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突圆蚧寄生性天敌及其控制作用的研究

松突圆蚧寄生性天敌及其控制作用的研究

论文摘要

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是危险的森林检疫性害虫,利用寄生性天敌进行生物防治是有效遏制其危害蔓延的重要途径。本文在系统调查福建省松突圆蚧寄生性天敌资源的基础上,研究了两种重要寄生性天敌-花角蚜小蜂和友恩蚜小蜂的生物学特征,以及寄生蜂触角、足和外生殖器上的感觉系统:分析了寄生蜂的种间竞争关系和花角蚜小蜂在不同条件下的寄生功能反应;探讨了松突圆蚧寄生性天敌的林间放蜂技术;评价了寄生性天敌对松突圆蚧的自然控制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福建省松突圆蚧寄生性天敌为蚜小蜂科Aphelinidae的4属6种,其中初级寄生蜂有友恩蚜小蜂Encarsia amicula Viggiani et Ren、长缨恩蚜小蜂Encarsia citrina(Craw)、黄蚜小蜂Aphytis sp.;重寄生蜂有瘦柄花翅蚜小蜂Marietta carnesi(Howard)、双带花角蚜小蜂Ablerus perspeciosus(Girault)、长蚧花角蚜小蜂Ablerus chionaspidis(Howard),其中首次报道双带花角蚜小蜂和长蚧花角蚜小蜂重寄生松突圆蚧。寄生松树的其它介壳虫寄生性天敌也多为蚜小蜂科和跳小蜂科的寄生蜂。松突圆蚧的另一种寄生性天敌-花角蚜小蜂Coccobius azumai Tachikawa是福建省2002年从日本引进的优势种天敌,目前该蜂已在福建省顺利定殖并发挥显著的防治效果。 2.花角蚜小蜂营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两种生殖方式,两性生殖产生雌性后代,为初级寄生;孤雌生殖产生雄性后代,重寄生在同种或它种小蜂的老熟幼虫或蛹体上。友恩蚜小蜂营孤雌生殖。花角蚜小蜂和友恩蚜小蜂的产卵行为分成寻找、试探、产卵针插入、产卵、产卵针拔出、清理等几个步骤。解剖刚羽化的花角蚜小蜂和友恩蚜小蜂的生殖系统发现:花角蚜小蜂的卵巢左右成对,各由3条卵巢管组成,两侧卵巢管前端端丝形成的悬带分离,不形成中悬带;友恩蚜小蜂的卵巢也由3条卵巢管组成,但两侧卵巢管的悬带连接,形成中悬带。 对花角蚜小蜂和友恩蚜小蜂的产卵逐日分配的研究结果表明:饲喂20%蜂蜜水和不补充任何营养两种条件下,花角蚜小蜂产卵集中在羽化后的第1-4d,其中第2d产卵最多,饲喂20%蜂蜜水时为3.8粒(占总产卵量的36.89%),不补充任何营养时为2.6粒(占总产卵量的44.07%)。而友恩蚜小蜂在羽化当天就产下大部分卵,饲喂20%蜂蜜水时羽化当天产5.9粒(占总产卵量的81.94%),不补充任何营养时产2.4粒(占总产卵量的100%)。友恩蚜小蜂偏好寄生孕卵期的松突圆蚧雌成蚧,其次为产卵初期的雌成蚧,不寄生产卵末期的雌成蚧。 花角蚜小蜂对被同种其它个体寄生过的寄主具有明显的识别能力,对被友恩蚜小蜂寄生过的寄主不具有明显识别能力,能在被友恩蚜小蜂产过卵的寄主体内重复产卵。而友恩蚜小蜂对被同种其它个体或花角蚜小蜂寄生过的寄主均不具明显识别能力,可在这些寄主体内再重复产卵。 3.触角、足和外生殖器上的感觉系统在寄生蜂寻找寄主的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电镜扫描结果表明:花角蚜小蜂和友恩蚜小蜂雌蜂触角均具有毛形感器(Sensilla trichodea)、板形感器(Sensilla placodea)、坛形感器(Sensilla placodea)、刺形感器(Sensilla chaetica)、B(?)hm氏鬃毛(B(?)hm bristles)等5种感觉器。花角蚜小蜂雄蜂触角除这5种感觉器外,还具有腔锥形感器(Sensilla coeloconica)。花角蚜小蜂和友恩蚜小蜂雌蜂足上除具有“触角清洁器”和“翅膀清洁器”外,还具有具槽感觉毛(Socketed

论文目录

  • 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松突圆蚧的寄生性天敌资源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福建省松突圆蚧寄生性天敌的调查
  • 1.1.2 福建省松突圆蚧重寄生性天敌的调查
  • 1.1.3 标本的鉴定
  • 1.1.4 其它松树介壳虫的寄生性天敌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福建省松突圆蚧寄生性天敌的种类
  • 1.2.2 引进种天敌-花角蚜小蜂Coccobius azumai Tachikawa
  • 1.2.3 松突圆蚧寄生性天敌的形态特征
  • 1.2.4 其它松树介壳虫的寄生性天敌
  • 1.3 小结与讨论
  • 2 花角蚜小蜂与友恩蚜小蜂的生物学特性
  • 2.1 花角蚜小蜂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1.1 供试虫源
  • 2.1.1.2 花角蚜小蜂寄生行为的观察
  • 2.1.1.3 花角蚜小蜂逐日产卵分配的研究
  • 2.1.1.4 花角蚜小蜂的幼期发育和生殖系统结构特征
  • 2.1.1.5 花角蚜小蜂羽化习性的研究
  • 2.1.2 结果与分析
  • 2.1.2.1 花角蚜小蜂的寄生行为
  • 2.1.2.2 花角蚜小蜂的逐日产卵分配
  • 2.1.2.3 花角蚜小蜂雌蜂的幼期发育和生殖系统结构特征
  • 2.1.2.4 花角蚜小蜂的羽化习性
  • 2.2 友恩蚜小蜂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1.1 试验材料
  • 2.2.1.2 友恩蚜小蜂生殖方式和寄生行为的观察
  • 2.2.1.3 友恩蚜小蜂对寄主选择性的研究
  • 2.2.1.4 友恩蚜小蜂逐日产卵分配的研究
  • 2.2.1.5 友恩蚜小蜂的羽化孔和介壳大小
  • 2.2.1.6 友恩蚜小蜂幼期发育和生殖系统的结构特征
  • 2.2.2 结果与分析
  • 2.2.2.1 友恩蚜小蜂的生殖方式和寄生行为
  • 2.2.2.2 友恩蚜小蜂的寄主选择性
  • 2.2.2.3 友恩蚜小蜂的逐日产卵分配
  • 2.2.2.4 友恩蚜小蜂的羽化孔和介壳大小
  • 2.2.2.5 友恩蚜小蜂幼期发育和生殖系统的结构特征
  • 2.3 花角蚜小蜂与友恩蚜小蜂寄生识别能力的研究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1.1 试验材料
  • 2.3.1.2 花角蚜小蜂与友思蚜小蜂种内寄生识别能力的研究
  • 2.3.1.3 花角蚜小蜂对友恩蚜小蜂寄生过的雌蚧识别能力的研究
  • 2.3.1.4 友恩蚜小蜂对花角蚜小蜂寄生过的雌蚧识别能力的研究
  • 2.3.1.5 数据处理方法
  • 2.3.2 结果与分析
  • 2.3.2.1 花角蚜小蜂与友恩蚜小蜂的种内寄生识别能力
  • 2.3.2.2 花角蚜小蜂对友恩蚜小蜂寄生过的雌蚧的识别能力
  • 2.3.2.3 友恩蚜小蜂对花角蚜小蜂寄生过的雌蚧的识别能力
  • 2.4 小结与讨论
  • 3 花角蚜小蜂与友恩蚜小蜂触角、足和外生殖器的感觉系统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虫源
  • 3.1.2 扫描电镜样品制备与观察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花角蚜小蜂雌蜂触角、足和产卵器上的感觉系统
  • 3.2.1.1 触角的形态特征
  • 3.2.1.2 触角感觉器的种类、形态及分布
  • 3.2.1.3 足的形态特征
  • 3.2.1.4 足的感觉器种类、形态及分布
  • 3.2.1.5 产卵器的形态特征
  • 3.2.1.6 产卵器感觉器的种类、形态及分布
  • 3.2.2 花角蚜小蜂雄蜂触角、足和产卵器上的感觉系统
  • 3.2.2.1 触角的形态特征
  • 3.2.2.2 触角感觉器的种类、形态及分布
  • 3.2.2.3 花角蚜小蜂雄蜂足
  • 3.2.2.4 花角蚜小蜂雄蜂交配器
  • 3.2.3 友恩蚜小蜂雌蜂触角、足和产卵器上的感觉系统
  • 3.2.3.1 触角的形态特征
  • 3.2.3.2 触角感觉器的种类、形态及分布
  • 3.2.3.3 足的形态特征
  • 3.2.3.4 足的感觉器种类、形态及分布
  • 3.2.3.5 产卵器的形态特征
  • 3.2.3.6 产卵器感觉器的种类、形态及分布
  • 3.3 小结与讨论
  • 4 花角蚜小蜂与友恩蚜小蜂的种间竞争作用关系
  • 4.1 花角蚜小蜂与友恩蚜小蜂种间竞争的研究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1.1 供试材料
  • 4.1.1.2 试验方法
  • 4.1.1.3 数据处理方法
  • 4.1.2 结果与分析
  • 4.2 松突圆蚧及其寄生性天敌生态位的研究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1.1 林间调查
  • 4.2.1.2 数据处理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2.2.1 松突圆蚧及其寄生性天敌的生态位宽度
  • 4.2.2.2 松突圆蚧及其寄生性天敌的生态位重叠和比例相似性
  • 4.2.2.3 松突圆蚧及其寄生性天敌的时间—空间二维生态位
  • 4.3 小结与讨论
  • 5 花角蚜小蜂对松突圆蚧的寄生功能反应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虫源
  • 5.1.2 试验方法
  • 5.1.2.1 不同恒温对花角蚜小蜂寄生功能反应的影响
  • 5.1.2.2 自然变温对花角蚜小蜂寄生功能反应的影响
  • 5.1.2.3 自身密度对花角蚜小蜂寻找效应的影响
  • 5.1.3 数据处理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恒温对花角蚜小蜂寄生功能反应的影响
  • 5.2.2 自然变温对花角蚜小蜂寄生功能反应的影响
  • 5.2.3 自身密度对花角蚜小蜂寻找效应的影响
  • 5.3 小结与讨论
  • 6 花角蚜小蜂收蜂及林间放蜂技术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花角蚜小蜂的引种
  • 6.1.2 检疫隔离室内收蜂与饲养
  • 6.1.2.1 收蜂箱收蜂
  • 6.1.2.2 补充营养及雌雄配对
  • 6.1.3 林间基地的选择
  • 6.1.4 收蜂室收蜂技术的研究
  • 6.1.5 林间放蜂技术的研究
  • 6.1.6 林间定殖效果的调查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花角蚜小蜂的引种
  • 6.2.2 林间种蜂基地的建立
  • 6.2.3 种蜂定殖与回收
  • 6.2.4 收蜂室收蜂技术
  • 6.2.4.1 收蜂室收蜂的优缺点
  • 6.2.4.2 花角蚜小蜂收蜂数量与时间的关系
  • 6.2.4.3 与花角蚜小蜂雄蜂易混淆的其它寄生蜂
  • 6.2.5 人工助迁扩繁基地的建立
  • 6.2.6 林间定殖效果
  • 6.3 小结与讨论
  • 7 寄生性天敌对松突圆蚧的控制作用
  • 7.1 生命表分析方法
  • 7.1.1 材料与方法
  • 7.1.1.1 试验材料
  • 7.1.1.2 试验方法
  • 7.1.1.3 松突圆蚧各个虫期作用因子存活率估计
  • 7.1.1.4 松突圆蚧生命表组建方法
  • 7.1.1.5 干扰作用控制指数(ⅡPC)的计算方法
  • 7.1.1.6 松突圆蚧种群系统重要因子的分析
  • 7.1.2 结果与分析
  • 7.2 天敌跟随作用分析方法
  • 7.2.1 材料与方法
  • 7.2.1.1 试验材料
  • 7.2.1.2 试验方法
  • 7.2.1.3 密度及寄生率计算方法
  • 7.2.2 结果与分析
  • 7.3 小结与讨论
  • 8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致谢
  • 附图
  • 个人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褐圆蚧纯黄蚜小蜂的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J]. 武夷科学 2020(01)
    • [2].小小蜂猴[J]. 红蜻蜓 2018(03)
    • [3].蜂鸟的身份证[J]. 快乐语文 2017(Z3)
    • [4].古桥桨角蚜小蜂与双斑恩蚜小蜂的发育及形态比较[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5(05)
    • [5].友恩蚜小蜂生物学特性研究[J]. 广东林业科技 2009(02)
    • [6].日本食蚧蚜小蜂的交配影响因子研究[J]. 环境昆虫学报 2017(05)
    • [7].花角蚜小蜂对松突圆蚧的防治[J].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0(04)
    • [8].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人工收蜂技术研究与应用[J]. 中国森林病虫 2009(06)
    • [9].聚果榕非传粉小蜂产卵行为及其食性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8(01)
    • [10].海南省长索跳小蜂属名录及1中国新记录(膜翅目:跳小蜂科)[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9(01)
    • [11].海氏桨角蚜小蜂室内繁育技术初步探索[J]. 湖北农业科学 2016(03)
    • [12].班氏跳小蜂对毒死蜱和吡虫啉的敏感性及解毒酶活性的变化[J]. 浙江农业学报 2015(03)
    • [13].中国黄蚜小蜂属一新记录种及其蛹的个体发育[J]. 环境昆虫学报 2020(05)
    • [14].湿地松粉蚧两种外引跳小蜂形态特征初步观察[J]. 环境昆虫学报 2013(01)
    • [15].斑翅食蚧蚜小蜂的生物学特性[J]. 生态学报 2010(17)
    • [16].茶园用药对假眼小绿叶蝉天敌缨小蜂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 2015(10)
    • [17].不同营养源对细点扁股小蜂寿命和产卵量的影响[J]. 植物保护 2013(01)
    • [18].从意大利进境芫荽种子中截获白翅希托种子小蜂[J]. 植物检疫 2012(02)
    • [19].外引迪氏跳小蜂与本地粉蚧长索跳小蜂的竞争比较[J]. 环境昆虫学报 2012(04)
    • [20].高山榕传粉小蜂的出飞形式[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6)
    • [21].聚果榕两种非传粉小蜂产卵与果实脱落的关系[J]. 生态学报 2009(04)
    • [22].新疆吐鲁番棉田海氏桨角蚜小蜂消长动态及空间分布型[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16(02)
    • [23].浅黄恩蚜小蜂生殖方式和行为学研究[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4(03)
    • [24].海氏桨角蚜小蜂和浅黄恩蚜小蜂雌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2(03)
    • [25].引进花角蚜小蜂成虫的寿命和羽化节律[J]. 应用生态学报 2011(01)
    • [26].友恩蚜小蜂林间世代生活史观察[J]. 广东林业科技 2011(06)
    • [27].优雅岐脉跳小蜂田间防治橡胶盔蚧试验[J]. 热带农业科技 2017(02)
    • [28].优雅岐脉跳小蜂田间防治橡胶盔蚧技术[J]. 热带农业科技 2017(02)
    • [29].短翅蚜小蜂对桃蚜的取食和寄生功能反应[J]. 植物保护学报 2016(02)
    • [30].友恩蚜小蜂对松突圆蚧的寄生行为及选择性[J]. 中国生物防治 2010(01)

    标签:;  ;  ;  ;  ;  

    松突圆蚧寄生性天敌及其控制作用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