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北安市第三中学164000
摘要:不得不承认希腊是一个奇迹,在今天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的领域里,仍然有着很深的希腊印记。今天的中国正进行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步伐,怎样把我国真正建设成为一个自由、民主、富强的国家,是当前我们都应该重视的问题。从分析雅典民主制度的构建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一种成熟体制的构建是需要很长的一段过程的。
关键词:雅典奇迹自由体制
尽管现代历史学家们的研究已经找到各式各样的优越之处的外部来源点,但丝毫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希腊是一个奇迹。正因为如此,各个民族的神话、文学、天文、数学、建筑风格、军队组织及其他领域的成就或先进之处都从各个层面上影响了希腊,或者不如说汇聚到了希腊,就像百川入海一样,其宏伟壮丽,终于在希腊凝聚成了伟大的闪光点!
一、希腊雅典的源头
要探究完善而成熟的雅典制度,首先就要先弄清楚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希腊文明或者说孕育希腊文明的源头究竟是其自身逐渐架构起完善的体制还是源自于外部文明的“转让”。
大概在今天仍有许多人持充足的理由相信与世界其他地区诸文明迥然不同,希腊文明是经由其自身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逐步由原始文明演化而来,并且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固有本质”的演化。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根据斯塔夫里安诺斯的“文明可接近性原理”,任何一种文明想让其不断趋于完善化并且能保持不被其他文明所吞噬,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不断融合进外来文明的先进之处,汲取其适合自身发展之处并使其自身不断合理化。远在西方还处于原始社会时期,东方的两河流域、埃及、印度等地都已经建立起了强大的国家。随着东西方贸易的发展、战争的不断发生和大规模的移民,地中海沿岸各族人民在一定程度上互相融合,促进了东方文化逐渐传入希腊。
黑格尔曾说:“东方世界是希腊世界的基础。”这种丰富而又坚实的基础,则必然会引发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深层次的内部变革,而这种变革反映在以城邦体制为主体的希腊世界中,就是雅典的悄然崛起。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逐步构建
1.曙光的降临——提修斯改革。为了适应雅典社会发展的需要,提修斯在公元前九世纪下半叶进行了一场“启蒙”之改革。提修斯的改革打破了古老的氏族制度,冲破旧有体制是雅典“过渡时期”开始的标志,也是雅典国家萌芽的标志。但是他的改革很不彻底,造成了贵族的专权,因此只能说他的改革是雅典走向民主政治前的曙光。但毕竟这代表着一种开始,一种新制度酝酿的伊始,不管前行的道路多么坎坷,它总是要发展的。在经历了几百年的不断酝酿之后,终于它再一次爆发出了璀璨的光华。
2.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人——梭伦。由于提修斯改革打破了古老的氏族体制,使得雅典的制度呈现出一片新的气象,并逐渐导向了一种全新的格局。在公元前五百九十四年梭伦被选为雅典首席执政官,并且进行了一场对雅典来说至关重要的改革;他的改革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入手。新的体制必然带来新的发展契机,雅典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3.庇西特拉图的僭主政治时期。首先我要阐述一下关于僭主政治的问题。僭主政治产生于雅典的一个特定时期,即当僭主政治兴起的时期整个希腊正处于王权瓦解的时代,对于整个雅典的民主政治的建立来说,无疑起到了一个极大的推动作用,使得民主政治得以在雅典迅速“平民化”,并逐渐整合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新体系。在他的统治期间,其主要改革基本都是围绕经济建设方面开展的。还值得一提的是庇西特拉图特别重视文化建设,这与雅典得以在以后创造出辉煌的古典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经济的空前发展给雅典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基础,从而加速了雅典民主体制的最终形成。
4.光辉的来临——雅典国家体制的最终塑构——克利斯提尼改革(BC506年)。在其当政期间,在继承了前人的基础之上进行了一次重要的且彻底的改革,他改变了雅典的社会形态,至此表明雅典的“过渡的构建期”已经基本完成,雅典从此走向了辉煌的文明时代!
三、雅典留给我们的遗产
雅典从其建立提洛同盟并打败入侵的波斯人开始,其自身文化的影响已经达到了一个辉煌的颠峰。雅典的民主制度此时业已绽放出了难以掩盖的光辉,照耀着整个西方蒙昧的世界……
直至希腊马其顿地区的崛起使得本已开始走向“死角”的雅典的民主制度在这一刻终于不再有那昔日的光芒,伴随着雅典等希腊城邦的衰落,曾经辉煌灿烂的雅典的民主政治已经走到了尽头。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雅典的民主政治留给后人的是一笔无可匹敌的宝贵财富,雅典民主体制的光辉已然成为了人类最宝贵的文化遗产!
今天的中国正进行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步伐,怎样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自由、民主、富强的国家,是每一个华夏子孙都应该关注的问题。从分析雅典民主体制的构建过程中我们借鉴到些许宝贵的经验,要实现中国社会的彻底转变和富强,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坚实地走下去。而这个过程又是极其缓慢的,每一点点历史的进步都是需要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的。
参考文献
[1]依迪斯汉密尔顿希腊精神[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第一页,序言。
[2]陈恒失落的文明——古希腊[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第三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