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甜菜M14品系是通过二倍体栽培甜菜(Beta vulgaris L. VV, 2n=18)与四倍体野生白花甜菜(B.corolliflora Zoss.CCCC,2n=4x=36)杂交获得异源三倍体再经过与栽培甜菜回交得到的特殊的甜菜单体附加系。其染色体组组成为栽培甜菜染色体组附加了一条白花甜菜第九号染色体。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甜菜单体附加系的传递率平均为96.5%,表现为稳定高频传递。胚胎学研究表明高频传递甜菜单体附加系是以二倍体孢子无融合生殖为主要繁殖方式、有性生殖为次要繁殖方式的兼性无融合生殖体。但是,其高频传递无的融合生殖方式,以及在行二倍体孢子无融合生殖过程中是否接受了外来花粉而产生染色体重组和是否产生联会复合体及遗传物质重组等,所有这些尚需要DNA分子遗传证据。本论文利用纯合体栽培体甜菜作为父本,M14品系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利用显微镜检测子代染色体数来确定子代是否为单体附加系。再利用RAPD分子标记筛选特异的父本条带,然后将筛选出的引物在亲子代中进行PCR扩增,以检验是否产生染色体重组;再辅以SSR标记技术共同分析其遗传关系,从而分析其遗传特性。最后将特殊的RAPD标记转化为更稳定的SCAR标记。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正向杂交所获得的后代均为单体附加系;反向杂交没有结果,可能的原因是M14品系的花粉高度败育。2、利用RAPD和SSR分子标记对甜菜单体附加系进行遗传分析。结果为甜菜M14品系所有供试的植株在杂交过程中都接受外来花粉完成受精作用而繁殖种子后代。3、将SCAR标记技术引入甜菜M14品系,建立了一套成熟的RAPD条带转化成SCAR的技术平台,并成功地将3个RAPD标记转化为SCAR标记。其中2个为共显性标记,1个为显性标记。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甜菜拔送机构协同配合减损试验研究[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0(01)
- [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甜菜颗粒粕中铅、砷、镉、汞[J]. 饲料研究 2020(03)
- [3].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甜菜种植业的发展(1898-1931年)[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4].甜菜施肥技术[J]. 现代化农业 2020(05)
- [5].本月推荐蔬菜——甜菜[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 2018(05)
- [6].新疆部分甜菜糖业公司原料生产技术需求情况的调研报告[J]. 中国糖料 2017(03)
- [7].甜菜的种植方法[J]. 农民致富之友 2017(09)
- [8].垄作甜菜高产高糖栽培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 2017(11)
- [9].影响甜菜品质的因素浅论[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22)
- [10].浅谈新疆有机甜菜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 2017(10)
- [11].浅谈我国甜菜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 福建农业 2015(08)
- [12].寒地甜菜栽培技术[J]. 农业与技术 2014(11)
- [13].促进我国糖甜菜产业发展的科技措施[J]. 中国糖料 2015(01)
- [14].2014年全国甜菜品种区试年会及鉴定会会议简讯[J]. 中国糖料 2015(02)
- [15].中国甜菜种业回顾与可持续发展展望[J]. 种子世界 2015(11)
- [16].甜菜树[J]. 百科知识 2014(06)
- [17].甜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势在必行[J]. 农机科技推广 2013(07)
- [18].引种栽培对甜菜树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的影响[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S2)
- [19].我做家常甜菜[J]. 烹调知识 2010(13)
- [20].饲料甜菜新品种新甜饲1号[J]. 农村科学实验 2011(12)
- [21].小型甜菜收获机的研制[J]. 河北农机 2020(06)
- [22].北方甜菜采种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 2018(05)
- [23].甜菜粉与亚硝酸钠复合对中式香肠品质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17(01)
- [24].甜菜种子丸粒化生产加工流程[J]. 种子世界 2016(12)
- [25].甜菜机收滴灌一膜双管高产高糖栽培技术[J]. 农村科技 2017(02)
- [26].影响河西走廊甜菜产业发展的因素及解决对策[J]. 中国糖料 2016(03)
- [27].垄作甜菜高产高糖栽培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 2016(09)
- [28].沙湾县甜菜机收模式种植技术[J]. 农村牧区机械化 2014(06)
- [29].糖料甜菜机械化生产农艺规范[J]. 农业工程 2014(06)
- [30].浅谈黑龙江省甜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糖料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