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源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振新小学518100
【摘要】学生自主管理是学生在教师积极引导下自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确立自我发展目标、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和推动个体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的一种教育管理模式。
【关键词】主观能动性、自主、自主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1-181-02
学生自主管理是学生在教师积极引导下自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确立自我发展目标、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和推动个体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的一种教育管理模式。自主管理是对班级各种活动以及每个学生充分授权,让其产生责任感,即从而激励班级组织和个人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管理方式,准确的说是一种管理思想。班级自主管理全过程充分注重人性要素,充分注重学生的的潜能的发挥。注重学生的个人目标与班级、学校目标的内在统一,在实现整体目标的同时实现学生的个人追求。[1]
班级不仅是班主任的班级,更是学生的班级。学生是班级的主体和真正的主人。一个班级风气的发展离不开学生,核心凝聚力离不开学生。那么,如何让学生对班级有一种归属感,有主人翁意识,我尝试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当然,自主管理不是放任不管,是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充分配合,更要有完整的体系和流程。
一、有的放矢,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上学,听老师讲课,受老师管理已经成为了一个既定思维。那么在推行班级自主管理时,我们要相应的转变和打破这种固定思维模式。让学生充分认识并且感受到自主管理的优势和好处。好的东西都有一种吸引力,被吸引的学生越多班级的自主管理也就越成模式。
(一)营造外在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最开始的自主管理大都是不成形态的,班级会在很多方面的表现有一个低谷。这个时候需要班主任给学生打强心剂,并且对班级的自主管理有一个比较详细的安排,营造良好的自主管理的环境和氛围。
开始班级的自主管理,班主任要尝试把班级工作细化,教会学生各司其职,并做好相应的考评。并且班主任要做好跟踪和辅导,切不可放手不管。
(二)举行多样化的健康活动
常言说的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除了常规的班级管理之外,要多给孩子们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锻炼,在活动中成长。在自己的经验积累中,得到锤炼,总结经验教训,形成自己的风格。并且在班级活动中,努力形成班级的向心力,向心力越大,班级的整体状态会越好。
除了班级的常规管理,在如下活动时,我尝试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
1、体育节:学校举行体育节时,让班级体育负责人在值日班长的辅助下,上报体育活动参赛名单。班主任提醒班级负责人安排“提醒项目小能手”、“关爱小天使”(跑完步的同学需要同学照顾)、“加油组”。班主任在统筹提醒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惊喜的发现。例如:我们班的值日班长分工安排了“写作组”(运动会加油广播稿)、“串场组”(衔接各个体育项目)。老师给学生机会,学生给老师惊喜。
2、科技节:结合“六一”的科技节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节日。但是,每次科技节我也非常头痛满校参加不同活动乱窜的孩子们。班级实行了自主管理之后,在召开值日班长会议时,我向孩子们叙述了我这一烦恼。我们班的小班长们已经早就有了他们的对策——“分片管理”(每两个人负责一个区域)。所以,在科技节结束的时候,看到在操场上整齐的班级队伍,看到孩子们的笑脸时,我的心中还小小的骄傲了一下。我知道,这种分片管理是需要小班长做出自我牺牲的,他们没法即时去参加自己非常感兴趣和喜欢的活动,可是他们恰恰这么做了,证明他们对班级的这种归属感在大大的增强。
看到孩子们的惊喜表现,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我们班总是最积极最有秩序的那一个。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是不能坐着不理的,还是要时刻跟进处理一些突发状况的。
二、有扶有放,重视学生自主管理的检测和评价
好的想法要有好的规定和秩序做依托,自觉自律的学生毕竟不那么太多。因此,在实行自主管理之后,把自主管理的核心组培养起来后,老师就要组织全班同学来制定一些检测机制和评价体系了。
(一)以人性化的制度来约束
人治不如自治,命令不如接受,强迫不如自愿。班级管理不是老师降服学生,而是师生共同接受。在制定制度时一定要本着“人性化”和“接受”为前提。班级一种公信力的制约,一种群体凝聚力的约束,有时比老师的批评和惩罚要有用的多。无声的力量也是很巨大的。
制定班规是很重要的一个过程,但是班规一定是全班同学一起制定或同意的。并且在执行的过程中,一定是要严格遵守的。班级的班规制定之后,会有一两个老师俗称“头痛”的孩子来破坏,这是很正常的。我们班主任一定要平常心,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教育机制来慢慢解决。并且,我发现,班级同学之间那种无声的力量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我们班一个“小捣蛋”违反班规,可是他觉得自己没有错。我怎样教育他都不服气。班会课上,我客观平静不带有任何个人情绪的把事情与学生分享。说完,班级有短暂的沉默。小捣蛋感受到沉默之后,自己站起来对全班同学说了抱歉,并按班规接受了惩罚。
(二)以全面客观的评价机制作保障
班级生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发生。自主管理只有管理是不够的,要评价全面。并且“客观”二字尤其重要!我跟班级的孩子们沟通时发现,他们有了错误,愿意接受批评和教育,但是他们会非常反感被冤枉和不客观。因此,就全面客观的评价机制为班级的自主管理保驾护航。
根据学校的小组教学,我把班级分为12个小组,并且成四个自然大组。小组长会根据本组组员在“卫生”“纪律”“行为表现”三方面的表现,依据班规要求进行相应的登记和考评。结合学校“星级学生”的评比,每月评出星级学生(“仁爱”、“学习”、“环保”、“礼仪”、“守纪”)。有人可能会说小孩子还在乎评分,大孩子就不在意了。是的,高年级的孩子对分数的感觉确实差了许多,可是他们特别要“面子”了,特别需要班级同学的认同和老师的承认了。有时在班级管理中,我一点都不会吝啬给孩子们灌点“迷魂汤”。
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班级的自主管理模式初见成效。我不是完美的班主任,非常感谢孩子们和我一起成长。这个过程绝不是一帆风顺的,会有许多不同的声音,也会有许多意外的阻挠。但是,经过这样的锻炼,学生从自律的前提下的自信走向了自主;从自主走向了自立;从自立走向了自强。我衷心的希望他们可以从自强最终走向自如。
参考资料
[1]摘自百度词条“学生自主管理”。
[2]百度词条“学生自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