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用充气止血带制作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新型动物模型,研究其对周围神经和骨骼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新西兰大白兔6月龄,30只,体重3.5±0.3Kg,雌雄不限,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A组:对照组,B组:缺血2小时,C组:缺血4小时。在家兔左侧后肢环扎充气止血带,于不同时间点松开,造成左侧后肢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对照组不扎充气止血带,于第1、2、3、4、5、6小时检测肢体的神经电生理学,B组、C组于再灌注(松开止血带,血供恢复后)的1、2、3、4、5、6小时检测肢体的神经电生理学,A组于第6小时观察骨骼肌的形态学,B组、C组于再灌注(松开止血带,血供恢复后)的第6小时观察骨骼肌的形态学,每组于术后第5天观察、评估左侧后肢的行走功能。结果: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再灌注的损伤,B组、C组和A组相比较,周围神经的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传导速度降低,三组之间的潜伏期、波幅、传导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观察骨骼肌可见(B组和C组):横纹紊乱、肌纤维断裂、间质血管扩张充血、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经过缺血期和再灌注损伤的交互作用后,肢体的功能性损伤进一步加重,出现了不可逆的病损。该模型制作对动物的损伤较小,更贴近临床。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细胞凋亡与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J]. 医学综述 2017(10)
- [2].甘草甜素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器官的保护机制及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4(24)
- [3].脑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24)
- [4].芬太尼及瑞芬太尼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3(19)
- [5].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及其保护研究进展[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3(01)
- [6].乌司他丁对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术后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体会[J].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1(04)
- [7].立普妥预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再灌注损伤的作用[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16)
- [8].非酶源一氧化氮及其在游离皮瓣低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5(01)
- [9].丹参素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器官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海峡药学 2020(10)
- [10].异丙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 海南医学 2020(21)
- [11].脂氧素与缺血/再灌注损伤[J]. 医学综述 2011(15)
- [12].阿托伐他汀钙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J]. 中国药师 2016(12)
- [13].组织自发荧光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应用[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5(10)
- [14].一氧化碳与移植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J]. 医学综述 2014(08)
- [15].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1(11)
- [16].七叶皂苷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的保护作用[J].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2)
- [17].增龄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9(15)
- [18].乳化异氟醚后处理对兔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9(10)
- [19].促红细胞生成素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3(01)
- [20].染料木素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 时珍国医国药 2011(01)
- [21].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保护作用的研究[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9(04)
- [22].后适应对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9(05)
- [23].缺血后适应减轻家兔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研究[J]. 心脏杂志 2009(05)
- [24].辛伐他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的研究进展[J]. 安徽医学 2008(06)
- [25].中药三七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应用前景[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5(10)
- [26].氢气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2(03)
- [27].他汀预处理对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J]. 北京医学 2009(04)
- [28].映山红总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9(02)
- [29].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8(21)
- [30].免疫反应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