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20多年,随着党的农村政策的落实,生产责任制的推行,多种经营的发展,广大农民的收入普遍增加,迫切要求改善居住条件;初步统计显示,现在要求建房的农户约占农户总数的20%,许多地方几乎是“家家备料,村村建房”,建房规模之大、发展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角吹响,新农村住宅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受到极大地关注。目前,关于新农村住宅的各项研究正在逐步展开,但这些研究多集中在资源条件好、经济较富裕的村庄,而针对广大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住宅设计的研究却十分欠缺。新农村住宅设计的研究因地而异,本论文希望通过对重庆欠发达地区新农村住宅设计的研究,能够完善新农村住宅设计研究体系,为该地区的新农村住宅设计提供设计指导。本文基于潼南地区农村的实地走访和大量村民问卷调查资料,分别从住宅类型、住宅面积、户型设计、结构体系、材料运用、剖面设计、立面造型及生态节能八个方面对该地区农村住宅设计进行深入剖析;并通过上述分析,归纳出重庆市欠发达地区农村住宅在居住对象、使用特点、建造方式、经济成本等设计综合考量内容上所具有的特性,指明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论文以试验性住宅设计成果进一步论证解决措施的有效性。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1.1.1 新农村住宅设计受到关注1.1.2 新农村住宅设计不"新"的问题1.1.3 新农村住宅研究上的欠缺1.2 国内外相关研究1.2.1 国外研究状况1.2.2 国内研究状况1.3 研究范围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1.3.2 研究范围1.4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1.4.1 研究方法1.4.2 论文结构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5.1 研究的目的1.5.2 研究的意义第2章 影响重庆市潼南县农村住宅设计的基本因素2.1 土地及建房政策2.2 经济发展2.2.1 地区经济发展2.2.2 经济结构调整2.2.3 农民经济收入2.3 人口因素2.3.1 人口构成2.3.2 文化素质2.3.3 家庭因素2.4 生产生活方式2.4.1 谋生方式2.4.2 消费方式2.4.3 休闲方式2.5 自然因素2.5.1 气候特征2.5.2 地理位置及其特征第3章 重庆市欠发达地区农村住宅建设调查分析3.1 调研对象概况3.2 调查资料统计与分析3.2.1 农民家庭基本情况3.2.2 农民家庭居住情况3.3 农村住宅设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3.3.1 住宅类型单一,节地率低3.3.2 占地面积和户型面积较大,使用不经济3.3.3 功能空间设置上不够实用3.3.4 未针对变化的农村生活进行相应地设计3.3.5 立面造型单一且不够经济3.3.6 住宅建筑材料不够环保,生态节能技术应用程度较低3.4 潼南县农村住宅与发达地区农村住宅设计特点比较第4章 重庆市欠发达地区新农村住宅设计要点及对策4.1 住宅类型4.2 住宅面积4.2.1 建筑面积4.2.2 用地面积4.3 户型设计4.3.1 户型各功能空间设计4.3.2 户型平面设计4.3.3 户型空间的可变性与适应性设计4.3.4 其它类型住户的户型设计4.4 结构体系4.4.1 当地现有的结构体系4.4.2 结构体系的选用4.5 材料运用4.5.1 传统建筑材料的再运用4.5.2 新型建筑材料的运用4.5.3 材料选用原则4.6 剖面设计4.6.1 住宅的接地模式及入口形式4.6.2 住宅层数4.6.3 住宅层高4.6.4 空间利用4.7 立面造型设计4.7.1 立面造型的影响因素4.7.2 立面造型的组成元素4.7.3 屋顶造型应以坡屋顶为主4.7.4 立面造型设计风格取向4.7.5 门窗的立面布置4.7.6 立面造型的设计手法4.8 生态与节能4.8.1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8.2 研究分析与建议4.9 农村住宅造价的控制要点4.9.1 小规模的聚居,提高土地的利用率4.9.2 合理控制农村住宅建筑面积规模4.9.3 户型可变并能适应未来家庭的周期性变化4.9.4 因地制宜地选择住宅结构体系和建筑材料4.9.5 综合利用水资源,节约生活成本第5章 试验性设计5.1 选址说明5.2 住宅单体设计5.2.1 户型设计5.2.2 住宅的可变性分析5.3 材料选用与结构体系组成5.3.1 材料的选用5.3.2 结构体系组成5.4 本章小结第6章 结论6.1 潼南县新农村住宅设计的成绩与不足6.2 对于潼南县新农村住宅设计的建议致谢参考文献附录Ⅰ 调研表附录Ⅱ 图表目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欠发达地区论文; 潼南县论文; 农村住宅论文; 住宅设计论文;
欠发达地区新农村住宅设计研究 ——以重庆市潼南县为例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