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一、目的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和放疗是目前比较肯定的治疗方法,早期食管癌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0%,而中、晚期食管癌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10.0%左右,预后极差。化疗单独应用效果较差,一般用于术后辅助治疗,联合化疗比单一药物化疗疗效有所提高,但总体疗效仍不理想。其中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受性是化疗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Methyltransferase,MGMT)是一种与烷化剂抗肿瘤药耐药相关的蛋白酶。烷化剂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诱变剂和致癌物质,能够导致DNA-O6位烷基加合物形成,O6-甲基鸟嘌呤(O6-Methylguanine,O6-MG)是其主要的加合物,如果这种DNA损伤不能被及时修复,容易导致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从而产生肿瘤。MGMT负责修复这类DNA损伤,从而使鸟嘌呤得以修复,而MGMT则由于获得烷基而发生不可逆性失活,因此MGMT对保护细胞免受烷化剂损害、防止细胞癌变和死亡起重要作用。在正常组织中,MGMT的表达以肝脏、淋巴结、肠道表达较高,肺及脑组织中相对较低;在多数肿瘤组织中,MGMT的表达较相应的正常组织增高。目前研究认为MGMT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生物学行为和肿瘤耐药有密切的关系,MGMT基因突变、基因多态性和启动子高甲基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基因结构和表达以及蛋白质结构,从而导致肿瘤发生。肿瘤化疗中烷化剂耐药现象很常见,而且该现象与细胞中MGMT蛋白含量高低有关,通过使用MGMT抑制剂、应用基因沉默技术等方法可以减少MGMT的表达,提高肿瘤细胞对烷化剂的敏感性。将突变的MGMT基因转入正常组织细胞,提高细胞中MGMT的表达水平,提高正常组织对烷化剂的耐受性,降低烷化剂的毒副作用。但有关MGMT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研究较少,本实验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GMT在食管癌和正常组织的表达情况,并且初步分析MGMT表达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为探索MGMT表达在预测食管癌的预后方面提供理论依据。二、材料和方法收集我院病理科2006年1月-12月食管癌手术标本57例,其中男43例,女14例,年龄41-78岁,平均58.8±8.8岁;高、中分化鳞状细胞癌47例,低分化鳞状细胞癌10例;有淋巴结转移20例,无淋巴结转移37例:侵润深度达粘膜下层7例,肌层16例,外膜层34例;临床TNM分期Ⅰ、Ⅱ期41例,Ⅲ、Ⅳ期16例;肿瘤位于食管上中段40例,下段17例。另取2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正常食管组织作为对照。所有标本均经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4μM厚连续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食管癌和正常组织中MGMT的表达情况。结果判定标准:光镜下每张切片选择5个高倍视野计数500个癌细胞。(1)按阳性细胞百分率记分:0分=≤5%的细胞核阳性,1分=6-49%的细胞核阳性,2分=≥50%的细胞核阳性。(2)按染色强度记分:0分=无着色,1分=弱着色,2分=强着色。将两项相加,得分0-1分为阴性;2-4分为阳性。实验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性别、年龄等组间差异用x2检验,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三、结果1、正常组织和食管癌组织中MGMT蛋白的表达MGMT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9.1%(28/57),在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5.0%(17/20),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正常组织,两者差异有显著性(x2=7.744,P=0.005)。2、MGMT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MGMT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在男性患者为51.2%(22/43),女性为42.9%(6/14);在60岁以上为50.0%(18/36),60岁以下为47.6%(10/21);高、中分化磷状细胞癌为48.9%(23/47),低分化磷状细胞癌为50.0%(5/10);上、中段食管癌为45.0%(18/40),下段食管癌为58.8%(10/17);肿瘤侵及粘膜下层者为14.3%(1/7),侵及肌层者为31.3%(5/16),侵及外膜者为64.7%(22/34);肿瘤分期为Ⅰ、Ⅱ期者为39.0%(16/41),Ⅲ、Ⅳ期者为75.0%(12/16);有淋巴结转移者为75.0%(15/20),无淋巴结转移者为35.1%(13/37)。食管癌患者MGMT表达的阳性率在年龄(x2=0.030,P=0.864)、性别(x2=0.286,P=0.593)、分化程度(x2=0.004,P=0.952)、肿瘤部位(x2=0.896,P=0.344)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侵润深度(x2=8.594,P=0.014)、淋巴结转移(x2=8.110,P=0.004)、临床分期(x2=5.855,P=0.016)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相关因素,年龄(P=0.257)、性别(P=0.196)、分化程度(P=0.197)、肿瘤部位(P=0.401)、侵润深度(P=0.112)、淋巴结转移(P=0.206)、临床分期(P=0.679)与MGMT蛋白表达无相关性。四、结论1、MGMT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正常食管组织,提示MGMT蛋白表达缺失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2、食管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肿瘤部位、侵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与MGMT蛋白表达无相关性,提示MGMT蛋白尚不能作为预测食管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塑料兔子也能拥有DNA了[J]. 科学大众(中学生) 2020(Z2)
- [2].基于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论证式教学探索——“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发现”教学案例[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20(07)
- [3].成功的DNA[J].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0(03)
- [4].利用高中化学知识解释DNA分子的两条链为何反向平行[J]. 中学生物教学 2020(12)
- [5].浅谈核心素养对生物学科教学设计的启示——以《DNA的复制》教学设计为例[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 2020(10)
- [6].DNA有多长?[J]. 新世纪智能 2020(Z2)
- [7].制造前所未有的生命[J]. 风流一代 2019(23)
- [8].关于几种植物材料DNA含量差异性的研究[J]. 中学生物学 2019(03)
- [9].《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第一课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35)
- [10].“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改进[J]. 中学生物教学 2016(18)
- [11].作图法解决“放射性同位素标记DNA与细胞增殖”问题[J]. 中学生物教学 2016(18)
- [12].DNA的复制方式和方向[J]. 中学生物教学 2016(16)
- [13].“DNA分子的复制”教学设计[J]. 中学生物教学 2016(16)
- [14].在电子表格中绘制DNA的碱基序列[J]. 中学生物教学 2017(Z1)
- [15].“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改进[J].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7(03)
- [16].“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改进[J]. 中学生物教学 2017(Z1)
- [17].高中生物学“DNA分子复制和表达”相关问题的探讨[J]. 中学生物教学 2017(02)
- [18].“DNA分子的结构”一节基于科学史主线的教学设计[J]. 中学生物学 2017(04)
- [19].再谈“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改进[J]. 中学生物学 2017(04)
- [20].“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改进[J]. 中学生物学 2017(06)
- [21].“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J]. 中学生物教学 2017(08)
- [22].基于翻转课堂的模型构建——“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J]. 中学生物教学 2017(09)
- [23].关于“从DNA到蛋白质”几个问题的探讨[J]. 中学生物教学 2017(09)
- [24].“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探究与教学设计[J]. 中学生物教学 2017(15)
- [25].循大家足迹 探遗传之本——“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J]. 中学生物教学 2017(16)
- [26].“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J]. 中学生物教学 2016(07)
- [27].植物DNA粗提取与鉴定的简便方法[J]. 中学生物教学 2016(19)
- [28].《DNA分子的结构》微课程设计[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6(24)
- [29].追寻人类思维的脉络——苏教版“DNA分子的结构”一节科学史料教学设计[J]. 中学生物教学 2016(21)
- [30].寻找学校发展的“DNA”[J].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