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跨区域群体投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跨区域群体投资,产业集群,成因,模式
跨区域群体投资论文文献综述
黄宾[1](2016)在《集群视角下跨区域群体投资的成因、模式及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集群企业迁移倾向于群体性行动,从而产生跨区域群体投资行为。本文从产业组织的主要形式——产业集群的内外部视角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总结了常见模式,讨论了其对迁出地产业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出促进产业群体性有序转移的建议。该研究对促进我国东部相关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当代经济》期刊2016年28期)
黄宾[2](2015)在《跨区域群体投资与迁出地产业集群升级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与企业迁移、产业转移、产业集群迁移对比,界定了跨区域群体投资内涵,研究了跨区域群体投资与迁出地产业集群升级之间的互动机理,针对不同的跨区域群体投资类型,分析各自对迁出地产业集群升级的作用传导机制。(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5年20期)
杨照[3](2011)在《跨区域群体投资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区域之间发展不协调的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这一问题己经成为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一大阻碍。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格局,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流动,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通过跨区域群体投资这一机制,可以促进“东中西部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局面的形成,对于我国企业发展、投资所在地的经济发展以及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跨区域群体投资作为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特有现象,不仅能够拓宽产业集群的发展空间,同时还能带动投资所在地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是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依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所存在的差异已为跨区域投资创造了条件,但到目前为止,大规模的跨区域投资并没有出现。本文希望通过理论分析和实地调查,研究对于跨区域群体投资重要的影响因素,并针对东中西部提供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并且能够推动理论发展,同时解决实际问题,为促进跨区域投资的有效形成,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平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操作上的建议。本文首先就各种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阐述了跨区域群体投资的概念、模式及其优势,深入探讨了跨区域群体投资的影响因素,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内外部因素对影响跨区域群体投资的重要程度进行剖析,从实证的角度得出龙头企业的带动、拓宽市场、取得集群效应、降低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完善的基础设施等因素是影响跨区域群体投资的主要因素,最后再分析典型案例中的影响因素加以补充说明。本文的研究分别对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提出建议,采用何种跨区域群体投资的模式,利用这些影响因素来更好地推进跨区域群体投资,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1-04-01)
楼儒铠[4](2011)在《基于产业集群导向的跨区域群体投资根植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化以及我国东部地区的发展,发达国家与地区的企业开始受到资源短缺、要素成本提高等因素的限制,跨区域投资成为企业避免区域规模不经济、寻求寻求新市场或低成本劳动等要素以获取更高报酬率的需要。但原先的产业集群在成熟后,将产生强大的极化效应,大大提高集群内企业向外转移的成本,使这些有强烈转移欲望的企业进退两难。为克服这一困难及实现跨区域投资的最大化效益,企业在做投资决策时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也必须被纳入考虑范围,因此跨区域群体投资成为了产业转移中一个最为典型的现象。相比较于传统的产业转移方式,群体投资有着其独特的优势:首先,产业链形式的转移,为产业链上众多的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交易成本;其次,群体迁入方便了企业间分享经验、信息、技术、专业劳力、协作体系等,从而增加迁移企业存活率;再者,众多同行业企业的进驻,也能对迁入地形成地方特色产业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不同模式的跨区域群体投资在集群地会显示出不同的根植性,迁入地不同的经济、政策等条件使得外来资本根植强弱程度也大相径庭。再者,地方需要防止外来产业链的外迁而造成负面效果,外来产业链也必须选择一个合适发展的区位进行投资。因此对跨区域群体投资根植性的针对性研究具有时代性、规律性和创造性。本文以回顾并分类产业集群理论、跨区域群体投资理论、根植性理论为开端,解析了产业集群和根植性的各影响因素。再通过探讨群体嵌入型产业集群结构演进模式,引出不同集聚阶段所具有的根植性特征。理论分析以后,本文通过对长叁角昆山、平湖、吴江叁个集群区问卷调查后得到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综合运用宏微观解析法、指标体系法、对比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对根植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解构,得出根植性的九个主要影响成分。最后文章根据本文得出的结论分别对投资与受资双方提出相关的建议。(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1-03-01)
章豪锋,胡亦盛,楼儒铠[5](2010)在《基于产业集群导向的跨区域群体投资区位选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跨区域群体投资的区位选择为研究对象,分析区位选择主体本身的固有特征,确定区位选择的区位因素,并结合产业集群演化中的区位决策理论,研究跨区域群体投资区位因素的权重。(本文来源于《经济论坛》期刊2010年11期)
朱剑,徐维祥,张志纲,黄艳[6](2009)在《跨区域群体投资对迁出地与迁入地经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幅员辽阔,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所以适时地将某些在东部已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产业转移到西部已成为一种趋势。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一种以相关行业龙头企业为主导,带领一批上下游企业同时转移的模式,即本文所介绍的跨区域群体投资,针对这一投资模式,我们利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C-D函数),来分析其对迁入地与迁出地的经济效应。(本文来源于《工业技术经济》期刊2009年11期)
朱剑[7](2009)在《跨区域群体投资对迁入地与迁出地经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土地稀缺、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开始突显出来。面对诸多的不利因素,越来越多的东部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广阔的中西部地区。在这一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同行业企业举产业链而迁的协同投资模式,也就是本文所要讨论的跨区域群体投资。相比较于传统的产业转移方式,群体投资有着其独特的优势:整条产业链的转移,为产业链上众多的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众多同行业企业的进驻,也能对迁入地形成当地特色产业起到积极的作用。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本文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为基本框架,并结合阿尔蒙模型,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考察了群体投资的区域经济效应。结果显示,群体投资对于迁入地的产出和就业均有着积极的影响,其中,对于产出的促进效应不仅局限于当期,对未来若干期的产出亦有促进作用,而对就业的影响则主要表现在短期。此外,在验证群体投资对迁出地经济的影响时,本文以产业结构作为中间变量,认为适时地将某些低附加值产业迁出有利于当地产业结构的提升,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在这一实证分析的基础之上,文章最后提出了对我国东西部地区实施跨区域群体投资的一些结论和建议。因此,希望通过本文对群体投资效应的分析,可以给相关企业和有关部门一定的借鉴作用,并对这一模式的产业转移引起充分的重视。当企业面临产业转移时,应尽量与其配套企业一同转移,采取群体投资的模式;同时,政府在招商引资时可以依托工业园区这一载体,并注重对整条产业链的引进,以此来实现区域经济的振兴,进而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09-11-01)
方智[8](2008)在《跨区域群体投资与区域品牌建设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所谓的产业集群是指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企业和关联机构,它们同处在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且由于具有共同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目前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以珠叁角、长叁角、环渤海为代表的,种类齐全、数量众多的产业集(本文来源于《经济论坛》期刊2008年24期)
方智,徐维祥,侯典静[9](2008)在《跨区域群体投资与政府行为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跨区域群体投资的过程中,政府的行为同样不能忽视。政府作为一个与经济生活无法分割的因素在现代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适宜的政府行为能够促进跨区域群体投资的进行。(本文来源于《消费导刊》期刊2008年23期)
侯典静,徐维祥,方智[10](2008)在《跨区域群体投资企业投资初期的人力资源规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前言目前,东部沿海众多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如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紧张、能源稀缺、原材料价格上涨、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全球经济出现下滑等。面对新的形势,众多低附加值的产业集群进行区位的战略转移,投资中西部,已是历史必然、大势所趋。那么,(本文来源于《经济论坛》期刊2008年21期)
跨区域群体投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与企业迁移、产业转移、产业集群迁移对比,界定了跨区域群体投资内涵,研究了跨区域群体投资与迁出地产业集群升级之间的互动机理,针对不同的跨区域群体投资类型,分析各自对迁出地产业集群升级的作用传导机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跨区域群体投资论文参考文献
[1].黄宾.集群视角下跨区域群体投资的成因、模式及影响[J].当代经济.2016
[2].黄宾.跨区域群体投资与迁出地产业集群升级的关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
[3].杨照.跨区域群体投资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11
[4].楼儒铠.基于产业集群导向的跨区域群体投资根植性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
[5].章豪锋,胡亦盛,楼儒铠.基于产业集群导向的跨区域群体投资区位选择研究[J].经济论坛.2010
[6].朱剑,徐维祥,张志纲,黄艳.跨区域群体投资对迁出地与迁入地经济的影响[J].工业技术经济.2009
[7].朱剑.跨区域群体投资对迁入地与迁出地经济的影响[D].浙江工业大学.2009
[8].方智.跨区域群体投资与区域品牌建设关系[J].经济论坛.2008
[9].方智,徐维祥,侯典静.跨区域群体投资与政府行为的关系[J].消费导刊.2008
[10].侯典静,徐维祥,方智.跨区域群体投资企业投资初期的人力资源规划研究[J].经济论坛.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