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损伤时间论文-马诗雨,李如波,罗宇家,吕孟妍,王汉志

脑损伤时间论文-马诗雨,李如波,罗宇家,吕孟妍,王汉志

导读:本文包含了脑损伤时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法医病理学,脑损伤,综述[文献类型],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5

脑损伤时间论文文献综述

马诗雨,李如波,罗宇家,吕孟妍,王汉志[1](2016)在《CDK5的表达与脑损伤时间推断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 5,CDK5)是CDK家族中一类不直接调控细胞周期的蛋白。CDK5通过靶蛋白的磷酸化在神经细胞的发育、修复及退行性变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脑损伤是指暴力作用于头部造成的脑组织器质性损伤,由于损伤发生后机体启动应激及修复机制,脑组织中变化的多种蛋白及酶类物质可作为损伤时间判定的指标。本文就CDK5的分布、活性机制、生理作用及其脑损伤研究与其作为脑损伤标志物可能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法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01期)

程红霞,刘玉利,常月锋,李斌,李清泉[2](2009)在《神经营养因子及其推断脑损伤时间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脑损伤时间的推断一直是法医学研究的热点,借此可以鉴别生前伤和死后伤、估计伤后存活时间。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使脑损伤时间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至今尚未圆满解决。脑损伤时间的推断需要结合多种指标分析判断,因此寻找一些与损伤经过有良好(本文来源于《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期刊2009年06期)

吴伟,万立华,管丽丽,刘明树,王鹏飞[3](2009)在《Fas蛋白表达与大鼠脑损伤时间推断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Fas蛋白在大鼠脑损伤后不同时间的表达规律。方法:建立大鼠脑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图片分析软件Image-ProPlus6.0对脑损伤后不同时段皮质和海马区的Fas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做Fas表达高峰时的稳定性实验。结果:伤后0.5 h Fas开始表达,此后浓度逐渐升高,至伤后48 h达峰值,其后开始下降,至伤后14 d左右表达基本消失。结论:Fas有望成为脑损伤后损伤时间推断的可靠指标。(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10期)

亢登峰[4](2007)在《HIF-1α、IGF-1与脑损伤时间关系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大鼠脑损伤后低氧诱导因子-1α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的变化规律,旨为法医病理学中脑损伤时间的推断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72只,体重(250±10)g,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伤后2h、6h、12h、24h、2d、3d、5d、7d、10d、14d组,每组6只。参照Feeneys法建立大鼠脑损伤模型,在伤后各时间点灌流固定处死大鼠,矢状面取材。通过HE染色和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SABC法)对各组HIF-1α、IGF-1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用BI-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阳性反应物平均灰度,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正常对照组神经细胞偶见HIF-1α表达,IGF-1表达呈弱阳性。脑损伤后HIF-1α和IGF-1的表达主要位于大脑皮质、脑干和海马的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中,并以神经胶质细胞为主,各部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伤后2h损伤区周围神经细胞可见HIF-1α蛋白阳性表达增加,6h后表达明显增强,24h达高峰,随后阳性反应细胞逐渐减少,7d后仍可见少量表达,14d后恢复(与对照组比较P=0.053);损伤后6h可见IGF-1蛋白表达增加,损伤后12h IGF-1表达显着增加,伤后3d达到峰值。此后逐渐回落,伤后10d表达仍高于对照组(P<0.01),伤后14d基本恢复正常(与假手术组比较P=0.06)。损伤组与对照组及各相邻损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损伤后HIF-1α、IGF-1蛋白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性,可望运用于法医学推断脑损伤时间。(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07-05-20)

谢岷,杨于嘉,王晓莉,王庆红,刘沉涛[5](2007)在《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间窗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用干细胞移植治疗新生动物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何充分利用脑损伤内在的修复机制,使移植达到最佳效果,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而且也主要基于成年动物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本研究在新生大鼠脑损伤后24 h、72 h、7 d 进行移植,观察不同时间点移植对大鼠远期行为学影响、组织学改变以及 BMSCs 在脑内的神经分化,探讨新生大鼠 HIBD 后最适宜的移植时间窗,为BMSCs 临床移植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材料和方法7日龄及4周龄 Sprague-Dawley 大鼠(清洁级),由中南(本文来源于《中华儿科杂志》期刊2007年05期)

初松涛[6](2007)在《大鼠重度闭合性颅脑损伤模型构建及伤后S100β蛋白表达与脑损伤时间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改进Marmarou法制作大鼠重度弥漫性脑损伤模型,观察大鼠重度弥漫性脑损伤后S100β蛋白在脑组织中不同部位的时间相关性表达,并以此为弥漫性脑损伤时间推断、生前伤和死后伤判断及早期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使用改进后的Marmarou致伤装置,以冲击力(180cm×450g)打击大鼠头部制作重度弥漫性颅脑损伤动物模型,观察损伤后动物神经系统体征及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弥漫性脑损伤后30min,2h,4h,12h,24h,3d,7d,死后10min后损伤,各组S100β蛋白在大脑皮质、海马、丘脑和脑干中神经胶质细胞的表达,并设立正常组作对照。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损伤后大鼠神经系统体征有明显改变,病理学检查各致伤组动物均有弥漫性脑损伤。(2)与对照组相比,S100β阳性细胞个数及蛋白表达在皮质、海马和丘脑形成先增后降再升的曲线,即两次表达高峰,脑干表达变化不显著;在伤后2h,海马、丘脑S100β表达细胞个数和蛋白量开始增加,4h有显着增加,12h达到高峰值,皮质部位在4h达到高峰。伤后7天恢复正常值。结论:(1)改进后的大鼠弥漫性脑损伤模型稳定、实用、重复性好;打击伤组动物动物死亡率低且病理变化典型,适合动态研究弥漫性脑损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化。(2)弥漫性脑损伤后S100β在不同部位表达有不同规律性且有较好的时间相关性,可成为法医脑损伤时间推断的一种有效指标。(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07-03-01)

李凡,王晔,莫耀南,刘敏,马淑玲[7](2006)在《神经细胞凋亡和Caspase-3表达与脑损伤时间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脑挫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和调节因子C aspase-3表达的时序变化,探索损伤时间推断的新方法。方法采用TUNEL和免疫组化染色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对不同损伤时间组的脑挫伤组织进行染色观察和分析。结果①TUNEL和C aspase-3免疫组化染色的阳性细胞分布在挫伤灶中央及其周围的半影区,与远隔部位和对照组脑组织呈阴性染色形成明显对比;半影区比中央区更显着,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脑挫伤后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半影区TUNEL染色和C aspase-3表达逐渐增强,呈平行关系;48 h内两种染色方法的平均积分光密度(IOD)增加与损伤时间呈线性关系(r分别为0.93和0.69)。结论观察脑挫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和C aspase-3的表达随损伤时间逐渐增强的变化规律,可以作为损伤时间推断的新方法。(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06年04期)

李菁[8](2003)在《探讨脑细胞Bcl-2、Fas的表达推断脑损伤时间》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脑挫伤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 -2、Fas表达的变化规律推断脑损伤时间。 方法 通过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法 (SP法 )观察、分析大鼠脑挫伤早期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及Bcl -2、Fas表达的变化规律。 结果 伤后 3 0min在脑挫伤周围神经细胞可见Bcl -2、Fas阳性表达 ,以后呈上升趋势 ,并且范围逐渐扩大 ,其中Bcl -2蛋白表达在 6h达高峰 ,随着呈下降趋势 ,8h后可见典型的凋亡神经细胞。 结论 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可推断脑损伤时间及生前伤与死后伤的鉴别(本文来源于《实用预防医学》期刊2003年06期)

汪枫[9](2003)在《脑损伤时间推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脑损伤经历时间推断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和图像分析等新技术陆续报道了一些动物实验结果。可喜的是 ,有些学者已将这些技术运用到人体脑损伤的研究中。脑损伤经历时间的推断需要多指标分析判断 ,寻找一些与损伤经过时间有良好相关性的(本文来源于《皖南医学院学报》期刊2003年03期)

宋旭东,史为栋,秦启生[10](2003)在《凋亡相关基因表达与早期脑损伤时间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脑挫伤早期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Fas表达的变化规律与损伤时间关系。方法 运用光镜观察脑挫伤后脑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同时应用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脑挫伤早期不同时程Bcl-2、Fas免疫组化染色平均光度值的变化规律。结果 伤后8h在脑挫伤周围可见典型的凋亡神经细胞;伤后30min损伤灶周围神经细胞出现Bcl-2、Fas阳性表达,以后呈逐渐上升趋势且表达范围亦逐渐扩大,其中Bcl-2蛋白表达在伤后4h达高峰,随后呈下降的趋势,至伤后10~12h其表达程度与伤后1h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可用于早期脑损伤时间的推断及生前与死后脑损伤的鉴别。(本文来源于《法医学杂志》期刊2003年02期)

脑损伤时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脑损伤时间的推断一直是法医学研究的热点,借此可以鉴别生前伤和死后伤、估计伤后存活时间。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使脑损伤时间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至今尚未圆满解决。脑损伤时间的推断需要结合多种指标分析判断,因此寻找一些与损伤经过有良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脑损伤时间论文参考文献

[1].马诗雨,李如波,罗宇家,吕孟妍,王汉志.CDK5的表达与脑损伤时间推断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法医学杂志.2016

[2].程红霞,刘玉利,常月锋,李斌,李清泉.神经营养因子及其推断脑损伤时间研究进展[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

[3].吴伟,万立华,管丽丽,刘明树,王鹏飞.Fas蛋白表达与大鼠脑损伤时间推断的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9

[4].亢登峰.HIF-1α、IGF-1与脑损伤时间关系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7

[5].谢岷,杨于嘉,王晓莉,王庆红,刘沉涛.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间窗探讨[J].中华儿科杂志.2007

[6].初松涛.大鼠重度闭合性颅脑损伤模型构建及伤后S100β蛋白表达与脑损伤时间关系的研究[D].延边大学.2007

[7].李凡,王晔,莫耀南,刘敏,马淑玲.神经细胞凋亡和Caspase-3表达与脑损伤时间的关系[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

[8].李菁.探讨脑细胞Bcl-2、Fas的表达推断脑损伤时间[J].实用预防医学.2003

[9].汪枫.脑损伤时间推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3

[10].宋旭东,史为栋,秦启生.凋亡相关基因表达与早期脑损伤时间关系研究[J].法医学杂志.2003

标签:;  ;  ;  ;  

脑损伤时间论文-马诗雨,李如波,罗宇家,吕孟妍,王汉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