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李斯特菌属(Listeria spp.)是一类革兰氏阳性菌,属内包括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monocytogenes)、绵羊李斯特菌(L.ivanovii)、英诺克李斯特菌(L.innocua)、威尔斯李斯特菌(L.welshimeri)、西尔李斯特菌(L.seeligeri)和格氏李斯特菌(L.grayi.)等6个种。李斯特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其中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对人和多种动物具有致病性,在国内外食品安全检测与控制中日益受到重视。LM在4℃的环境中仍可生长繁殖,是冷藏食品中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同时,单核细胞增多李斯特菌作为研究胞内菌感染和细胞免疫的良好模型,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目前,国内对LM的研究尚不深入,工作实践中使用的检验方法也主要采用二次增菌后分离鉴定,烦琐、费时,迫切需要建立敏感、特异、高通量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在LM中存在两个主要的毒力岛,即LIPI-1毒力岛(Listeria pathogenicity island 1)和LIPI-2(Listeria pathogenicityisland 2),其中,IPIL-1也称为prfA基因簇,是主要毒力因素,由prfA、pica、hly、mpl、actA和plcB构成,由prfA进行表达调控。本研究旨在对食品中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污染状况、LM的生物学特性、LIPI-1毒力岛全基因序列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进行研究,为系统开展LM致病机理研究、开发新型疫苗载体等工作奠定基础,为检验检疫工作提供检测技术支持,为开展食品中LM的防控提供依据。1.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按照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0148.1-2005)对156个动物源性食品样品进行了LM的分离鉴定,从中分离到7株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表明在动物源性食品中存在LM污染,该结果将为进行食品中LM的风险评估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以参考菌株CCTCCAB97021和C53004为参照,对LM分离菌株XFL0605进行了药敏试验、小鼠致病性试验(LD50测定)和溶血活性检测。在溶血素(LLO)溶血活性实验中,相同培养条件下,3个试验菌株培养上清中LLO的含量存在差异,但产生的单位浓度LLO活性相当,推测菌株XFL0605产生LLO的能力较参考菌株CCTCCAB97021和C53004 2株LM菌株弱。分离菌株XFL0605培养上清溶血活性与其它试验菌株相当,但小鼠毒力(LD50)方面较其它实验菌株略低,该菌对昆明鼠的LD50为2.58×105CFU/mL,推测该菌株致病性差异可能由于LLO等相关毒力因子的表达差异所致。试验结果还证明,溶血素在pH5.6时活性最高,在pH7.0时活性基本丧失。对实验菌株的药敏实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XFL0605对常用药物(氨苄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敏感性较高,为在分子生物学改造研究中,选择抗性筛选标记提供了依据。为方便、精确的检测溶血素活性,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检测LM溶血素(LLO)活性,本方法中绵羊红细胞(SRBC)浓度与A540相关系数为0.99995,表现出明显的线性关系,能够直接对LLO溶血活性进行量化分析。分离菌株XFL0605、2个参考菌株C53004和CCTCCAB97021培养上清半数溶血值(HC50)测定结果分别是18.85、19.68和21.38,与测定的LLO含量(分别为1.305、1.530和1.749mg/mL)的呈正相关性,表明3个LM菌株产生的单位含量LLO溶血活性相当,该结论在对3个菌株hlyA基因克隆测序后得到印证。本研究建立的分光光度法检测LM溶血素活性的方法具有相关系数高、敏感和判定客观的特点,较好的解决了菌株LLO溶血活性检测与鉴定问题,为进一步测定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溶血素(LLO)编码基因表达产物活性检测奠定基础。同时,本研究还改进和建立了微量反应板梯度稀释法检测溶血素的方法,该方法直观、操作方便。2.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针对LM的Idy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PCR扩增目的片段长度为348bp,建立了PCR和PCR-ELISA检测食品样品中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的方法。本研究建立的PCR-ELISA方法中,在上游引物5’端标记生物素,核酸探针的3’端标记地高辛,将PCR扩增、核酸液相杂交以及酶联显色技术结合,实现扩增产物上标记的生物素与包被在微孔板上的链霉亲和素结合,标记有地高辛的探针与产物杂交,再与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地高辛抗体结合,经底物显色。经对试验菌株检测表明,PCR、PCR-ELISA方法检测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能扩增出特异片段,其它李斯特属的绵羊李斯特菌、英诺克李斯特菌、威尔斯李斯特菌、西尔李斯特菌和格氏李斯特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等扩增检测结果是阴性。对相关条件进行了优化,当NaOH浓度为0.3 mol/L,杂交时间60 min;酶反应时间为45 min时,结果较好,洗板液以pH7.4 TBS-T为最佳。与PCR产物电泳法检测比较,PCR-ELISA的敏感性是前者156倍以上,并适合批量样品的检测分析。对60个样品检测表明,与SN/T0148.1-2005方法(引用ISO11290-1:2004)相比,PCR和PCR-ELISA方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表明本方法可以用于肉类食品中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的快速诊断,具有敏感、特异、快速,重复性良好,无溴乙锭污染以及适合批量检测等优点,进一步标准化后可望作为食品中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的常规检测方法。3.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IPIL-1全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参考Genbank中的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IPI-1有关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分段扩增,再进行编码核苷酸序列拼接,克隆了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分离菌株XFL0605 LIPI-1毒力岛全基因,序列全长为8558bp,Accession No.EF661572,包括了完整的prfA、plcA、hly、mpl、actA和plcB等6个基因。对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XFL0605株LIPI-1编码的6个毒力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表明,各毒力基因反映出来的进化关系不尽一致,表明该菌株在获得LIPI-1外源性毒力基因方面具有不同步性,各毒力基因的来源也不尽相同。对XFL0605菌株中LIPI-1各毒力基因所推导氨基酸序列N端作信号肽预测分析结果表明,PlcA、LLO、Mpl、ActA和PlcB5个毒力蛋白中均存在信号肽序列;actA基因推导氨基酸序列中存在跨膜区(578-600位编码氨基酸),其跨膜蛋白为Ⅰ型。LIPI-1序列中存在5个14bp的PrfA蛋白结合区,分别位于plcA上游59-73bp处,prfA上游62-75bp处,hlyA基因的上游183-196bp处,mpl上游185-198bp和actA基因上游185-198bp处。这些核苷酸序列是调控蛋白PrfA的结合位点,并具有回文结构的特点。对3个菌株CXFL0605、C53004和CCTCCAB97021)hlyA基因和推导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分析,发现三者具有高度同源性,hly基因同源性在96.9%——100%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97.9%以上,并具有相同的PEST基序和C端保守11肽序列,表明所测定3个菌株培养上清中LLO活性基本相当具有遗传基础。对克隆的hlyA基因所推导溶血素氨基酸序列进行PEST分析结果表明,编码LLO的N端32-50位氨基酸序列(KENSISSMAPPASPPASPK)为富含P(脯氨酸)、E(谷氨酸)、S(丝氨酸)和T(苏氨酸)的PEST(Pro-Glu-Ser-Thr)基序,PEST find值为4.71。试验菌株XFL0605actA基因编码604个氨基酸,缺失了105bp富脯氨酸重复片段编码碱基,只有两个E/DFPPPPXD/E重复序列。本研究中发现3株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溶血素中PEST基序的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而且存在PPAS氨基酸重复序列。3个菌株LLO氨基酸序列的C端483-493位存在相同的保守11个氨基酸多肽(序列为ECTGLAWEWWR),该11肽保守序列是CDTX类毒素的特征性序列。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冰箱杀手”李斯特菌,危害可不小[J]. 生命与灾害 2019(08)
- [2].有种细菌叫李斯特菌[J]. 生命与灾害 2016(11)
- [3].脉冲磁场处理对格氏李斯特菌钙离子跨膜行为的影响[J]. 中国食品学报 2017(04)
- [4].李斯特菌要及时清除[J]. 江苏卫生保健 2017(09)
- [5].李斯特菌的危害[J]. 食品安全导刊 2015(Z1)
- [6].格氏李斯特菌脉冲磁场杀菌效果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5(07)
- [7].夏天来临 谨防李斯特菌[J]. 中国食品 2019(10)
- [8].冰箱里的“杀手”——李斯特菌[J]. 祝您健康 2017(01)
- [9].警惕蔬菜中的污染源[J]. 健康生活 2017(08)
- [10].生吃果蔬?小心李斯特菌[J]. 家庭科技 2017(08)
- [11].不怕冷的杀人菌——李斯特菌[J]. 百科知识 2016(16)
- [12].李斯特菌:不怕冷的危险分子[J]. 知识就是力量 2015(06)
- [13].李斯特菌:不怕冷的危险分子[J]. 饮食科学 2015(08)
- [14].李斯特菌脑炎1例[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24)
- [15].新生儿李斯特菌败血症5例临床分析[J]. 继续医学教育 2020(02)
- [16].2009-2014年马鞍山市食品中李斯特菌污染状况调查[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7(06)
- [17].欧盟通报多国食品受李斯特菌污染[J]. 中国食品学报 2018(11)
- [18].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测试片检测性能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6(23)
- [19].冰箱里的“危险分子”[J]. 人人健康 2018(05)
- [20].秋季正在行动的李斯特菌[J]. 老同志之友 2017(18)
- [21].美国大学研究人员新发现五种李斯特菌[J]. 中国食品学报 2014(04)
- [22].丹麦研究人员发现对抗李斯特菌的新线索[J]. 饮料工业 2014(08)
- [23].减盐对肉品中李斯特菌生长有一定影响[J]. 农产品加工 2013(02)
- [24].食品中李斯特菌对人的危害[J]. 质量与标准化 2012(04)
- [25].李斯特菌肺炎1例报告[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26)
- [26].基于重组溶血素单抗的单核李斯特菌ELISA检测法的建立[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1(02)
- [27].产单核李斯特菌生物学性状及药敏分析[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8(01)
- [28].2005~2007年衢州市食品中产单核李斯特菌污染状况调查[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8(07)
- [29].李斯特菌生长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J].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8(03)
- [30].南平市2012—2014年部分食品李斯特菌监测结果[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16(04)
标签: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论文; 溶血活性论文; 李斯特菌毒力岛论文; 遗传进化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