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审美观的景观规设计方法研究 ——以北京“月亮河”园区更新改造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为例

基于生态审美观的景观规设计方法研究 ——以北京“月亮河”园区更新改造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为例

论文摘要

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促使人们警醒和反思,于是生态问题成为全人类关注和研究的问题。起始于自然科学领域的“生态学”(Ecology)研究,通过人们对大自然作为生态系统的认知和了解,开始重新思考人类和自然的关系,这是具有革命意义的思想飞越。“生态学”从开始的针对自然领域的科学研究逐步发展成为涵盖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复合生态学”研究。以此为基础,出现了结合人文科学及社会科学领域的诸多跨学科研究,开启了“生态文明”的新时期,“生态美学”的研究便是其中之一生态美学(Ecoaesthetics)是在复合生态学基础之上,作为哲学分支的美学思考。生态美学并非仅仅是简单的生态学和美学两个学科的交叉,而是形成了新的意识形态。生态美学研究最早出现在欧洲,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的生态美学研究才得到真正蓬勃的开展。不同的是“我国生态美学研究大多采用哲学分析的方法,而国外生态美学则大多采用科学实证的方法。”“生态审美观”是在生态美学基础上的新的审美观念,它与以往的审美观念有什么不同?它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它如何去指导审美创造的实践?这些问题在国内的研究还比较少,这正是本研究的方向和目标。城市生活是现代文明的进步标志,然而伴随工业文明的发展,环境污染、垃圾围城、交通堵塞、资源枯竭等问题致使城市这个生态机体的健康出现问题,越来越不适宜人类生存。而在城市生活的人们出现身体机能的缺乏活力,人与人关系的疏离,社会道德的偏差,从而越来越不适应环境。这些都使人类的生存及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于是“生态城市”、“宜居城市”、“和谐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成为了人类尤其是我国新的追求目标。人们已经意识到,光靠对物化环境的改善是不够的,需要在观念层面进行改变。“生态审美观”以它同时具备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于一体的特点,对这些新目标的达成具有指导意义。城市景观既是城市生态机体的一部分,也是连接其它各部分及人类生活的血脉。对于已经完成了建设任务的城市环境来说,用于更新改造的景观规划设计是改善城市环境很有效的手段之一。本研究以城市生态学及景观营造学作为两大科学支撑,对“生态审美观”进行应用性研究。如何将“形而上”的生态审美观转换到“形而下”的景观规划设计?时下中国正在流行的“城市化妆运动”和大量的景观建设是否符合生态规律及生态审美标准?本研究将通过案例分析及设计案例的研究,以期总结出一些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符合生态审美观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并对总结出的生态审美观的观点加以印证。而最终的目的是为城市生活“诗意的栖居”提供审美参照及实现的可能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动机及目的
  • 1.1.1 研究动机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背景及现状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范围及内容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流程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流程
  • 第二章. 生态审美观相关理论与文献
  • 2.1 生态审美观相关理论
  • 2.1.1 生态及生态学
  • 2.1.2 生态美学及生态审美观
  • 2.2 生态审美观相关文献
  • 2.2.1 生态审美观重要观点
  • 2.2.2 生态审美观与传统审美观比较
  • 2.2.3 生态审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 2.3 小结
  • 第三章. 生态审美观与景观规划设计
  • 3.1 城市生态与景观营造理论及文献综述
  • 3.1.1 城市生态学相关理论及文献
  • 3.1.2 景观营造学相关理论及文献
  • 3.1.3 生态审美观指导下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理念
  • 3.2 案例分析
  • 3.2.1 德国巴伐利亚洲环保部新楼
  • 3.2.2 美国芝加哥千禧公园
  • 3.2.3 俞孔坚的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理论与实践
  • 3.3 "生态审美观"下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 3.3.1 整体原则
  • 3.3.2 节约原则
  • 3.3.3 循环原则
  • 3.3.4 复魅原则
  • 3.3.5 在地原则
  • 3.3.6 参与原则
  • 3.3.7 生活引导原则
  • 3.3.8“大美”原则
  • 3.3.9 科学原则
  • 第四章. 北京"月亮河"园区更新改造景观规划设计
  • 4.1 项目分析
  • 4.1.1 项目概况
  • 4.1.2 项目要求
  • 4.1.3 项目SWOT分析
  • 4.2 提出问题
  • 4.2.1 总结项目问题
  • 4.2.2 提出问题
  • 4.3 寻找对策
  • 4.3.1 对策的定位
  • 4.3.2 对策的支撑
  • 4.3.3 问题对策
  • 4.4 问题的解决
  • 4.4.1 规划设计意向目标
  • 4.4.2 规划设计原则
  • 4.4.3 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 4.4.4 景观规划设计系统实施
  • 4.5 总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生态美学与生态审美观
  • 5.1.2 生态城市与生态审美观
  • 5.1.3 景观营造与生态审美观
  • 5.1.4 生态审美观指导下的景观规划设计
  • 5.1.5 研究中的问题
  • 5.2展望
  • 5.2.1 生态审美观的确立及弘扬依靠政策支持
  • 5.2.2 生态审美观的确立及弘扬依靠社会努力
  • 5.2.3 生态审美观的确立及弘扬依靠教育支撑
  • 5.2.4 生态审美观的研究发展前景
  •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对话与理解:生态美学话语研究”国际研讨会综述[J]. 鄱阳湖学刊 2019(06)
    • [2].西方生态美学的建构路径及其启示[J]. 东岳论丛 2020(03)
    • [3].国家生态美学形象的建构:意义、内涵及其途径[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04)
    • [4].生态美学与生态批评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 2020(09)
    • [5].中国当代生态美学体系建设研究[J]. 黑河学院学报 2018(11)
    • [6].生态美学与自然生态美学[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4)
    • [7].生态美学理论建构的若干基础问题[J]. 南京社会科学 2019(04)
    • [8].生态美学理论与方法的元创性追求——袁鼎生教授访谈录[J]. 鄱阳湖学刊 2018(05)
    • [9].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中州学刊 2018(11)
    • [10].向美而生——曾永成教授生态美学研究访谈录[J]. 鄱阳湖学刊 2016(06)
    • [11].“生态美学:文献基础与理论拓展”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召开[J]. 中州学刊 2017(04)
    • [12].论辩是生态美学前进的动力[J]. 东岳论丛 2016(04)
    • [13].生态美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亚太教育 2016(22)
    • [14].陕西传统服饰的生态美学探讨[J]. 西北美术 2016(04)
    • [15].关于“生态”与“环境”之辩——对于生态美学建设的一种回顾[J]. 求是学刊 2015(01)
    • [16].中国生态美学发展方向展望[J]. 求是学刊 2015(01)
    • [17].现代人类学视阈下的生态美学研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05)
    • [18].劳伦斯诗歌中的自然生态美学思想探析[J]. 语文建设 2015(26)
    • [19].评王茜《现象学生态美学与生态批评》[J]. 鄱阳湖学刊 2015(05)
    • [20].从生态美学窥探新型乡村的建设与改造[J]. 青年与社会 2019(24)
    • [21].论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联系与区别[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32)
    • [22].李渔生态美学视域下的现代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45)
    • [23].根雕艺术的生态美学特征[J]. 天工 2016(06)
    • [24].澄澈与空明的玄想——《瓦尔登湖》中的生态美学思想浅论[J]. 北方文学 2017(12)
    • [25].浅谈生态美学在城市坡地景观植物配置中的运用[J]. 城市地理 2017(04)
    • [26].根雕艺术的生态美学特征探讨[J]. 艺术品鉴 2017(08)
    • [27].《艺术哲学》中的生态美学思想[J]. 芒种 2017(06)
    • [28].生态美学在老子思想中的体现[J]. 青年文学家 2017(29)
    • [29].基于生态美学理论,教学“真学”生物[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7(16)
    • [30].中学生物教学中实施生态美学教育探究[J]. 学园(教育科研) 2013(04)

    标签:;  ;  ;  ;  

    基于生态审美观的景观规设计方法研究 ——以北京“月亮河”园区更新改造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