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栋(灌云县小伊中学,江苏连云港222202)
一
很多时候,学生课间打闹的问题确实成了学校管理中非常令人头痛的问题。学校想尽了办法,就是屡禁不止。通过反思,笔者认为教育工作者所应做的和所要做的是先从自身方面思考:
第一步追问“是什么”、“不是什么”。结论:学生是学生,是朝气蓬勃、精力过剩、躁动成长的少男少女,不是成人,更不是风烛残年的老人,不是机器、木偶。追逐、打闹、好动是正常的,如果相反又是不正常的。
第二步追问“为什么”。结论:学生们打闹的原因不是一种违纪的故意行为,而主要是一种本性,一种生理的驱使、活力的外泄。
第三步追问“怎么办”。一方面出于安全和学习的需要,学校要有一种和谐安静的氛围;另一方面又要尊重学生们的本性和生理发育特点。
基于上述考虑,笔者认为“堵”是堵不住的,“压”是压不了的,那么两全之策有没有?有,一是开展读书和唱歌等一系列活动,提倡学生们读书养性,唱歌育情,陶冶情操,减少盲目和冲动;二是在操场添置学生们喜欢的活动设施,组织学生们下楼进行体育活动。
二
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再审视过去的工作,的确是停留在“治表”的浅层次:执勤监督、扣分量化、找班主任、写检查、开会点名……一切似乎都无济于事。这边寂静那边闹,摁了葫芦起了瓢。作为教育管理者,是否应反思管理过程中缺失了什么?
比如,教师注意到班内一名女生有明显化妆的迹象后,该怎么办?学校三令五申不准化妆,她还敢公然违反。是不是把她喊到走廊里,证实后训斥一顿重新强调学校规定?为了保险起见,最好威吓一句:再化妆,就在班里点名,做检讨。多数教师一直是这样“短平快”地处理这类问题,但是长远看,效果不佳。有经验、有爱心的教师,首先不会在班里当着全体学生的面训斥、挖苦,而是首先站在这个女学生的角度想,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切入点。
下面是笔者处理该问题的一个笔录:
“是不是化妆了?”
她沉默了一会儿,点了点头。
“我们班里有一些爱搞恶作剧的男生,是不是经常惹你?或者有时还挖苦你?”
(看着她逐渐垂下的头,笔者感到这个切入点还是正确的。)
“是不是好像有人还说你黑,给你起外号?”说到这个话题,她已经流下泪来。
“黑,是什么缺点?人的长相是父母给的,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个’,世界上任何人都和你不一样。因为世界上唯独缺少一个你这样可爱的孩子,所以世上才有了你。漂亮的脸蛋也是父母给的,并不是自己努力得来的。什么才是自己的?是素质、能力和品质。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我们不能改变自己的长相,但可以改变自己的素质,改变自己的成绩,改变自己和同学的关系,主动为同学、班级服务,自己的形象改变了,别人的看法自然就改变了。”
她似乎同意我的观点,认真地听着。
“你看,我们班里的很多同学,长得也不好看,可是别人都感觉不出来,为什么?因为他们要么学习好,要么人缘好,要么品行好,凭着这些别人身上没有的优点一样会让人感到他们很可爱。要拿自己的缺点跟人家的优点比,也不要人家一说什么就信了、当真了。你越是化妆,说明你很在乎,说不定有些人更拿你说事;你不在乎,说就说去呗,他们看你不在乎,就会觉得说得没趣了。”
最后,笔者把没收的化妆品递到她手里,说:“把它装到深一点的口袋里,回去放在家里。以后应该知道怎么做了?”
可事情就这样完了吗?没有,必须跟上后续的关爱与辅导措施。
三
绕了半天,管理过程中到底缺少什么?就是缺少研究的态度,思考的精神和正视自我工作品质。比如,有时只看虚假的表面,却无视了事情的本质和本源;有时被功利吸引,却忘记了要做事先做人的古训;有时总爱当指挥,却很少考虑自己的问题———自己是否有引领别人的素质;有时总爱定条令,却不考虑实际可行性……
人是有思想的,思想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人正因为有思想而伟大。人们都有这样的感触:无论发生什么事,很多人根本不去想、不去追问,也不会追问。追问是什么,追问为什么,追问应做些什么,这应该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农村中学现在面临两大问题:一是进一步拓展、加快学校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二是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作为世纪人的幸福感,两者互为依托,相辅相成。希望学会在“追问”中不断成长,也只有在不断“追问”中才能放眼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