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紫罗兰》女性定位的意义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黄海蓉[1](2021)在《新形势下紫罗兰家纺营销策略的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经济衰退,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的新形势下,家纺企业面临物流不通畅、企业员工不到位、库存积压资金难回笼等恢复行业发展的困难及疫情过后企业面临的新挑战。本文以南通紫罗兰家纺为例,分析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新形势下消费观念和消费形式的转变,通过紫罗兰家纺的产品特色,精准实施市场定位,寻求一条适合企业快速发展的营销之路。本文以国内外营销策略的概念为理论支撑,研究家纺公司在非常态下的营销环境和营销策略,通过PEST、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对紫罗兰家纺的内、外部营销环境进行分析,运用SWOT方法权衡公司的优势与劣势,找准紫罗兰家纺科技型的定位,基于4P营销理论在紫罗兰家纺现有营销策略上发现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方面的问题,鉴于新形势下市场的变化,对4P营销组合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希望紫罗兰家纺在疫情之下找到拐点,迅速攀升。也希望本文的某些观点能给其他疫情下的公司带来帮助。
魏煜轩[2](2021)在《并非消闲娱乐:《紫罗兰》的理性启蒙实践研究(1925-1930)》文中指出《紫罗兰》于1925年12月在上海创刊,至1930年6月停刊,共出刊四卷96号,被视为一份消闲时尚杂志,堪称“海上杂志之冠”、“海上霸王”。然而,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正处在国家危亡、政治乱像、民不聊生的紧要关头,所以这份以“消闲”风格定位的杂志,果真只为大众“消闲娱乐”之用吗?通过对《紫罗兰》史料的整理与研究,发现这份刊物并非消闲娱乐,其背后还有着深刻的理性启蒙之价值。《紫罗兰》以小说为主要的内容形式,用明褒暗讽、寓教于乐的方式对国民进行启蒙。从政治、社会和思想三个层面将真实的上海社会记录下来,揭露种种社会现实。通过批判害国害民的军阀战争、批评不良的生活习惯与社会风气、倡导国民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来实现对国民启蒙的目的。然而,现有的《紫罗兰》相关研究中,多以小说叙事、商业运营、出版印刷等微小切口为主,将其置于时代背景中进行文本分析的研究颇为鲜少。因此,本文试图对其内容进行深度解读,透析出《紫罗兰》在“消闲外衣”之下的启蒙内核。论文主体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围绕《紫罗兰》刊物本身展开,介绍《紫罗兰》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围绕“政治启蒙”展开,分析《紫罗兰》如何让国民知晓国事、正视国难,从而倡导国民知识救国,以达到唤醒国民意识的目的;第三部分以“社会启蒙”为主题,结合《紫罗兰》的相关内容,详细分析《紫罗兰》是如何通过批评封建陋习和不良社会风气来展现启蒙意识的;第四部分围绕“思想启蒙”展开,以树立民德和开放民风为主线,分析《紫罗兰》如何引导国民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第五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与升华,一方面探讨《紫罗兰》的消闲娱乐之印象因何而来,另一方面从创刊背景和主编及同人群体两个角度出发,分析《紫罗兰》为什么采用“消闲外壳”与“启蒙内核”相结合的内容呈现方式。
张挺玺[3](2021)在《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文化生态学这一研究视角出发,重点考察1943年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文学诸体在解放区、国统区、沦陷区的发展状况,对该年段发生的若干重大文学现象进行全方位探视,分析它们的文化生成机制,评估他们的美学价值进而重估其文学史意义。论文共分为六章,前三章为上篇,后三章为下篇。上篇为文学生态上的宏观考察,重点考察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各自的文化生态环境,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等各个文化生态要素中分析它们对生存在此间的文学创作者的影响,进而从宏观的社会文化生态和微观的作家生活生态来考察文本生成的内外因素。下篇为美学新变的微观探索,重点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重点作家作品进行个体分析,开掘他们作品的美学价值,凸显作品中不同以往的“异质性”和“开拓性”,注重这些作品的时代转折意义,进而从整体上来重估1943年在整个新文学发展历程中的文学史意义。第一章考察1943年解放区的文化生态。随着解放区根据地的建设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对整体形势的掌控,从草创队伍到建设自己的文学方针,解放区文学经历了一个从自由创作到服务政治主旨、从表现自我到着重意识教化功能的转折和嬗变。文学与政治的一元化格局形成,文化领导权得以确立,在《讲话》思想指导下,文学生产体制更趋规范。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为“遵命”而趋向“一元”的革命性。第二章探索1943年沦陷区的文化生态。揭示日伪政权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的统治本质。不同的政治立场分野出不同的文学创作趋向。日伪的高压文化管控使沦为亡国奴的中华儿女不得不在“言”与“不言”中做出艰难的中华民族“文学体认”。第三章观照1943年国统区的文化生态。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导致时局纷乱。通货膨胀致使民生危难,文化审查引发文艺乱象,在艰难时局和生存危机的威逼下,人们开始正视严厉的现实,审视个人的历史选择,对民族的未来、国家形势以及个人的前途进行了深入的求索。第四章探讨在《讲话》思想指导下解放区文学实现“大众化”的历史过程和解放区文学创作的实绩。重点剖析以赵树理为代表的解放区作家的“喜闻乐见”与“中国气派”作品风格,并探索“新秧歌运动”和“旧剧改革”的历史意义。第五章研究沦陷区文学创作在日伪的残酷统治及其文化高压下,一方面走向乡土寻求自我身份的民族确认,一方面走向寻求生命的自适、作暂时的感官自慰和精神宽慰的两个美学向度。重点关注1943年段乡土小说创作的“时代新变”,重新评估被遗忘的乡土作家;重点剖析张爱玲、苏青等上海沦陷区作家在题材上的开拓,在文学美学上的创新;同时对小说和戏剧在此间的“异质性”跨越给与充分的关照。第六章探求国统区文学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诸体取得的斐然成绩。不仅关注文坛宿将诸如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等在四十年代(尤其在1943年)文学创作中不约而同却又各有特色的创作转型,而且关注他们和新锐作家形成的多元探索的文学现象。特别对此间做出美学突越的路翎、徐訏、冯至、吴祖光、穆旦、沈从文等作家给与个体关照,籍此烛照1943年文学创作的历史高点。本文在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文学现象研究的基础上,客观透视三个不同“文化生态区域”的文学活动,揭示各自区域内作家作品的不同的文学面向和美学风格。虽然各个区域内作家创作题材不同,但他们在1943年的文学发展流变中具有同质意义。即他们都通过自己的作品,在这一年对文学发展历史上那种雅俗对峙、互不交通的单线趋向给予了校正和超越,实现了文学发展从“雅俗并立”到“超越雅俗”,从“新旧不容”到“相得益彰”的历史性飞跃。通观1943年如此恢弘的文学创建,我们发现,1943年是新文学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新文学倡导者所提倡的“白话文”文学革命,只有到了1943年诸位作家的笔下,才真正实现。总而言之,本论文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兼收几代学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具体而微研究1943年的文学现象,努力挖掘这个“特别年段”文学创作的“特别现象”,重估并凸显1943年在整个二十世纪文学史中的价值和地位。
潘奔奔[4](2020)在《1925-1937年上海文学期刊的经济意识与文学空间建构 ——以《紫罗兰》《太阳月刊》《现代》为例》文中提出现代文学期刊的繁荣离不开文学市场的强劲推力和读者的多样需求,不同种类的文学期刊基于经济意识的编创实践,形成了独特的期刊风格,一起参与建构了上海多元复杂的文学空间。本文侧重于把不同种类的文学期刊放入同一个社会历史语境中进行比较研究,主要从经济角度深入研究不同期刊各具特色的办刊风格和文本内容,充分挖掘文学期刊与市场、读者的关系,探讨文学期刊的经济意识对上海现代文学空间多元形态的建构作用,重新认识现代文学期刊在现代文学史上创造的文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第一章主要写1925—1937年上海的经济文化形态及其影响下上海文学市场的发展,稿酬制度的完善、市民读者的知识化与阅读需求、现代印刷媒介的广泛传播,促进了作家的职业化写作、刊物的快速发展,这使得具有现代意味的文学市场渐趋成熟。第二章主要分析《紫罗兰》《太阳月刊》《现代》的创刊目的,介绍三种期刊的读者群体和读者意识,探讨文学期刊和读者的关系,并阐述三种期刊在文学市场中践行的商业营销策略。第三章将1925—1937年活跃于上海的通俗文学刊物《紫罗兰》、革命文学刊物《太阳月刊》、现代派文学刊物《现代》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经济角度重新审视三者基于现代都市生活而建构的市民日常生活空间、革命意识形态空间和现代都市空间,再现了上海二三十年代市民的经济生活样貌,促进了文学空间的大众化和多元化发展。第四章主要辨析文学期刊的经济意识与现代文学空间的关系,揭示通俗文学期刊、革命文学期刊、现代派文学期刊基于经济意识的编创实践,推动了文学空间的通俗化、大众化发展,促进了文学样式的繁荣,建构了现代文学空间复杂多元的形态。本文以通俗文学期刊《紫罗兰》、革命文学期刊《太阳月刊》和现代派文学期刊《现代》作为1925—1937年上海文学期刊的代表,将三者基于经济意识的编创实践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三者构筑的市民日常生活空间、革命意识形态空间和现代都市空间,推动了上海现代文学空间的多元建构。通过对三类文学期刊的经济意识与文学空间建构关系的梳理与总结,可以发现文学期刊的文学性与商业性的矛盾与统一,赋予了现代文学空间经济意识和复杂性。不管是顺应历史潮流,还是形成历史特性,都是文学期刊在现代文学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合理现象,这有助于重新审视现代文学史的历史性与曲折性。
袁叶[5](2019)在《“鸳鸯蝴蝶派”电影都市空间研究》文中提出“鸳鸯蝴蝶派”是文学史和电影史上具有双重影响力的群体,由其文人参与、创作和改编的电影是中国早期电影中一个具有跨媒介影响力的现象。作为民国商业电影最重要的一个支流之一,研究“鸳鸯蝴蝶派”具有管中窥豹的作用。对于呈现整个民国电影史的“全景”,发挥着重要的参照价值。鸳蝴派电影为我们理解民国电影提供了一扇窗口,鸳蝴文人在动荡不安的电影市场中寻求立足之地,展现了他们作为一代传统文人,适应国内外形势激变与博弈的“生存之道”与“家国情怀”。他们在国产电影本土化过程中提供了自己的“中国方案”,但由于自身思想的不彻底性和娱乐精神,不可避免地带上了一些保守、落后和功利化的方面。本论文从都市空间理论出发,对“鸳鸯蝴蝶派”电影都市空间的定义与类型、创意与表达及美学表现进行了综合研究,旨在厘清“鸳鸯蝴蝶派”电影的准确定义和历史脉络,给予其一个公正而客观的评价,以期呈现一个更加丰富和完整的中国早期电影史。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总览“鸳鸯蝴蝶派”电影,对相关的国内外空间理论进行综述,探讨并建立了电影都市空间的概念。第二个部分对“鸳鸯蝴蝶派”电影的整个民国历史背景做细致考察,梳理鸳蝴派电影的诞生和发展,归纳鸳蝴派电影的艺术特色。第三个部分是系统分析私人空间、家庭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异同和特点。第四个部分是对鸳蝴电影的空间美学特点进行总结和价值提升。本文结合了文化研究、人文地理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运用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多种科学方法,探讨“鸳鸯蝴蝶派”电影中的都市空间如何被建构并如何表征,解析这些一个个文化符号和意义背后的深层次动因和权力关系。从空间的视角阐述民国时期上海都市空间的文化景观和精神症候。在国产电影的“童年时代”,鸳蝴派作为中国本土的第一代电影人,完成了电影这个舶来品赋予他们身上的“历史使命”。他们的电影活动、报刊经验、叙事技巧、开拓精神,哺育了国产电影“幼稚阶段”的成长,迎接了国产电影发展的第一个“春天”。
何帆[6](2019)在《“无处可归者的聚集地” ——细读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文中研究表明作为短篇小说作家、加拿大作家、女性作家,门罗的多重身份使她的作品呈现出了一定的复杂性,她能够凭借精湛的叙事技巧和平淡的语言风格,将作品丰富的内涵展现出来。门罗将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对加拿大平凡小镇生活的领悟融入作品当中,塑造了许多各具魅力的女性形象。本文将门罗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根据人生的不同阶段分成三个类别,分别去寻找这些人物的共同特点,分析她们在不同时期所面临的问题,透过她们的选择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并从各个角度审视门罗对女性成长的关照以及她的思考。第一类是门罗作品中的少女形象,这些少女生活在男权文化的大背景下,经由年少时的青涩懵懂,经历了对性别、性、宗教信仰、死亡、生活、母女关系等人生重大命题的困惑与探寻,她们在不断了解这个世界的同时形成自己的认知,最终确立自己的身份地位。第二类是门罗作品中的中年女性形象,这一时期的女性虽然已经渐趋成熟,但此时遭遇了新的难题,即被家庭禁锢已久的她们对自己存在于世间的意义产生了疑问,她们试图再次探寻自身的价值,却困扰于如何在家庭和自我间取得平衡或者做出抉择。第三类是门罗作品中的老年女性形象,老年女性逐渐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同时还面临着疾病、死亡的威胁,她们一边怀念着过去,一边以敏感的内心去感知周遭的环境,她们经历了与时代脱轨、怀念过去却仍怀揣希望,最后以平和、宽容的心态面对生活并与生活达成和解三重阶段。尽管门罗塑造的生活在不同时期里的女主人公之间没有重合,但从整体上来看,处于三个时期的女性却展现出了一个成长的趋势,她们从少女时期的探索成长为陷入矛盾里的中年女性,再到与生活乃至任何一切达成和解的老年女性。门罗描写的女性的生活复杂且立体,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真实且饱满。笔者将结合门罗写作的叙事技巧及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从女性主义、存在主义等角度切入来分析她笔下三个时期的女性形象。最后,本文除了会对三类形象进行总结之外,还将结合男权文化的阻碍、门罗本人的成长经历、小镇地域文化三个维度分析女性形象的塑造成因,并围绕门罗塑造的女性形象的局限性展开讨论。通过对门罗笔下女性形象的分析,笔者认为门罗写作的独特之处在于她的小说里没有荒诞、波澜起伏的生活,门罗抓住生活的细节,以一种悲观并且残酷的态度描写了平庸、琐碎、真实的女性的人生。门罗塑造的女性人物没有不安分地去挑战不公的命运,她们所做的无非是直面自己的人生,进而平淡地接受一切。门罗自身也没有找到女性的出路到底在何方,并非是就此而感到绝望,她只是认为平凡女性的生活就是如此。
韩颖琦,付语含[7](2019)在《“东吴系”女作家与吴地《紫罗兰》(后)的女性定位》文中研究表明凭借着《紫罗兰》(后),"东吴系"女作家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风靡一时,呈现出以柔为主、刚柔并济的文化品格。"东吴系"女作家在小说中建构了以女性为主导的两性关系新模式,将男性形象弱化为一个理念的符号,既有别于五四前辈女作家的女性书写,也与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现实之间形成了巨大反差。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当时上海这座大都市快速发展的整体大环境相关,另一方面则与《紫罗兰》(后)的女性定位密不可分。
孙露萍[8](2020)在《论周瘦鹃20世纪20年代主编刊物“专号”的编辑理念》文中提出周瘦鹃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之一,文学活动集创译编为一体。20世纪20年代,他主编了《半月》、《紫兰花片》和《紫罗兰》,影响范围广,受市民读者青睐,间接推动了20年代通俗文学的发展,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文学力量。专号,是以特定话题为主题的刊物形式,对刊物自身的生存和主编的编辑思想密切相关,是杂志编辑中最具个性化的部分,也是最能体现主编编辑理念的部分。本文关注周瘦鹃20年代主编的刊物专号,通过对专号的分类梳理和归纳分析,试图在专号类型中探寻周瘦鹃的四大编辑理念:启发大众树立正确价值观、自由平权和民主平等观念、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培养和消闲娱乐观念,以及多元、开放理念,从整体上升华这些理念为时尚新颖、多元包容,并客观评价周瘦鹃主编专号的编辑理念对文坛的影响。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梳理对周瘦鹃的研究现状,并得出本文的创新点、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正文由二到七章构成:第二章是本文论述的基础,主要从整体上概述周瘦鹃的文学活动和他20世纪20年代主编刊物及其专号刊行的历史文化语境。该章包括周瘦鹃的文学活动介绍;《半月》、《紫兰花片》、《紫罗兰》三大杂志及其专号的介绍,涉及杂志刊行的历史文化语境阐述;重点是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探讨专号的设置与类型划分。第三章至第六章是本文论述的核心部分,本文首次将32个专号分为四大类——“社会人生类型专号”、“妇女、婚恋家庭类型专号”、“都市与时尚生活类型专号”和“其他类型专号”,通过文本细读和史料梳理的方式,探究每类专号展现的周瘦鹃独特的编辑理念。第三章探讨“社会人生类型专号”,分析专号如何积极引导青年人生观,对民众社会道德观的培养和对家国和平的呼吁,以此剖析周瘦鹃启发大众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编辑理念。第四章探讨“妇女、婚恋家庭类型专号”,包括专号对精神至上、品格高尚的婚恋自由的追求,对都市陷阱下另类女性的社会救赎,和构建改良性质的现代小家庭三方面,以此剖析周瘦鹃自由平权、民主平等的编辑理念。第五章探讨“都市与时尚生活类型专号”,着重关注都市艺术、娱乐文化和日常休闲生活三个方面,通过论证电影和歌舞文化对市民大众的艺术熏陶和审美培养,新年娱乐文化的“新”质,以及追求市民生活的日常休闲和都市摩登现象,以此剖析周瘦鹃提倡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培养和消闲娱乐的编辑理念。第六章探讨“其他类型专号”,分析借鉴域外流行杂志办刊经验的专号,关于怀念和纪念友人的专号,以及专注于应时应节文字的专号,以此来突出周瘦鹃注重多元、开放的编辑理念。第七章客观评价周瘦鹃20世纪20年代主编专号的编辑理念对文坛的影响。包括在整体上总结周瘦鹃时尚新颖、多元包容的编辑理念,阐述周瘦鹃的专号及其理念对新旧文学的影响,最后客观评价周瘦鹃文学编辑活动在文学史中的地位。结语部分在全文的基础上,再次总结周瘦鹃的编辑理念,并提出本文研究的不足。
李婵[9](2018)在《基于语料库的周瘦鹃英汉翻译文本研究 ——以经典叙事学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周瘦鹃的英译汉短篇小说为研究对象,采用语料库方法,将周瘦鹃本人的创作文本作为参照,总结与归纳周瘦鹃翻译作品的语言特征,并借助经典叙事学理论,分析这些表层词汇和句法使用模式代表的深层叙事结构差异。周瘦鹃是清末民初时期上海文坛最活跃的文人之一,身兼作家、译者和编辑等数职。作为清末民初时期极具代表性的文人,他不论在译、着和编等领域都十分多产。通过采用独特的翻译方式,周瘦鹃的译作激发了中国广大普通读者对外国文学翻译的阅读兴趣,在当时文坛具有十分广泛的影响力。身处中国文学体例经受巨大变革的时期,同时从事各类文学活动的周瘦鹃,其作品必然是新旧文学传统激烈交锋的场所。然而,现有研究仍未对周瘦鹃翻译活动给予足够重视,低估了其翻译的影响和贡献,尤其在翻译研究领域。借助语料库方法,可以更加系统全面地考察周瘦鹃翻译作品语言的累积性特征,并从叙事学的视角对这些特征进行深入探讨。研究不仅可以拓宽对周瘦鹃及其同时期翻译活动的理解,对现有语料库翻译研究从研究对象到方法论上也是有益的补充。近年来,人们对周瘦鹃着译活动有了重新的认识,从翻译的原文选择、语言特征、翻译策略、翻译与创作的互动关系等多个话题对周瘦鹃的翻译活动展开了讨论。然而,从整体上看,现有的许多研究仍依赖二手资料,在研究方法上多是宏观概述或个案分析,从微观层面进行系统分析描写的案例较少,导致讨论不够深入,部分重要课题鲜有涉及。多数研究仅采用单一的研究方法,在分析和探讨时往往挂一漏万,仍欠缺复合方法的分析和探讨。鉴于此,本研究首先结合线上和线下资源,对周瘦鹃翻译活动相关的一手资料进行了搜集和整理。然后把来自语料库翻译学、语料库语言学和语料库文体学等研究领域的定量分析方法,和基于经典叙事学的定性分析相结合,将周瘦鹃的翻译作品与他本人的创作对比,考察周瘦鹃翻译文本特征:首先,根据语料库软件给出的基本数据,比较周瘦鹃译作相较于其创作的宏观语言特征;然后,借助前一阶段分析所得周瘦鹃翻译语料的关键词表,锁定两类文本中使用频率具有显着差异的词汇。通过进一步比较关键词的分布、搭配、词簇和上下文语境等,分析周瘦鹃译作在女性人物形象建构、故事情节编排、叙事者和聚焦者的选择以及人物话语呈现等深层叙事效果。从分析结果可见,周瘦鹃的译作在如下三个方面明显区别于其创作:第一,语料库软件给出的宏观数据显示,周瘦鹃的翻译作品词汇丰富程度较低、形式化程度较高,但可读性不减。具体来说,周瘦鹃译作与创作相比词汇密度低,词汇重复率高,词汇变化性低。两类语料在各词类的使用上也呈现显着差异,翻译文本的虚词使用占比显着高于原创文本。译作的句段结构容量得到扩展,长句段比重较大,但并未增加读者的阅读负担。由此可见,虽然周瘦鹃的翻译作品以可读性高和通俗易懂着称,但在语言使用的累积性效果上看明显区别于其创作。第二,结合对关键词表中的人称代词“伊”以及部分使用差异显着的名词和形容词的分析可见,周瘦鹃翻译文本在叙事结构的故事层面也偏离了其创作文本。周瘦鹃译作中的女性人物形象描写资源更加丰富,更常聚焦于女性主人公,构建出的女性人物更加写实、丰满和复杂。在故事情节建构上,周瘦鹃在译作中保留了大量来自源语文化的相关词汇,同时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少了许多原创中弥漫的哀情成分。第三,通过分析两类语料中使用频率迥异的人称代词“我”和部分感官动词和言说动词可见,周瘦鹃译作与创作在叙述者和聚焦者的选择、人物话语呈现等话语层面的叙事结构特征上呈显着差异。译作中叙述者对叙事进程的显性干预减少,对受述者的引导减弱;采用故事内人物聚焦的频率提高,人物对话在故事情节推进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对故事内人物聚焦,尤其是借助次要人物侧面烘托主要人物和主线情节的依赖性明显加强。研究最后还从翻译活动的本质属性、诗学传统、翻译发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译者个人因素等四个方面对上述周瘦鹃翻译文本特征进行了解释。周瘦鹃翻译语言词汇密度较低,虚词使用比重和句段长度增加等文本层面的特征,可以从翻译活动的本质属性,包括认知特征和源语干扰等方面得到部分解释。中西方诗学传统的差异则造就了周瘦鹃译作和创作在小说主题、人物形象和叙述话语等深层叙事结构上的不同。社会文化语境通过翻译目的和发表媒介对翻译文本产生影响。而译者的个人因素,包括他的性格、文学素养和职业身份,在翻译作品的故事主题、人物形象和叙述视角等各方各面都留下了印记。本研究不仅对现有采用定性方法分析所得的周瘦鹃翻译文本特征进行了证实或证伪,为这些特征的具体表现提供了量化数据的佐证,同时也在以往采用单一研究方法无法深入探讨的一些问题上得到初步的分析结果。在方法论上,现有语料库研究中鲜有将同一译者/作者的文学作品两相对比,本研究在比较模式上是对语料库翻译研究范式的有益补充。最后,研究使用语料库手段,针对文学史与翻译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对中国早期文学、特别是早期翻译文学研究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知识经济·中国直销》杂志,世界直销(中国)研究中心直销百科网[10](2018)在《2017年度中国直销行业业绩报告》文中提出截至2018年1月25日,根据《知识经济·中国直销》杂志历年对商务部直销行业信息管理系统发布数据进行的统计,中国已经获得《直销经营许可证》且获得官方公示的直销企业有90家,已公示申牌声明但还未获得牌照公示的准直销企业共计48家,因此中国直销行业最终的拿牌企业和申牌企业数量共计138家。其中,年度新增好当家、绿活美地、益宝、同仁堂、沃德绿世界、自然阳光、吉美生物、永健、
二、《紫罗兰》女性定位的意义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紫罗兰》女性定位的意义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新形势下紫罗兰家纺营销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综述 |
2.1 相关概念综述 |
2.1.1 家纺相关概念 |
2.1.2 市场营销概念 |
2.2 营销理论综述 |
2.2.1 STP理论 |
2.2.2 4p营销理论 |
2.3 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工具 |
2.3.1 PEST分析 |
3 新形势下紫罗兰家纺营销环境分析 |
3.1 紫罗兰家纺简介 |
3.2 新形势下家纺业的概况 |
3.3 紫罗兰家纺宏观环境分析 |
3.3.1 政治与法律环境分析 |
3.3.2 经济环境分析 |
3.3.3 社会与自然环境分析 |
3.3.4 技术环境分析 |
3.4 紫罗兰家纺微观环境分析 |
3.4.1 竞争者分析 |
3.4.2 供应商分析 |
3.4.3 顾客分析 |
3.5 紫罗兰家纺SWOT分析 |
3.5.1 优势分析 |
3.5.2 劣势分析 |
3.5.3 机会分析 |
3.5.4 威胁分析 |
4 新形势下紫罗兰家纺营销策略现状分析 |
4.1 紫罗兰家纺目标市场战略分析 |
4.1.1 紫罗兰家纺目标市场与市场定位分析 |
4.1.2 目标市场战略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 基于4p的营销组合策略的分析 |
4.2.1 产品策略分析 |
4.2.2 价格策略分析 |
4.2.3 渠道策略分析 |
4.2.4 促销策略分析 |
5 新形势下紫罗兰家纺营销策略的优化建议 |
5.1 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的建议 |
5.1.1 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市场 |
5.1.3 市场定位 |
5.2 紫罗兰家纺营销组合策略的优化建议 |
5.2.1 产品策略优化建议 |
5.2.2 定价策略优化建议 |
5.2.3 渠道策略优化建议 |
5.2.4 促销策略优化建议 |
6 紫罗兰家纺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6.1 组织制度保障 |
6.2 完善激励机制 |
6.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6.4 打造企业强大凝聚力 |
6.5 加强企业人才建设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并非消闲娱乐:《紫罗兰》的理性启蒙实践研究(1925-193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意识 |
二、文献综述 |
(一)对民国时期文化消闲类刊物的相关研究 |
(二)对《紫罗兰》杂志的相关研究 |
(三)对民国时期知识分子与文化思想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主要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紫罗兰》的创办背景及基本情况 |
第一节 《紫罗兰》的创办背景 |
一、创办《紫罗兰》的时代背景 |
二、创办《紫罗兰》的文化土壤 |
第二节 《紫罗兰》的基本情况与发展历程 |
一、 《紫罗兰》的基本情况 |
二、 《紫罗兰》的发展历程 |
第二章 “曲线救国”:《紫罗兰》的政治启蒙 |
第一节 知晓国事:建立国民的基本认识 |
一、以现实小说讽刺国民的“看戏心理” |
二、以随笔杂谈帮助国民知晓国事 |
第二节 正视国难:唤醒国民的国家意识 |
一、揭露军阀混战下的民不聊生 |
二、批判官不为民和兵不言理的社会现象 |
三、开辟“非战号”,倡导国家和平 |
第三节 知识救国:号召国民的行动魄力 |
第三章 文明培育:《紫罗兰》的社会启蒙 |
第一节 以革除封建陋习宣扬文明生活 |
一、批判旧式婚姻,倡导恋爱自由 |
二、批评生活陋习,提倡文明习惯 |
第二节 以批评教育纠正社会风气 |
一、讽刺家庭关系,培养国民是非观 |
二、批评学风浮躁,强化教育观念 |
三、批评“看人下菜”,改善人际关系 |
四、批评崇洋媚外,增强国家自信 |
第四章 价值塑造:《紫罗兰》的思想启蒙 |
第一节 树立民德:引导国民价值观 |
一、分享处世之道,提升国民素质 |
二、反对贪图虚荣,倡导务实风气 |
第二节 开放民风:拓宽国民眼界 |
一、解放传统思想,呼吁男女平等 |
二、学习西方文化,塑造现代女性形象 |
第五章 《紫罗兰》——消闲外壳下的启蒙内核 |
第一节 《紫罗兰》之消闲外壳 |
一、以精致装帧的外壳吸引中上流阶层 |
二、以小说为主的呈现方式凸显消闲杂志定位 |
第二节 《紫罗兰》之启蒙内核 |
第三节 消闲与启蒙之间:《紫罗兰》内容呈现背后的原因分析 |
一、社会环境与现实原因 |
二、 《紫罗兰》主编周瘦鹃及同人群体的个人关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理论视野 |
一、为什么选择1943年 |
二、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视野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 |
一、断代史和区域文学研究 |
二、20 世纪40 年代文学史研究 |
三、“1943 年文学”研究的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之处 |
上篇 文学生态:政治割据下的三区并存 |
第一章 解放区的政治治理与文化领导 |
第一节 解放区社会的政经“一元化” |
一、经济封锁下的自力更生 |
二、军事威协下的政治治理 |
第二节 《讲话》规范下的“文学遵命” |
一、《讲话》带来的文艺新思想 |
(一)《讲话》思想的政治阐释 |
(二)解放区文艺的管理制度 |
(三)《讲话》影响下的创作转向 |
二、《讲话》开辟的文学新局面 |
小结 |
第二章 沦陷区的异族压迫与文学万象 |
第一节 日伪的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 |
一、日伪的政治奴役 |
(一)经济“统制化” |
(二)政治社会化 |
(三)新国民运动 |
二、汪伪的文化殖民 |
(一)大东亚文学者大会 |
(二)思想文化的强化管制 |
第二节 异族入侵下的自我言说与文坛万象 |
一、沦陷区人民的中华民族认同 |
二、商业期刊与演出支撑的沦陷区文学 |
(一)商业期刊提供的言说平台 |
(二)《万象》与进步文人的文学坚守 |
(三)商业演出与市民戏剧 |
小结 |
第三章 国统区的纷繁乱象与文坛百态 |
第一节 腐败政治激化的社会矛盾 |
一、国民党的腐败统治 |
(一)日渐崩溃的经济体系 |
(二)专制独裁的政治治理 |
二、国民党政府的文化管制 |
(一)加强引导的文艺政策 |
(二)逐步收紧的审查管制 |
第二节 艰难时局下的文坛百态 |
一、文人的坚守与阵地的对恃 |
(一)窘迫生活下的文人坚守 |
(二)期刊阵地的国共对恃 |
二、国统区冲突缠绕下的文学现象 |
(一)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
(二)以期刊为依托的文学团体 |
(三)“借古讽今”历史剧的兴盛 |
(四)乱世中各类文学探索的杂陈 |
小结 |
下篇 美学新变:多元向度中的美学突越 |
第四章 解放区文学的新形式与新体裁 |
第一节 以“评书体”为代表的小说新变 |
一、赵树理:“评书体”小说的开创者 |
二、“山药蛋派”作家的集体绽放 |
第二节 诗歌散文的“合势应时” |
一、“歌诗体”的复兴 |
二、报告文学的“应时”效应 |
第三节 旧剧革新的历史召唤 |
一、平剧(京剧)改革 |
二、秦腔改革 |
第四节 新秧歌运动的兴起和影响 |
一、《兄妹开荒》:秧歌剧的开山之作 |
二、《周子山》:走向新歌剧 |
小结 |
第五章 沦陷区文学的家国情怀与个人书写 |
第一节 小说:“言”与“不言”中的生命诉说 |
一、市民小说的“生命自适” |
(一)张爱玲:世俗生活的俗中见雅 |
(二)苏青:女性经验的坦率表达 |
(三)“获奖作品”的个体书写 |
二、乡土小说的“家国情怀” |
(一)雷妍:《良田》里的故土坚守 |
(二)其他作者的乡土小说 |
第二节 戏剧:“演”与“不演”中的现实博弈 |
一、秦瘦鸥:因《秋海棠》带出的家国隐喻 |
二、黄佐临和费穆:用“笑”与“哭”实现情感宣泄 |
三、杨绛:以“喜剧双璧”洞彻市民社会 |
四、陈绵:于黑暗中等候光明 |
第三节 诗歌散文中个体生命的突围与反思 |
一、南星:“庭院”中的生命突围 |
二、周作人:焦虑的文化反思 |
三、俞平伯:《独语》中的自我解脱 |
小结 |
第六章 国统区文学的众声喧哗与纵深推进 |
第一节 小说文体的转型与创新 |
一、成熟作家的创作转型 |
(一)茅盾:回归古典传统 |
(二)巴金:潜入庸常人生 |
(三)老舍:直面血泪现实 |
(四)沈从文:穿越牧歌回落染污世俗 |
(五)张恨水:从鸳蝴言情到辛辣现实 |
二、小说文体的创新探索 |
(一)徐訏:间谍传奇框架下的哲理思考 |
(二)路翎:以“主观战斗精神”张扬生命蛮性力量 |
第二节 话剧舞台上历史与现实的独特呈现 |
一、郭沫若:用历史影射现实 |
二.曹禺:直截反映当下的“急就篇”尝试 |
三、吴祖光:叩问人性的诗意廻响 |
第三节 “跨界文体”的惊艳亮相 |
一、冯至:诗化与散文化的小说精品 |
二、穆旦:杂糅多种手法自成一家的哲理长诗创制者 |
三、沈从文:新体散文的尝试开拓人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1925-1937年上海文学期刊的经济意识与文学空间建构 ——以《紫罗兰》《太阳月刊》《现代》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第一章 上海文学市场的经济文化形态 |
第一节 上海文学期刊的经济文化环境 |
一、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 |
二、全国的印刷出版中心 |
三、文人汇集 |
四、租界相对宽松自由的言论空间 |
第二节 稿酬制度与作家身份的现代转型 |
第三节 上海文学市场的发展 |
一、市民读者的知识化与阅读需求 |
二、现代印刷媒介与刊物发展 |
第二章 期刊创办的经济意识与经济行为 |
第一节 期刊创办的经济目的 |
第二节 读者意识的树立 |
一、读者群体的划分与争夺 |
二、开设编读对话栏目 |
第三节 期刊实施的经济行为 |
一、卖点的设置 |
二、作家群体的打造 |
三、商业营销策略的运用 |
第三章 文学期刊对文学空间的建构 |
第一节 《紫罗兰》对市民日常生活空间的建构 |
一、对市民日常消费的导向 |
二、建构日常生活空间 |
第二节 《太阳月刊》对革命意识形态空间的建构 |
一、“革命+恋爱”的叙事模式 |
二、营造无产阶级革命意识形态语境 |
第三节 《现代》对现代都市空间的建构 |
一、对现代都市空间的书写 |
二、对物质享受的自由追求 |
第四章 经济意识与现代文学空间的建构 |
第一节 经济意识促进文学空间的大众化 |
第二节 编创群体的经济意识 |
第三节 现代文学空间的复杂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5)“鸳鸯蝴蝶派”电影都市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研究意义 |
第一章 “鸳鸯蝴蝶派”电影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鸳鸯蝴蝶派”:从小说到电影 |
第二节 “鸳鸯蝴蝶派”电影的诞生 |
第三节 “鸳鸯蝴蝶派”电影的艺术特色 |
第二章 电影中都市空间的创意与表达 |
第一节 电影空间的概念和分类 |
一、电影空间的概念 |
二、电影空间的分类 |
第二节 电影中都市空间的创意 |
第三节 电影中都市空间的表达 |
第三章 “鸳鸯蝴蝶派”电影私人空间的创意与表达 |
第一节 私人空间中的隐私观念 |
一、隐私观念的基本概念 |
二、隐私观念的文化差异 |
第二节 私人空间中的权力关系 |
一、权力主体的文化冲突 |
二、权力主体的阶级分层 |
第三节 私人空间中的人际互动 |
一、人际互动中的“空间距离” |
二、人际互动的非语言沟通 |
第四章 “鸳鸯蝴蝶派”电影家庭空间的创意与表达 |
第一节 家庭空间中的格局和意义 |
一、家庭空间中的房屋格局 |
二、家庭空间中的布景与道具 |
第二节 家庭空间中的人际关系 |
一、家庭人际关系类别 |
二、家庭关系中的角色认知 |
第三节 家庭空间中的氛围与心理 |
一、家庭空间的环境氛围 |
二、家庭空间的心理感知 |
第五章 “鸳鸯蝴蝶派”电影公共空间的创意与表达 |
第一节 公共空间中的精神家园 |
一、工厂的现代化象征 |
二、汽车的快感转化 |
三、乡村的精神家园 |
第二节 公共空间中的娱乐消遣 |
一、娱乐空间的勃兴 |
二、异域风情的空间 |
第三节 公共空间中的女性空间 |
一、公共空间中的女性 |
二、舞台上的女性 |
三、职业场所中的女性 |
第六章 “鸳鸯蝴蝶派”电影都市空间的美学表现 |
第一节 画面造型的唯美性 |
一、构图的形式与基本要素 |
二、对称性构图形成美感 |
三、唯美主义思想的影响 |
第二节 叙事风格的写意性 |
一、意象组合成意境 |
二、空间畸变及其“间离效果” |
三、“留白”的空间修辞 |
第三节 审美趣味的娱乐性 |
一、市民阶层的趣味性 |
二、消费文化的空间逻辑 |
三、凝视的快感与特技奇观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6)“无处可归者的聚集地” ——细读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作家生平与作品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确立身份定位的少女形象 |
第一节 少女性别意识的构建 |
第二节 少女性意识的发展 |
第三节 少女对死亡的认知 |
第四节 少女身份的确立与母女关系 |
第五节 疯女人的诞生 |
第二章 探寻自身价值的中年女性形象 |
第一节 回归家庭的中年女性 |
第二节 被迫选择独立生活的中年女性 |
第三节 主动寻求自我价值的中年女性 |
第四节 坚持自我的中年女性 |
第三章 与生活达成和解的老年女性形象 |
第一节 身陷“失语”处境的老年女性 |
第二节 期盼生活希望的老年女性 |
第三节 平和地接受生活的老年女性 |
第四章 门罗女性书写的背景与意义 |
第一节 小镇独特的地域文化 |
第二节 门罗的成长经历 |
第三节 男权文化的阻碍 |
第四节 门罗女性书写的意义与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东吴系”女作家与吴地《紫罗兰》(后)的女性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女性为主导的两性关系新模式的建构 |
二、男性形象的弱化与符号化 |
三、《紫罗兰》 (后) 杂志的女性定位 |
四、结语 |
(8)论周瘦鹃20世纪20年代主编刊物“专号”的编辑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学术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创新点 |
2 周瘦鹃与20年代主编三种刊物及专号的概述 |
2.1 周瘦鹃文学活动概况 |
2.2 《半月》(1921)、《紫兰花片》(1922)、《紫罗兰》(1925)的历史文化语境 |
2.2.1 三大杂志及其专号 |
2.2.2 三大杂志刊行的背景 |
2.3 专号的设置与类型划分 |
2.3.1 1911 -1930 年专号探源 |
2.3.2 周瘦鹃主编刊物专号的设置与类型 |
3 从个人、社会、国家层面启发大众树立正确价值观——社会人生类型专号 |
3.1 对青年人生观的积极引导——青年苦闷号、死的问题号 |
3.1.1 社会环境的压迫 |
3.1.2 婚恋失败的挫败 |
3.1.3 对消极情绪的劝诫和引导 |
3.2 在消闲娱乐文化中培养人的社会道德观 |
3.2.1 抒写社会黑暗,展现忧患意识和批判精神 |
3.2.2 传播民族传统精神与“五四”精神,提倡道德培养 |
3.3 提倡非战,呼吁家国和平——非战号 |
3.3.1 描绘战争惨景,控诉不义内战 |
3.3.2 揭露军阀行径,指斥人性之恶 |
3.3.3 揭发战争实质,呼吁家国和平 |
4 宣扬情感与妇女问题中自由平权、民主平等观念——妇女、婚恋家庭类型专号 |
4.1 追求精神至上、品格高尚的婚恋自由 |
4.1.1 书写婚恋问题,彰显问题意识 |
4.1.2 破除婚恋阻碍,主张婚恋自由 |
4.1.3 崇尚精神恋爱,追求婚恋品格 |
4.2 对都市陷阱下另类女性的社会救赎——娼妓问题号、妻妾问题号 |
4.2.1 都市女性堕落的悲剧人生和成因 |
4.2.2 呼吁救赎女性,维护女性权益 |
4.3 构建改良性质的现代小家庭模式 |
4.3.1 主张男女平等、互助和谐的夫妇结合模式 |
4.3.2 倡导和睦家庭氛围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
5 提倡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培养和消闲娱乐观念——都市与时尚生活类型专号 |
5.1 电影、歌舞等艺术对市民大众的艺术熏陶和审美培养 |
5.1.1 宣传通俗艺术,促进通俗文艺的传播与接受 |
5.1.2 探讨艺术理论,促进通俗文艺的繁荣与发展 |
5.1.3 引导价值判断,培养正确的艺术审美观 |
5.2 新年娱乐文化的求新求奇——春节号 |
5.2.1 专号栏目特色化 |
5.2.2 私人领域公共化 |
5.2.3 突显“新”质,普及新年文化 |
5.3 都市日常休闲、时尚潮流的生活指南——消夏号、美人号 |
5.3.1 都市女性养成指南 |
5.3.2 消夏生活指南 |
6 注重专号多样化与多元开放理念——其他类型专号 |
6.1 “秋季小说号”、“春季小说号”、“夏季小说号”——仿效域外杂志,注重开放自由 |
6.1.1 对域外流行杂志的模仿 |
6.1.2 三个专号的意义与价值 |
6.2 “毕倚虹追悼号”、“曼殊上人纪念号”——对友人的纪念和怀念 |
6.2.1 展现交友状况,表达怀念之情 |
6.2.2 刊载同人作品,宣传文化名人 |
6.3 “春季号”——顺时应季,丰富多元 |
7 周瘦鹃20 世纪20 年代主编专号的编辑理念对文坛的影响 |
7.1 专号编辑理念的独特性 |
7.1.1 时尚新颖 |
7.1.2 多元包容 |
7.2 专号编辑理念对通俗文学和新文学的贡献 |
7.3 周瘦鹃文学编辑活动在文学史中的地位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基于语料库的周瘦鹃英汉翻译文本研究 ——以经典叙事学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问题 |
1.3 研究意义与创新 |
1.4 研究结构 |
第二章 周瘦鹃翻译活动研究综述 |
2.1 周瘦鹃文学活动的史学定位 |
2.1.1 围绕“鸳鸯蝴蝶派”的传统定位 |
2.1.2 “再”定位 |
2.2 周瘦鹃翻译活动特征及影响研究 |
2.2.1 原文选择 |
2.2.2 文本特征 |
2.2.3 翻译策略 |
2.2.4 周瘦鹃翻译与创作的互动关系 |
2.3 现存问题 |
第三章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文本特征研究 |
3.1 语料库翻译学 |
3.1.1 翻译共性研究 |
3.1.2 具体语言对翻译语言特征研究 |
3.1.3 语料库翻译文体研究 |
3.2 经典叙事学与语料库翻译研究 |
3.3 翻译语言和叙事效果的成因解释 |
3.4 周瘦鹃翻译与创作语料库建设与数据提取 |
3.4.1 语料搜集与取样 |
3.4.2 语料转写与分词 |
3.4.3 作为研究出发点的关键词表 |
3.5 小结 |
第四章 周瘦鹃翻译文本的词汇句法特征 |
4.1 翻译文本的宏观语言特征 |
4.1.1 词汇密度 |
4.1.2 高频词 |
4.1.3 高频词簇 |
4.2 翻译文本的词汇特征 |
4.2.1 词类分布 |
4.2.2 高差异度值的实词 |
4.2.3 高差异度值的虚词 |
4.3 翻译文本的句法特征 |
4.3.1 句段长度 |
4.3.2 典型封闭结构 |
4.4 小结 |
第五章 故事层面的周瘦鹃翻译文本特征 |
5.1 翻译文本的女性形象:以人称代词“伊”为参数 |
5.1.1 “伊的”搭配语义分布 |
5.1.2 女性的社会身份:以“伊的丈夫”为例 |
5.1.3 女性的外貌体态:以“伊的手”为例 |
5.1.4 女性的情感经历:以“伊的心”为例 |
5.2 翻译文本的故事情节:以差异显着的名词与形容词为参数 |
5.2.1 故事情节主题 |
5.2.2 翻译文本“奇怪”的故事情节发展 |
5.2.3 创作文本悲伤的情绪氛围 |
5.3 小结 |
第六章 话语层面的周瘦鹃翻译文本特征 |
6.1 翻译文本的叙述者:以人称代词“我”为参数 |
6.1.1 第一人称见证者视角 |
6.1.2 第一人称主要人物视角 |
6.1.3 全知视角 |
6.2 翻译文本的聚焦者:以感官动词“瞧”和“知道”为参数 |
6.2.1 聚焦的视觉侧面 |
6.2.2 聚焦的心理侧面 |
6.3 翻译文本中的人物话语呈现:以差异显着的言说动词为参数 |
6.3.1 中性言说动词 |
6.3.2 情感型言说动词 |
6.4 小结 |
第七章 周瘦鹃翻译文本特征成因解释 |
7.1 翻译活动的本质属性 |
7.1.1 翻译活动的认知特征 |
7.1.2 原文干扰 |
7.2 诗学传统 |
7.2.1 小说主题 |
7.2.2 人物形象 |
7.2.3 叙事话语 |
7.3 社会文化环境 |
7.3.1 翻译目的 |
7.3.2 发表媒介 |
7.4 译者个人因素 |
7.4.1 个人性格 |
7.4.2 文学素养 |
7.4.3 职业身份 |
第八章 结论 |
8.1 研究发现 |
8.2 研究启示 |
8.3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周瘦鹃翻译语料目录 |
附录2 周瘦鹃原创语料目录 |
附录3 周瘦鹃翻译作品关键词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项目 |
四、《紫罗兰》女性定位的意义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形势下紫罗兰家纺营销策略的研究[D]. 黄海蓉. 中原工学院, 2021(09)
- [2]并非消闲娱乐:《紫罗兰》的理性启蒙实践研究(1925-1930)[D]. 魏煜轩. 兰州大学, 2021(12)
- [3]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D]. 张挺玺.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4]1925-1937年上海文学期刊的经济意识与文学空间建构 ——以《紫罗兰》《太阳月刊》《现代》为例[D]. 潘奔奔.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5]“鸳鸯蝴蝶派”电影都市空间研究[D]. 袁叶. 扬州大学, 2019(06)
- [6]“无处可归者的聚集地” ——细读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D]. 何帆. 深圳大学, 2019(11)
- [7]“东吴系”女作家与吴地《紫罗兰》(后)的女性定位[J]. 韩颖琦,付语含.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 [8]论周瘦鹃20世纪20年代主编刊物“专号”的编辑理念[D]. 孙露萍.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9]基于语料库的周瘦鹃英汉翻译文本研究 ——以经典叙事学为视角[D]. 李婵.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6)
- [10]2017年度中国直销行业业绩报告[J]. 《知识经济·中国直销》杂志,世界直销(中国)研究中心直销百科网. 知识经济(中国直销),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