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诗学整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诗学辨体,李维桢,整合,“婉转”
诗学整合论文文献综述
张银飞[1](2019)在《诗学辨体视野下李维桢对晚明诗学思想的整合》一文中研究指出受"格调"复古思潮的影响,晚明的文化语境和诗学语境极为复杂。作为"格调"复古论坚守者与革新者的李维桢,整合有明一代诸多诗派的诗学理论主张,在诗歌创作上提出以"适"为核心的"缘机触变,各适其宜"理论主张,在诗歌境界上倡导"归于自然"之境,极力构建诗学辨体理论,以期实现对晚明各种诗学思潮的整合,这在有明一代的文学史、诗学史和诗学批评史上都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黄晚[2](2018)在《杨乃乔:《悖立与整合:中西比较诗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悖立与整合:中西比较诗学》(以下简称《悖立与整合》)是一部理论体系构建严谨且宏大的学术专着。特别值得提及的是,这部厚重的中西比较诗学读本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杨乃乔教授至今为止撰写的惟一一部专着,共72万字;在这部专着的《后记》中,他曾陈述了自己思考、书写、修订及最终完成这部专着所经历的叁个重要(本文来源于《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期刊2018年03期)
王晓华[3](2018)在《身体思想的整合与中国诗学的重新出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重构传统中国诗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前后相继的身体话语:从先秦时期起,人们就把"身"当作"我"的代名词。与此相应,"诗言志"这个命题又牵连出"言即身文"这样的表述,因而汉语诗学中蕴含了隐性的身体诗学。由于传统文化中存在着身心悖论,这个线索长期未能完全显现。到了晚清,中国开始接受源自欧洲的现代观念,以进化论为代表的"科学知识"提供了消解上述身心悖论的可能性空间。按照后者所提供的理论框架,人不外是有机体演变的产物,精神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则是"脑经",因而诗学至少会被部分地还原为"身体话语"。不幸的是,这条线索在20世纪40年代后一度被打断。至70年代,随着中国逐渐重启现代化进程,汉语诗学的建构再次呈开放之势,身体话语又开始迅速增殖。虽然它所引发的转型尚未完成,但已展现出具有诱惑力的前景。如果后来者能够成功整合这个隐性体系,建构完整的身体诗学,那么中国文艺理论就完全可以超越后殖民语境,最终走上世界诗学的前沿地带。(本文来源于《上海文化》期刊2018年02期)
荣榕,李昀[4](2018)在《元整合视域下认知文体学与认知诗学的关联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2002-2016年期间SSCI期刊Language and Literature发表的相关论文进行了元整合分析,廓清两者在研究目标、对象、理论和方法上的异同和联系。研究发现,西方认知文体学与认知诗学均以优化文学阐释方法为基本目标,但认知诗学进一步探讨阅读与文学批评的关系;其次,认知文体学聚焦文学阐释机制,而认知诗学研究更关注文学阅读所致的情感反应;最后,两者都涵盖了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相关成果,但认知诗学在研究方法上更具实证性。总体而言,认知文体学与认知诗学表现为相辅相成、替代演进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外语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杨红莉[5](2016)在《文化诗学:整合与建构中的中国文学理论方向——论童庆炳先生“文化诗学”的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诗学"是童庆炳先生针对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发展的特殊语境,针对西方文学理论发展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坚持文学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和兼容并蓄的胸襟所提出的利于整合各种优秀和有效的理论资源并建构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方法论。(本文来源于《文化与诗学》期刊2016年02期)
卢桢[6](2017)在《“云端诗学”的整合之作——评吕周聚《网络诗歌散点透视》》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键盘写作与网络发表逐渐在诗人中普及,进而成为诗歌生成与传播的常态。从写作生态来讲,相对更为开放的文化大环境为诗人提供了自由的空间,便于他们驰骋文思;就传播方式而言,网络化写作被诸多文学操作者所接纳,诗论坛、诗博客乃至新兴的微信诗,都将诗文本传播纳入到信息化的广阔平台,通过虚拟社群的方式,文本的发布不再困难,而诗人之间(本文来源于《诗探索》期刊2017年01期)
黄燕儒[7](2012)在《概念整合理论在认知诗学上的功能与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认知诗学,主要以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是语言学与文学相结合的新学科。它既关注文学文本,又重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文本的互动与交流,是对整个文学活动的再评价。这门新兴的诗学,几乎在人文学科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被称为继“语言学转向”之后的又一次“认知革命”。认知诗学独特的学科魅力,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浓厚兴趣,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深入研究认知诗学的相关议题,如认知诗学的介绍,理论的应用及反思。但是,相关理论在认知诗学中所起的作用却没有得到系统地探讨。尽管表面看来一种理论已经包含了相应的功能和作用,但在涉及到某一具体的学科时,其功能显然也会略有不同。因此,廓清这些功能对于进一步发展认知诗学不无裨益。诗学,是人类的一种特殊认知和交流方式,寓意丰富。诗性的语言,意蕴深远,触及人类的心灵世界。而谈及诗歌,必然会让人想到诗学意象。文艺心理学认为意象是熔铸了作者主观意图的想象表象(金开诚,1999, p.49);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认为意象是表象,是“感觉、知觉的心智表征”(王寅,2006, p.175)。然而,诗歌中的意象到底是怎样被读者所理解的这一动态的认知过程还是没有得到详尽地阐释。概念整合理论是基于心理空间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认知理论,是探索意义构建中信息整合的一种理论框架。概念整合是在一个四空间的概念整合网络中进行的: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整合空间。在整合过程中,两个输入空间中的成分首先形成跨空间映射,然后有选择地投射到合成空间,再通过组合,完善和扩展的过程生成输入空间所没有的新创结构。这一结构的形成过程可以解释人们理解诗歌意象的心理运作机制。(本文来源于《四川外语学院》期刊2012-04-01)
宋士涛[8](2011)在《再论文本世界的基本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在的认知理论已经达成共识,人们在理解话语时——不管这话语是事实的还是虚构的,都会在头脑中建构一个心理表征(mental representation)。这些心理表征在心理学中叫做“心理模型”(mental models),在认知语言学中叫做“心理空间”(mental spaces),最近,在认知心理学中它又叫做“叙述世界”(narrative worlds),在认知诗学中则叫做“文本世界”(text worlds)。对文本世界的研究是认知诗学的重要方面。目前认知诗学中研究文本世界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由叙事学家发展的可能世界理论;一种由认知语言学家发展的文本世界理论。有人将它们统称为“世界理论”。两个理论具有相同的研究对象,而且观点多有重合之处,而却被归为认知诗学中的两个理论,这是不合理的,也是认知诗学尚未形成一套专有的、连贯的和统一的诗学理论的表现。本论文旨在介绍和评价世界理论的基本内容,展现它在文学研究中的成果和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状况,以及揭示原理论体系的存在的问题和混乱,然后对该理论体系进行初步的整合,并用整合后的理论对文学文本进行批评演示。本论文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世界理论的一些基本内容,包括文本世界的建构和文本世界系统的结构,同时对世界理论体系内部的学者在基本问题上的不同看法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详细展示了世界理论在文学研究中的成果,首先说明了它的诗学性,并介绍了它对普遍文学现象的研究成果,然后用几个批评实例展示了世界理论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情况。第叁个部分对原有的世界理论进行了初步的整合。首先揭示了目前的理论体系存在的问题和混乱,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对即有的世界理论进行了整合,接着用整合后的理论对两段文本进行了分析,以展现它的解释力。(本文来源于《四川外语学院》期刊2011-04-01)
孙媛[9](2010)在《从整合走向现代——试论吴宓诗学思想的现代性建构理路》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学人吴宓立足于博采东西、并览古今的理论立场,打破了"中学"/"西学","旧学"/"新学"之间的界线,形成了以"整合"为基本特征的诗学现代性建构理路。叁境说作为吴宓在诗学研究上的重要成果,即是其整合中西古今理论资源建构诗学现代性的一个典型实例。吴宓这种以"整合"为基本特征的诗学思想为中国现代诗学的发展进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启示。(本文来源于《东岳论丛》期刊2010年12期)
刘敏[10](2010)在《认知诗学视阈下移情的S-S-B整合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移情常被认为是设身处地理解他人感受的一种能力。多年来,各个领域的学者已对移情作出大量研究。目前对移情的主流研究主要基于实验和他人自我经验报导,集中在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系统科学的领域。其中,移情是情感过程还是认知过程这个问题仍是争论的焦点。情感是认知和与文学的接面,更是认知诗学研究的一个方向,而移情又是理解情感的途径,因此Stockwell (2007, p. 146)认为“情感和移情是目前认知诗学的重要领域”。认知诗学阅读能帮助我们归纳出基本的认知方式与原则(Stockwell, 2002, p. 2),所以我们将在认知诗学的视阈下结合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理论探讨移情的认知情感过程。本文主要探讨人类在试图理解别人情感和思维时的心智过程,对移情过程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本文回顾了移情在美学、文学、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对移情的定义进行了分类,认为移情不仅是情感过程,也是认知的过程。概念整合理论和相似原则作为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能够用于移情的解读,移情选择模型对移情也有一定的解释力,但它们各自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本文在分析他们在移情解读中的优劣势基础上,力图构建移情的S-S-B整合模式。诗歌是典型的文学体裁,所以本文对诗歌阅读中的移情进行S-S-B整合模式的解读,以验证该模式对移情认知过程的解释力。我们将移情划分为节奏移情、韵律移情、意象移情和诗歌形体移情,并对它们做了进一步划分。经过分析,本文发现理解他人认知情感的移情过程是读者在结合自己的情感经验基础上体验诗人或诗中的情感,或者读者识别到的情感与外在事物的心理相似基础上不断激活、想象、联想和选择的动态过程,与读者跟移情对象情感状态相一致的语境、背景信息以及与情感联系紧密的凸显信息进行整合与映射,读者感受到移情对象的情感活动,推断出其思想活动。S-S-B整合模式的建构,以及其在移情阅读过程的应用,展示了移情既是一种情感过程,也是一种认知过程。(本文来源于《四川外语学院》期刊2010-04-01)
诗学整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悖立与整合:中西比较诗学》(以下简称《悖立与整合》)是一部理论体系构建严谨且宏大的学术专着。特别值得提及的是,这部厚重的中西比较诗学读本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杨乃乔教授至今为止撰写的惟一一部专着,共72万字;在这部专着的《后记》中,他曾陈述了自己思考、书写、修订及最终完成这部专着所经历的叁个重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诗学整合论文参考文献
[1].张银飞.诗学辨体视野下李维桢对晚明诗学思想的整合[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
[2].黄晚.杨乃乔:《悖立与整合:中西比较诗学》[J].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2018
[3].王晓华.身体思想的整合与中国诗学的重新出场[J].上海文化.2018
[4].荣榕,李昀.元整合视域下认知文体学与认知诗学的关联性研究[J].外语研究.2018
[5].杨红莉.文化诗学:整合与建构中的中国文学理论方向——论童庆炳先生“文化诗学”的内涵[J].文化与诗学.2016
[6].卢桢.“云端诗学”的整合之作——评吕周聚《网络诗歌散点透视》[J].诗探索.2017
[7].黄燕儒.概念整合理论在认知诗学上的功能与反应[D].四川外语学院.2012
[8].宋士涛.再论文本世界的基本问题[D].四川外语学院.2011
[9].孙媛.从整合走向现代——试论吴宓诗学思想的现代性建构理路[J].东岳论丛.2010
[10].刘敏.认知诗学视阈下移情的S-S-B整合模式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