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新农村报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同期声,县级广播电视台,农机大户,关键字
新农村报道论文文献综述
吴攀峰[1](2019)在《做好新农村宣传报道注重四个关键字》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开展新农村建设宣传时,县级广播电视台虽然在拥有的资讯资源方面远不及上级新闻媒体,但向农民宣传党的政策、传播信息、提供服务上更直接、更具体、更实在,是农村群众最亲密的朋友。所以,县级广播电视台在做好"新农村"的宣传报道上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笔者在基层从事广播电视宣传工作二十多年,要想把广播电视新农村报道做得让农民朋友接受,就要注重四个字:平、新、实、活。(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26期)
马婧[2](2019)在《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报道框架研究(2003-2018)》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对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叁农”专刊——《新农村》周刊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运用多级抽样法对其自2003年创刊以来至2018年底16年间的报道进行抽样,得到938篇报道样本,对报道样本依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时间与“党的十八大”召开的时间进行时段划分,在详细阅读报道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内容分析法,列出新闻来源、报道体裁、地域分布、报道倾向、报道角度与议题五大研究类目。研究发现,在《新农村》周刊的报道中,对农业的报道比重是对农民报道的二倍,存在重“业”轻“人”的问题。在新闻来源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本报报道比重持续增长,在2013年后占比超总量的六成;在报道体裁上,通讯报道占比最高,在2013年后占比趋近五成;在报道倾向上一贯重视坚持正面报道,于2013年后占比上升至该阶段报道量的九成;在报道地域上,呈现出东部报道稳增,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波动下降的态势。在反复阅读报道文本的基础上,对样本报道的报道角度与议题进行划分,得到21个具体的报道角度与议题。之后,对报道角度与议题进行提炼,得到《新农村》周刊的六个主要报道框架。分别为发展框架、指导框架、产销框架、帮扶框架、维权框架和冲突框架。其中,发展框架贯穿始终,是《新农村》周刊报道的核心框架;帮扶框架所占比重持续上升,在党的十八大之后,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跃升为第二个主要框架;指导与产销框架颇为稳定,一直处在较为重要的位置;维权与冲突框架呈下降态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前夕,维权与冲突框架占比约为总体的叁成,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后,维权与冲突框架比重骤减,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仅占一成。经过一系列分析研究,发现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的报道内容、报道框架深受经济政治环境,政策方针调整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农村》周刊坚持以发展的眼光做报道,努力做发展的记录者和推动者;对报道客体的划分细致具体,但依然存在对农民的报道少,农民新闻来源少,与农民互动性弱等问题,未能在报道数量和互动性上落实“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要求。通过对《新农村》周刊的报道来源、报道体裁、报道地域、报道倾向、报道角度以及报道框架进行研究,能够提高多群体对《新农村》周刊报道的认识水平,能够发现《新农村》周刊的办刊亮点与报道特色,能够为我国其他主流媒体尤其是各级党报做好“叁农”新闻舆论工作提供镜鉴,为媒体助力乡村振兴,讲好中国“叁农”故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9-05-01)
卢光宇[3](2019)在《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广播新闻报道之道》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县市级广播电台尽管属于基层的传统媒介,但也肩负着当地主流媒体的使命。受地域等条件的限制,县市级广播电台掌握的资源虽然比不上省级媒体,但却与"农村、农业、农民"有更加紧密的联系。如今,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向前推动,各级政府对"叁农"宣传报道愈加注重,社会对"叁农"发展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广播新闻怎样才能在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报道中发挥良好的作用,是值得全体从业人员思考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9年04期)
康丽红[4](2019)在《论在新农村经济建设报道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应统筹城乡发展格局,充分利用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在中国,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更是人民群众的喉舌。在当前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媒体更应发挥其报道作用,当好党、政府、人民沟通的桥梁。本文首先分析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报道作用;接着,阐述在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角色定位;最后,探讨新农村经济建设报道的未来走向。(本文来源于《西部广播电视》期刊2019年02期)
[5](2019)在《土地定 农业兴——新农村土地承包法专题报道》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是农民生存的根本,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改革开放,起步农村。在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标志性举措,也是宪法确定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2018年12月29日,十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已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本文来源于《中国合作经济》期刊2019年01期)
张姝[6](2019)在《好方法讲“好”故事——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有关新农村建设报道的实践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杭报集团创新报道手段,利用新媒体技术,探索社群化运作,策划推出一系列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报道,用讲故事的方式助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本文来源于《新闻战线》期刊2019年01期)
吴攀峰[7](2018)在《做好新农村建设电视新闻报道的几点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县级广播电视台是我们国家最基层的传媒单位,同时也是属地的主流媒体。虽然在拥有的资讯资源方面远不及上级媒体,但在服务的对象方面,县级媒体服务"叁农"更直接、更具体、更实在。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在此方面的新闻宣传不仅让当地政府越来越重视,而且受到社会的更多关注。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宣传报道应该是县级媒体从业人员思考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8年20期)
蓝晨[8](2018)在《探析融媒体在新农村报道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地方党报要推进转型升级,实现融合发展,就需要创新。衢报传媒集团在转型之路上,一边坚守内容创新,一边强化技术支撑,不断创新新闻宣传的表达和呈现方式,拓展新媒体平台。衢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在新农村新闻报道中,通过全媒体平台的互融互通,线上与线下的互联互动,进一步扩大报道方式和受众人群。(本文来源于《传媒论坛》期刊2018年17期)
邵志权[9](2018)在《新传播环境下做好新农村报道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要求,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但是就目前新传播环境下对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宣传,还存在一些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需要我们冷静思考,转变观念,紧跟新农村发展建设步伐和农民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宣传报道水平。(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8年12期)
林屾[10](2018)在《浅议新闻专题节目如何做好生态文明建设报道——以厦视《十分关注》《新农村视点》栏目相关专题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新时期党和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受到新闻媒体的关注。本文结合厦门电视台的《十分关注》和《新农村视点》专栏,分析了电视媒体如何充分发挥新闻专题节目的比较优势,深入挖掘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典型经验,积极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8年07期)
新农村报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对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叁农”专刊——《新农村》周刊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运用多级抽样法对其自2003年创刊以来至2018年底16年间的报道进行抽样,得到938篇报道样本,对报道样本依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时间与“党的十八大”召开的时间进行时段划分,在详细阅读报道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内容分析法,列出新闻来源、报道体裁、地域分布、报道倾向、报道角度与议题五大研究类目。研究发现,在《新农村》周刊的报道中,对农业的报道比重是对农民报道的二倍,存在重“业”轻“人”的问题。在新闻来源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本报报道比重持续增长,在2013年后占比超总量的六成;在报道体裁上,通讯报道占比最高,在2013年后占比趋近五成;在报道倾向上一贯重视坚持正面报道,于2013年后占比上升至该阶段报道量的九成;在报道地域上,呈现出东部报道稳增,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波动下降的态势。在反复阅读报道文本的基础上,对样本报道的报道角度与议题进行划分,得到21个具体的报道角度与议题。之后,对报道角度与议题进行提炼,得到《新农村》周刊的六个主要报道框架。分别为发展框架、指导框架、产销框架、帮扶框架、维权框架和冲突框架。其中,发展框架贯穿始终,是《新农村》周刊报道的核心框架;帮扶框架所占比重持续上升,在党的十八大之后,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跃升为第二个主要框架;指导与产销框架颇为稳定,一直处在较为重要的位置;维权与冲突框架呈下降态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前夕,维权与冲突框架占比约为总体的叁成,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后,维权与冲突框架比重骤减,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仅占一成。经过一系列分析研究,发现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的报道内容、报道框架深受经济政治环境,政策方针调整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农村》周刊坚持以发展的眼光做报道,努力做发展的记录者和推动者;对报道客体的划分细致具体,但依然存在对农民的报道少,农民新闻来源少,与农民互动性弱等问题,未能在报道数量和互动性上落实“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要求。通过对《新农村》周刊的报道来源、报道体裁、报道地域、报道倾向、报道角度以及报道框架进行研究,能够提高多群体对《新农村》周刊报道的认识水平,能够发现《新农村》周刊的办刊亮点与报道特色,能够为我国其他主流媒体尤其是各级党报做好“叁农”新闻舆论工作提供镜鉴,为媒体助力乡村振兴,讲好中国“叁农”故事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农村报道论文参考文献
[1].吴攀峰.做好新农村宣传报道注重四个关键字[J].传播力研究.2019
[2].马婧.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报道框架研究(2003-2018)[D].河北大学.2019
[3].卢光宇.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广播新闻报道之道[J].新闻研究导刊.2019
[4].康丽红.论在新农村经济建设报道中的作用[J].西部广播电视.2019
[5]..土地定农业兴——新农村土地承包法专题报道[J].中国合作经济.2019
[6].张姝.好方法讲“好”故事——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有关新农村建设报道的实践与思考[J].新闻战线.2019
[7].吴攀峰.做好新农村建设电视新闻报道的几点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8
[8].蓝晨.探析融媒体在新农村报道中的运用[J].传媒论坛.2018
[9].邵志权.新传播环境下做好新农村报道的思考[J].传播力研究.2018
[10].林屾.浅议新闻专题节目如何做好生态文明建设报道——以厦视《十分关注》《新农村视点》栏目相关专题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