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何以向“肋骨”说“不”? ——中国现代女性文本母亲形象流变探析

女人,何以向“肋骨”说“不”? ——中国现代女性文本母亲形象流变探析

论文摘要

中国现代女性文本中母亲形象的塑造,经历了初期以冰心为代表的集体式圣母颂,到后期张爱玲冷峻的巫母式剖析的巨大变化。基于此变化所呈现的单面化的主流性与大跨度的变异性,再结合中国传统社会价值体系下女性极其低下的地位来考察,可以看出,中国现代女性作家对母亲的表现与塑造,体现着她们对女性的审视与塑造;她们对母亲的认识与书写,体现着中国现代知识女性自我认识与自我重塑的努力。全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母史”:无性别无年龄的女性存在。“母亲”与“女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两个价值分离的所指。“女人”唯有凭“母亲”身份才有可能进入以男性为中心的权力系统,其前提却是放弃自身的女性意识及特征。这种剥离使得母亲/女性的存在成为一种失却性别年龄的存在。二、“圣母”:脱胎而不能换骨的女性书写。“五四”女性作家的集体“圣母”书写,体现出女性意识的萌芽。但此时期的女性的性别年龄,尚处于稚弱的婴孩时代。与此相应,此阶段女性文本中的母亲形象,呈现出亲切、慈爱、神圣、无所不能、无所不对诸般特征,带有浓重的传统母亲的痕迹。三、“苦母”:突围而未能突破的女性书写。随着性别年龄的增长,此阶段的女性文本开始关注到“母亲”的苦难生存:社会之苦与个人之苦,并在此基础上展示了新的母亲形象。此时期的母亲书写比前一时期更为贴近现实,却或者由于主流话语的遮蔽,或者由于精神层面的无法深入,而呈现出“突”而不“破”的尴尬。四、“巫母”:解构而未能建构的女性书写。张爱玲的出现意味着女性性别年龄的重要增长。超越了生理层面与社会层面的外在阐释,张爱玲以其鲁迅式的灵魂解构,直面母性/女性的精神痼疾。虽然只是解构而绝少建构,但她的深度挖掘无疑指向了一种真正认识与重构的可能。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综述
  • 引言
  • 第一部分 "母史":无性别无年龄的女性存在
  • 第二部分 "圣母":脱胎而不能换骨的女性书写
  • 1、婴孩时代的"圣母"意象
  • 2、孩提时代的"崇母"心理
  • 第三部分 "苦母":突围而未能突破的女性书写
  • 1、社会型"苦母":时代理性中的女性书写
  • 2、个体型"苦母":感性边缘上的女性书写
  • 第四部分 "巫母":解构而未能建构的女性书写
  • 1、母性神殿的坍塌:一种新的可能
  • 2、解构之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报刊体“文学话”与现代文学共同体的建构[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2].近现代私人日记与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研究——一个亟待展开的学术领域[J]. 文艺争鸣 2019(11)
    • [3].“民粹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9(90)
    • [4].中国当代文学在日本的译介——以中国现代文学翻译会译介史铁生作品为中心[J].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9(04)
    • [5].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看中外文化的融通[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20(01)
    • [6].媒介文化语境下中国现代文学的文本细读策略[J]. 出版广角 2020(02)
    • [7].边界、跨域与融通——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文学“一体化”的发生学考察[J]. 文学评论 2020(01)
    • [8].语言·文学·历史—“文本内外:语言形式与中国现代文学”学术论坛综述[J]. 学术月刊 2020(02)
    • [9].“界碑”的漂移:现代文学起点的嬗递[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2)
    • [10].旅居与传播:金光洲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译介[J]. 中国比较文学 2020(01)
    • [11].“文学研究是一种接力的事业”——读宫立《风骨:中国现代文学学人素描》[J]. 现代中文学刊 2020(03)
    • [12].皖籍作家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疏离与融合[J]. 当代文坛 2020(04)
    • [13].轮回时间的绝望与救赎——论台湾《现代文学》杂志小说的时间叙事[J].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9(04)
    • [14].文学与经济的跨学科整体研究——评《中国现代文学经济生态》[J]. 当代财经 2020(05)
    • [15].革命想象与历史论述——关于《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及其他[J]. 文艺争鸣 2020(07)
    • [16].民国时期外国文学译著出版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建构[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0(07)
    • [17].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茶文化探微[J]. 福建茶叶 2019(01)
    • [18].中国现代文学的中国话语建构[J]. 山东社会科学 2019(01)
    • [19].现代文学与现代经济的关系研究[J]. 智库时代 2019(24)
    • [20].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性、当代性与经典性[J]. 社会科学文摘 2019(04)
    • [21].我与“现代文学”的“媒人”与“媒书”[J]. 博览群书 2019(07)
    • [22].慕课视阈下“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改革与实践[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11)
    • [23].“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的命名与相关问题[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24].从“十七年”文学“分期”讨论看“现代文学”的构造[J]. 文学评论 2018(04)
    • [25].现代文学中的“茶”文化研究[J]. 福建茶叶 2018(10)
    • [26].中国现代文学报刊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 [27].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整理谈[J]. 现代中文学刊 2018(05)
    • [28].贵在出新:现代文学史料研究问题谈[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8(09)
    • [29].浅析现代文学与新闻传播的融合及应用[J]. 新闻传播 2018(19)
    • [30].古典传统是否构成现代文学的剧情主线[J]. 学术研究 2016(11)

    标签:;  ;  ;  ;  ;  

    女人,何以向“肋骨”说“不”? ——中国现代女性文本母亲形象流变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