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629000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方法:本组100例研究对象选自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我科室收治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急性胆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将入选的研究对象按照其手术治疗时间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包含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患者发病72h之内对其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患者在发病72h之后实施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之对照组显著较短,且该组患者的中转开腹率较之对照组显著较低,两组患者之间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胆漏、肠瘘、腹腔感染、切口感染、胸腔积液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之对照组显著较低,两组患者之间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一种最为安全有效的手段,特别是在患者发病72h之内对其实施手术治疗,与发病72h之后相比,其疗效更加显著,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高,72h之内是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实施的最佳时间。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时机
【中图分类号】R6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4-108-01
目前临床上对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该手术疗法以其微创性,对患者的机体影响较小、且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手术疼痛感,术后恢复较快等临床优势,而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应用价值[1]。然而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发病时,胆囊周围组织极易发生粘连,给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实施带来了较大的困难[2]。临床有报道指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发病72h之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手术实施的成功率,且患者预后效果更加[3]。笔者以下就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最佳手术时机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研究对象选自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我科室收治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急性胆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将入选的研究对象按照其手术治疗时间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包含50例患者。观察组50例患者,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34—67岁,平均年龄(52.5+3.3)岁。对照组50例患者,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53.2+3.6)岁。两组患者经统计学分析提示,各项资料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
1.2临床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患者发病72h之内对其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患者在发病72h之后实施手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取气管插管麻醉,平卧位,在患者全身麻醉的状态下采取常规四孔法为患者建立起气腹,在脐孔内下缘作长度为10mm左右的横切口,经切口穿入刺针,然后注入二氧化碳气体,使患者腹腔内的压力保持在1.8kPa[4]。当气腹建立好之后,放入腹腔镜头进行探查,然后依次做第2、3、4穿磁孔。在此基础上使用有齿抓钳将患者的胆囊底部夹住,应用电凝钩将胆囊管及血管进行分离,使患者的胆囊三角露出,游离胆囊管及胆囊动脉,用钛夹施夹器夹上胆囊管、胆囊动脉,然后进行当囊切除。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实施统计学处理分析,计量资料全部采用“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进行表示,并采用t检验实施比较;计数资料全部采用“率”(%)的形式进行表示,并采用卡方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治疗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之对照组显著较短,且该组患者的中转开腹率较之对照组显著较低,两组患者之间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体数据如表所示:
3讨论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一种最为安全有效的手段,特别是在患者发病72h之内对其实施手术治疗,与发病72h之后相比,其疗效更加显著,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高,72h之内是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实施的最佳时间。
参考文献
[1]柳己海.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的选择及中转开腹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260-263.
[2]何领,徐鲲,杨念印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14(12):1088-1091.
[3]万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22(6):797-799.
[4]姚洪.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29):6003-6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