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金属纳米薄膜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质,使吸附在其表面上的分子的红外吸收得以增强,产生所谓的表面增强红外吸收(SEIRA)效应。基于此效应的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SEIRAS)是一种从分子水平上进行表面和界面分析的重要研究手段。它不仅可应用于周围环境中固-气界面的表面痕量分析,也可应用于电化学现场条件下固-液界面的吸附和反应研究。表面增强红外光谱(SEIRAS)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是互补的姊妹光谱技术,利用两种光谱技术相结合可以获得更全面、完整的表面信息,银是应用在SEIRAS和SERS分析中最重要的金属之一,如何通过简单的方法快速、经济地在便宜的光学窗口上制备SEIRAS和SERS通用的银基底对于将银基底用于固-气界面的快速分析至关重要。本论文第一部分主要探索合理的化学沉积条件在Si片上构建用于SEIRAS和SERS常规分析用Ag纳米膜。甲醇在Pt电极上的氧化是电催化研究的重要体系,需要若干邻近Pt原子的配合才得以进行,本论文工作的第二部分内容通过在Pt电极修饰强吸附的CN-,限制自由Pt原子数,并利用ATR-SEIRAS来研究该种修饰对Pt电氧化甲醇行为和机理的可能影响。金属纳米颗粒的形状、尺寸决定了薄膜的SEIRA效应。本论文第三部分初步研究了控制合成并组装不同尺寸、形状的金纳米颗粒,为其在SEIRAS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最后,本文还利用金属纳米粒子表面自组装和晶种生长法构建微流控分析用管道内壁金属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一种快捷、经济的方法将银纳米粒子沉积在Si片表面从而构建AgNP/Si(AgNP为Ag nanoparticle的缩写)基底作为表面增强红外光谱(SEIRAS)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表面痕量分析的模板。此法是将预处理Si片短时间浸泡在硝酸银和氟化氢混合溶液中,沉积Ag到Si表面的一种方法。通过试验不同浓度组合的AgNO3和HF混合溶液确定制备SEIRAS活性基底(AgNP/Si)的合适条件,并用对硝基苯甲酸(PNBA)作为探针分子,估计出表面红外增强因子可达600。同时利用该法所制备的AgNP/Si模板应用于SERS探针分予铁原卟啉,获得了高质量的SERS图谱,同时利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基底,采用对巯基苯甲酸(PMBA)为探针分子进行SEIRAS和SERS检测,进一步表明该模板是既适用于SEIRAS又适用于SERS分析的基底。本方法有望拓展到其他金属如Au和Cu基底的制备。2.通过利用CN-修饰类单晶Pt纳米薄膜电极,利用CN-限制某些反应位,并利用现场ATR-SEllLAS技术研究甲醇在CN-修饰的具有Pt(111)优先取向的薄膜电极上电氧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甲醇在Pt上电氧化中间产物和Pt上的反应位分布有关。CN-的修饰极大抑制了甲醇的电氧化,但是并未改变所谓的双路径机理,即经由CO的间接路径和经由甲酸根的直接路径,间接路径的存在。3.对棒状金纳米粒子的合成以及组装进行了初探。利用NaBH4还原HAuCl4得到小尺寸Au纳米粒子作为种子,在含CTAB溶液中种子生长棒状纳米粒子,其纵横比可通过改变种子与氯金酸的比例来调节。通过自组装剂(有机硅烷)或者静电吸引方法可将金纳米棒组装到红外窗口(Si)上,AFM测量表明它们在表面上保留了棒状而不发生聚集。4.应用金属纳米粒子表面自组装和晶种生长法在毛细管道内壁生长导电性良好的金膜,金属层均匀连续、厚度可调,适合各种内径毛细管内壁金属化的快速、低成本湿法制备。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层状二硫化钼纳米薄膜的制备、表征及其超快特性研究[J]. 激光与红外 2019(12)
- [2].东丽开发新型纳米薄膜[J]. 塑料科技 2019(06)
- [3].电化学和水解-缩合方法制备具有防腐蚀和活化铜表面的多功能聚合纳米薄膜(英文)[J].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6(11)
- [4].双层纳米薄膜微管与弹簧的制备与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17(04)
- [5].防蓝光纳米薄膜的磁控溅射制备技术及性能研究[J]. 真空 2017(05)
- [6].新方法可快速制备高质量钯纳米薄膜[J]. 功能材料信息 2015(04)
- [7].玻璃表面纳米薄膜的超亲水机理研究[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6)
- [8].氧化层对掺杂单晶硅纳米薄膜杨氏模量的影响[J].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2020(01)
- [9].铌酸盐纳米薄膜对微量铜离子检测及定量分析[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10].多晶硅纳米薄膜压阻式压力传感器[J].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09(09)
- [11].层状二硫化钼纳米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学特性[J].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6(07)
- [12].铝纳米薄膜热导率的实验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4(06)
- [13].尺寸对铜纳米薄膜2p_(3/2)能级偏移的影响[J].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4(03)
- [14].热处理效应对Sn-Al与Sn-Ca纳米薄膜的电磁屏蔽机制(英文)[J].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1(09)
- [15].碳纳米薄膜将可能简化复合材料产品生产过程[J]. 中国粉体工业 2020(01)
- [16].美开发的新型设备可“凭空”发电[J]. 防灾博览 2020(02)
- [17].利用不同褶皱形成方法测量高分子纳米薄膜模量的比较[J]. 当代化工 2019(09)
- [18].医用纳米薄膜胶布[J]. 技术与市场 2012(04)
- [19].多层纳米薄膜结构热物性重构[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9(03)
- [20].银纳米薄膜在室温大气条件下的氧化机理[J]. 硅酸盐学报 2008(07)
- [21].TiO_2纳米薄膜的制备及其紫外-可见光谱研究[J]. 材料工程 2008(10)
- [22].聚乙烯醇纳米薄膜结晶的初步研究[J]. 当代化工 2017(10)
- [23].金属纳米薄膜中稳态非傅里叶导热的实验[J]. 科学通报 2012(19)
- [24].多晶硅纳米薄膜牺牲层压力敏感结构设计[J].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10(02)
- [25].纳米薄膜的研究型教学实验设计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08)
- [26].多晶硅纳米薄膜电学特性的实验研究[J].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08(08)
- [27].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氧化银纳米薄膜光学性质的研究[J].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2018(07)
- [28].多晶硅纳米薄膜压阻和电学修正特性[J]. 传感技术学报 2020(07)
- [29].磁性纳米薄膜的霍尔效应研究[J]. 才智 2010(19)
- [30].镁合金表面有机纳米薄膜的功能特性[J]. 材料研究学报 2010(04)
标签: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论文;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论文; 银纳米粒子论文; 表面和界面分析论文; 修饰铂电极论文; 形状可控论文; 自组装论文; 毛细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