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企业创新网络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所赖以发生的网络,即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科技中介和金融机构在内的行为主体,围绕企业的技术创新目标所形成的各种制度安排和关系总和。知识经济、现代科技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构成了企业创新网络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知识是企业和组织的关键性资源,而知识转移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基础。因此,从知识转移的视角研究企业创新网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论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创新网络和知识转移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各个行为主体在企业创新网络中的职能定位及其演进;结合对英国创新政策和科学园区的研究,重点讨论了企业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促进知识转移的企业创新网络构建与运行机制。最后,实证研究了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创新网络,提出了促进企业创新网络建设的对策和建议。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建立了知识转移的动态平衡模型和组织间隐性知识转移的DSA微分动力模型,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手段,并以英国的创新政策和科学园区为例,深入分析了企业创新网络知识转移的动力、过程和影响因素。研究认为:知识转移的动力来自知识自身价值、市场利益驱动和政府政策推动;被转移知识的特性、知识发送组织、知识接受组织和知识转移环境是分析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切入点;促进知识转移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树立共同愿景、重视社会资本、建立学习机制、整合转移通道和营造基于信任的网络文化。(2)提出了企业创新网络构建的具体原则,设计了企业创新网络合作伙伴选择的三维模型。研究认为:构建企业创新网络必须考虑到网络构成的多样性、网络目标的互惠性、网络结构的开放性、网络治理的灵活性、网络关系的学习性和网络文化的包容性;企业需要从技术领先、技术紧随、技术模仿和集成创新四种模式中确定适合自身的创新战略,其中集成创新是当前我国企业创新的重要选择;然后从优势的互补性、战略的协同性和文化的相容性出发,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在此基础上,本课题从组织学习的视角进一步探讨了企业创新网络学习机制的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和具体内容,并提出了基于知识溢出的创新网络协调机制,主要包括扁平互动的沟通机制、第三方协调监督机制、网络文化的约束机制和动态选择的进退机制。(3)学习和借鉴了英国促进产学合作和知识转移的成功经验;通过问卷调查和企业访谈,对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创新网络的构建维护和知识转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企业学习与创新绩效的关联进行了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政府、企业和大学三个层面,提出了建设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切实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和建设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Abstract第1章 导论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1.1 课题研究的时代背景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2.1 网络与创新网络1.2.2 创新网络理论基石1.2.3 创新网络研究热点1.2.4 创新网络研究评述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3.1 研究目标1.3.2 研究内容1.3.3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第2章 知识转移研究的理论基础2.1 知识的特性与分类2.1.1 知识的诊释2.1.2 知识的分类2.1.3 知识的层次2.2 知识转移的基本内涵2.3 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2.4 知识转移的合作范式2.5 知识转移的形态转换2.6 企业技术转移的途径本章小结第3章 企业创新网络中行为主体的职能及其演进3.1 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3.1.1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内涵的拓展3.1.2 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特点比较3.1.3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弱势分析3.2 企业创新网络中的大学3.2.1 大学理念的演变:以英国为例3.2.2 不同大学的分层次定位3.2.3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职能3.3 企业创新网络中的研究机构3.3.1 研究机构的组织类型3.3.2 研究机构的职能定位3.3.3 研究机构的改革趋势3.4 企业创新网络中的政府3.4.1 企业创新网络中的政府定位3.4.2 企业创新网络中的政府职能3.4.3 英国创新政策的启示3.5 企业创新网络中的科技中介3.6 企业创新网络中的金融机构本章小结第4章 企业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4.1 知识转移的动力因素4.1.1 知识价值体现4.1.2 市场利益驱动4.1.3 政府政策推动4.2 组织间隐性知识转移4.2.1 DSA模型的假设与建立4.2.2 DSA模型参数控制与解释4.2.3 DSA模型的管理学意义4.3 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4.3.1 被转移的知识4.3.2 知识发送组织4.3.3 知识接受组织4.3.4 知识转移环境4.4 促进知识转移的思路4.4.1 树立共同愿景4.4.2 重视社会资本4.4.3 建立学习机制4.4.4 整合知识通道4.4.5 营造信任文化4.5 案例分析:英国的科学园区4.5.1 科学园区的时代背景4.5.2 科学园区的发展特点4.5.3 科学园区的理念转换本章小结第5章 企业创新网络的构建与运行机制5.1 企业创新网络的构建原则5.1.1 网络构成的多样性5.1.2 网络目标的互惠性5.1.3 网络结构的开放性5.1.4 网络治理的灵活性5.1.5 网络关系的学习性5.1.6 网络文化的包容性5.2 企业创新网络的研发战略5.2.1 技术领先战略5.2.2 技术跟随战略5.2.3 技术模仿战略5.2.4 集成创新战略5.3 企业创新网络的伙伴选择5.3.1 优势的互补性5.3.2 战略的协同性5.3.3 文化的相容性5.4 基于网络学习的企业创新网络运行机制5.4.1 企业创新网络学习的内涵5.4.2 企业创新网络学习的特征5.4.3 影响创新网络学习的因素5.4.4 企业创新网络的学习机制5.5 基于知识溢出的企业创新网络协调机制5.5.1 扁平互动的沟通机制5.5.2 第三方协调监督机制5.5.3 网络文化的约束机制5.5.4 动态选择的进退机制本章小结第6章 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创新网络实证研究6.1 调查问卷设计与样本采集6.1.1 调查问卷的设计6.1.2 调查样本的采集6.2 调查数据的处理与分析6.2.1 企业创新网络节点之间的互动关系6.2.2 企业创新网络的构建与维护6.2.3 企业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效果6.2.4 企业学习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联6.2.5 调查结果与讨论6.3 促进我国企业创新网络建设的对策6.3.1 营造企业创新网络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6.3.2 切实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6.3.3 构建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本章小结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7.1 全文总结7.2 研究展望参考文献调查问卷和被调查企业目录读博期间参与的课题及发表论文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企业创新网络论文; 国家创新体系论文; 知识转移论文; 网络学习论文; 创新行为主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