |
二、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信息社会我国政府网络公关面临的机遇 |
一、政府网络公关基础夯实 |
二、政府网络公关动力增强 |
三、政府网络公关能力提升 |
四、发达国家提供了经验借鉴 |
第三节 信息社会我国政府网络公关面对的挑战 |
一、信息传播方式变革,致使政府网络公关的难度加大 |
二、信息传播速度提升,致使政府网络公关的反应时间减少 |
三、传受角色模糊,致使政府网络公关针对性不足 |
四、把关人角色弱化,致使政府网络公关信息传播失真 |
第四节 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发展历程 |
一、政府网络公关之萌芽:政府门户网站的建立 |
二、政府网络公关之成长:“三网一库”工程”的建设 |
三、政府网络公关之强化:“政务微博”的实时互动 |
四、政府网络公关之新形态:新兴媒介的开发应用 |
第三章 政府形象塑造与政府网络公关 |
第一节 信息社会对政府形象塑造的影响 |
一、政府形象与政府形象塑造的内涵 |
二、信息社会政府形象塑造的紧迫性 |
三、信息社会政府形象塑造的新导向 |
第二节 政府网络公关塑造政府形象的实效 |
一、政府网络公关在政府形象塑造中的积极作用 |
二、政府网络公关在政府形象塑造中的困境 |
第三节 政府网络公关塑造政府形象的策略 |
一、提升政府自身素质与能力,夯实政府形象塑造的基础 |
二、增进与公众的信息沟通,营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塑造环境 |
三、加强对网络媒介的管理与应用,完善政府形象塑造机制 |
第四章 公共危机治理与政府网络公关 |
第一节 信息社会公共危机治理的新趋势 |
一、要求政府第一时间争夺话语权 |
二、要求信息沟通公开透明 |
三、要求多元主体协同参与 |
四、要求重视日常危机预警和处置预案的建设 |
第二节 政府网络公关对于公共危机治理的突出作用 |
一、沟通信息与引导舆论,塑造应对公共危机的良好环境 |
二、动员社会力量,实现公共危机的多元共治 |
三、修复与优化政府形象,提高公共危机治理效能 |
第三节 政府网络公关应用于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的困境 |
一、政府网络公关的意识狭隘、能力欠缺 |
二、缺少专门的政府网络公关部门和统一的制度规划 |
三、政府网络公关的信息沟通不畅 |
四、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不足制约政府网络公关 |
第四节 公共危机治理中政府网络公关的完善 |
一、提升政府的网络公关能力 |
二、培养合格的“网络公民” |
三、优化政府与公众的互动交流 |
第五章 公共政策传播优化与政府网络公关 |
第一节 我国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 |
一、公共政策与公共政策传播的内涵 |
二、信息社会公共政策传播的新态势 |
三、当前我国公共政策传播的现实困境 |
第二节 政府网络公关促进公共政策传播优化的机理 |
一、两者的建构理论相同 |
二、两者在信息传播方面的性能相同 |
三、两者的价值取向高度一致 |
第三节 政府网络公关促进公共政策传播优化的策略 |
一、以“共治共享”理念为引领,创新政策传播思维 |
二、以人性化为原则,创新政策传播内容 |
三、以多元化为方向,创新政策传播方式 |
四、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创新政策传播媒介与手段 |
第六章 政府信息服务与政府网络公关 |
第一节 我国政府信息服务的现状 |
一、政府信息与政府信息服务的内涵 |
二、信息社会政府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
三、目前我国政府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
四、我国政府信息服务问题的成因 |
第二节 政府网络公关对完善政府信息服务的正向效应 |
一、实现政府信息服务的价值目标 |
二、创新政府信息服务的实现方式 |
三、提升政府信息服务的整体效能 |
第三节 基于政府网络公关考量的政府信息服务完善对策 |
一、发挥政府网络公关主体的作用 |
二、完善政府信息服务制度 |
三、创新政府信息服务模式 |
四、提高公众参与政府信息服务的能力 |
结语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发展趋势 |
一、变单向为双向:强化政府与公众的网络互动 |
二、变被动为主动:提升政府网络公关的主动性 |
三、变牵制为引导:强化对网络舆论的正面引导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2)延边电视业发展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访谈法 |
1.3.2 文献研究法 |
1.3.3 跨学科研究法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计划经济时期的延边电视业 |
2.1 延边电视业的产生 |
2.1.1 延边地区社会发展背景 |
2.1.2 延边电视台的诞生 |
2.2 延边电视业的发展 |
2.2.1 中国电视业的复兴 |
2.2.2 延边电视栏目的拓展 |
2.2.3 延边电视栏目朝汉双语节目的开播 |
第三章 市场经济时期的延边电视业 |
3.1 市场经济对延边电视业的影响 |
3.2 延边电视业的变革 |
3.3 市场经济时期延边电视业的繁荣 |
3.3.1 中国电视业的转型 |
3.3.2 延边电视栏目的多样化 |
第四章 多元文化时期的延边电视业 |
4.1 延边电视业的改革 |
4.1.1 政策的改革 |
4.1.2 电视栏目的改革 |
4.1.3 财政制度的改革 |
4.1.4 体制的改革 |
4.2 延边电视业的兴盛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重大体育赛事报道对国家形象建构研究 ——以《人民日报》(1980-2018)“冬奥会”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理论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第五节 论文框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人民日报》冬奥报道结构框架分析 |
第一节 报道数量:数量整体上升愈发重视冬奥 |
第二节 版面语言:集中体育版面形成冬奥特刊 |
第三节 报道内容:项目覆盖全面本国视角凸显 |
第四节 报道体裁:体裁多样配合深化冬奥评论 |
第二章 《人民日报》冬奥报道文本框架分析 |
第一节 标题建构:冬奥标题语境鲜明稳固客观理性政治形象 |
第二节 表达方式:冬奥表达形式多样强化爱国主义民族形象 |
第三节 词句运用:冬奥用语文学性强丰富底蕴深厚体育文化形象 |
第三章 《人民日报》冬奥报道国家形象的建构 |
第一节 《人民日报》冬奥报道国家形象呈现 |
第二节 《人民日报》冬奥报道国家形象建构路径 |
第四章 《人民日报》2022年冬奥报道建议性策略 |
第一节 理论层面:发挥正面引领作用加强体育大国文化交流 |
第二节 内容层面:平衡新闻落点建构体育强国人文情怀 |
第三节 技巧层面:打造融媒传播体系彰显责任大国冬奥魅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七十二家房客》与上海近代都市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的意义 |
2. 研究的现状 |
3. 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七十二家房客》文本的叙事与流变 |
1.1 从独脚戏到滑稽戏的《七十二家房客》 |
1.1.1 独脚戏《七十二家房客》 |
1.1.2 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 |
1.2 时代叙事与《七十二家房客》 |
1.2.1 舞台剧《七十二家房客》 |
1.2.2 电视剧《七十二家房客》 |
1.3 地域叙事与《七十二家房客》 |
1.3.1 近代广州与《七十二家房客》 |
1.3.2 近代香港与《七十二家房客》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七十二家房客》与近代海派都市艺术 |
2.1 海上滑稽的形成与滑稽“三大家” |
2.1.1 海上滑稽的形成 |
2.1.1.1 文明戏对滑稽戏产生的影响 |
2.1.1.2 小热昏对独脚戏产生的影响 |
2.1.1.3 苏滩与隔壁戏对滑稽的影响 |
2.1.1.4 各地戏曲样式对滑稽的影响 |
2.1.2 海上滑稽“三大家” |
2.1.2.1 老牌滑稽王无能 |
2.1.2.2 社会滑稽江笑笑 |
2.1.2.3 潮流滑稽刘春山 |
2.2 《七十二家房客》与大公滑稽剧团诸位名家 |
2.2.1 杨华生与海上“杨派滑稽” |
2.2.1.1 “杨派滑稽”表演风格与人物性格的完美融合 |
2.2.1.2 “杨派滑稽”舞台表演与舞台环境的完美融合 |
2.2.1.3 “杨派滑稽”说表艺术与演唱艺术的完美融合 |
2.2.2 张樵侬与海上“呆派滑稽” |
2.2.2.1 “呆派滑稽”憨中带噱、呆中藏睿的表演艺术 |
2.2.2.2 “呆派滑稽”快而不乱、慢而不断的说表艺术 |
2.2.2.3 “呆派滑稽”熨帖契合、滴水不漏的衬托艺术 |
2.2.3 笑嘻嘻与海上“阙派滑稽” |
2.2.3.1 “阙派滑稽”源于注重生活观察的人物塑造 |
2.2.3.2 “阙派滑稽”源于注重舞台积累的角色创造 |
2.2.3.3 “阙派滑稽”源于注重艺术体验的表演创新 |
2.2.4 海派“女滑稽”绿杨的表演艺术 |
2.2.4.1 “女滑稽”能泼辣能妩媚的个性表演 |
2.2.4.2 “女滑稽”善说表善演唱的艺术创造 |
2.2.4.3 “女滑稽”抓人物抓性格的角色塑造 |
2.3 海上滑稽与海派艺术 |
2.3.1 滑稽艺术的表演特色 |
2.3.1.1 滑稽表演中“说”的艺术 |
2.3.1.2 滑稽表演中“学”的趣味 |
2.3.1.3 滑稽表演中“演”的魅力 |
2.3.1.4 滑稽表演中“唱”的韵味 |
2.3.2 滑稽与海派艺术的传承发展 |
2.3.2.1 滑稽与海派艺术的开放性特征 |
2.3.2.2 滑稽与海派艺术的商业性特征 |
2.3.2.3 滑稽与海派艺术的杂糅性特征 |
2.3.2.4 滑稽与海派艺术的通俗性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七十二家房客》与近代上海商业社会 |
3.1 滑稽艺术与近代上海崇商重利的社会特征 |
3.1.1 游乐场馆对近代上海社会的影响 |
3.1.2 商业电台对近代上海社会的影响 |
3.1.3 四大公司对近代上海社会的影响 |
3.2 《七十二家房客》与近代上海的社会经济 |
3.2.1 日益贬值的城市货币 |
3.2.2 不断飞涨的城市物价 |
3.2.3 房租暴涨与二房东形象 |
3.3 《七十二家房客》与近代上海的社会权力 |
3.3.1 “三六九”与近代上海的城市治理 |
3.3.2 “救火会”与近代上海的城市消防 |
3.3.3 “白相人”与近代上海的黑社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七十二家房客》与近代上海城市移民 |
4.1 近代上海城市移民的生存空间 |
4.1.1 狭小逼仄的居住空间 |
4.1.2 肮脏龌龊的生活空间 |
4.1.3 人性冷暖的情感空间 |
4.2 近代上海城市移民的性格特征 |
4.2.1 上海滩头脑灵活、随机应变的“老懂经” |
4.2.2 上海滩追逐时尚、有点腔调的“老克勒” |
4.2.3 上海滩善良正直、古道热肠的“老邻舍” |
4.2.4 上海滩明辨是非、机智幽默的“老娘舅” |
4.2.5 上海滩精于算计、善于钻营的“老刮菜” |
4.3 近代上海城市移民的语言分析 |
4.3.1 上海方言中的南腔北调 |
4.3.2 上海方言中的民间俗语 |
4.3.3 上海方言中的行业切口 |
4.3.4 上海方言中的洋泾浜语言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七十二家房客》与近代上海都市风俗 |
5.1 滑稽艺术与近代上海中西合璧的民俗特征 |
5.1.1 亦中亦西的都市文化理念 |
5.1.2 西风东渐的都市管理体系 |
5.1.3 中西交杂的都市日常生活 |
5.2 滑稽艺术与近代上海江南情韵的民俗特征 |
5.2.1 滑稽表演中的弄堂百业 |
5.2.2 滑稽舞台上的弄堂百景 |
5.2.3 滑稽叙事里的弄堂百象 |
5.3 滑稽艺术与近代上海移民主体的民俗特征 |
5.3.1 名媛绅士时尚摩登的舞台呈现 |
5.3.2 饮食男女五味杂陈的滑稽表演 |
5.3.3 黄包车夫车轮飞滚的场景再现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 研究专着 |
2. 研究论文 |
3. 学位论文 |
附录 |
1. 姚周“双字辈”弟子、着名滑稽表演艺术家童双春访谈录 |
2. 着名戏曲理论家、评论家、戏曲编剧徐维新访谈录 |
3. 姚周及其“双字辈”弟子与《七十二家房客》 |
4. 海派“小滑稽”王汝刚与《七十二家房客》 |
5. 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剧情分析表 |
6. 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人物分析表 |
7. 根据大公滑稽剧团演出资料整理的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剧本 |
致谢 |
(5)“一带一路”新闻报道比较研究 ——以《中国日报》和《人民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中国日报》与《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报道概况 |
2.1 基本概念 |
2.1.1 “一带一路”倡议 |
2.1.2 官方媒体 |
2.2 两份报纸“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特点比较分析 |
2.2.1 《中国日报》“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的总体特点 |
2.2.2 《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的总体特点 |
第3章 《中国日报》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框架比较 |
3.1 新闻报道的样本选取 |
3.2 新闻报道的分析单元与类目建构 |
3.2.1 分析单元 |
3.2.2 类目建构 |
第4章 《中国日报》与《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新闻报道比较研究 |
4.1 内容统计分析 |
4.1.1 “一带一路”新闻报道数量分析 |
4.1.2 “一带一路”新闻报道消息来源分析 |
4.1.3 “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的主题分析 |
4.1.4 “一带一路”新闻体裁分析 |
4.2 报道方式比较分析 |
4.2.1 标题特点分析 |
4.2.2 报道语言风格分析 |
4.3 新闻图片比较分析 |
4.3.1 新闻图片数量比较分析 |
4.3.2 新闻图片种类分析 |
4.3.3 新闻图片来源分析 |
第5章 两份报纸“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相同点及问题分析 |
5.1 两份报纸“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的相同点 |
5.1.1 新闻标题语言风格平实,新闻性突出 |
5.1.2 大都从官方角度对有关“一带一路”的新闻加以报道,缺乏多样化的声音 |
5.1.3 新闻报道的主题侧重于“一带一路”区域性合作,且类型多样 |
5.2 两份报纸“一带一路”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
5.2.1 新闻报道来源渠道较为单一,报道的视角较为局限 |
5.2.2 大量使用图片,但呈现方式却相对单一 |
5.2.3 消息与评论并重,但是新闻报道的渠道却相对同质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福建自贸区内福州海关职能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二节 文章的研究方法和结构 |
第二章 政府职能转变与自贸区海关监管的关联 |
第一节 政府职能转变相关理论 |
第二节 自贸区海关职能转变 |
第三章 福建自贸区海关监管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自贸试验区海关职能转变的必要性 |
第二节 自贸区海关职能转变的原则 |
第三节 福州海关在职能转变上的举措与成效 |
第四节 福州海关履行自贸区职能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五节 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福州海关进一步职能转变的路径与建议 |
第一节 自贸区海关职能转变的基本思路 |
第二节 通过完善立法,推动海关职能转变 |
第三节 通过技术升级,提升管理效能 |
第四节 通过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实现区内区外整体联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近代以来西方公平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二、学术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论文研究方法与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结构 |
第四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公平的起源及语义 |
二、公平涵义的演变与实质 |
三、公平的类型 |
四、公平与平等 |
五、“西方公平思想”的界定 |
第一章 近代以来在中国传播的主要西方公平思想 |
第一节 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 |
一、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的产生背景 |
二、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西方近代公平思想 |
一、契约论公平思想 |
二、西方功利主义公平思想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 |
一、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
二、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理论渊源和主要特征 |
三、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四节 西方现代公平思想 |
一、拉斯基民主社会主义公平思想 |
二、罗尔斯的公平思想:分配正义论 |
三、诺齐克的公平思想:权利正义论 |
四、德沃金的公平思想:资源平等论 |
五、沃尔泽、米勒的公平思想:多元正义论 |
第二章 清末民初:列强侵略与西方公平思想的传入 |
第一节 鸦片战争与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的传播 |
第二节 救亡图存与契约论公平思想的最初传入 |
一、契约论公平思想的传入契机 |
二、资产阶级改良派对契约论公平思想的传播 |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契约论公平思想的传播 |
第三节 影响分析 |
一、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的影响 |
二、契约论公平思想的影响 |
第三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社会与公平思想的广泛传播 |
第一节 历史巨变与公平思想传播背景的变换 |
一、国内:封建专制主义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
二、国际:西方文明的没落与苏俄社会主义的魅力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
一、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传播的社会条件:政治环境、阶级基础、思想基础 |
二、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列宁、斯大林公平思想的载体——苏俄社会主义 |
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
四、国民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
第三节 功利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
一、陈独秀对功利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
二、胡适对实用主义(实验主义)的传播 |
三、高一涵对功利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
第四节 其他公平思想的传播 |
第五节 影响分析 |
一、西方公平思想是民主的思想资源、科学的重要内容 |
二、改造不平等社会的指导思想和方式之争 |
第四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制度抉择——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与其他公平思想的博弈 |
第一节 国内外背景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
第三节 民主社会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
第四节 影响分析 |
一、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中国化的理论与方向:新民主主义 |
二、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与其他公平思想的博弈及历史的抉择 |
第五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十年: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在实践中的探索与曲折——从平等到平均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等的翻译和出版 |
二、马克思恩格斯着作单行本的翻译出版 |
三、期刊论文 |
四、传播的主要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在实践中的探索与曲折:从平等到平均 |
一、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误读及原因 |
二、消灭三大差别的目标与实践:人民公社——从平等到平均 |
第六章 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公平思想传播的新气象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及特点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公平问题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与其他公平思想的传播 |
一、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研究、发展 |
二、西方现代公平思想的传播 |
第四节 影响分析 |
一、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影响 |
二、西方现代公平思想的影响 |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分析及启示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分析 |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条件、特点分析 |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受众分析 |
第二节 启示 |
一、强化、壮大马克思主义及其公平思想的传播主体 |
二、巩固、扩展马克思主义及其公平思想的传播渠道 |
三、充分发掘传统传播媒介和新媒介的传播功能,扩展马克思主义及其公平思想的影响力 |
四、搞好社会主义的各方面建设,增强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吸引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主持课题及获奖情况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设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课题研究的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六、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社会变革影响广告设计的变化与兴衰 |
第一节“五四运动”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广告设计的概况 |
一、“五四运动”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社会环境 |
二、广告媒介与载体发展扩充 |
三、形式多样的广告设计 |
第二节“文革”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设计的转变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文革”前的社会环境 |
二、广告发展一波三折 |
三、朴实直白的广告设计 |
四、颇具特色的宣传画创作 |
第三节“文革”期间广告设计的阻滞 |
一、“文革”期间的社会环境 |
二、商业广告极为稀少 |
三、时代特征鲜明的宣传画创作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初期广告设计的恢复 |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环境 |
二、各大媒介活动相继恢复 |
三、广告设计日益丰富 |
第五节 20世纪初期与改革开放以来广告兴盛的差别比较 |
一、经济基础的差异 |
二、国际环境的变化 |
三、文化与消费观念的转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传统媒介发展推动广告设计的进步与提升 |
第一节 电视广告迅速崛起 |
一、电视广告发展概况 |
二、电视广告传播特点 |
三、改革开放后的电视广告设计 |
第二节 广播广告渐入佳境 |
一、广播广告的发展历程 |
二、广播广告传播特点 |
三、改革开放后的广播广告设计 |
第三节 报纸广告持续发展 |
一、报纸广告发展革新 |
二、报纸广告传播特点 |
三、改革开放后的报纸广告设计 |
第四节 杂志广告发挥优势 |
一、杂志广告曲线发展 |
二、杂志广告传播特点 |
三、改革开放后的杂志广告设计 |
第五节 其他传统媒介广告设计 |
一、不断更新的户外广告设计 |
二、针对性较强的直邮广告设计 |
三、形态各异的POP广告设计设计 |
四、趋于流行的电影与微电影广告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媒介兴起促进广告设计的变革与创新 |
第一节 新媒介广告与传统媒介广告设计比较 |
一、传播机制的差异 |
二、设计理念的区别 |
三、新媒介广告的传播特色 |
第二节 网络新媒介广告设计走向成熟 |
一、中国网络广告逐步迈入成熟期 |
二、借助网页传播的网络广告设计 |
三、“寓教于乐”的互动游戏广告设计 |
四、提升品牌形象的企业网站设计 |
第三节 移动新媒介广告设计日渐兴起 |
一、手机媒介普及与技术更新 |
二、手机媒介特有的短信广告设计 |
三、移动终端上的WAP网络广告设计 |
四、种类繁多的应用程序广告设计 |
五、简单便捷的二维码广告设计 |
第四节 新媒介广告营销中的“情境体验” |
一、现代营销理论中的品牌塑造 |
二、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产生与核心 |
三、情境体验设计顺势而生 |
第五节 传统媒介在新媒介领域的整合与发展 |
一、整合互动传播功能的交互网络电视 |
二、兼具户外媒介特点的新型电视媒介 |
三、呈现数字化发展趋势的报纸与杂志广告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观念更新带来广告设计的繁荣与多元 |
第一节 广告设计在改革发展中产生多种现象 |
一、引发争议的名人广告 |
二、良莠不齐的电视直销广告 |
三、蔚然兴起的CI设计热潮 |
四、轰动一时的标王效应 |
五、争战不休的保健品广告 |
第二节 广告设计在社会文化与消费结构变更中实现转变 |
一、多元社会文化下广告设计的大众化发展方向 |
二、消费型社会进程中广告设计的诉求点变化 |
第三节 广告设计在观念变化中审美风格蜕变 |
一、改革开放初期审美意识淡薄 |
二、广告飞速发展时期审美风格趋向多元化 |
三、审美风格大众化时期的“审美泛化”现象 |
第四节 广告设计在国际化潮流中彰显中国文化内涵 |
一、外来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广告设计 |
二、现代设计理念下的中国文化元素 |
三、国际交流频繁的中国广告设计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参与项目及获奖情况 |
附录一:相关学术期刊论文检索 |
附录二:图例分类索引 |
后记 |
(9)晚报类报纸法制新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法制新闻的概念及主要社会功能 |
第一节 法制新闻的概念及历史沿革 |
一、 法制新闻的概念 |
二、 法制新闻的历史沿革 |
三、 新时期法制新闻的兴起 |
第二节 法制新闻的社会功能和信息来源 |
一、 法制新闻的社会功能 |
二、 法制新闻的信息来源 |
第三节 法制新闻与社会新闻的差异 |
一、 法制新闻与社会新闻的共通 |
二、 法制新闻与社会新闻的差异 |
第二章 当前晚报类报纸法制新闻的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晚报类报纸法制新闻发展现状 |
第二节 晚报类报纸法制新闻的特点 |
一、 报道内容及重点 |
二、 综合类晚报法制新闻内容比较 |
三、 报道形式及手法 |
第三节 晚报类报纸法制新闻受众群体及传播情况效果分析 |
一、 年龄因素的影响 |
二、 受学历因素影响 |
三、 受职业因素影响 |
四、 法制新闻推动法制教育 |
五、 法制新闻促进法制体系完善 |
第三章 晚报类报纸法制新闻存在的负效应 |
第一节 干涉司法独立媒体审判先行 |
第二节 新闻侵权法制报道中的冷暴力 |
第三节 泛娱乐化法制花边新闻抬头 |
第四节 人祸法制新闻负效应成因分析 |
第四章 改进晚报类报纸法制新闻报道的对策 |
第一节 多元化拓展法制新闻报道空间 |
一、 法制新闻报道内容应多元化 |
二、 法制新闻报道应加强服务意识 |
第二节 摆正舆论导向强化媒体社会责任 |
第三节 维护司法独立避免新闻侵权 |
第四节 培养专职记者提高从业者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致谢 |
(10)审视与批判:《晨钟报》视域中的民初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写作缘起 |
二、学术意义 |
三、研究回顾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六、基本史料 |
七、写作思路 |
第一章 新生命诞孕之努力 |
第一节 《晨钟报》缘起 |
一、相对自由的新闻环境 |
二、办报经费来源 |
第二节 栏目设计与发行 |
一、栏目设计 |
二、发行 |
第三节 《晨钟报》主要撰稿人的构成与聚合途径 |
一、基本情况概述 |
二、李大钊时期《晨钟报》的主要撰稿人 |
三、回归主流的《晨钟报》主要撰稿人群体 |
第二章 政局稳定的建言人 |
第一节 《晨钟报》对政府形象的设想 |
一、政治家形象之设想 |
二、政治之正轨 |
第二节 议员能否兼任国务员 |
一、问题的出台 |
二、论辩之展开 |
三、民初之政治生态 |
第三节 财政部贿赂观审案 |
一、“财案”经过及其处理概况 |
二、舆论之角色 |
三、“财案”之反思 |
第三章 经济问题的监督者 |
第一节 应否借款 |
一、饮鸩止渴之举 |
二、不得以而为之 |
三、防止日本包办借款 |
四、应以维护国家利权为前提 |
五、严格限制地方借债行为 |
第二节 关于币制改革问题的讨论 |
一、币制改革的由来 |
二、日人之中国币制改革观 |
三、张仲琅与《中国币制改革论》 |
第四章 国家利益至上的外交观 |
第一节 对郑家屯事件的回应 |
一、事件回放 |
二、驳斥日报歪曲报道,披露事件真相 |
三、日方条件的提出与中方的据理力争 |
四、披露日方的升级侵略 |
五、中方外交总长的缺席对交涉进程的迟滞 |
六、交涉结果及评价 |
第二节 关于参战问题 |
一、迟疑审慎阶段 |
二、对德抗议后的舆论 |
三、力主参战阶段 |
第五章 对民生的关怀:以1917 年京畿水灾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水灾进行时 |
第二节 灾因 |
第三节 赈济 |
一、官方之赈济 |
二、民间义赈及西方国家助赈 |
第四节 余论 |
第六章 特色专栏研究 |
第一节 警世恒言:《晨钟报》特色专栏之“警语” |
一、栏目的基本情况 |
二、“警语”蕴含的主流思想 |
三、“警语”之特色 |
第二节 “大鸣小鸣”:《晨钟报》的读者畅言专栏 |
一、栏目的基本情况 |
二、栏目内容解读 |
三、栏目之特色 |
第七章 《晨钟报》的立场 |
第一节 身份的认同:《晨钟报》与进步党、研究系的关系 |
一、机关报身份的认同 |
二、政派“代言人” |
第二节 渐进的共和:《晨钟报》的理念 |
一、赞成共和,反对帝制和君主立宪 |
二、理想政治模式探讨 |
三、实践民主政治的道路——新旧势力调和论 |
第三节 舆论之力 |
一、舆论角色之定位 |
二、舆论之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所获奖项 |
致谢 |
四、中国海关2000年要闻回放(论文参考文献)
- [1]信息社会场域中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职能研究[D]. 李晶.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2]延边电视业发展变化研究[D]. 崔健鑫. 延边大学, 2019(01)
- [3]重大体育赛事报道对国家形象建构研究 ——以《人民日报》(1980-2018)“冬奥会”报道为例[D]. 雷霆. 苏州大学, 2019(04)
- [4]《七十二家房客》与上海近代都市文化研究[D]. 楼培琪. 上海师范大学, 2018(12)
- [5]“一带一路”新闻报道比较研究 ——以《中国日报》和《人民日报》为例[D]. 王艺博. 吉林大学, 2018(01)
- [6]福建自贸区内福州海关职能转变研究[D]. 倪晓楠.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7]近代以来西方公平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D]. 刘云凤. 扬州大学, 2017(10)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设计发展研究[D]. 师悦. 苏州大学, 2014(12)
- [9]晚报类报纸法制新闻研究[D]. 刘治宇. 黑龙江大学, 2012(S1)
- [10]审视与批判:《晨钟报》视域中的民初社会[D]. 李晓兰. 上海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