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隔震建筑构造设计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建筑技术科学
作者: 吴韬
导师: 曹麻茹,彭成生
关键词: 隔震建筑,隔震支座,空间构成,构造设计
文献来源: 湖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南亚地震带两大地震带的中间,是多地震国家,因此,建筑物的耐震设计一直受到各界的关注。隔震技术是近一、二十年来出现的新的建筑耐震技术,传统建筑主要依靠建筑结构本身的强度与韧性来抵抗地震力,而隔震建筑则是用隔震装置将地震时建筑物的摆动转换为建筑物对地面的横向位移,并吸收地震能量。经过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隔震技术是防震减灾的有效手段。 地震时不仅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并且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是隔震建筑的特征。作为专业人员对隔震建筑并不陌生,目前有关隔震建筑的设计技术仍然侧重于结构设计,但建筑设计方面的资料却较为数不多。对于建筑设计者来说,充分了解隔震建筑的性质(如隔震的基本原理、隔震前后建筑性能的变化以及如何通过隔震来确保建筑的使用功能等),这将有助于安全合理的设计隔震建筑以及隔震技术的推广应用。 本文正是基于上述的观点,就隔震建筑技术的发展历史、研究情况、基本原理进行阐述,同时参照国内外相关的设计经验,重点研究了隔震建筑空间构成与规划设计、隔震建筑在地震时能适应其受力变形的构造做法、建筑管线的配置等内容,并通过案例说明隔震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最后,本文提出了目前隔震建筑技术仍然存在隔震支座的制造质量严格控制、隔震体系设计的合理性及隔震建筑设计、施工、验收、维护等相关规范仍待补充等不足之处;并且指出隔震建筑技术在未来发展的趋势。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概述
1.1 地震的形成与分布
1.2 我国地震活动情况
1.2.1 主要地震活动带
1.2.2 地震烈度及地震烈度区划
1.3 减轻地震灾害的基本途径
1.3.1 地震预报
1.3.2 地震转移、分散
1.3.3 地震工程
1.4 从大地震中吸取的经验教训
1.4.1 耐震设计依据方面
1.4.2 房屋耐震能力方面
1.4.3 耐震技术方面
1.5 传统结构抗震技术与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的区别
1.5.1 耐震途径和方法
1.5.2 设计依据
1.5.3 防护对象
1.5.4 适用范围
1.6 采用隔震结构的设计自由度
1.6.1 偏心率
1.6.2 减少非结构构件、设备机器的抗震构造
1.6.3 结构构件截面减小
第2章 隔震建筑的研究历史和发展现况
2.1 从古代建筑看隔震
2.1.1 特点
2.1.2 中国古建筑
2.1.3 国外古建筑
2.2 隔震建筑的研究
2.2.1 理论的出现
2.2.2 研究的展开及走向实用化
2.3 隔震技术应用现况
2.3.1 国外隔震技术的应用
2.3.2 我国隔震技术的应用
第3章 隔震建筑技术基本原理
3.1 隔震建筑的基本原理
3.2 隔震装置
3.2.1 天然叠层橡胶支座
3.2.2 高衰减叠层橡胶支座
3.2.3 铅芯叠层橡胶支座
3.2.4 弹性滑动支承叠层橡胶支座
3.3 阻尼器
3.3.1 钢阻尼器
3.3.2 铅阻尼器
3.3.3 摩擦阻尼器
3.3.4 油压阻尼器
3.3.5 粘性体阻尼器
第4章 隔震建筑构成与设计
4.1 空间构成
4.1.1 上部结构
4.1.2 隔震层
4.1.3 下部结构
4.1.4 外周部
4.1.5 邻楼空间
4.2 动线
4.2.1 上部结构~隔震层
4.2.2 上部结构~外周部
4.2.3 上部结构~邻楼
4.2.4 上部结构~隔震层~下部结构
4.3 隔震建筑的形式
4.3.1 基础隔震
4.3.2 中间层隔震
4.3.3 人工隔震地基
4.3.4 隔震改造
4.4 场地与规划
4.4.1 场地条件
4.4.2 规划设计
4.5 设计性能目标
4.5.1 抗震性能
4.5.2 抗风性能
4.6 降低隔震层的水平刚度
4.7 避免隔震支座产生拉应力
4.8 安全间距
4.9 隔震装置布置
4.10 隔震支座的更换
第5章 隔震建筑细部构造设计
5.1 隔震安全间距
5.1.1 水平移动空间(安全距离)
5.1.2 外部构筑物设计
5.1.3 采光井、墙外狭道
5.1.4 防尘、防潮、防水及排水措施
5.2 防火分区及防火设施
5.2.1 防火分区
5.2.2 防火设施
5.3 出入口
5.3.1 门厅、出入口
5.3.2 出入口雨蓬
5.3.3 无障碍通道
5.3.4 车辆出入口、车道
5.4 楼间连廊、通道等伸缩连接
5.5 楼梯、电梯
5.5.1 楼梯
5.5.2 电梯
5.6 栏杆扶手
5.7 停车场、停车设施
5.8 建筑设备
5.8.1 水平管柔性连接
5.8.2 立管柔性连接
5.8.3 电缆、电线
第6章 隔震建筑设计案例
6.1 隔震建筑
6.1.1 台北捷运公馆站联合开发大楼
6.1.2 北京地铁复八线隔震住宅楼
6.2 建筑隔震改造
6.2.1 台湾彰化兴贤书院
第7章 结论
7.1 隔震建筑的优越性
7.1.1 耐震性能优异
7.1.2 工程造价降低
7.1.3 检测修复方便
7.2 目前存在的问题
7.2.1 隔震支座的制造质量严格控制
7.2.2 隔震体系设计的合理性
7.2.3 隔震建筑设计、施工、验收、维护等相关规范仍待补充
7.3 隔震建筑未来的发展趋势
7.3.1 新型隔震支座的研发
7.3.2 隔震技术应用于高层、超高层建筑
7.3.3 多种隔震技术的混合应用
7.3.4 隔震支座的计算机模拟
7.3.5 隔震建筑经济性和实用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发布时间: 2006-05-10
参考文献
- [1].高层隔震建筑抗震及抗风分析[D]. 朱前坤.兰州理工大学2008
- [2].隔震支座位置对首层隔震房屋地震反应影响的研究[D]. 王虎.广州大学2016
- [3].高层隔震建筑中支座抗拉问题的解决方法研究[D]. 李绍文.华中科技大学2011
- [4].隔震建筑设计、建造措施及后期维护管理方法研究[D]. 殷许鹏.昆明理工大学2013
- [5].村镇砌体结构住宅隔震构造研究[D]. 罗慧.长安大学2013
- [6].新型隔震装置及框剪结构的隔震优化设计研究[D]. 王雪鹏.青岛理工大学2014
- [7].金属滑移支座隔震性能分析[D]. 孙兰玉.山东大学2010
- [8].既有建筑轻钢隔震增层的抗震性能研究[D]. 姜昊.吉林建筑大学2015
- [9].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层间隔震的动力时程分析[D]. 郭小宁.合肥工业大学2006
- [10].结构存在竖向刚度突变时隔震方案的减震效应动力分析[D]. 沈思.合肥工业大学2010
相关论文
- [1].隔震结构设计方法研究[D]. 孙柏锋.昆明理工大学2007
- [2].中、日、美三国抗震设计反应谱及隔震设计方法比较研究[D]. 李婕.广州大学2006
- [3].基础隔震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的理论研究[D]. 韩爱红.西北工业大学2007
- [4].隔震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D]. 成世峰.清华大学2006
- [5].建筑结构隔震体系地震反应特征与参数研究[D]. 陈小燕.重庆大学2007
- [6].基础隔震结构弹塑性动力分析[D]. 王伟刚.合肥工业大学2005
- [7].城镇低矮房屋抗震性能分析[D]. 苏东君.长安大学2006
- [8].多层框架结构的隔、减震研究[D]. 于泳波.西安理工大学2000
- [9].夹层橡胶基础隔震结构动力分析[D]. 侯鹏.西南交通大学2003
- [10].框架结构橡胶垫基础隔震系统研究[D]. 田其丰.西北工业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