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南北旱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旱涝灾害,综合气象干旱指数,持续时间,强度
南北旱涝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静,延军平,刘永林[1](2016)在《新疆旱涝气候的南北差异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1960—2014年新疆地区49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计算得到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确定了各站的旱涝等级,探索新疆气象旱涝的南北差异性。研究表明:1在干旱严重程度上,南北差异不大,南疆略大于北疆;2在雨涝严重程度上,南北差异大,北疆的严重程度大于南疆;3从整体上看,新疆呈现出由旱转涝的趋势;4在季节性旱涝中,南北疆的冬涝最为严重,南疆的冬旱和北疆的夏旱最为严重。从整体上看,新疆旱涝气候的南北差异性主要体现在雨涝严重程度上,北疆大于南疆。(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16年03期)
王鹏涛[2](2015)在《秦岭南北旱涝变化特征及趋势判断》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气候正在发生显着变化。气候变暖引起区域气候系统各个要素的显着变化,也导致了极端高温、极端低温、旱涝、冰雹、台风等一系列的自然灾害事件及这些灾害所引发的次生灾害的频繁发生。从而给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秦岭南北区作为我国典型的南北分界地区,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及我国气候变化的指示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格外明显,其气候的异常变化势必对当地及我国整体气候造成诸多不利影响。因此,深入研究该地理单元的气候及旱涝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对旱涝灾害进行趋势判断显得尤为重要。该研究可以为当地为区域水资源规划、生态环境改善以及防灾减灾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依据。本文选取秦岭南北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并把秦岭南北地区分成秦岭以北、秦岭山地及秦岭以南叁个分区,选取1960-2013年作为研究时间序列,收集并统计32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的逐月气象实测资料,涉及到的气象要素包括各站点的平均气温、降水、相对湿度、平均风速等,分析秦岭南北地区的气候时空变化特征,并在统计区域各站旱涝发生等级及频次的基础上,研究区域旱涝演变规律,进而对旱涝发生年份进行趋势判断,对旱涝灾害的影响因子进行探究。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1960-2013年秦岭南北地区年均温呈现明显的升高趋势,升温趋势主要发生在1990年之后。年平均气温在空间上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特征。气温的高值区分布于秦岭山地、秦岭以南地区的东部等地,气温低值中心分布于关中平原东部、陇东地区以及陕南汉中等地。叁个区域增温速率以秦岭以北地区最高,秦岭山地次之,秦岭以南最低。(2)1960-2013年秦岭南北地区降水呈现不显着的下降趋势。秦岭山地降水有较小的增加趋势,其余两个区域降水均呈现减小趋势。秦岭以北及秦岭山地平均降水量较少,秦岭以南降水量较多。秦岭南北地区降水量高值区的降水倾向率则比较低,而降水低值区则普遍降水呈增加趋势。(3)1960-2013年秦岭南北地区风速也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特别是1980s以来,各年代降水距平值均为负值。风速的高值区分布于关中平原东部与山西南部、豫西南以及四川盆地西北部、陕西汉中等地。风速低值中心则分布于秦岭山地中部、鄂西北及豫西、陇东及陇南等地。从倾向率来看,全区所有站点年平均风速均呈下降趋势。(4)1960-2013年秦岭以北地区相对湿度呈现微弱的下降趋势,秦岭山地、秦岭以南及秦岭南北地区均呈现微弱的上升趋势。秦岭山地及南部地区相对湿度较大,关中盆地及山西南部地区相对湿度则相对较小。陇东地区及关中盆地东北部为相对湿度的两个变化速率低值区。(5)1960-2013年间,秦岭南北旱涝变化大致呈现北部由涝转旱,南部由旱转涝的空间分布格局;秦岭山地有略微的转旱迹象,但变幅不大;秦岭南北全区总体有转旱的倾向。(6)秦岭南北地区及各分区旱涝的趋势判断年份都集中在2015年-2018年,发生年份都是最近4年。秦岭以北、秦岭山地在2017年,秦岭以南和秦岭南北在2016年均有年尺度大旱的信号。另外秦岭南北在2016年夏季、冬季均有发生大旱的信号,这与秦岭南北在2016年发生年尺度全区大旱的信号吻合,需要引起关注。(7)统计1960年以来太阳黑子峰值年M和谷值年m附近时间范围内,该区域发生不同等级旱涝的频次,可以看出在太阳黑子谷值年附近出现涝情频率略高;在太阳黑子峰值年附近出现旱情频率远远高于涝情。(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5-06-01)
汤瑞琪[3](2015)在《安徽省淮河流域旱涝演变与南北气候分界线变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徽省淮河流域地处淮河流域中部,境内流域面积约为6.7万平方公里,占全淮河流域总面积约四分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也是重要的南北交通要塞,在全国经济、农业、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淮河亦是我国南北方的一条自然分界线,且我国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均等降水量线大致沿淮河和秦岭一线分布。淮河流域地处中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上,以淮河为界,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区,淮河以南属北亚热带湿润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状况及下垫面条件等因素造就了淮河流域地区易旱易涝、旱涝交替、自然灾害频繁的现状,严重制约了淮河流域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逐渐显着和水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旱涝灾害给我国带来的影响也日趋严重,其发生的频率、致灾的强度和影响的范围也随之显着增长,严重威胁到我国的粮食生产安全、供水安全及生态安全,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研究旱涝灾害的成因及演变趋势,减少旱涝灾害带来的损失十分重要。研究南北气候分界线与区域旱涝格局演变的关系是从区域水循环及早涝灾害气候地理成因的角度揭示区域的旱涝灾害演变及格局规律情况。通过研究区域在丰、枯水期条件下的不同旱涝情景,结合历史灾情,分析南北气候分界线的变动与旱涝指标的关系,进一步阐释,气候分界线位置的南北推移对淮河流域旱涝灾害格局演变的影响。研究其有助于进一步深入认识旱涝旱灾风险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驱动机制,完善区域灾害动态预警机制,并提高区域旱涝灾害风险管理水平及防灾减灾能力,从而避免或减轻灾害损失、保障区域粮食作物生产安全、促进水资源系统的合理分配利用。基于此,本文在建立区域旱涝综合指标的基础上,以区域早涝演变和南北气候分界线为演绎对象,从一般到具体,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选取研究区自1955-2013年的降水及温度等资料,算取区域站点的SPI、 SPEI、SAPI值作为旱涝评价指标,并结合实际旱涝情况分析比较了叁种旱涝指标的优劣性,发现SPEI指数较其他两者更优,其包含降水与温度两种属性能更好的反映区域旱涝情况;2)通过历史数据和历史灾情,计算出了研究区内各个站点SPEI值。运用GIS空间模拟技术绘出区域旱涝演变图,分析了区域旱涝分布及近50年来的时空变动规律,初步构建了基于时空模拟的淮河流域区域旱涝演变模型,发现丰、枯水期旱涝格局基本相似,区域旱涝基本呈一定走势,沿淮河一线为主要灾情区域,严重旱涝多发、频发;3)结合历史数据,运用GIS空间模拟技术绘出区域南北气候分界线时段变动图,分析了区域南北气候分界线随时间变动规律,发现了等降水量线位置与积温线位置都在北纬32°至34°之间,对南北分界线纬度中心点位置进行时序分析,找出800mm等降水量线约以7-11a为一周期变动。结合图表数据分析区域南北气候分界线变动情况对区域旱涝演变的影响,分析了气候分界线和旱涝灾害变动情况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区域旱涝变化的影响,发现区域南北气候分界线的位置对区域旱涝格局有很大影响,800mmm等降水量线位置变动对区域旱涝格局影响尤为显着。800mm等降水量线纬度位置越高其区域发生涝灾则区域偏涝灾害,越低则区域出现旱灾的可能性更大;4)在成因分析表明厄尔尼诺现象及太平洋涛动现象对南北分界线都有一定负影响,而东亚季风对南北分界线有一定的正影响,区域的旱涝情况也随之受到影响。通过上述研究提出了研究区域基于气候地理因素的旱涝灾害影响机制,进一步阐述了区域的气候地理条件对其旱涝格局的影响,并结合厄尔尼诺现象等气候环境影响拟出区域旱涝格局的演变趋势。为研究区域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5-03-01)
李敏敏,延军平[4](2013)在《全球变化下秦岭南北旱涝时空变化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1961年-2010年秦岭南北59个气象站逐月降水数据,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SPI)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对秦岭南北旱涝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①秦岭南北近50a气候总体呈暖干化趋势,降水变化经历了四个时期:正常期-湿润期-干旱期-过渡期;②关中、陕南两地的旱涝等级变化,无论从步调上还是趋势上都基本一致。关中旱涝等级年代波动幅度小于陕南,暖干化程度大于陕南;③EOF分析得出近50a秦岭南北降水主要空间分布类型为:受大尺度气候变暖影响,降水量以秦岭为界,关中地区由北向南纬向递增,陕南呈现西南-东北向带状分布的全区一致型,这是最主要的分布特征。此外受纬度因素、季风气候、小尺度地貌单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有西北(渭北旱塬)-东南(大巴山地区)向的降水分布相反型,以汉中盆地为正值中心的东北-西南向降水分布相反型,以汉江谷地中段为负值中心的东西向降水分布相反型。(本文来源于《资源科学》期刊2013年03期)
宋春英,延军平,张立伟[5](2011)在《陕西秦岭南北旱涝灾害时空变化趋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1961-2009年秦岭南北57个站点的月降水资料,采用区域旱涝指标和Z指数,运用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Kriging插值等方法,对秦岭南北旱涝时空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关中地区年平均气温倾向率大于陕南,气温突变年均为1996年。②近49年来,关中地区暖干化及春旱、夏涝的趋势较陕南显着。气温突变后秦岭南北重旱频次所占比例均增大,偏涝比例均减小。关中旱涝存在明显的3~4年和22~27年的变化周期,陕南存在3~4年和24~30年的旱涝周期,这种变化周期与厄尔尼诺和太阳活动周期相对应。③秦岭南北年大旱频次,陕南大于关中。大涝频次分布规律性不强,中心点零星分布。冬季旱涝频次呈纬向分布,春、夏季和秋季呈经向分布。(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11年06期)
赵小娟,延军平[6](2009)在《不同诱灾因子对秦岭南北旱涝灾害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旱涝指数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诱灾因子对秦岭南北旱涝灾害影响。研究表明:①秦岭南北旱涝灾害与太阳活动存在相关性。具体表现为:太阳黑子处于峰年或谷年时关中与陕南地区形成旱涝灾害,且20世纪60-80年代太阳黑子数与旱涝指数呈负相关,80年代以来呈正相关;②厄尔尼诺年与秦岭南北旱涝灾害有一致性。1957-2006年50年中,发生厄尔尼诺事件为15次,在事件当年和次年关中、陕南地区发生旱涝灾害概率分别为:75%与50%,且间隔6年以上的两次厄尔尼诺之间,必有一次干旱年和多雨年;③太阳黑子与厄尔尼诺对关中与陕南影响既具有一致性,又存在差异。(本文来源于《灾害学》期刊2009年03期)
张立波,封国林,郭利娜,施能[7](2006)在《我国东部4—9月大尺度南北旱涝的特征及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我国东部4—9月逐月、逐季降水的跷跷板结构和气候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时段跷跷板结构的位置和强度不同。当时间尺度加大时,南北旱涝特征更明显。定义并计算了1951—2003年我国的南北旱涝指数。对夏季和8月典型南北旱涝年进行差异的显着性t检验,表明南北旱涝年的划分是合理的。研究了1951—2003年我国南北旱涝特征的长期趋势和年代际变化;研究了南北旱涝指数与冷暖事件年的关系。结果表明,冷暖事件年对6月、6—7月以及夏季大尺度南北旱涝有影响,暖事件年有利于发生北旱南涝;而冷事件年则相反。结果还表明,冷暖事件仅是我国南北旱涝分布的一个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南京气象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1期)
[8](2005)在《气象人厉兵秣马迎主汛》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李赛林琳报道时光流转,一年一度的主汛期即将来临。在气象部门全力备战主汛期之际,5月9日,中国气象局召开2005年全国汛期气象服务动员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全部门全力迎战主汛期。 会议由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主持。湖北省气象局局长刘志澄、(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报》期刊2005/05/10)
张立波[9](2005)在《1951—2003年东亚冬、夏季风特征及其与我国大尺度南北旱涝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我国汛期降水的南北旱涝特征,东亚冬、夏季及逐月季风指数的变化特征,以及季风与我国气温及南北旱涝的关系作了全面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分析了我国东部4-9月逐月、逐季降水的跷跷板结构和气候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时段跷跷板结构的位置和强度不同。当时间尺度加大时,南北旱涝特征也更明显。定义并计算了1951-2003年我国的南、北旱涝指数。研究了1951-2003年我国南、北旱涝特征的长期趋势和年代际变化。研究了南、北旱涝指数与冷暖事件年的关系。 延长并计算了1873~2003年东亚冬、夏季及其逐月的季风强度指数,研究了1951~2003年冬、夏季及逐月季风强度指数的长期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0年来,夏季及6月、7月季风明显加强,8月季风略有增强;冬季及1月、2月季风强度明显减弱,12月季风指数无明显趋势。研究还表明,冬、夏季及逐月季风指数有明显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特征,月、季之间有较大差别。强、弱冬、夏季风年与一定的大气环流相对应。突变分析的结果表明,近50年来,1月季风强度在1985年前后突变减弱,1月季风突变与大气环流的突变相对应。 分析表明,冬、夏季及逐月季风指数与我国同期气温场呈显着的负相关。强夏季(冬季)风时,我国同期气温偏高(偏低);弱夏季(冬季)风时,气温偏低(偏高)。 东亚季风与我国汛期南北旱涝的关系有明显的时间变化。4月份季风强时,有利于北涝南旱;季风弱时,有利于北旱南涝。夏季和7月、8月季风强时,有利于北旱南涝;弱季风时,有利于北涝南旱。东亚冬季风异常可隔季影响到我国次年夏季环流和天气状况的异常。冬季风强时,有利于次年夏季出现北旱南涝;弱冬季风时,次年夏季多出现北涝南旱。 东亚强、弱冬、夏季风年时,北半球同期500hpa具有截然不同的环流异常分布。强冬季风年时,次年7月份从我国大陆低纬地区至阿拉斯加东部呈现出强的EAP遥相关型。(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05-05-01)
袁长极[10](1987)在《山东南北运河开发对鲁西北平原旱涝碱状况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山东南北运河北起临清,南迄台儿庄,长达八百里,是京杭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明、清叁代开发浚治不遗余力,持为漕运要道,对促进南北方物资、文化交流,繁荣经济和巩固中央集权统治起过重要作用。但由于专重漕运,防洪、除涝、灌溉、航运未能统筹兼顾,也是造成山东沿运地区旱、涝、盐碱灾害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黄河北徙和漕运停止之后,鲁境运河日益败坏,航运之利既失,而沿运水灾愈演愈烈。建国后,山东南北运河的治理首重除害,并结合发展沿运河、湖农田灌溉,成效显着。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特别是洪涝问题并未完全解决。现在,从长江抽水沿京杭运河北送至天津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已列入国家计划,山东南北运河即将出现新的局面,并将对鲁西北地区的旱涝碱综合治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在简述山东南北运河开发、治理沿革及其对沿运地区经济发展和农田灌排条件的影响,提供历史借鉴的基础上,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与鲁西北地区旱涝碱综合治理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最后,附带讨论一下山东南北运河与黄河的关系,提出一个“改黄治运”的“大胆假设”。(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史》期刊1987年04期)
南北旱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气候正在发生显着变化。气候变暖引起区域气候系统各个要素的显着变化,也导致了极端高温、极端低温、旱涝、冰雹、台风等一系列的自然灾害事件及这些灾害所引发的次生灾害的频繁发生。从而给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秦岭南北区作为我国典型的南北分界地区,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及我国气候变化的指示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格外明显,其气候的异常变化势必对当地及我国整体气候造成诸多不利影响。因此,深入研究该地理单元的气候及旱涝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对旱涝灾害进行趋势判断显得尤为重要。该研究可以为当地为区域水资源规划、生态环境改善以及防灾减灾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依据。本文选取秦岭南北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并把秦岭南北地区分成秦岭以北、秦岭山地及秦岭以南叁个分区,选取1960-2013年作为研究时间序列,收集并统计32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的逐月气象实测资料,涉及到的气象要素包括各站点的平均气温、降水、相对湿度、平均风速等,分析秦岭南北地区的气候时空变化特征,并在统计区域各站旱涝发生等级及频次的基础上,研究区域旱涝演变规律,进而对旱涝发生年份进行趋势判断,对旱涝灾害的影响因子进行探究。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1960-2013年秦岭南北地区年均温呈现明显的升高趋势,升温趋势主要发生在1990年之后。年平均气温在空间上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特征。气温的高值区分布于秦岭山地、秦岭以南地区的东部等地,气温低值中心分布于关中平原东部、陇东地区以及陕南汉中等地。叁个区域增温速率以秦岭以北地区最高,秦岭山地次之,秦岭以南最低。(2)1960-2013年秦岭南北地区降水呈现不显着的下降趋势。秦岭山地降水有较小的增加趋势,其余两个区域降水均呈现减小趋势。秦岭以北及秦岭山地平均降水量较少,秦岭以南降水量较多。秦岭南北地区降水量高值区的降水倾向率则比较低,而降水低值区则普遍降水呈增加趋势。(3)1960-2013年秦岭南北地区风速也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特别是1980s以来,各年代降水距平值均为负值。风速的高值区分布于关中平原东部与山西南部、豫西南以及四川盆地西北部、陕西汉中等地。风速低值中心则分布于秦岭山地中部、鄂西北及豫西、陇东及陇南等地。从倾向率来看,全区所有站点年平均风速均呈下降趋势。(4)1960-2013年秦岭以北地区相对湿度呈现微弱的下降趋势,秦岭山地、秦岭以南及秦岭南北地区均呈现微弱的上升趋势。秦岭山地及南部地区相对湿度较大,关中盆地及山西南部地区相对湿度则相对较小。陇东地区及关中盆地东北部为相对湿度的两个变化速率低值区。(5)1960-2013年间,秦岭南北旱涝变化大致呈现北部由涝转旱,南部由旱转涝的空间分布格局;秦岭山地有略微的转旱迹象,但变幅不大;秦岭南北全区总体有转旱的倾向。(6)秦岭南北地区及各分区旱涝的趋势判断年份都集中在2015年-2018年,发生年份都是最近4年。秦岭以北、秦岭山地在2017年,秦岭以南和秦岭南北在2016年均有年尺度大旱的信号。另外秦岭南北在2016年夏季、冬季均有发生大旱的信号,这与秦岭南北在2016年发生年尺度全区大旱的信号吻合,需要引起关注。(7)统计1960年以来太阳黑子峰值年M和谷值年m附近时间范围内,该区域发生不同等级旱涝的频次,可以看出在太阳黑子谷值年附近出现涝情频率略高;在太阳黑子峰值年附近出现旱情频率远远高于涝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南北旱涝论文参考文献
[1].王文静,延军平,刘永林.新疆旱涝气候的南北差异性分析[J].干旱区研究.2016
[2].王鹏涛.秦岭南北旱涝变化特征及趋势判断[D].陕西师范大学.2015
[3].汤瑞琪.安徽省淮河流域旱涝演变与南北气候分界线变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
[4].李敏敏,延军平.全球变化下秦岭南北旱涝时空变化格局[J].资源科学.2013
[5].宋春英,延军平,张立伟.陕西秦岭南北旱涝灾害时空变化趋势分析[J].干旱区研究.2011
[6].赵小娟,延军平.不同诱灾因子对秦岭南北旱涝灾害影响[J].灾害学.2009
[7].张立波,封国林,郭利娜,施能.我国东部4—9月大尺度南北旱涝的特征及变化[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6
[8]..气象人厉兵秣马迎主汛[N].中国气象报.2005
[9].张立波.1951—2003年东亚冬、夏季风特征及其与我国大尺度南北旱涝的关系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
[10].袁长极.山东南北运河开发对鲁西北平原旱涝碱状况的影响[J].中国农史.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