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同盟互助到分裂对抗的中苏关系(1945-1960)

从同盟互助到分裂对抗的中苏关系(1945-1960)

论文摘要

1950年2月,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两国正式建立同盟关系。1960年7月,苏联单方面废除援助合同、撤退在华专家,这标志着中苏同盟关系实质上的分裂。作为冷战时期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之一,中苏同盟的形成以及瓦解具有自身独特的逻辑。而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苏关系可谓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两国关系经历了结盟、蜜月、分歧与争论以及分裂等阶段。中苏关系的发展,特别是中苏同盟的分裂对当时中苏两国关系及世界局势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因此这一课题也是学术界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本文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着现实、客观的态度,采用历史的研究方法,通过呈现中苏两国从结成同盟到同盟分裂这段时期中的中苏关系,从而找出中苏同盟分裂的根源,进而为我国当今处理中俄关系乃至同其他国家的关系提供有益借鉴。二战后的中苏关系错综复杂,这其中夹杂着中美苏和国共三国四方的激烈较量。本文把1945年到1960年的中苏关系分为同盟建立的背景、结成同盟和同盟的演变及分裂三个部分,通过考察和梳理这一时期发生在中苏两国之间的重大事件,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本身入手,分析条约签订的过程以及条约本身存在的问题,阐述同盟成立直至分裂的原因。中苏同盟分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本文认为中苏同盟分裂的原因在于同盟条约签订的艰难性及本身存在的隐患,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中苏同盟本身存在的问题,包括中苏同盟形成基础的脆弱性、同盟主体的差异性和同盟的特殊性。中苏同盟分裂对中苏两国乃至世界政治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不仅阻断了苏联和中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而且最终导致中国退出冷战舞台,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格局。我们从中苏同盟分裂的过程中可以得到两点重要启示:一是必须正确处理好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两者之间的关系。二是必须正确处理好党际关系与国家关系。虽然中苏同盟早已成为历史,但是,认真总结中苏同盟分裂的经验教训,不但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更全面地了解这一段历史,而且对今天中国的外交决策和实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 章 从同盟互助到分裂对抗的中苏关系的历史演变
  • 1.1 中苏同盟建立的背景
  • 1.1.1 二战结束后的中国局势
  • 1.1.2 国共内战期间的中苏关系
  • 1.1.3 刘少奇访苏与中共“一边倒”外交政策的确立
  • 1.2 中苏同盟的建立
  • 1.3 中苏同盟关系的演变及分裂
  • 1.3.1 朝鲜战争期间的中苏关系
  • 1.3.2 苏共二十大之后的中苏关系
  • 第2 章 同盟分裂的原因
  • 2.1 同盟条约签订的艰难性及存在的隐患
  • 2.2 隐患的扩大
  • 2.2.1 苏共二十大对中苏关系的影响
  • 2.2.2 长波电台及联合舰队事件对中苏关系的影响
  • 2.3 中苏同盟分裂的深层次原因
  • 2.3.1 同盟形成基础的脆弱性与同盟的分裂
  • 2.3.2 同盟主体的差异性与同盟的分裂
  • 2.3.3 中苏同盟的特殊性与同盟的分裂
  • 第3 章 同盟和分裂的影响及启示
  • 3.1 同盟和分裂的影响
  • 3.2 同盟分裂的启示
  • 3.2.1 必须正确处理好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两者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 3.2.2 必须正确处理好党际关系与国家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同盟理论的演进过程——兼论其对中国国际关系理念的镜鉴作用[J]. 广西社会科学 2019(12)
    • [2].后冷战时代澳美同盟强化的动因及挑战——基于联盟管理视角[J].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3].战略信誉、同盟结构与同盟弱化[J]. 国际政治科学 2020(02)
    • [4].联盟管理视域下的澳美与美韩同盟的差异性研究[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 [5].冷战后美国复合同盟战略的实践——以北约域外行动为视角[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07)
    • [6].“印太”视阈下日英“准同盟”关系的构建与局限[J]. 太平洋学报 2020(08)
    • [7].美韩同盟的运行机制及其演变[J]. 当代美国评论 2019(03)
    • [8].安全网络不断扩大 同盟体系面临考验[J]. 军事文摘 2017(03)
    • [9].“澳新美同盟”的名称由来及其属性刍议[J]. 学术界 2017(07)
    • [10].澳大利亚强化美澳同盟及其前景[J]. 现代国际关系 2016(03)
    • [11].成本与困境:同盟理论的新探索[J]. 东北亚论坛 2016(02)
    • [12].同盟演进的基本模式及其互动关系——兼论冷战后北约的演变[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 [13].新时期美韩同盟走向与中国的应对[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15(10)
    • [14].同盟理论与美国“重返亚太”同盟战略应对[J]. 当代亚太 2015(04)
    • [15].不对称同盟内部的自主性考察:以冷战后的美韩同盟为例[J]. 韩国研究论丛 2019(02)
    • [16].“美国优先”原则下美韩同盟的挑战与未来[J]. 美国问题研究 2020(01)
    • [17].战略分歧、自助能力与同盟解体[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3(01)
    • [18].相互借重:冷战后美澳同盟不断强化的深层动因[J]. 美国问题研究 2010(02)
    • [19].权利同盟[J]. 当代工人 2011(03)
    • [20].基于企业管理视角的率土之滨同盟管理研究——以率土部分同盟的实证研究为例[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0(19)
    • [21].教育公平视角下幼儿园同盟班建设的实践[J].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20(10)
    • [22].美韩非对称性同盟对朝核困局影响探析——以文在寅政府时期为例[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20(01)
    • [23].美欧竞争新动向:同盟框架下的博弈与前景[J]. 当代美国评论 2020(02)
    • [24].美国复合同盟战略中的中国因素[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06)
    • [25].权力变迁视角下的美韩同盟困境[J]. 国际论坛 2020(04)
    • [26].“争取第五国际同盟”的缘起、特征及当代价值[J]. 学术交流 2019(08)
    • [27].关于美菲、美澳同盟演化的评析[J]. 当代世界 2017(07)
    • [28].同盟信号、观众成本与中日、中菲海洋争端[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7(08)
    • [29].霸权衰落下的责任转移:特朗普执政后的亚太同盟体系[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7(05)
    • [30].美泰同盟的合作形式、机制及其前景[J]. 东南亚研究 2015(05)

    标签:;  ;  ;  ;  

    从同盟互助到分裂对抗的中苏关系(1945-1960)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