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人格结构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前期思想相比,人格结构理论是弗洛伊德晚期的思想,更多地注意到了生活环境和社会条件对人的精神和心理活动的影响。对王熙凤的人格研究,也是从生活环境和社会条件这两个角度入手,通过对其言行的具体分析,我们看到了王熙凤自身的欲望与当时社会封建道德伦理规则间矛盾斗争的复杂性。她的本我欲望与超我准则之间的冲突造成了她的悲剧人生。王熙凤的本我与生俱来,包括代表爱和建设力量的生本能与代表恨和破坏力量的死本能,她的行为源于本我的欲望冲动。而当时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条件又不允许凤姐的本我任意妄为,言行要符合时代的超我准则。此时自我便协调本我与超我的关系,力图以一种合理化的防御方式既满足本我需求又不违背现实原则。防御与抑制只能暂时满足本我,最终它还是冲脱了自我的束缚。凤姐的欲望越来越难以满足,最终受到超我惩罚,导致死亡悲剧。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道德世界观视野下“精神分析”诠解[J]. 江海学刊 2019(01)
- [2].道德记忆的复杂性及其认知路径[J]. 齐鲁学刊 2019(02)
- [3].精神分析[J]. 大众心理学 2018(12)
- [4].精神分析风格再现过程[J]. 校园英语 2019(35)
- [5].安娜·弗洛伊德:从精神分析公主到儿童精神分析之母[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09)
- [6].译者原文风格再现过程的精神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42)
- [7].缓慢地奢侈着[J]. 健康之家 2016(12)
- [8].革命的幻象[J].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2016(00)
- [9].精神分析视野下的人物形象研究——以电影《色·戒》为例[J]. 青年文学家 2017(03)
- [10].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阈下的《地下室手记》[J]. 青年文学家 2017(15)
- [11].身多疾病纷扰心——解读严英秀作品中的病态女性[J]. 青年文学家 2017(21)
- [12].透梦观愿景——浅析《梦的解析》中梦是潜意识欲望的满足之观点[J]. 青春岁月 2017(09)
- [13].从精神分析角度看双生花题材[J]. 明日风尚 2017(06)
- [14].为什么后悔会成瘾?[J]. 健康之家 2017(06)
- [15].浅析《深林之屋》中精神分析文论的运用[J]. 北方文学 2017(17)
- [16].情欲游戏与性别困惑——埃里卡形象精神分析[J]. 芒种 2017(06)
- [17].自我逃避到心灵解脱——从精神分析视角看《恐怖游轮》[J]. 北方文学 2017(18)
- [18].“一见钟情”的心理学解析[J]. 大众心理学 2017(09)
- [19].中国生活遇见精神分析——第四届中国精神分析大会在合肥成功举办[J]. 心理与健康 2015(12)
- [20].精神分析的新时代:适应与创新[J]. 心理学通讯 2019(03)
- [21].我是听故事的人(组诗)——一个精神分析师的手记[J]. 星星 2018(07)
- [22].“我有了新感觉”——精神分析初学者的状态[J]. 大众心理学 2015(01)
- [23].《释梦》与精神分析浅谈[J]. 中学生百科 2014(14)
- [24].精神分析情境的相互性——关系精神分析的临床观点[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5)
- [25].2009第二届中国精神分析大会征文通知[J]. 上海精神医学 2009(02)
- [26].精神分析美学:探求广告中物我混同的美[J]. 新闻研究导刊 2018(22)
- [27].精神分析的态度[J]. 心理学通讯 2019(03)
- [28].现代精神分析与文艺心理学[J]. 中华文化论坛 2014(11)
- [29].长镜头(组诗)——一个精神分析师的手记[J]. 辽河 2019(02)
- [30].优秀精神分析师的潜质[J]. 心理与健康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