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益贫式增长中的经济政策研究

中国益贫式增长中的经济政策研究

论文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取得了显著增长,但与此同时,贫困和不平等仍然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最大挑战。一方面,世界经济的高速增长与贫困的严峻形势极不协调,也与人类的最终发展目标背道而驰;另一方面,以中国为代表的经济增长和减贫成就显著的发展中国家,其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趋势远远超过各国政府的改革政策设想,也超过世界银行早期的预期,如果不平等状况继续恶化,势必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羁绊。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注发展中国家问题的国外学术界和国际机构已从单纯强调“经济增长”,转而重视“益贫式增长(pro-poor growth)",提出发展中国家政府不仅要确保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而且要关注穷人能否参与到经济增长过程中,并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成果。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需要重新审视以往的发展战略和增长模式,科学地制定益贫式增长的经济政策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意义重大。如何利用益贫式增长战略推动公平的增长,是当前发展经济学领域一项前沿和热点课题,也是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实现公平增长目标的一项重要战略。近年来,国际上对益贫式增长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都取得了很多重要的进展,但是,这些问题在国内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益贫式增长的研究很不深入,还未充分认识到益贫式增长战略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益贫式增长的政策实践。本文力图通过益贫式增长与“宏观-微观”政策分析框架的研究达到“全面、统一、协调”的效果,即对益贫式增长的概念范畴、测度方法等尚不成体系的基本理论加以梳理、归类、引申和拔高;采用现代经济分析方法构建规范的益贫式增长基本政策分析框架;对益贫式增长政策体系框架研究的空白之处进行补充;对中国益贫式增长政策框架提出合理、可行的调整方案。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够使中国益贫式增长研究向前逐渐推进。本文的学术意义和实践意义体现在以下三点:1.测算并判断了中国经济增长的益贫度。科学定义和准确衡量中国经济增长的益贫度及其变动原因,并以此作为政策调整的依据和衡量各级政府施政绩效的重要指标,对于益贫式增长的贯彻落实意义重大。本文应用满足单调性公理的PEGR方法,运用中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分组数据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益贫度进行测算,进而判断中国经济增长的性质,为研判各项经济政策变迁趋势及设计益贫式增长的政策框架提供重要参考。2.形成了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现实的益贫式增长的基本政策分析框架。本文立足于国内外益贫式增长理论的最新研究动向,创新地以“宏观-微观”相结合的视角研究益贫式增长的系统分析模型。益贫式增长所关注的个人福利指标在本质上是个人特征,必须在微观水平进行操作;但是,这种微观水平的指标很难与宏观经济政策和结构改革及时地、直接地联系在一起。本文通过在宏观一致性模型和微观福利指标之间嵌入CGE模型,实现了宏观微观的连接,对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在政策趋势研究和模型模拟分析基础上,可以掌握经济政策和冲击对益贫式增长的长期和短期影响的信息,由此建立和修正益贫式增长的政策体系框架无疑更为科学。3.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益贫式增长提供有益的参考。1988年5月,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跟踪的183个国家中,有132个国家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其中很多国家都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出现低收入群体相对利益受损问题。当然,由于各国情况有所差异,本文的结论并不具有普适性,但我们提出的益贫式增长政策分析框架可以为研究其他国家类似问题提供一定借鉴。按照“探讨理论基础、完善总体框架、分析实施难点”的研究思路,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益贫式增长理论、政策分析框架与应用扩展。全文共分7章:第1章为导论,第2、3章对应益贫式增长理论部分,第4、5章对应政策分析框架,第6、7章对应应用扩展部分。第1章是导论。本章对益贫式增长研究的重要性进行了说明,对益贫式增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和说明,交待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第2章对益贫式增长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考察。本章首先对贫困-增长-不平等三角(PGI Triangle)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整理与归纳;并对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以及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关于PGI相关性的研究作了分析和评价;而后,重点考察了20世纪70年代PGI一体化目标的社会福利标准提出后,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以及分析贫困问题方法论上的显著进步,这些进展使得经济学家对于贫困、增长和分配问题的观察可以进入更加细化和广化的时期,也为进一步研究益贫式增长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第3章研究了益贫式增长的概念范畴与测算问题。本章首先对益贫式增长的概念范畴、测度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阐释,并结合中国经济增长和低收入群体福利增长的具体情况,对中国益贫式增长问题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其次,梳理了现有益贫式增长测算框架,并对各种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加以评述:在此基础上,选择较为完善的PEGR指数,应用1987-2006年中国农村分组数据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益贫度进行了测算,进而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性质作出自己的判断。第4章讨论益贫式增长“宏观-微观”政策分析的一般框架。传统宏观经济模型(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和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均采用典型个体分析模式或总量分析模式,无法分析经济政策对不同微观个体的收入分配效应以及微观个体状态和行为改变累积的财政效应。从宏微观联结的视角考察政府经济政策在益贫式增长中的绩效,可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福利分配得失寻求学术上的解释,同时也可以为推动益贫式增长的宏微观相结合的经济政策寻求更好的理论依据。本章试图构建一个能够识别出益贫式增长的福利分配结果与经济政策之间重要关系的模型框架——宏观模型与家庭数据的微观模型——来考察贸易制度、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汇率、利率、财政和货币政策、公共支出的组成、劳动力市场规制等公共政策对福利变化的影响。为了能够较为全面地阐释问题,笔者提出了两套政策分析框架,即在第二层次CGE模型中分别采取了1-2-3CGE模型(框架Ⅰ)和郑玉歆等的模型(框架Ⅱ)。由于目前很难得到中国有代表性的国家或省级住户调查数据,因此框架(Ⅱ)还只是理论层面的探讨,但可以根据框架(Ⅰ)计算得到与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内在一致的福利指标和贫困结果的预测值,从而对经济政策对益贫式增长的影响做出定量的分析。第5章研究经济政策变化对中国益贫式增长的影响。在转轨过程中,作为平抑经济周期波动、稳定经济发展的政府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无论其对宏观水平总量的影响如何,都会产生显著的分配效果。本章在益贫式增长“宏观-微观”政策分析框架基础上,通过对中国益贫式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讨论了政府支出的变化、贸易自由化、金融领域的自由化、宏观政策冲击等政策变迁的综合影响,及其对不同的社会群体尤其是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第6章提出了益贫式增长目标下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思路。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发展阶段,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着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不同发展战略的选择也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本章采用前文设计的理论框架和实证模型,运用情景分析法对2010-20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进行模拟分析。首先,以中国的中长期宏观经济框架与政策为理论依据设定基准增长情景,即以过去和当前的经济发展特点为基础,分析其趋势,并据此推导出未来的可能情景;其次,在基准增长情景的基础上设计和模拟另外两种情景,一是益贫式增长的情景,主要考虑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双重目标;二是危机与风险情景,即根据目前已经出现以及可能发生的危机和风险设定的更为审慎的经济发展情景;最后,依据模拟结果提出了益贫式增长目标下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思路。第7章提出了益贫式增长目标下政府支出政策的完善思路。中国在加速实现益贫式增长进程中,在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的同时,要通过政府制度一系列再分配的制度安排实现各群体的机会均等,其中,政府支出是最重要的再分配政策。但是,在人均拥有的政府支出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我国低收入群体的增长速度相对于政府支出的增长而言较小,考虑到财政的可持续性,政府支出的规模不可能无限扩张,在这种情况下,对中国的政府支出结构进行调整和重构以更加契合益贫式增长目标尤为重要。基于此,本章深入思考了完善政府支出结构的思路:首先,将政府支出划分为政府投资和政府福利,考察其对低收入群体福利的影响,从而回答在政府投资还是政府福利之间如何选择的问题;其次,进一步将公共福利进行细分,回答如何建立政府公共福利体制以促进益贫式增长。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益贫式增长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经济发展路径与贫困:不同经济体的证据
  • 1.1.2 经济发展路径与贫困:中国的证据与分析
  • 1.1.3 解决之道:益贫式增长战略
  • 1.2 益贫式增长研究现状及评价
  • 1.2.1 关于益贫式增长理论的研究进展
  • 1.2.2 关于经济政策对益贫式增长的研究进展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贡献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3.3 本文的主要贡献
  • 1.3.4 本文的难点与关键问题
  • 2 益贫式增长缘起:增长、分配与贫困关系的基本理论
  • 2.1 引言
  • 2.2 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争论:分配对增长和贫困是否有影响
  • 2.2.1 古典经济学家对PGI关系的研究
  • 2.2.2 新古典经济学家对PGI的研究
  • 2.2.3 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对于PGI相关性的争论及结果
  • 2.3 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当代PGI分析框架的基本确立
  • 2.3.1 经济增长对收入分配不平等和贫困的影响
  • 2.3.2 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和贫困的影响
  • 2.4 PGI的目标一体化思想:PPG的缘起
  • 2.4.1 增长与分配目标一体化的社会福利标准
  • 2.4.2 增长理论和分配一体化模型的基本结构
  • 2.4.3 PGI目标一体化的政策选择
  • 2.5 从PGI三角到PPG:当前PGI理论的前沿
  • 2.5.1 "PGI三角"的新内涵
  • 2.5.2 PPG:源于"有利于增长"(pro-growth)还是"有利于穷人"(pro-poor)论争的策略
  • 2.6 本章小结
  • 3 中国益贫式增长的界定与测算
  • 3.1 引言
  • 3.2 中国"益贫式增长"(PPG)的界定
  • 3.2.1 "益贫式增长"的概念范畴
  • 3.2.2 对中国益贫式增长的界定
  • 3.3 益贫式增长测算中的贫困分解技术
  • 3.3.1 贫困分解的一般形式
  • 3.3.2 Shapely贫困分解模型
  • 3.4 益贫式增长测算方法述评
  • 3.4.1 益贫式增长指数(Pro-Poor Growth Index,PPGI)
  • 3.4.2 益贫式增长率(Pro-Poor Growth Rate,PPGR)
  • 3.4.3 TIP曲线
  • 3.4.4 减贫等值增长率(Poverty Equivalent Growth Rate,PEGR)
  • 3.5 基于PEGR指标对中国经济增长益贫度的测算
  • 3.5.1 中国经济增长益贫度的测算
  • 3.5.2 中国经济增长性质的判断
  • 3.6 本章小结
  • 4 益贫式增长"宏观-微观"政策分析框架
  • 4.1 引言
  • 4.2 基于"宏观-微观"思想的政策分析框架
  • 4.2.1 宏微观经济学的结合与一体化趋势
  • 4.2.2 "宏观-微观"政策分析工具的突破与进展
  • 4.2.3 "宏观-微观"政策分析框架——IMF的金融规划和世界银行的PAMS
  • 4.3 益贫式增长政策分析的理论基础
  • 4.3.1 宏观经济政策对穷人福利的直接影响途径
  • 4.3.2 宏观经济政策对穷人福利的间接影响途径
  • 4.3.3 周期和危机的非对称效应
  • 4.3.4 劳动力市场的作用
  • 4.4 益贫式增长"宏观-微观"政策分析框架设计
  • 4.4.1 PPG"宏观-微观"政策分析框架的层级
  • 4.4.2 PPG"宏观-微观"政策分析的建模流程
  • 4.4.3 PPG政策分析框架(Ⅰ)的模块设计
  • 4.4.4 PPG政策分析框架(Ⅱ)的模块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经济政策对中国益贫式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引言
  • 5.2 中国小型"宏观-微观"PPG政策分析模型
  • 5.2.1 "真实值"模型
  • 5.2.2 三变量VAR模型
  • 5.2.3 1-2-3CGE模型
  • 5.2.4 微观数据模块
  • 5.3 经济政策对中国益贫式增长的影响
  • 5.3.1 金融深化对PPG的影响
  • 5.3.2 通货膨胀对PPG的影响
  • 5.3.3 汇率政策对PPG的影响
  • 5.3.4 对外贸易对PPG的影响
  • 5.3.5 政府支出对PPG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加速中国的益贫式增长:宏观政策调整思路
  • 6.1 引言
  • 6.2 情景设计与模拟分析
  • 6.2.1 中国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分析(2009-2020年)
  • 6.2.2 情景设定及其依据
  • 6.2.3 益贫式增长情景模拟
  • 6.2.4 危机与风险情景模拟
  • 6.3 宏观政策调整思路
  • 6.3.1 宏观调控政策的对象与目标边界
  • 6.3.2 宏观政策调整的基本思路
  • 6.4 本章小结
  • 7 加速中国的益贫式增长:重构政府支出的思考
  • 7.1 引言
  • 7.2 选择政府投资还是政府福利
  • 7.2.1 政府投资减贫制度设计的逻辑与缺陷
  • 7.2.2 政府减贫制度创新的基本分析框架
  • 7.2.3 实证分析:政府投资还是政府福利
  • 7.2.4 结论与政策含义
  • 7.3 以政府公共福利促进益贫式增长
  • 7.3.1 政府公共福利助推益贫式增长的文献评述及假设
  • 7.3.2 模型设定、方法与数据
  • 7.3.3 实证分析与结果
  • 7.3.4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如何看待经济“冬天”[J]. 中国牧业通讯 2009(02)
    • [2].1978—1999年间国内理论界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研究述评[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0(01)
    • [3].近期宏观经济政策研究述评[J]. 经济学动态 2010(06)
    • [4].“蓄势”与“节流”并举、科技公关及经济政策研究为依托——油价“大起大落”背景下的石油企业对策探讨[J]. 今日科苑 2009(07)
    • [5].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中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J]. 时代金融 2019(34)
    • [6].国外农业经济政策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J]. 法制博览 2020(14)
    • [7].基于区制转移模型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动态[J]. 经济学动态 2016(05)
    • [8].新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 法制与社会 2009(05)
    • [9].我国经济危机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J]. 商 2014(21)
    • [10].关于台湾经济史研究的一次成功尝试——简评《台湾经济政策研究(1945.10~1948.12)》[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9(04)
    • [11].2016年全球肉鸡生产、贸易及产业经济政策研究[J]. 中国家禽 2017(02)
    •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经济政策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7(03)
    • [13].中国益贫式增长研究前沿——《中国益贫式增长中的经济政策研究》评介[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2(03)
    • [14].新时期党的私营经济政策研究[J]. 理论月刊 2011(02)
    • [15].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学科研究简介——环境健康风险研究[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9(03)
    • [16].积极探索新时期环境经济政策体系[J]. 环境经济 2008(01)
    • [17].武汉城市圈环境经济政策研究:框架设计、政策选择与工具组合[J]. 特区经济 2014(02)
    • [18].审慎看待全球贸易恢复性增长[J]. 大经贸 2011(02)
    • [19].一个东北农民唠嗑咋过冬天[J]. 中国动物保健 2009(01)
    • [20].一个东北农民唠嗑咋过冬天[J]. 中国畜牧杂志 2009(02)
    • [21].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纪要[J]. 中国卫生经济 2013(02)
    • [22].民族经济政策研究的若干问题[J]. 广西民族研究 2011(01)
    • [23].复杂性方法与经济政策[J]. 系统科学学报 2008(03)
    • [24].《见证通胀》序[J]. 中国发展观察 2011(05)
    • [25].适应气候变化的经济政策研究[J].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1)
    • [26].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政策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1(16)
    • [27].征稿启事[J]. 财经智库 2020(04)
    • [28].对我国经济政策研究的几点思考[J]. 现代经济信息 2013(20)
    • [29].经济企稳回升期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09)
    • [30].征稿启事[J]. 财经智库 2020(03)

    标签:;  ;  ;  ;  ;  

    中国益贫式增长中的经济政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