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ACDM宇宙学模型及大尺度结构形成的自下而上的等级成团理论已经获得了很多来自不同巡天项目(例如:HST,WMAP,SDSS)的观测的支持,并且在高分辨率的数值模拟(例如:N-body,hydrodynamics等等。)中也有很好的验证。然而由于重子在辐射背景和引力场中演化的高度复杂性,使得许多问题并未被充分澄清,包括星系在暗物质晕中的演化细节(如气体凝聚冷却,星系中的恒星形成历史及来自发光天体的反馈作用)和再电离历史等。这些不确定性与我们尚不能直接观测第一代天体是有直接关联的。尽管如此,基于一些现有的观测,我们仍然可以在此领域做一些理论模型,甚至给出一些预言来指导观测。正在进行中的WMAP卫星对宇宙微波背景(CMB)的观测以及对最高红移类星体(QSOs)的研究给宇宙再电离历史以很强的限制。最近对z(?)6的QSOs的光谱上的Gunn-Peterson吸收槽[Gunn & Peterson 1965]的探测,表明在红移z~6.5左右中性氢的分数是少于50%的[Wyithe et al.2005,Fan et al.2006]。另一方面,来自CMB的观测表明Thomson电子散射光深τe=0.084(?)[WMAP5年的数据+Ia型超新星+重子声峰震荡(Baryon Acoustic Oscillations),详见Komatsu et al.(2008)],意味着宇宙在红移9.4≤zre≤12.2期间被电离完。我们知道比锂元素重的金属是恒星核反应的特产(而不是来自早期宇宙大爆炸的核合成)。一些第一代恒星(也就是所谓的星族Ⅲ的恒星,PopⅢ)会以超新星爆发的形式结束自己的一生,这就会把大量重元素抛到星系际介质(IGM)中。当IGM中的金属丰度到达某一临界值Zcrit的时候,气体就不会再形成PopⅢ的恒星了,而是星族Ⅱ(PopⅡ/Ⅰ)的恒星。PopⅡ会逐渐取代第一代恒星继续照亮宇宙。作为最早期的重元素的散布者,PopⅢ的SNe主导了从第一代恒星到第二代恒星的转变过程。尽管PopⅢ的存在有利于解释诸如从原初的Z(?)10-12-10-10到PopⅡ的Z(?)10-4-10-3的金属增丰问题,超大质量黑洞的形成问题,宇宙再电离和G矮星等问题[Ciardi & Ferrara 2005],但是要观测PopⅢ似乎是毫无希望的,除非哈勃太空望远镜(HST)的接班人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JWST)升空[Barkana & Loeb 2001]。以上罗列的一些事实要求人们去关注高红移宇宙发生的事情。在没有很高红移(z≥10)观测数据的支持的情况下,人们经常求助于数值模拟。有的作者关注第一代超新星的爆发效应[Yoshida et al.2003,Kitayama & Yoshida 2005,Greif et al.2007],也有人关注来自PopⅢ的星风影响[Meynet et al.2006,Ricotti et al.2008]。我们的理论工作就是基于类似的数值模拟的结果。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了恒星形成过程中的负反馈效应。我们发现辐射反馈对于第一代天体很重要,能显著抑制第一代天体(恒星)的形成。然而来自超新星的力学反馈却不能明显地抑制早期的恒星形成。辐射和力学反馈共同主导了第二代或者第三代恒星的形成率。来自第一代恒星的反馈很强,不能被忽视。但其对再电离以及Thomson电子散射光深的贡献不占主导。此外,在早期小暗物质晕里的恒星形成很有可能是自我调节的。本文第一章介绍了ACDM宇宙学模型的框架。我们的工作就是在此框架下展开的。第二章中我们介绍了重子的演化情况。包括第一代天体的形成,演化,终结;宇宙再电离和概括地提及各类反馈效应。第三章中我们着重研究了来自SNe的负的力学反馈效应,其中我们假设了一个PopⅢ的质量比率,这对分开研究不同星族的影响有较大用处。辐射反馈效应在第四章中讨论,我们建立一个解析模型来计算PopⅢ的小暗物质晕中的光致蒸发反馈,另一个解析模型讨论了大暗物质晕受的再电离辐射背景的反馈。最后在第五章中给出了我们的一些讨论和结论。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光深对大质量恒星形成团块化学性质研究的影响(英文)[J].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2020(01)
- [2].大质量恒星形成:外向流和绿色延展天体[J]. 天文学进展 2019(02)
- [3].大恒星形成方式或与小恒星截然不同[J]. 知识就是力量 2018(06)
- [4].新知客[J]. 视野 2016(24)
- [5].图片[J]. 飞碟探索 2017(08)
- [6].雪茄星系[J]. 百科探秘(航空航天) 2017(10)
- [7].3个典型恒星形成区的气尘比[J]. 天文学报 2017(02)
- [8].基于大尺度谱线成图技术对恒星形成反馈的研究[J]. 天文学报 2017(03)
- [9].触发式恒星形成特征的搜寻和1.3cm波段的谱线巡测[J]. 天文学报 2018(04)
- [10].小质量恒星形成理论中的大学物理知识浅析[J]. 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 [11].猎户座最新照片公布有助揭开恒星形成奥秘[J]. 科学24小时 2010(Z1)
- [12].基于积分场光谱数据的近邻星系恒星形成区多波段恒星形成率定标研究[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3)
- [13].棒对星系核区恒星形成活动的影响[J]. 天文学报 2009(04)
- [14].星系(含银河系)中的恒星形成[J]. 科学观察 2020(03)
- [15].近邻恒星形成星系的主序关系[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 [16].探寻恒星形成的奥秘——记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施勇[J]. 中国科技奖励 2015(10)
- [17].大质量恒星形成区样本外向流的高灵敏度搜寻[J]. 天文学报 2012(02)
- [18].高红移恒星形成星系的研究[J]. 天文学报 2019(06)
- [19].名作《星夜》与恒星形成与相似[J]. 科学大观园 2015(12)
- [20].星系中恒星形成率指针的比较研究[J]. 天文学报 2012(06)
- [21].棒对旋涡星系中央恒星形成的作用[J]. 天文学进展 2014(04)
- [22].大质量恒星形成及其初始条件[J]. 天文学报 2017(06)
- [23].探索早期宇宙恒星形成方面获得重要进展[J]. 科学通报 2014(32)
- [24].恒星形成区红外消光规律讨论[J]. 天文学进展 2012(03)
- [25].星系团的性质与其最亮成员星系中的恒星形成活动的相关性[J]. 科技资讯 2015(27)
- [26].近邻星系恒星形成区光谱观测研究[J]. 天文学报 2014(01)
- [27].第一批恒星可能照亮了暗物质[J]. 物理 2018(09)
- [28].追风人物[J]. 世界知识 2018(06)
- [29].大质量恒星形成区中的H_2O脉泽运动学[J]. 天文学进展 2018(03)
- [30].星系团Abell 2199的恒星形成性质[J]. 天文学报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