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氮还原论文-余然,张黎黎,孙国辉,崔鑫,任婷

偶氮还原论文-余然,张黎黎,孙国辉,崔鑫,任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偶氮还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O~6-烷基鸟嘌呤-DNA-烷基转移酶,低氧激活,AGT抑制剂,肿瘤靶向性

偶氮还原论文文献综述

余然,张黎黎,孙国辉,崔鑫,任婷[1](2019)在《低氧激活偶氮苯类AGT抑制剂的合成及还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O~6-烷基鸟嘌呤-DNA烷基转移酶(AGT)是一种重要的DNA修复酶,AGT在保护正常细胞DNA不受烷化剂损伤的同时,也能够修复抗癌烷化剂对肿瘤细胞DNA的损伤,进而导致抗肿瘤药物的耐药性。设计合成了一类具有肿瘤低氧靶向性的AGT抑制剂,合成化合物能够特异性地在肿瘤低氧环境中被还原,释放AGT抑制剂——O~6-3-氨基苄基鸟嘌呤(ABG);而在常氧条件下不能被激活,不能发挥AGT抑制作用。因此,合成化合物可与氯乙基亚硝基脲等烷化剂联合用药,通过靶向性地抑制肿瘤低氧区域中AGT的活性,提高肿瘤细胞对抗癌烷化剂的敏感性。设计合成了4种以偶氮甲苯衍生物为低氧激活基团的O~6-烷基鸟嘌呤衍生物。经过体外实验模拟实体瘤中的低氧环境,确证了4种化合物均能够选择性地在低氧条件下被还原为AGT抑制剂——ABG; 4种目标化合物的还原活性为:(E)-6-((3-((4-(二丙基氨基)苯基)二氮烯基)苄基)氧基)-9H-嘌呤-2-胺>(E)-6-((3-((4-(乙基氨基)苯基)二氮烯基)苄基)氧基)-9H-嘌呤-2-胺>(E)-6-((3-((4-(二乙基氨基)苯基)二氮烯基)苄基)氧基)-9H-嘌呤-2-胺>(E)-6-((3-((4-(甲基氨基)苯基)二氮烯基)苄基)氧基)-9H-嘌呤-2-胺,为开发新型靶向性抗肿瘤药物以及设计高效低毒的联合用药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19年10期)

刘霞,廖海超,胡新涛,江新成,郭灿文[2](2019)在《偶氮染料还原裂解液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优化偶氮染料还原裂解液测试条件,得到更为环保的测试方法:缓冲溶液体积10 mL;加入20%NaOH溶液以调整反应体系的酸碱环境;选用乙酸乙酯为萃取溶剂,以及足量的无水硫酸钠作为盐析试剂;充分振摇后,静置,取有机上清液进行仪器测试,使用仪器为GC/MS。该方法节能环保,适合推广。(本文来源于《印染》期刊2019年11期)

姚智慧[3](2019)在《硫催化CO/H_2O体系还原偶氮苯类化合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氢化偶氮苯类化合物作为一种用途宽泛的精细化工原料和有机合成中间体,经常被应用在染料领域和制药领域。近年来有许多科研人员一直对其合成方法不断的探索,并取得了很多进展,多种多样的合成方法优缺点各异。上世纪六十年代,有学者发现硫可以催化CO/H_2O体系进行羰基化还原,反应条件比较温和。在这个还原体系中的催化剂具有反应控制相转移的特点,在反应结束后能很好地分离出体系,进行回收再利用。本文在Se/CO/H_2O催化还原体系的启发下,以对称偶氮苯为原料,硒为催化循环的引发剂,常压条件下,探究使用硫催化CO/H_2O体系还原对称偶氮苯,因为硫较硒价格低廉,且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硫化氢毒性小于硒化氢。在该还原体系中对称偶氮苯可直接被还原为氢化偶氮苯,产物收率良好,没有其他副产物的生成,反应体系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在实验过程中使用控制单一变量法,通过改变催化剂用量比、助催化剂的种类及用量、溶剂种类及用量、水量、温度、时间进行实验探究,我们找到了实验的最佳反应条件:底物量:5.5 mmol、催化剂用量比:5%的硫粉和0.5%的硒粉、助催化剂:25%的无水醋酸钠、溶剂量:40 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水量:2 mL、温度:85℃、压强:常压、反应时间:2 h。后续通过重结晶、柱层析等手段进行分离提纯,纯品经熔点测定和核磁氢谱进行结构确定。接着在硫催化的CO/H_2O还原体系中对对称偶氮苯的一系列衍生物进行了催化还原,也都取得了很好的实验效果。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本反应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解释。(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9-06-01)

程爱华,张佳宝[4](2019)在《高级还原技术处理偶氮染料废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典型的偶氮染料甲基橙人工配制的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实验考察了高级还原技术处理偶氮染料废水的影响因素,探究了其降解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紫外光照射下,亚硫酸钠的质量浓度为0.2 g/L、pH=6、原水质量浓度为20 mg/L、反应80 min时,甲基橙废水的去除率可达67%。强还原性自由基光生电子是高级还原技术处理偶氮染料废水的主要活性物质,偶氮键被破坏。高级还原技术可用于偶氮染料废水的处理。(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9年04期)

张俊,姚平,许磊,杭伟明[5](2018)在《纳米银粒子对偶氮染料的催化还原降解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索纳米银粒子对染料的催化还原降解,选用单偶氮和双偶氮染料为目标降解物,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研究纳米银粒子的催化性能及偶氮染料催化还原降解的机理。经试验讨论得知:在不加入纳米银催化剂的条件下,硼氢化钠还原剂对单偶氮染料(酸性橙7和弱酸性红B)就具有一定的还原性能;在同时加入纳米银催化剂和还原剂的情况下,酸性橙7和弱酸性红B染料的还原降解反应的反应速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酸性橙7和弱酸性红B染料的还原降解反应主要是发生在偶氮基上的加氢还原,造成染料分子偶氮键的断裂并生成相应的有机物,最终实现单偶氮染料分子结构的破坏。对于双偶氮染料而言(刚果红和酸性黑1),在不加入纳米银的条件下硼氢化钠对染料的还原降解能力非常有限,特征吸收峰的下降幅度很小;在同时加入纳米银和还原剂的条件下,两种双偶氮染料才发生了有效的还原催化降解。(本文来源于《上海纺织科技》期刊2018年11期)

刘晓鹏[6](2018)在《还原石墨烯—纳米过渡金属氧化物共修饰电极的构建及偶氮色素的电化学检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苋菜红、日落黄、柠檬黄等偶氮类色素为常用的食品着色剂,其使用成本和稳定性都较天然着色剂好,在食品制造业的使用频率较高。但是当人体摄入过多的偶氮类色素可能会造成过动症、智力衰退、甚至可能引发癌症。因此,偶氮类色素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的一大隐忧。偶氮类色素传统的检测方法主要为高效液相色谱法,但是该方法成本高、耗时多、操作复杂。电化学分析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等优点,但其干扰因素比较多,需要选择专一性比较高的催化剂。因此,本课题以电化学分析方法为基础,对复合材料共修饰电极进行一系列研究,旨在研究开发出一套灵敏、快速、价廉的电化学检测方法,用于快速检测偶氮类色素含量。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优异的刚度与延展性能,常被用于制备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大的修饰电极。过渡金属氧化物具有耐热性好、对光、热和杂质敏感等特点,常被用作催化剂来加快反应速度。本课题将还原石墨烯作为基底材料,与过渡金属氧化物如MnO_2、Cu_2O和TiO_2等进行复合,并附载在玻碳电极上构建出石墨烯-过渡金属氧化物共修饰电极,从而制备出对苋菜红、日落黄和柠檬黄叁种偶氮色素敏感的电化学传感器。采用SEM、TEM和XRD等仪器对复合材料和修饰电极进行表征。利用二阶线性扫描伏安法对偶氮色素在修饰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反应进行了研究与测试。实验结果发现MnO_2-还原石墨烯复合修饰电极对苋菜红的检测效果最优、Cu_2O-还原石墨烯复合修饰电极对日落黄的检测效果最优,而TiO_2还原石墨烯复合修饰电极对柠檬黄的检测效果最优。所制备的偶氮色素电化学传感器可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优于已有文献报道研究的成果。叁种偶氮色素电化学传感器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MnO_2-还原石墨烯复合材料构建苋菜红电化学传感器利用水热法制备纳米棒状MnO_2,利用改良的Hummer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将纳米棒状MnO_2与GO以一定的比例进行复合并附载到玻碳电极上得到修饰电极MnO_2 NRs-GO/GCE,利用电化学方法还原得到纳米棒状MnO_2-还原石墨烯复合修饰电极(MnO_2 NRs-ErGO/GCE)。采用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修饰电极材料的形貌和物相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苋菜红在裸电极(玻碳电极,GCE),还原石墨烯(ErGO)或MnO_2 NRs-ErGO修饰的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研究了检测条件,如:底液pH值、富集电位、富集时间,对苋菜红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MnO_2 NRs-ErGO复合材料增大了玻碳电极的电化学活性面积,提高了苋菜红的电化学氧化响应灵敏度。在最优的检测条件下,线性扫描伏安法检测苋菜红线性范围为2.0×10~(-8) mol/L~1.0×10~(-5) mol/L和1.0×10~(-5) mol/L~4.0×10~(-4) mol/L,检出限为1.0×10~(-8) mol/L(S/N=3)。该修饰电极检测用于真实饮料样品,获得满意结果。2.利用Cu_2O-还原石墨烯复合材料构建日落黄电化学传感器将Cu_2O-氧化石墨烯(Cu_2O-GO)复合材料在玻碳电极表面进行电化学还原,制备Cu_2O-还原石墨烯复合膜修饰的玻碳电极(Cu_2O-ErGO/GCE)。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修饰电极材料的形貌和物相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和二阶导数线性扫描伏安法考察了日落黄在裸电极及ErGO或Cu_2O-ErGO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对测定条件如底液pH值、富集电位、富集时间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Cu_2O-ErGO增大了电化学活性面积,提高了日落黄的电化学氧化响应。在最优的检测条件下,线性扫描伏安法检测日落黄线性范围为2.0×10~(-8)~2.0×10~-55 mol/L,检测限为6.0×10~(-9)mol/L(S/N=3)。该修饰电极具有制备简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且可用于检测饮料样品中的日落黄含量。3.利用TiO_2-还原石墨烯复合材料构建柠檬黄电化学传感器将TiO_2-氧化石墨烯(TiO_2-GO)复合材料在玻碳电极表面进行电化学还原,制备TiO_2-还原石墨烯复合膜修饰的玻碳电极(TiO_2-ErGO/GCE)。采用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修饰电极材料的形貌和物相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和二阶导数线性扫描伏安法考察了日落黄在裸电极及ErGO或TiO_2-ErGO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对测定条件如底液pH值、富集电位、富集时间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TiO_2-ErGO增大了电化学活性面积,提高了柠檬黄的电化学氧化响应。在最优的检测条件下,线性扫描伏安法检测柠檬黄线性范围为2.0×10~(-8)~2.0×10~-55 mol/L,检测限为8.0×10~(-9) mol/L(S/N=3)。该修饰电极具有制备简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且可用于检测饮料样品中的柠檬黄含量。(本文来源于《湖南工业大学》期刊2018-06-12)

王向贝[7](2018)在《固定化氧化还原介体强化偶氮染料生物脱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偶氮染料是目前应用在纺织品染色、化妆品等行业最为广泛的一类染料,偶氮染料具备易于合成、结构稳定且品种多样等优势。但是,偶氮染料也是一种难降解的有机物,且毒性大,会对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研究对偶氮染料的降解处理。在多种染料废水处理方法当中,厌氧-好氧染料废水处理工艺是最有效且使用最广的废水处理方法之一,在这种废水处理工艺当中,厌氧反应阶段微生物新陈代谢缓慢,所以厌氧阶段的偶氮染料生物降解速度较缓慢,因此偶氮染料的厌氧降解速率受到限制。大量研究发现,氧化还原介体能够加速生物在厌氧反应阶段对偶氮染料的脱色速率,增强微生物对偶氮染料的降解效果,是目前研究提高偶氮染料降解效率的有效途径,氧化还原介体的选择对微生物厌氧降解偶氮染料有重要影响。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是:(1)探索适宜的氧化还原介体固定化方法来减少氧化还原介体使用引起的二次污染以及连续投加氧化还原介体的成本,为氧化还原介体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物理吸附法固定氧化还原介体为较优选择。(2)考察用物理吸附法将1-氨基蒽醌固定在聚氨酯泡沫上的情况下,不同温度时,Na_2S还原降解活性艳红K-2BP的脱色效果,并对照原始聚氨酯泡沫存在及固定有1-氨基蒽醌的聚氨酯泡沫存在条件下的两种脱色效果。结果表明,40℃水浴加热条件下,加入原始聚氨酯泡沫的体系染料脱色率为:30.6%,加入固定有1-氨基蒽醌的聚氨酯泡沫的体系染料脱色率为:51.5%;50℃水浴加热条件下,加入原始聚氨酯泡沫的体系染料脱色率为:37.6%,加入固定有1-氨基蒽醌的聚氨酯泡沫的体系染料脱色率为:77.5%。(3)研究厌氧条件下固定化氧化还原介体对活性污泥降解偶氮染料的脱色效果及体系COD去除效果的强化效应。其中氧化还原介体4种:1-氨基蒽醌、1,5-二氨基蒽醌、1,5-二氯蒽醌、蒽醌;偶氮染料4种:活性艳红K-2BP、活性艳红X-3B、酸性大红3R、酸性金黄G。结果表明,以1-氨基蒽醌、活性艳红K-2BP为主要研究对象,加入原始聚氨酯泡沫的体系染料脱色率为:80.0±5.0%,加入固定有1-氨基蒽醌的聚氨酯泡沫的体系染料脱色率为:90.0±5.0%。蒽醌作氧化还原介体对各类染料的脱色效果最为明显。(4)考察了固定有1-氨基蒽醌的聚氨酯泡沫的重复使用。结果表明,固定有1-氨基蒽醌的聚氨酯泡沫在重复利用10次之后,体系对活性艳红K-2BP的脱色率仍稳定在90.0±5.0%。(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5-01)

李家浩,吴卫红,黄进刚[8](2018)在《偶氮类化合物厌氧还原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偶氮化合物(azo)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含azo废水主要通过厌氧—好氧生物组合工艺去除。由于azo分子中的偶氮基团(-N=N-)具有强烈的吸电子能力,导致其厌氧还原速率较慢。因此探索影响azo还原速率的关键因素至关重要。文章归纳了偶氮还原酶、电子供体、氧化还原介体(RMs)以及其他无机电子受体等因素对azo生物还原的影响,重点总结分析了基于电子供给与传递的azo高效还原去除的作用机理,并为今后的技术突破方向提出了展望。(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李伟雪[9](2017)在《羧甲基纤维素接枝偶氮色素的制备及抗还原能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合成色素的安全性受到质疑。合成色素由于颜色丰富,廉价易得,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等领域。但是,已有大量研究证明合成类偶氮色素在人体内易降解为芳香胺类化合物,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天然色素稳定性差,生产成本较高,因此对合成偶氮色素进行改性,以增强其抗还原性,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的食用色素迫在眉睫。羧甲基纤维素是一种水溶性良好的高分子衍生物,含有-OH和-COOH,无毒且生物相容性好。最重要的是,羧甲基纤维素因其分子量大,难被降解吸收,因此选定羧甲基纤维素作食用偶氮色素的载体。本论文设计了如下两条路线,对偶氮色素进行改性:1.将羧甲基纤维素氧化成双醛纤维素,双醛纤维素再和赖氨酸反应合成Schiff base(DCMC-Lys),分别以Ca和Zn为配位离子,合成Schiff base钙络合偶氮色素和Schiff base锌络合偶氮色素。实验选取日落黄、柠檬黄、胭脂红、苋菜红四种偶氮色素,按两条路径,制备8种高分子色素。分别对高分子色素中钙和锌的含量进行ICP定量分析,并对产物进行了IR、SEM、~1H NMR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羧甲基纤维素接枝了偶氮色素。用NADH对高分子色素在柠檬酸缓冲体系中还原,并通过UV对其还原率进行测定,研究表明高分子色素的抗还原能力得到提高。2.在水溶液中,使双醛纤维素、偶氮色素和胺(吗啉、羧甲基壳聚糖)进行mannich反应。选取日落黄、胭脂红,按两条路径一锅法制备4种羧甲基纤维素接枝偶氮色素,对产物进行了IR、~1H NMR表征,表明羧甲基纤维素接枝了色素。并用NADH对高分子色素在柠檬酸缓冲体系中还原,通过UV对其还原率进行测定,研究表明产物的抗还原能力得到提高。(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7-05-01)

李娟娟[10](2017)在《氧化还原活性褐煤促进偶氮/硝基化合物还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褐煤的热值很低,被认为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但其储量丰富,广泛地分布在世界各地,目前主要用于燃烧和吸附污染物质等方面。褐煤中腐殖质类物质含量较多,还含有铁等一些氧化还原活性金属。研究表明,这些物质均能作为氧化还原介体促进电子传递过程。因此,本文对褐煤的氧化还原特性展开研究,并探索其对硫化物或微生物还原偶氮/硝基化合物的影响。选取内蒙古褐煤、山西褐煤、云南褐煤、新疆褐煤以及山西无烟煤样品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对硫化物还原偶氮染料的影响。介导的电化学氧化还原实验结果表明,褐煤样品具有较强的得电子能力,但较难给出电子,且褐煤得电子能力影响其对化学反应的介导活性。偶氮染料的脱色率随硫化物浓度(0-3.0 mM)、褐煤加入量(0-300 mg/L)和盐度(0-6%)的增加而增加。连续八次循环实验后,偶氮染料的脱色率仍能维持在80%以上,表明褐煤有稳定地促进硫化物还原偶氮染料的作用。对分步反应速率的测定表明,在褐煤介导硫化物还原偶氮染料的过程中,硫化物还原褐煤是限速步骤。褐煤中的含氧基团和铁是其主要的氧化还原活性组分,能参与促进硫化物还原偶氮染料的电子传递过程。本文还研究了上述五种煤样品对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还原硝基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煤样品均能促进生物还原硝基苯,且煤样品表面含氧基团越多,对生物还原硝基苯的促进效果就越好。褐煤浓度(10-200 mg/L)、硝基苯浓度(10-200 mg/L)以及生物量(0.04-0.28 g/L)均影响生物还原硝基苯。利用浓硝酸(2 M)处理褐煤后,褐煤表面的含氧基团增多,对生物还原硝基苯的促进效果更好;但另一方面,经过高浓度(5-10 M)的硝酸处理的褐煤不能进一步促进硝基苯的还原,可能是因为过高浓度的硝酸加速了褐煤中铁等其他参与电子传递的组分的溶解。褐煤中的腐殖酸和盐酸可提取铁参与了硝基苯与生物之间的电子传递过程。细胞通过直接与褐煤接触,加速向硝基苯传递电子并将其还原。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有望开发基于褐煤的高效介体材料,强化含氧化性污染物废水的还原处理。(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7-05-01)

偶氮还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优化偶氮染料还原裂解液测试条件,得到更为环保的测试方法:缓冲溶液体积10 mL;加入20%NaOH溶液以调整反应体系的酸碱环境;选用乙酸乙酯为萃取溶剂,以及足量的无水硫酸钠作为盐析试剂;充分振摇后,静置,取有机上清液进行仪器测试,使用仪器为GC/MS。该方法节能环保,适合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偶氮还原论文参考文献

[1].余然,张黎黎,孙国辉,崔鑫,任婷.低氧激活偶氮苯类AGT抑制剂的合成及还原性研究[J].化学试剂.2019

[2].刘霞,廖海超,胡新涛,江新成,郭灿文.偶氮染料还原裂解液分析[J].印染.2019

[3].姚智慧.硫催化CO/H_2O体系还原偶氮苯类化合物的研究[D].辽宁大学.2019

[4].程爱华,张佳宝.高级还原技术处理偶氮染料废水的研究[J].现代化工.2019

[5].张俊,姚平,许磊,杭伟明.纳米银粒子对偶氮染料的催化还原降解的研究[J].上海纺织科技.2018

[6].刘晓鹏.还原石墨烯—纳米过渡金属氧化物共修饰电极的构建及偶氮色素的电化学检测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8

[7].王向贝.固定化氧化还原介体强化偶氮染料生物脱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8].李家浩,吴卫红,黄进刚.偶氮类化合物厌氧还原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8

[9].李伟雪.羧甲基纤维素接枝偶氮色素的制备及抗还原能力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7

[10].李娟娟.氧化还原活性褐煤促进偶氮/硝基化合物还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

标签:;  ;  ;  ;  

偶氮还原论文-余然,张黎黎,孙国辉,崔鑫,任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