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环枢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可行性的三维CT研究

儿童环枢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可行性的三维CT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观察和测量儿童寰枢椎与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的相关参数,了解影响螺钉正确置入的因素,并评估不同年龄组儿童枢椎对3.5mm螺钉的骨性容纳力情况,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收集80名儿童寰枢椎三维CT影像学资料,其中0-2岁,2-4岁,4-8岁,8-12岁各20名,分为四组。在CT影像工作站中三维建模选取合适的轴性斜平面和双侧旁矢状斜平面分别测量双侧椎弓峡部宽度、高度、理想螺钉路径到椎动脉沟的距离、理想螺钉长度、内倾角和上倾角。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采用最小显著差异(Least—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t检验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1)观察了160例所选取的旁矢状位斜平面CT影像,发现Ⅰ型椎动脉沟占76.25%、Ⅱ型椎动脉沟占6.25%、Ⅲ型椎动脉沟占12.5%Ⅳ型椎动脉沟占5%。(2)各组测量值中反映骨发育因素的双侧线性测量参数(椎弓峡部宽度、高度和理想螺钉长度)在不同年龄组间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反映椎动脉沟变异的线性测量参数(理想螺钉路径到椎动脉的距离)和置钉角度参数不同年龄组间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第一组(Y<2)儿童按椎弓峡部宽度、高度>5mm,理想螺钉路径到椎动脉沟的距离>2.5mm的标准1和椎弓峡部宽度、高度>4.5m,理想螺钉路径到椎动脉沟的距离>2.5mm的标准2,一侧可置钉率分别为15%与40%;第二组(2≤Y≤4)为55%与85%;第三组(4<Y≤8)为85%与95%;第四组(8<Y≤12)为90%与90%。按标准1最小可置钉年龄为1岁以上,按标准2最小可置钉年龄为9个月。结论:(1)理想螺钉路径到椎动脉沟的距离能够更好的评估椎动脉沟变异对后路寰枢椎经关节突螺钉固定术的影响。(2)儿童的椎弓峡部宽度和高度以及理想螺钉长度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椎动脉沟的变异及进钉角度与年龄无相关。(3)儿童进钉的合适内倾角和上倾角分别平均约为10°和40°,此值可做为参考。(4)4岁以上儿童大多数一侧能够耐受3.5mm后路经寰枢椎关节螺钉。(5)术前必须考虑到个体差异,仔细分析影像学资料,了解枢椎椎弓根和椎动脉沟的变异情况,相应调整手术方案,实现操作的个体化。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简表
  • 前言
  • 第一章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来源
  • 1.2 分组及说明
  • 1.3 研究及测量工具
  • 1.4 测量所取平面及各平面涉及的参数
  • 1.5 测量参数
  • 1.6 统计学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2.1 椎动脉沟的大体观察及分型
  • 2.2 各组参数测量值均数,标准差及范围
  • 2.3 各参数均数随组别年龄变化的线条图
  • 2.4 各参数测量值均数的组间比较
  • 2.5 各组儿童理论上具备3.5mm 螺钉骨性容纳力情况的分组统计
  • 第三章 讨论
  • 3.1 研究儿童后路经寰枢椎关节螺钉固定术的必要性
  • 3.2 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术的解剖学基础
  • 3.3 椎弓峡部宽度与高度与后路寰枢椎经关节突螺钉术的关系
  • 3.4 理想螺钉路径距椎动脉沟距离与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术的关系
  • 3.5 理想螺钉长度与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术的关系
  • 3.6 进钉角度与后路寰枢椎经关节突螺钉术的关系
  • 3.7 儿童螺钉骨性容纳力分析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儿童环枢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可行性的三维CT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