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结构主义文论,是一种有着独特规定性与历史意义的文学理论形态。它上承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等注重文本分析的科学主义传统,同时又开启了后结构主义那具有颠覆意味的解构思想。本文取结构主义文论在中国的传播作个案研究,旨在全面而完整地认识与把握结构主义文论在新时期中国文学理论批评领域的接受历史和本土化实践。本文确立的任务有三:阐述结构主义文论与新时期文论之间的内在关系;梳理结构主义文论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考察结构主义文论的中国化实践。 本文首先分析了结构主义文论在中国传播的背景和条件。新时期文论的发展需要为结构主义文论的引进和接受提供了某些合法性的前提和根据。结构主义文论自身的特殊规定性也正好符合新时期文论的某些发展要求。审美原则的出现彰显了文学艺术的特殊品格,也树立了文学理论批评的重要准则。结构主义文论对于作品形式规则的强调刚好满足新时期文学理论的上述历史要求。随着对于文学特殊规律性的认同,文学的本体论意义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界。文论界关于文学内部研究的讨论将文学作品的语言特性和形式层面进一步凸现出来。结构主义文论的自律化研究立场和原则正好体现出文学研究的本体论转向。结构主义文论的内在论模式也推动了新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语言学革新。审美原则和本体论的崛起直接关联着文本批评的发展需求。结构主义文论的文本研究取向正好可以弥补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在文本研究方面的缺失和不足。正因为新时期文论与结构主义文论之间存在着一些内在的需求与需求的满足的关系,结构主义文论才得以顺利地进入中国,并且对我国的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新时期文论对结构主义文论又存在着某些限制性因素。对于“人”的人文关怀一直是新时期文论的一个重要主题。我国20世纪80年代文学理论的启蒙主义诉求已充分展现出对于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的高度关注。90年代的人文精神大讨论更要求文学理论应当贯注人文理性的价值原则。结构主义文论的科学主义特性与反主体性倾向都与新时期文论的人文关怀精神存在着一定的抵牾。文化研究的勃兴也在一定意义上制约了结构主义文论的发展。文化研究既吸收了结构主义的一些文本分析方法,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ABSTRACT导论第一章 新时期文论与结构主义文论之间的内在关系第一节 新时期文论对于结构主义文论的内在需求一、审美原则的崛起二、文学本体论观念的出台三、文本批评发展的历史需要第二节 新时期文论对结构主义文论传播的制约作用一、“人”的关怀与结构主义文论的抵触二、文化研究对结构主义文论的冲击第二章 结构主义文论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第一节 初始阶段的译介一、结构主义资料的初步翻译二、结构主义的初步评介(一) 结构主义及其方法论评述(二) 结构主义文论的初步介绍三、小结第二节 发展阶段的翻译和研究一、结构主义著作与结构主义研究资料的大量翻译二、结构主义文论研究的丰富与拓展(一) 结构主义及其方法论研究的发展(二) 结构主义文论研究的全面展开三、结构主义文论的借鉴和改造四、小结第三节 深入阶段的引进和融会一、结构主义文献及结构主义研究著述的持续翻译二、结构主义文论的深入研究和融会(一) 结构主义文论的宏观考察(二) 对个别结构主义者的个案研究(三) 叙事学的研究与建设三、小结第三章 结构主义文论在中国文学批评实践中的应用第一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结构主义批评方法第二节 结构主义批评对中国文学的批评实践一、结构主义批评与古典文学研究(一) 结构主义批评对古典诗词的解读(二) 结构主义批评对古代叙事作品的分析二、结构主义批评对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影响(一) 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语言与形式批评(二) 现当代文学文本的结构主义分析第三节 结构主义批评对文学史研究的建设作用一、文学史研究模式的转变二、结构主义批评与文学史研究的结合(一) 结构主义文学史理论的评介(二) 结构主义文学史的理论建构与写作实践第四节 结构主义批评在西方文学研究中的表现一、西方文学文本的结构主义解读二、结构主义批评对西方文学研究的意义第四章 结构主义文论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总体审视第一节 结构主义文论对新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贡献及其缺失一、结构主义文论的科学主义影响二、结构主义文论之人文价值取向的缺失第二节 结构主义文论的历史处境及其发展前景一、结构主义文论的双重定位二、新时期文论语境的多元化与结构主义文论的前景(一) 结构主义文论的纵深发展(二) 结构主义文论面临的挑战结语主要参考文献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结构主义文论论文; 中国论文; 传播论文; 影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