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芥三个亚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芸芥三个亚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论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形态学标记和SSR分子标记相结合,运用聚类分析对3个亚种,24份芸芥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三个芸芥亚种的24份材料观察研究发现,它们具有叶片为羽状裂叶、花瓣离生、球拍状、角果圆柱状或四棱状、果喙扁平剑形等共同特征,但三个亚种之间的形态特征和农艺性状仍有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叶片颜色的深浅、基生叶及茎生叶的大小、茎杆有无刺毛、花萼形状、株高、结角数、角果长度、千粒重、落粒性等方面。Eruca vesicaria (L.) Cav.subsps. sativa:除和田芸芥为完整叶以外,其它材料叶片均为羽状裂叶,叶色为深绿色,基生叶叶长15-22cm,宽5-8cm,茎生叶略小,叶片长10-18cm,叶宽4-5cm,不抱茎,茎杆无毛或被极少刺毛,花为黄色或乳白色,花萼为筒状,花后花萼脱落,角果为四棱状,长1.5-3cm,种子卵形,褐色、黄色或黄褐色,不易落粒。株高介与22-60.4cm之间,平均42.19cm,平均分枝部位4.5cm,总分枝数最多达23个,平均结角数74个,平均角果长2.00cm,平均千粒重1.65g。Eruca vesicaria (L.) Cav.subsps.vesicaria:叶片均为羽状裂叶,叶色为深绿色,基生叶叶长11-13cm,宽5cm左右,茎生叶片长8-10cm,叶宽2cm左右,茎杆密被刺毛,花为乳黄色,花萼下部较肥大,花后花萼不凋谢,角果为圆柱状,表面密被刺毛,长约1.5cm左右,种子黄褐色,不易落粒。株高为34cm左右,平均分枝部位1.15cm,平均总分枝数14个,结角数最多达162个,平均102个,角果长1.2cm左右,千粒重为0.60g左右。Eruca vesicaria(L.) Cav.subsps. pinatifida:叶片均为羽状裂叶,叶色为绿色,基生叶叶长约14cm左右,宽6cm左右,茎生叶片长约7cm,叶宽2cm左右,茎杆刺毛基部较密而上部较少,花为乳黄色,角果为圆柱状,表面无刺毛,长约1.3cm左右,种子黄褐色,极小,易落粒。株高达109cm,为三个亚种中最高,分枝部位2cm左右,总分枝数26个,结角数多达340个,角果长度1.2cm,千粒重仅0.25g。2.三个亚种的品质性状也存在差异。Eruca vesicaria (L.) Cav.subsps. sativa亚种的材料,硫甙含量和含油量最高,平均值分别达到22.64和28.26,而其他两个亚种硫甙含量和含油量较小,Eruca vesicaria (L.) Cav.subsps.vesicaria亚种的材料平均硫甙含量仅有7.79,平均含油量为26.2;但其芥酸和蛋白质含量较高,平均值分别为31.77和42.47;Eruca vesicaria(L.) Cav.subsps.pinatifida亚种的材料芥酸、硫甙、含油量、蛋白质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3.14、15.57、21.31、40.21。3.对Eruca vesicaria (L.) Cav.subsps. sativa亚种研究表明,栽培种与野生种间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叶片长度、花瓣颜色、刺毛多少,株高、种子大小及落粒性等方面:栽培种叶片较长,为13-18cm,花多为乳黄色,茎秆、花蕾刺毛较少。栽培种的植株较高大,全株有效平均结角数为47个,角果明显粗、长,长约2.3cm左右。种子较大,千粒重一般为2g以上,不易落粒。野生种叶片较短,为8-14cm,花多为乳白色,茎秆,花蕾及角果刺毛较多,其平均株高、平均分枝部位等都低于栽培种,全株有效平均结角数达到156个。野生种的材料角果长度为1.6cm左右。种子小,千粒重大多都小于1g,易落粒。4.根据对芸芥的形态特征、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的综合分析结果,作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大约0.60处,24份芸芥材料大体可分为六组。5.通过SSR标记技术,在29条引物中,共筛选出6条有效引物扩增出317条带,其中多态性带有256条,多态带比率为80.7%。SSR标记分析供试材料在遗传距离为0.09处,24份芸芥材料可分为三大类,其中第Ⅲ大类有可分为三组。

论文目录

  •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abbreviation)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芸芥的起源和主要类型划分
  • 2 芸芥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和理化特性
  • 2.1 芸芥的抗旱耐瘠性
  • 2.2 芸芥油的主要理化性质和品质
  • 2.2.1 芸芥的含油率及油的主要理化特性
  • 2.2.2 芸芥油的脂肪酸组成及芥酸积累
  • 2.2.3 芸芥的硫甙含量研究
  • 3 芸芥的栽培利用现状
  • 4芸芥的用途及研究价值
  • 5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及检测方法
  • 5.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
  • 5.2 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
  • 5.2.1 形态学水平
  • 5.2.2 染色体水平
  • 5.2.3 分子水平
  • 第二章 研究目的、内容和实验方案
  • 1 研究的目的
  • 2. 研究内容
  • 3. 总体的技术路线及采取的实验方案
  • 3.1 植物材料
  • 3.2 资料收集
  • 3.3 芸芥品质的测定
  • 3.4 分子标记方法
  • 3.5 总体的技术路线
  • 第三章 芸芥(Eruca Mill.)不同亚种的形态学性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田间种植
  • 1.3 研究方法
  • 1.3.1 植物学形态特征记载
  • 1.3.2 生长发育观察
  • 1.3.3 经济性状考察
  • 1.3.4 品质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芸芥的植物学形态特征
  • 2.1.1 不同亚种的主要特征
  • 2.1.2 亚种群体内的变异
  • 2.2 生长发育观察
  • 2.3 芸芥的农艺性状
  • 2.3.1 不同亚种之间的差异
  • 2.3.2 Eruca vesicaria (L.) Cav. subsps. sativa 亚种内栽培种与野生种农艺性状的差异
  • 2.4 三个芸芥亚种的品质性状
  • 2.5 聚类分析
  • 3 讨论与小结
  • 附图
  • 第四章 芸芥的SSR 标记及聚类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所需试剂及缓冲液的配制
  • 1.3 所用主要设备的规格及产地
  • 1.4 实验方法
  • 1.4.1 DNA 的提取
  • 1.4.2 DNA 的纯度鉴定
  • 1.4.3 PCR 反应体系的优化
  • 1.4.4 PCR 扩增程序
  • 1.4.5 电泳
  • 1.4.6 引物的筛选
  • 1.4.7 数据计算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DNA 的质量
  • 2.2 SSR 反应条件的优化
  • 2.2.1 模板含量对SSR 扩增反应的影响
  • 2.2.2 dNTP 浓度对SSR 扩增影响
  • 2.2.3 TaqDNA 聚合酶浓度对SSR 扩增的影响
  • 2.2.4 引物浓度对SSR 扩增的影响
  • 2.3 引物的筛选
  • 2.4 SSR 分子标记扩增结果
  • 2.5 聚类结果分析
  • 3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1 形态学聚类与SSR 聚类
  • 1.1 形态学聚类
  • 1.2 SSR 聚类
  • 1.3 造成形态学聚类与SSR 聚类结果差异的原因
  • 2 SSR 结果的稳定性
  • 3 SSR 技术在本试验中的可行性分析
  • 4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12只虎的亚种鉴别[J]. 野生动物 2013(03)
    • [2].狗是狼的亚种吗?[J]. 大自然 2011(02)
    • [3].中国养殖大口黑鲈的亚种分类地位探讨[J].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9(01)
    • [4].虎表兄和虎亚种[J]. 自然与科技 2010(01)
    • [5].新疆地区密点麻蜥不同亚种及其不同部位总磷脂含量的比较[J]. 食品科学 2008(01)
    • [6].贵州省首例空肠弯曲菌菌血症病例病原鉴定和亚种分型[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4(08)
    • [7].水稻亚种特性与经济性状相关性研究[J]. 种子世界 2009(12)
    • [8].大口黑鲈北方亚种和佛罗里达亚种的同工酶分析[J].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2(03)
    • [9].羚牛的四个亚种[J]. 人与生物圈 2012(01)
    • [10].浅谈鲫鱼亚种的进化与形成[J]. 江西水产科技 2010(02)
    • [11].獐朝鲜亚种的研究进展[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3(02)
    • [12].中国岩蜥属一亚种新纪录[J]. 动物分类学报 2008(01)
    • [13].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感染12例报告[J]. 中国厂矿医学 2009(02)
    • [14].记述中国蝴蝶新记录亚种[J]. 湖南林业科技 2013(01)
    • [15].飞蝗的种群遗传学与亚种地位[J]. 应用昆虫学报 2013(01)
    • [16].方形黄鼠蚤(Citellophilus tesquorum)二亚种rDNA ITS1、ITS2序列的测定与分析[J].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10(03)
    • [17].辽宁杂草稻亚种特性及其与经济性状的关系的研究[J]. 辽宁农业科学 2008(04)
    • [18].新疆地区密点麻蜥不同亚种浸出物及氨基酸含量的比较[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1(04)
    • [19].羚牛四川亚种[J]. 知识就是力量 2008(07)
    • [20].中国野生马鹿资源的保护与利用[J]. 草业科学 2008(04)
    • [21].百兽之王——虎[J]. 小学科技 2010(04)
    • [22].一起由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J]. 职业与健康 2009(08)
    • [23].芸芥(Eruca Mill.)不同亚种的形态特征及农艺性状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 2008(03)
    • [24].五指山猪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的分离及鉴定[J]. 西北农业学报 2011(10)
    • [25].卵形鲳鲹美人鱼发光杆菌杀鱼亚种的分离鉴定[J]. 中国水产科学 2010(05)
    • [26].白鹇的种下分类探讨[J]. 动物分类学报 2011(02)
    • [27].盘点老虎的亚种[J]. 科学大观园 2010(07)
    • [28].四种老虎分布我国[J]. 科学大观园 2008(01)
    • [29].几个紫花苜蓿亚(变)种花粉和胚珠遗传变异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09(06)
    • [30].基于微卫星标记的中国大陆地区野猪种群结构分析与亚种分化[J]. 动物学报 2008(05)

    标签:;  ;  ;  ;  ;  

    芸芥三个亚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