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黄芩及Glucosamine/Chondroitin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病原生物学
作者: 陈曦
导师: 李凡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黄芩
文献来源: 吉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为了详细探讨黄芩(SB)和glucosamine/chondroitin(GC)及二者联合(联用后的药物以Arthrigia 命名)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作用的分子机制,选择RA 的体外模型-人关节滑膜细胞株MH7A 细胞和人软骨细胞株C28/I2 细胞,利用RT-PCR 及Western Blot 技术研究SB 和GC 对IL-1β和TNF-α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并检测SB 和GC 抗炎时对MMP-1 和MMP-13 mRNA 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SB 可不同程度降低MH7A 细胞中MMP-1 和MMP-13 mRNA 的表达;GC 可轻微降低MH7A 细胞中MMP-1 mRNA 的表达;SB 可降低MH7A 细胞中TNF-α的蛋白表达,对IL-1β蛋白表达作用不明显。采用完全弗氏佐剂足跖部注射方式建立单侧后肢佐剂性关节炎的大鼠模型。对佐剂性关节炎的大鼠分别用SB、GC及不同浓度的Arthrigia 进行治疗给药,结果证实, Arthrigia 是一种有效的抗炎症及免疫调节性药物,可有效治疗或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症状的出现。本研究的结果揭示了黄芩和glucosamine/chondroitin在RA发病分子机制中的作用,为临床应用黄芩和glucosamine/chondroitin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新药Arthrigia 的开发提供试验依据。
论文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绪论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一、感染因素
二、遗传因素
三、细胞因子在RA 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四、炎症介质
五、内分泌因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在RA 发病中的作用
第二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研究进展
一、非甾体抗炎药
二、免疫病理学疗法
三、中医药疗法
四、辅助治疗药物
五、生物制剂与免疫疗法
六、基因治疗
七、骨髓移植
八、血液净化
第二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二、方法
第二节 实验结果
一、体外实验结果
二、体内实验结果
第三节 讨论
一、类风湿性关节炎体外实验细胞模型的选择与建立
二、类风湿性关节炎体内实验动物模型的选择与建立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8-26
参考文献
- [1].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组方用药及其配伍规律研究[D]. 金渊光.南京中医药大学2005
- [2].豆豉姜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D]. 林兵.第二军医大学2014
- [3].山茱萸总甙抗类风湿性关节炎分子免疫机理研究[D]. 李建民.北京中医药大学2001
- [4].祖师麻主要活性成分的口服吸收及代谢研究[D]. 单进军.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
- [5].雷公藤甲素治疗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 郭伟健.南方医科大学2012
- [6].金荞麦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理作用研究[D]. 申玲玲.华中科技大学2013
- [7].痹痛清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D]. 沈昆金.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
- [8].飞龙掌血镇痛抗炎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童玲.华中科技大学2015
- [9].西青果抗炎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及体内外抗炎作用研究[D]. 赵映兰.第三军医大学2016
- [10].基于“一体多用”的乌头新药用部位及制剂研究[D]. 欧水平.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
相关论文
- [1].类风湿性关节炎从“络”辨治及寒热方剂作用机理研究[D]. 李梢.北京中医药大学2001
- [2].山茱萸总甙抗类风湿性关节炎分子免疫机理研究[D]. 李建民.北京中医药大学2001
- [3].中药风湿宁对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D]. 罗利华.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
- [4].类风湿性关节炎从“脾”论治的理论、临床及实验研究[D]. 刘健.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
- [5].中药风湿宁防治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张耿豪.成都中医药大学2003
- [6].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方案研究[D]. 何羿婷.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
- [7].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环节和细胞免疫调控机理的研究[D]. 陈光星.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
- [8].蜈蚣三七提取物抗类风湿性关节炎分子免疫机理的研究[D]. 邴飞虹.湖北中医学院2006
- [9].当归拈痛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机理及配伍的实验研究[D]. 袁立霞.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
- [10].痹愈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骨侵蚀治疗机制的实验研究[D]. 刘洋.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