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合型干酪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肖瑶[1](2020)在《鹰嘴豆复合豆奶粉的研制及营养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选用鹰嘴豆和大豆两种天然植物材料经过加工制作鹰嘴豆复合豆奶粉,并且在得到成品后探究其预防高脂血症的效果及机制。鹰嘴豆(产地中国新疆)和大豆(产地中国黑龙江)比例6:4混合清洗后,利用0.4%碳酸氢钠水溶液与干豆子比例为2:1在常温下浸泡7小时后在1:8的料水比磨浆、200目网状筛子过滤掉豆渣,在65℃,的条件下进行双酶解3h:淀粉酶(活性2000u/g;添加量:6~12U/g;最佳温度:60℃~70℃)糖化酶(50000u/g活力;添加量:100~300U/g;最佳温度:60℃~65℃)。获得的豆乳使用喷雾干燥机在入口温度为160℃,流量为0.55m3/min;流速为650ml/h;出口温度80℃;压力15-20mpa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制得鹰嘴豆复合豆奶粉。选用6周龄SPF级雄性仓鼠进行实验,分别为正常组(N)给予正常饲料,对照组(C)给予普通高脂饲料,低剂量组(L)、中剂量组(M)和高剂量组(H)在给予普通高脂饲料的同时用不同剂量的鹰嘴豆复合豆奶粉(0.375g/kg/d、0.75g/kg/d和1.5g/kg/d)灌胃以探讨其对预防高脂血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鹰嘴豆奶粉对实验仓鼠体内高脂饮食引起的指标异常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通过分析数据与对照组C相比从L、M和H组中观察到,血清甘油三酯下调(15.14%,33.10%,48.94%);总胆固醇下调(7.80%,12.51%,26.56%);动脉硬化指数下调(21.37%,45.23%,61.20%);测定肝功能指标包括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活力下降(17.19%,42.90%,44.66%);谷草转氨酶活力下降(3.25,17.54,27.00)。此外,高脂饮食引起的氧化应激也得到缓解,组C相比从M和H组中观察到血清中含有总抗氧化能力上调(16.42%,65.67%);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上调(16.69%,33.65%)和丙二醛生成量上升(6.72%,9.24%)。此外,它有助于肝脏中的一些调节胆固醇的基因,并有助于排泄胆固醇。综上所述,鹰嘴豆奶粉能抑制高脂饮食引起的异常体血脂,防止高脂血症。
党美珠,付丽,申晓琳,张秀凤[2](2016)在《中式干酪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文章概述了当前添加植物蛋白制成的干酪、再制干酪、益生菌干酪、功能性干酪、花式干酪等干酪品种的研究及开发现状,简单介绍了干酪这种乳制品的历史、营养价值、种类等基本常识,并结合现阶段我国干酪加工技术的特征对国产干酪的发展提出进一步展望,对中式干酪的研究状况作出总结,以便为国产干酪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
李小华,周莉[3](2015)在《制备鹰嘴豆牛奶混合乳干酪的乳酸菌筛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鹰嘴豆和牛奶为原料,通过测定发酵混合乳的粘度、酸度、p H4.6的可溶性氮,采用混合赋权法,对7株乳酸菌(LS、LM、LP、LC、LB、SL、ST)的发酵性能进行统计分析。另外,根据乳酸菌的凝乳情况和乳清混浊度的测定结果,优选LB和LC作为混合型干酪生产的乳酸菌发酵菌株。优选出的LB和LC生长情况显示,两株菌共同培养的生长量和产酸量都高于单株菌培养,两株菌有很好的互生作用,可以复合使用作为鹰嘴豆干酪的发酵剂。
李玲,农皓如,唐艳,林波,谢芳,曾庆坤[4](2014)在《水牛乳—豆乳混合干酪胚的制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干酪凝乳情况、校正产率、质地及感官为评价指标,优化水牛乳-豆乳混合干酪胚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当豆乳添加量为15%,程序升温速度为1℃/5min升温至40℃、1℃/2min升温至45℃,可得到凝乳时间短、凝乳情况良好、干酪质地适中、校正产率较高、感官评价好的新鲜干酪胚。
李一帆,李若姝,王健,尤丽新[5](2014)在《豆乳-牛乳混合型新鲜干酪加工工艺优化》文中指出将豆奶与牛奶按一定比例混合生产干酪,不仅能保留牛奶干酪的传统风味,还可实现大豆与牛奶所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互补,为人体生长发育、各种生理活动及组织修复提供所需的营养成分,适合中国消费者食用。本实验以豆乳添加量、CaCl2添加量、凝乳酶添加量、预酸化pH值为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L9(34)正交试验,根据凝乳效果(感官评价)进行分析,确定豆乳-牛乳混合型新鲜干酪最佳工艺参数为:豆乳添加量为15%,CaCl2添加量为0.05%,凝乳酶添加量为0.01%,预酸化pH值为5.6。
尤丽新,杨柳,马井喜,陈海燕,马虹,张凤宽[6](2011)在《花生乳牛乳新鲜干酪加工工艺优化》文中研究说明用花生乳代替部分牛乳生产新鲜干酪,对花生乳添加比例、氯化钙添加量、凝乳酶添加量3个因素对凝乳效果的影响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各自合适比例后,再采用L9(33)正交试验,确定花生乳牛乳新鲜干酪最佳生产工艺。结果表明花生乳添加量20%、氯化钙添加量0.06%、凝乳酶添加量0.002%时制作出的新鲜花生乳牛乳干酪成品呈乳白色、柔软、有弹性、具有花生风味,产品出品率为16.33%。
金越[7](2010)在《国产干酪的研发现状及展望》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概述了当前我国混合乳干酪、再制干酪、低脂干酪、地域干酪和新鲜软质干酪等干酪品种的研究和开发状况,并结合我国干酪加工的特点对国产干酪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国产干酪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崔旭海[8](2009)在《姜汁豆奶干酪成熟特性的研究》文中提出主要研究了姜汁和豆奶在干酪制作中的应用,并对干酪成熟过程中的主要参数(包括水分含量、脂肪、成熟度、硬度、弹性)以及微观结构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同纯牛乳干酪相比,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说明豆奶干酪属于一种半硬质干酪,但它的成熟期要长于纯牛乳干酪,这样才能使其感官品质与纯牛乳干酪相近。因此,应用豆乳部分替代牛乳,添加适当的姜汁制备混合干酪是切实可行的。
李怡林,王瓛,孙培均[9](2008)在《新型豆汁牛乳混合型干酪的初步研制》文中认为采用驯化后的乳酪杆菌为菌种,以豆汁(以m大豆:V水=1:6的比例制成)、纯牛奶、V(豆汁):V(牛奶)=1:1、V(豆汁):V(牛奶)=1:5为原料制作干酪,比较研究不同原料和原料配比对干酪的化学成分、感官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纯牛奶干酪的口感比豆汁干酪爽滑细腻,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比纯豆汁的高;复配干酪的口感和脂肪含量介于纯牛奶干酪和豆汁干酪之间,并与牛奶的添加量成正比;复配干酪的蛋白质含量比纯牛奶干酪和豆汁干酪的都低。
金越[10](2008)在《国产干酪的研发现状及展望》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概述了当前我国混合乳干酪、再制干酪、低脂干酪、地域干酪和新鲜软质干酪等干酪品种的研究和开发状况,并结合我国干酪加工的特点对国产干酪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国产干酪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二、混合型干酪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混合型干酪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鹰嘴豆复合豆奶粉的研制及营养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鹰嘴豆的简介 |
1.2.1 鹰嘴豆的主要成分 |
1.3 鹰嘴豆的功能活性 |
1.3.1 鹰嘴豆的降血脂活性 |
1.3.2 鹰嘴豆的降血糖活性 |
1.3.3 鹰嘴豆的其他功能活性 |
1.4 鹰嘴豆产品的发展 |
1.5 国外相关鹰嘴豆产品的研究进展 |
1.6 大豆的简介 |
1.6.1 大豆的营养成分 |
1.6.2 大豆的可利用价值 |
1.7 高脂血症概述 |
1.7.1 高脂血症简介 |
1.7.2 高脂血症的分类 |
1.7.3 降血脂途径 |
1.7.4 高脂血症治疗药物 |
1.7.5 天然降脂产物 |
1.8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目的 |
1.8.1 研究内容 |
1.8.2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动物 |
2.1.3 主要试剂与耗材 |
2.1.4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鹰嘴豆乳的制备 |
2.2.2 鹰嘴豆与大豆比例的确定 |
2.2.3 浸泡液以及浸泡时间的确定 |
2.2.4 鹰嘴豆复合奶粉中的酶解淀粉程度的测定确定酶解时间 |
2.2.5 样品中D松醇含量的测定 |
2.2.6 鹰嘴豆复合奶粉基本营养成分的测定 |
2.2.7 氨基酸检测方法 |
2.2.8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
2.2.9 实验动物外观形态观察 |
2.2.10 血清中血脂指标测定 |
2.2.11 脏器指数和脂重指数 |
2.2.12 动脉硬化指数(AI)及血脂综合指数 |
2.2.13 血清中肝功能指标的测定 |
2.2.14 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的测定 |
2.2.15 肝脏中TC、TG含量的测定 |
2.2.16 肝脏、主动脉和肾周脂肪病理切片观察 |
2.2.17 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 |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鹰嘴豆粉制浆条件的确定 |
3.1.1 鹰嘴豆与大豆比例的确定 |
3.2 鹰嘴豆粉浸泡条件的确定 |
3.3 鹰嘴豆粉磨浆条件的确定 |
3.4 鹰嘴豆乳双酶解条件优化 |
3.5 过滤 |
3.6 煮浆 |
3.7 均质 |
3.8 喷雾干燥 |
3.9 鹰嘴豆复合奶粉中成分 |
3.10 氨基酸检测结果 |
3.11 鹰嘴豆复合奶粉氨基酸比值系数 |
3.12 鹰嘴豆复合奶粉对实验仓鼠体重变化的影响 |
3.13 鹰嘴豆复合奶粉对实验仓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
3.14 鹰嘴豆复合奶粉对实验仓鼠脂重指数的影响 |
3.15 鹰嘴豆复合奶粉对实验仓鼠血清中相关指标变化的影响 |
3.15.1 鹰嘴豆复合奶粉对实验仓鼠血清中血脂指标变化的影响 |
3.15.2 鹰嘴豆复合奶粉对实验仓鼠动脉硬化指数及血脂综合指数的影响 |
3.15.3 鹰嘴豆复合奶粉对实验仓鼠血清中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 |
3.15.4 鹰嘴豆复合奶粉对实验仓鼠血清中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影响 |
3.16 鹰嘴豆复合奶粉对实验仓鼠肝脏中相关指标变化的影响 |
3.16.1 鹰嘴豆复合奶粉对实验仓鼠肝脏中总胆固醇变化的影响 |
3.16.2 鹰嘴豆复合奶粉对实验仓鼠肝脏中甘油三酯变化的影响 |
3.17 实验仓鼠病理切片观察 |
3.17.1 实验仓鼠肝脏病理切片观察 |
3.17.2 实验仓鼠主动脉病理切片观察 |
3.17.3 实验仓鼠肾周脂肪病理切片观察 |
3.18 鹰嘴豆复合奶粉对实验仓鼠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变化的影响 |
3.18.1 鹰嘴豆复合奶粉对实验仓鼠肝脏胆固醇合成胆汁酸相关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变化的影响 |
3.18.2 鹰嘴豆复合奶粉对实验仓鼠肝脏胆固醇自身合成相关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变化的影响 |
4 结论 |
4.1 全文总结 |
4.2 论文的创新点 |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8 致谢 |
(2)中式干酪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干酪的营养价值 |
2 干酪的国内生产状况 |
2.1 中国干酪的生产状况 |
2.2 国际干酪的生产状况 |
3 中式干酪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
3.1 中式干酪的特点 |
3.2 中式干酪的种类 |
3.3 中式干酪的市场前景 |
4 中式干酪研究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
(3)制备鹰嘴豆牛奶混合乳干酪的乳酸菌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 1 材料与仪器 |
1. 1. 1 试验原料及试剂 |
1. 1. 2 试验用菌株 |
1. 1. 3 仪器与设备 |
1. 2 试验方法 |
1. 2. 1 菌种的活化与扩大培养[9] |
1. 2. 2 脱脂乳发酵剂的制备 |
1. 2. 3 发酵混合乳的制备 |
1. 2. 4 乳酸菌凝乳性能的研究 |
1. 2. 4. 1 凝乳效果感官评定 |
1. 2. 4. 2 乳清浊度的测定 |
1. 2. 5 乳酸菌发酵性能的研究 |
1. 2. 6优选乳酸菌的生长相互作用研究 |
2结果与分析 |
2. 1乳酸菌的凝乳性能 |
2. 1. 1凝乳效果 |
2. 2. 2乳清浊度 |
2. 2乳酸菌发酵混合乳的产酸能力 |
2. 3乳酸菌发酵混合乳的粘度 |
2. 4乳酸菌分解蛋白质的能力 |
2. 5鹰嘴豆乳牛乳混合型干酪乳酸菌发酵菌株的确定 |
2. 6 乳酸菌生长特性的研究 |
3 结论 |
(4)水牛乳—豆乳混合干酪胚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工艺路线 |
1.2.2 校正产率 |
1.2.3 凝乳评分方法 |
1.2.4 干酪胚感官评价 |
1.2.5 质构分析方法 |
1.2.6 实验设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豆乳添加量对混合型干酪胚凝乳情况、质构及校正产率的影响 |
2.2 程序升温方式对混合型干酪胚感官、质构及校正产率的影响 |
3 结论 |
(5)豆乳-牛乳混合型新鲜干酪加工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主要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3.1 豆乳制作 |
1.3.1. 1 工艺流程 |
1.3.1. 2 操作要点 |
1.3.2 豆乳-牛乳混合型新鲜干酪的制作 |
1.3.2. 1 工艺流程 |
1.3.2. 2 操作要点 |
1.3.2. 3 实验方案 |
1.3.2. 4 凝乳酶活性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豆乳-牛乳混合型新鲜干酪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
2.1.1 豆乳添加量对凝乳效果的影响 |
2.1.2 不同预酸化p H值对凝乳效果的影响 |
2.1.3 Ca Cl2添加量对凝乳效果的影响 |
2.1.4 凝乳酶添加量对凝乳效果的影响 |
2.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3 结论 |
(7)国产干酪的研发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国产干酪研发现状 |
1.1 混合乳干酪 |
1.2 再制干酪 |
1.3 低脂干酪 |
1.4 地域干酪 |
1.4.1 奶豆腐 |
1.4.2 奶疙瘩 |
1.4.3 乳扇 |
1.4.4 曲拉 |
1.4.5 乳饼 |
1.4.6 姜撞奶 |
1.5 新鲜软质干酪 |
2 展望 |
(8)姜汁豆奶干酪成熟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设备 |
1.2 实验方法 |
1.2.1 工艺流程 |
1.2.2 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分含量的变化 |
2.2 蛋白质降解的变化 |
2.3 脂肪含量的变化 |
2.4 干酪质地的变化 |
2.4.1 硬度的变化 |
2.4.2 弹性的变化 |
2.5 干酪微观结构的变化 |
3 结论 |
(9)新型豆汁牛乳混合型干酪的初步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设备 |
1.1.1 材料 |
1.1.2 试剂 |
1.1.3 设备 |
1.2 实验方法 |
1.2.1 品质指标测定 |
1.2.2 感官评价 |
1.2.3 青霉及乳酪杆菌的活化及扩大培养 |
1.2.4 乳酪杆菌的驯化 |
1.2.4. 1 菌种驯化培养液的制备 |
1.2.4. 2 菌种的驯化 |
1.2.5 豆汁的制备 |
1.2.6 豆汁牛奶复合奶的制备 |
1.2.7 干酪制作 |
2 测定结果分析 |
2.1 干酪成品感官评价 |
2.2 粗蛋白的测定 |
2.3 粗脂肪的测定 |
3 结论 |
四、混合型干酪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鹰嘴豆复合豆奶粉的研制及营养评价[D]. 肖瑶.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2]中式干酪的研究进展[J]. 党美珠,付丽,申晓琳,张秀凤.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6(19)
- [3]制备鹰嘴豆牛奶混合乳干酪的乳酸菌筛选研究[J]. 李小华,周莉.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5(01)
- [4]水牛乳—豆乳混合干酪胚的制备[J]. 李玲,农皓如,唐艳,林波,谢芳,曾庆坤. 轻工科技, 2014(08)
- [5]豆乳-牛乳混合型新鲜干酪加工工艺优化[J]. 李一帆,李若姝,王健,尤丽新.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14(02)
- [6]花生乳牛乳新鲜干酪加工工艺优化[J]. 尤丽新,杨柳,马井喜,陈海燕,马虹,张凤宽. 食品科学, 2011(14)
- [7]国产干酪的研发现状及展望[J]. 金越. 中国乳业, 2010(04)
- [8]姜汁豆奶干酪成熟特性的研究[J]. 崔旭海. 食品科技, 2009(06)
- [9]新型豆汁牛乳混合型干酪的初步研制[J]. 李怡林,王瓛,孙培均. 现代食品科技, 2008(12)
- [10]国产干酪的研发现状及展望[A]. 金越. 中国奶业协会年会论文集2008(下册),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