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镁铁质岩论文-李瑞年,覃艳引,邹志友

超镁铁质岩论文-李瑞年,覃艳引,邹志友

导读:本文包含了超镁铁质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元宝山,超镁铁质岩,岩石化学特征,岛弧玄武岩

超镁铁质岩论文文献综述

李瑞年,覃艳引,邹志友[1](2019)在《桂北元宝山地区超镁铁质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桂北元宝山地区超镁铁质岩岩石学和主量元素特征表明超镁铁质岩属于钙碱性玄武岩,其微量元素显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它们具有轻微的Nb和Ti负异常,显示出消减带之上的岛弧岩浆的特点。样品的Hf/Th比值为2.25~2.55,Th/Ta比值为2.44~3.0,与岛弧玄武岩的值接近(岛弧玄武岩Hf/Th <3,Th/Ta> 2.0),结合微量元素判别结果,本文推测桂北元宝山地区超基性岩为汇聚板块边缘岩浆作用的产物。(本文来源于《信息记录材料》期刊2019年06期)

朱喜[2](2019)在《江南造山带西段镁铁-超镁铁质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江南造山带(JOB)位于中国华南大陆,传统上被认为是存在于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之间的碰撞缝合带。新元古代岩浆岩广泛分布于江南造山带西段,包括镁铁-超镁铁质杂岩体,这为研究华南大陆前寒武纪的构造演化提供了良好的视角。本文报导了江南造山带西段花桥和双朗(龙胜地区)出露的镁铁-超镁铁质岩石,主要运用全岩主微量地球化学、矿物电子探针、Re-Os同位素分析测试、锆石U-Pb年代学等技术手段对其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橄榄岩样品相对较高的Mg~#(0.78-0.81)、Cr(2185-3087 ppm)和Ni(1238-1561ppm)含量,显示地幔橄榄岩的特征。MgO与SiO_2、Al_2O_3、TiO_2含量的具有负相关关系和Ni、Cr的正相关关系,表明了橄榄石、单斜辉石和铬铁矿矿物发生了明显的堆晶过程。相对较低的稀土元素含量(15.79-22.27 ppm)、轻稀土元素显示轻微富集的配分形式,无明显的Nb、Ta、Ti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的特征,表明其不同于典型特征的岛弧岩浆岩和亏损轻稀土元素特征的深海橄榄岩,我们推断橄榄岩可能形成于陆内环境并且受到交代作用的改造。橄榄岩中单斜辉石矿物Mg~#的变化(0.91-0.93、0.83-0.86)反映了橄榄岩堆晶过程中矿物成分的变化。全岩Re-Os同位素分析中,橄榄岩具有较高的Re(116-633 ppt)、Os(837-2468 ppt)含量,相似的~(187)Os/~(188)Os(0.1496-0.1896)、~(187)Re/~(188)Os(0.5939-2.2937)同位素比值、均一的γOs(6.4-26.9),良好的~(187)Os/~(188)Os与1/~(192)Os比值的线性关系,表明了岩浆岩系统中初始Os同位素的不均一性,结合橄榄岩样品尖晶石相反映的深度较浅的特征,我们认为高于球粒陨石的~(187)Os/~(188)Os同位素比值(0.1296)可能与大陆岩石圈地幔经历了多次高比例的流体/熔体的渗透反应有关。橄榄岩具有较高的T_(MA)模式年龄(1.71-4.41 Ga),说明龙胜地区至少在古元古代到太古代存在古老的大陆岩石圈地幔。相比橄榄岩,辉长岩样品具有较低的Mg~#(0.41-0.50)、Cr(34-85 ppm)和Ni(27-67ppm)含量,MgO与SiO_2、CaO、Al_2O_3、TiO_2显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表明镁铁质岩浆上升过程中发生了分离结晶作用。辉长岩相对较高的稀土元素含量(35.77-53.20ppm),更加平坦的稀土配分形式,以及轻微富集的轻稀土元素,具有类似于E-MORB的特点,明显不同于典型的岛弧岩浆岩和OIB的特征,很可能形成于一个陆内的环境,而微量元素特征则记录了后期交代作用的影响。辉长岩中角闪石矿物具有较低的Mg~#(0.43-0.61)、TiO_2、Na_2O和Al_2O_3含量,继承了辉石的成分特征,其可能为辉石交代富Si流体而成。斜长石矿物成分比较均一,具有低含量的CaO(0.08-0.31 wt.%)和K_2O(0.03-0.07 wt.%)、较高含量的Na_2O(10.7-11.9 wt.%)和Al_2O_3(15.6-19.0 wt.%),显示为钠长石,为典型的镁铁质岩浆分离结晶的产物。全岩Re-Os同位素分析中,辉长岩具有比较低的Re(199-452 ppt)、Os(7.6-30.8 ppt)含量,变化程度较大的~(187)Re/~(188)Os(37.37-4528.49)和~(187)Os/~(188)Os(1.19-444.67)比值,以及良好的~(187)Os/~(188)Os与1/~(192)Os比值的线性关系,表明了岩浆岩系统中初始Os同位素的不均一性。结合~(187)Re/~(188)Os和~(187)Os/~(188)Os明显的趋势线,我们认为辉长岩成岩过程中经历了分离结晶作用,后期可能经历了富Si流体的交代作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辉长岩的加权平均年龄为810.5±3.9 Ma,解释为辉长岩的结晶年龄,代表了龙胜地区镁铁质杂岩体的侵位年龄。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得出龙胜地区的橄榄岩具有堆晶岩的特征,可能来源于古老的大陆岩石圈地幔。辉长岩在成岩的过程中发生了分离结晶作用。最终,结合区域镁铁-超镁铁质岩浆的地球化学特征和研究成果,我们推断龙胜地区的镁铁-超镁铁质岩石更可能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而非“地幔柱”或者“岛弧”相关的构造环境。(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郑吉林,梁中恺,徐立明,郭晓宇,王大可[3](2019)在《大兴安岭嘎仙蛇绿混杂岩中超镁铁质岩地球化学、年代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林-嘎仙-吉峰蛇绿混杂岩带位于新林-喜桂图缝合带的北段,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亚造山带东段,额尔古纳和兴安地块之间,总体表现为一条NE向展布的基性-超基性岩带。新林-喜桂图缝合带作为额尔古纳和兴安地块的拼贴证据,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当时被认为由两条断裂组成,由于两条断裂带在空间上的展布一致,曾被认为同一条断裂带。随着板块理论的提出,众多学者对该缝合带的性质及形成时(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党智财,李俊建,付超,唐文龙,刘跃[4](2019)在《内蒙古中部地区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形成时代及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内蒙古中部地区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形成时代及地球化学特征,完善区域成岩成矿年代学格架,本文对克布、黄花滩和小南山岩体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及全岩地球化学分析。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克布和黄花滩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结晶年龄分别为258±2 Ma(MSWD=2.3)和262±1 Ma(MSWD=0.51),属于中-晚二迭世,小南山辉长岩应形成于中-晚二迭世(~273 Ma)。全岩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叁个岩体样品m/f值介于0.96~3.54之间,主要为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其稀土和微量元素曲线基本表现为轻稀土元素(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相对亏损的相似性特征,但也有明显的区别,显示各岩体岩浆演化或分异程度可能不尽相同。综合区域研究资料表明,内蒙古中部地区晚古生代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浆活动可能至少始于早二迭世(294Ma),持续至中-晚二迭世(273~258Ma),且二迭纪时期中亚造山带南缘较大范围内均发育较为活跃的幔源岩浆活动。克布、黄花滩和小南山岩体应形成于后碰撞伸展环境,其岩浆源区可能混染了俯冲流体交代改造的地幔楔物质,使3个岩体的岩石样品均显示具有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贫高场强元素等部分岛弧岩浆特征的信号。(本文来源于《大地构造与成矿学》期刊2019年02期)

陈思宇[5](2018)在《内蒙古陶来地区镁铁-超镁铁质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区域为陶来地区,其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西北部,华北板块与塔里木板块的结合地带,本文选取研究区内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为研究对象,结合前人文献资料,系统的对其岩石学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以及Nd同位素特征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在岩石学特征上,岩体野外呈瘤状产出,出露面积约为1.55km~2,主要岩石类型为单辉橄榄岩和中细粒辉长岩。单辉橄榄岩蛇纹石化严重,呈块状构造,细粒结构,主要矿物为橄榄石(70%~80%),次要矿物为单斜辉石(20%~30%);中细粒辉长岩局部可见绿泥石化和绿帘石化,呈块状构造,辉长结构,主要矿物为斜长石(50%~55%)和单斜辉石(45%~50%)。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上,镁铁-超镁铁质岩石均呈高镁、低碱,结晶分异程度较低,系亚碱性拉斑玄武岩;全岩稀土总量∑REE较低,轻重稀土分异程度明显,多数样品均呈正Eu异常,分布型式与元素成分同正常洋中脊玄武岩(N-MORB)相似;微量元素中的Ba、U、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Nb、Ce等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εNd(t)=4.3~14.8,均为正值且变化较大,表明岩浆源区可能为亏损地幔且演化过程受地壳混染。综合分析岩石学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以及Nd同位素特征等内容,对比前人研究成果,初步推断研究区镁铁-超镁铁质岩属拉斑玄武质岩浆成因系列,岩浆源区可能为亏损地幔,岩体形成受部分熔融作用控制,岩浆结晶分异程度较低,岩浆演化过程受到一定程度的地壳物质混染,可能形成于弧后盆地环境,是古亚洲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过程中导致的弧后次级扩张的岩浆演化产物。(本文来源于《河北地质大学》期刊2018-12-26)

汪建国,余盛强,赵旭东,吴鸣,胡艳华[6](2018)在《浙中龙游-金华地区古元古代镁铁-超镁铁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浙江龙游-金华地区发现的古元古代镁铁-超镁铁质岩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发现,岩石富集Rb、Ba、K、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高场强元素Nb、Hh、Ta、Ti、Zr等亏损,稀土配分曲线呈LREE富集型与REE平坦型两种类型,存在较低的Zr/Y与Zr/Nb比值,La/Nb和Th/Ta比值分别大于1.4和2,Ti/V比值介于11~19之间,Nb/Th比值介于3.49~5,56之间,总体反映镁铁-超镁铁质岩具有岛弧玄武岩与洋中脊玄武岩的双重特征,可能形成于一个古弧后盆地的海底扩张环境,与板块碰撞的消减带有关。(本文来源于《地质工作助推生态文明建设——浙江省地质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2-15)

付俊彧,孙巍,汪岩,钟辉,那福超[7](2018)在《吉林永吉县头道沟地区镁铁—超镁铁质岩U-Pb年代学研究及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吉林省永吉县头道沟地区出露许多与头道沟岩组相伴产出的镁铁—超镁铁质岩,鉴于其处于长春-延吉构造带附近而受到业内关注,但由于缺少高精度年代学资料,制约了对区域大地构造的深入研究。本文采用锆石U-Pb(LA-ICP-MS)方法,对镁铁—超镁铁质岩进行了年代学研究。变质辉绿岩年龄为270±5 Ma,变质橄榄岩中捕获锆石最小年龄为297 Ma,考虑岩石组合及二者紧密相伴产出,认为二者均形成于中二迭世。镁铁—超镁铁质岩中捕获的锆石记录了华北克拉通及其北缘多次重要的构造热事件。其中,变辉绿岩中获得446±6 Ma的年龄与变质橄榄岩中获得的不一致线下交点434±240 Ma年龄共同对应了华北克拉通北缘早古生代的重要构造岩浆热事件;大量的1.8~2.4Ga年龄对应古元古代辽吉造山带热事件;1377 Ma、1542 Ma与蓟县系建造时代对应;869~997 Ma与青白口系建造时代对应;在变质辉绿岩中还存在众多3.0~3.2Ga锆石年龄。分析上述年龄结构及龙岗陆块北缘古生代地质体分布特征,推测研究区深部可能存在古老的变质基底,同时也表明研究区出露的镁铁—超镁铁质岩形成于陆内构造环境,而非蛇绿岩的组成成分,这对深化区域大地构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谢志鹏,王建,HATTORI,Keiko,薛传东,钟军伟[8](2018)在《苏鲁超高压变质带胡家林超镁铁质岩成因及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胡家林超镁铁质杂岩体产于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中部,纯橄岩和(石榴)单斜辉石岩呈不连续透镜体产于蛇纹石化橄榄岩中。纯橄岩遭受了部分蛇纹石化(烧失量=6.6%~13.2%),全岩富集强相容元素(Ni、Cr、Co)和Ir族PGE(IPGE;Ir、Os、Ru)及高IPGE/PPGE值,亏损Al、Ti、V,具高Mg~#橄榄石(Fo=91.7~92.4)和高Cr~#(0.68~0.76)尖晶石。纯橄岩高耐熔地球化学及矿物化学特征和古老的大陆岩石圈地幔相一致,表明其原岩来源于弧前地幔,代表了华北克拉通古老的大陆岩石圈地幔残留。(石榴)单斜辉石岩全岩呈相对低含量的强相容元素(Cr、Ni、Co)和IPGE,高含量的Al、Ti、V和流体迁移元素(Sr、Pb和Ba),球粒陨石标准化REE配分图呈明显"上凸"型,具低Mg~#橄榄石(Fo=76.6~76.8)和低Al_2O_3(<2.76%)和高SiO_2(54.56%~56.87%)的单斜辉石。全岩组成和矿物化学表明其原岩为俯冲带内超镁铁质火成堆晶岩,最初岩浆由地幔岩高程度部分熔融的熔体和俯冲带中富H_2O流体和/或熔体构成。(石榴)单斜辉石岩原岩曾被地幔流带入扬子大陆俯冲板片和上覆地幔楔之间的俯冲通道,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和生成大量石榴石。(石榴)单斜辉石岩在折返过程中,与大陆岩石圈地幔楔剥离的蛇纹石化橄榄岩及纯橄岩相结合,形成超镁铁质杂岩体,整体被低密度的俯冲板片(主要由花岗质片麻岩和变质沉积岩组成)裹挟,折返至地壳浅部。(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曹红,孙治雷,刘昌岭,姜学钧,何拥军[9](2018)在《超慢速扩张环境下超镁铁质岩系统的热液硫化物成矿机理以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南印度洋63.5°E热液区是在超慢速扩张洋脊发现的首个超镁铁质岩热液系统。对取自该区的热液硫化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矿物学分析结果表明:该热液区硫化物为富Fe型高温硫化物,且经历了较深程度的氧化蚀变,大量中间态的Fe氧化物充填在硫化物矿物间的孔隙及内部解理中;这些硫化物相以白铁矿为主,其次是等轴古巴矿和少量铜蓝,缺乏黄铁矿、闪锌矿。据推断,该区的热液成矿作用分为4个阶段:低温白铁矿阶段→高温等轴古巴矿阶段→自形白铁矿阶段→后期海底风化阶段(少量铜蓝以及大量的Fe的羟氧化物)。与之相对应,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硫化物的Fe含量较高(31.57%~44.59%),Cu含量次之(0.16%~7.24%),而Zn含量普遍较低(0.01%~0.11%);微量元素较为富集Co(328×10~(-6)~2 400×10~(-6))和Mn(48.5×10~(-6)~1 730×10~(-6))。该区硫化物中较高含量的Fe、Co与超镁铁质岩热液系统相似,明显高于镁铁质岩热液系统。独特的热液硫化物矿物学特征和元素组成可能与该区普遍出露的地幔岩、橄榄岩蛇纹石化作用以及拆离断层的广泛发育的环境有关。(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刘懿馨,沙鑫,马蓁,王金荣[10](2018)在《北祁连西段双龙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北祁连西段双龙一带出露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主要由蛇纹石化二辉橄榄岩、辉长岩、辉绿岩及玄武岩组成,这些岩石单元与构造卷入的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和深海沉积的硅质岩一起构成蛇绿混杂岩带。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64±2 Ma(MSWD=1.3)。Zr/TiO_2-Nb/Y图解显示辉绿岩为拉斑玄武岩系列,玄武岩为碱性系列,两者均具有低的MgO和相容元素Cr、Ni含量,指示在岩浆作用过程中发生过橄榄石、辉石的分离结晶作用。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显示,辉绿岩呈平坦型,(La/Yb)_N=1.35~1.45,无Eu异常(δEu=1.0~1.1),以及Lu/Yb(~0.15)、Zr/Y(~2.5)、Y/Tb(~39)比值等均类似于N-MORB;但它们又相对富集Ba、Sr,亏损Nb、Ta、Pb,以及Nb/U(~21)、Zr/Nb(~16)、Th/Ta(~5.7)比值则显示了岛弧玄武岩或弧后盆地玄武岩的特征,推测辉绿岩应源于受俯冲流体交代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部分熔融的产物。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明显不同于辉绿岩,表现为相对富集LREE,~8.48,轻微负Eu异常(δEu=0.91),以及Zr/Y(~8)、Y/Tb(~30)、Ta/Yb(~0.6)、Th/Yb(~2.5)比值等类似于OIB,指示玄武岩应源于富集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但岩石又表现出富集Rb、Ba、Th、U、Pb、Sr、Zr、Hf,亏损Nb、Ta、Ti、P,以及Th/Ta(~4.8)、Zr/Nb(~14)、Nb/Yb(~10)、Nb/U(~11)比值又具有岛弧或弧后盆地玄武岩的亲缘性,显示了玄武岩应源于地幔深部流体交代的石榴石二辉橄榄岩或尖晶石+石榴石二辉橄榄岩部分熔融的产物,表明早古生代北祁连古大洋在俯冲闭合过程中具有洋岛或海底高原的增生作用。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利用全球大数据建立的构造判别图解综合研究认为,北祁连西段熬油沟-玉石沟-双龙-小龙孔-卡瓦-东沟等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共同构成一条重要的SSZ型蛇绿岩带,为北祁连古大洋向南俯冲形成的弧后盆地的残留体。(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超镁铁质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江南造山带(JOB)位于中国华南大陆,传统上被认为是存在于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之间的碰撞缝合带。新元古代岩浆岩广泛分布于江南造山带西段,包括镁铁-超镁铁质杂岩体,这为研究华南大陆前寒武纪的构造演化提供了良好的视角。本文报导了江南造山带西段花桥和双朗(龙胜地区)出露的镁铁-超镁铁质岩石,主要运用全岩主微量地球化学、矿物电子探针、Re-Os同位素分析测试、锆石U-Pb年代学等技术手段对其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橄榄岩样品相对较高的Mg~#(0.78-0.81)、Cr(2185-3087 ppm)和Ni(1238-1561ppm)含量,显示地幔橄榄岩的特征。MgO与SiO_2、Al_2O_3、TiO_2含量的具有负相关关系和Ni、Cr的正相关关系,表明了橄榄石、单斜辉石和铬铁矿矿物发生了明显的堆晶过程。相对较低的稀土元素含量(15.79-22.27 ppm)、轻稀土元素显示轻微富集的配分形式,无明显的Nb、Ta、Ti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的特征,表明其不同于典型特征的岛弧岩浆岩和亏损轻稀土元素特征的深海橄榄岩,我们推断橄榄岩可能形成于陆内环境并且受到交代作用的改造。橄榄岩中单斜辉石矿物Mg~#的变化(0.91-0.93、0.83-0.86)反映了橄榄岩堆晶过程中矿物成分的变化。全岩Re-Os同位素分析中,橄榄岩具有较高的Re(116-633 ppt)、Os(837-2468 ppt)含量,相似的~(187)Os/~(188)Os(0.1496-0.1896)、~(187)Re/~(188)Os(0.5939-2.2937)同位素比值、均一的γOs(6.4-26.9),良好的~(187)Os/~(188)Os与1/~(192)Os比值的线性关系,表明了岩浆岩系统中初始Os同位素的不均一性,结合橄榄岩样品尖晶石相反映的深度较浅的特征,我们认为高于球粒陨石的~(187)Os/~(188)Os同位素比值(0.1296)可能与大陆岩石圈地幔经历了多次高比例的流体/熔体的渗透反应有关。橄榄岩具有较高的T_(MA)模式年龄(1.71-4.41 Ga),说明龙胜地区至少在古元古代到太古代存在古老的大陆岩石圈地幔。相比橄榄岩,辉长岩样品具有较低的Mg~#(0.41-0.50)、Cr(34-85 ppm)和Ni(27-67ppm)含量,MgO与SiO_2、CaO、Al_2O_3、TiO_2显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表明镁铁质岩浆上升过程中发生了分离结晶作用。辉长岩相对较高的稀土元素含量(35.77-53.20ppm),更加平坦的稀土配分形式,以及轻微富集的轻稀土元素,具有类似于E-MORB的特点,明显不同于典型的岛弧岩浆岩和OIB的特征,很可能形成于一个陆内的环境,而微量元素特征则记录了后期交代作用的影响。辉长岩中角闪石矿物具有较低的Mg~#(0.43-0.61)、TiO_2、Na_2O和Al_2O_3含量,继承了辉石的成分特征,其可能为辉石交代富Si流体而成。斜长石矿物成分比较均一,具有低含量的CaO(0.08-0.31 wt.%)和K_2O(0.03-0.07 wt.%)、较高含量的Na_2O(10.7-11.9 wt.%)和Al_2O_3(15.6-19.0 wt.%),显示为钠长石,为典型的镁铁质岩浆分离结晶的产物。全岩Re-Os同位素分析中,辉长岩具有比较低的Re(199-452 ppt)、Os(7.6-30.8 ppt)含量,变化程度较大的~(187)Re/~(188)Os(37.37-4528.49)和~(187)Os/~(188)Os(1.19-444.67)比值,以及良好的~(187)Os/~(188)Os与1/~(192)Os比值的线性关系,表明了岩浆岩系统中初始Os同位素的不均一性。结合~(187)Re/~(188)Os和~(187)Os/~(188)Os明显的趋势线,我们认为辉长岩成岩过程中经历了分离结晶作用,后期可能经历了富Si流体的交代作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辉长岩的加权平均年龄为810.5±3.9 Ma,解释为辉长岩的结晶年龄,代表了龙胜地区镁铁质杂岩体的侵位年龄。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得出龙胜地区的橄榄岩具有堆晶岩的特征,可能来源于古老的大陆岩石圈地幔。辉长岩在成岩的过程中发生了分离结晶作用。最终,结合区域镁铁-超镁铁质岩浆的地球化学特征和研究成果,我们推断龙胜地区的镁铁-超镁铁质岩石更可能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而非“地幔柱”或者“岛弧”相关的构造环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镁铁质岩论文参考文献

[1].李瑞年,覃艳引,邹志友.桂北元宝山地区超镁铁质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J].信息记录材料.2019

[2].朱喜.江南造山带西段镁铁-超镁铁质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D].西北大学.2019

[3].郑吉林,梁中恺,徐立明,郭晓宇,王大可.大兴安岭嘎仙蛇绿混杂岩中超镁铁质岩地球化学、年代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4].党智财,李俊建,付超,唐文龙,刘跃.内蒙古中部地区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形成时代及地质意义[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9

[5].陈思宇.内蒙古陶来地区镁铁-超镁铁质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D].河北地质大学.2018

[6].汪建国,余盛强,赵旭东,吴鸣,胡艳华.浙中龙游-金华地区古元古代镁铁-超镁铁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C].地质工作助推生态文明建设——浙江省地质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7].付俊彧,孙巍,汪岩,钟辉,那福超.吉林永吉县头道沟地区镁铁—超镁铁质岩U-Pb年代学研究及地质意义[J].地质学报.2018

[8].谢志鹏,王建,HATTORI,Keiko,薛传东,钟军伟.苏鲁超高压变质带胡家林超镁铁质岩成因及构造意义[J].岩石学报.2018

[9].曹红,孙治雷,刘昌岭,姜学钧,何拥军.超慢速扩张环境下超镁铁质岩系统的热液硫化物成矿机理以及启示[J].海洋学报.2018

[10].刘懿馨,沙鑫,马蓁,王金荣.北祁连西段双龙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J].岩石学报.2018

标签:;  ;  ;  ;  

超镁铁质岩论文-李瑞年,覃艳引,邹志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