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低渗透油层压裂井压后排液求产过程中,游离水往往排不净,且后期产水量相对稳定。而压后排液井的压入量一般都大于排出量。因而,压裂井排液求产后期排出的水是地层水还是压裂液很难搞清。由于没有相应的标准和成型的方法来判别压后水性,不但延长了试油周期,增加了试油成本,而且不能对储层产液性质进行正确评价,影响了储量计算。因此,研究压裂井水性判别方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压裂液及地层水的各项指标分析,找出了压裂液与地层水有差别的几项指标。从而,建立了以I-浓度方法为主,表面张力、CL-、B3+、SCN-浓度及离子浓度比图法为辅的压后水性综合判别分法。通过实际资料验证,本文研究的方法适用于大庆长垣两侧低渗透油层压裂井水性判别。本文提出了以碘离子方法为主,其它方法为辅的压裂井水性综合判别方法;只要混合液中混有二十分之一的地层水(体积比),用碘离子方法就可以判别压裂井水性,这种方法能够克服PTA完井液压井射孔及酸化井酸液对压裂井游离水水性的影响。通过研究本文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1)碘离子方法不仅适用于压裂井水性判别,也适用于自然产能井水性判别,是对自然产能井水性判别方法的补充。(2)在压裂井中,无论累计排出水是否大于压入地层总液量,只要游离水中有碘离子存在,就可判断地层产水。(3)用碘离子方法判别压裂井水性,快速、简捷,排液初期,就能判别压裂井水性,因而,能够缩短试油周期,提高压裂井试油效率,节约试油成本。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庆长垣西缘断裂浅部构造特征[J]. 震灾防御技术 2016(02)
- [2].从源盖时间匹配关系对比大庆长垣两侧扶、杨油层天然气远景[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8(03)
- [3].大庆长垣西部地区油气运移动力学研究[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0(01)
- [4].大庆长垣外围油田剩余油类型及分布特征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08)
- [5].大庆长垣东部扶杨油层剩余油分布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2(05)
- [6].大庆长垣构造演化特征及对砂岩型铀矿成矿的控制作用[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 [7].大庆长垣以西地区稠油原油物性特征研究[J]. 西部探矿工程 2019(01)
- [8].大庆长垣西部低渗透油田压裂工艺的改进方法[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1(14)
- [9].大庆长垣油田特高含水期水平井开发效果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29)
- [10].测井曲线在大庆长垣地区岩性解释中的应用[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7(07)
- [11].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扶杨油层层序地层格架[J]. 石油实验地质 2009(06)
- [12].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扶余油层油气运移与富集[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06)
- [13].大庆长垣外围油田水平井初期产能预测[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6(04)
- [14].大庆长垣南部地区浅层气成因类型及富集规律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06)
- [15].大庆长垣外围油田含水与采出程度关系图版的改进[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2(24)
- [16].大庆长垣及以西地区扶杨油层油气来源分析及烃源岩评价[J]. 中国西部科技 2011(12)
- [17].大庆长垣以东裕民地区扶余油层物源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20)
- [18].大庆长垣萨5井区扶余油层组河道砂体预测[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0(14)
- [19].大庆长垣西部地区地热资源潜力分布[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04)
- [20].大庆长垣南部白垩纪断裂活动及对浅层气藏的控制[J]. 地质科学 2009(02)
- [21].大庆长垣以东裕民地区扶余油层沉积相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13)
- [22].松辽盆地大庆长垣伴生气中二氧化碳成因讨论[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8(02)
- [23].大庆长垣南部黑帝庙油层气水层识别方法研究[J]. 国外测井技术 2013(03)
- [24].高分辨层序地层学在大庆长垣以东扶、杨油层地层界面识别的应用[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02)
- [25].次生孔隙带预测新技术及其在大庆长垣以西地区的应用[J]. 沉积学报 2011(02)
- [26].大庆长垣以西地区异常高压带油藏控藏因素[J]. 西部探矿工程 2017(06)
- [27].地震重构反演在大庆长垣剩余油预测中的应用[J]. 断块油气田 2013(02)
- [28].大庆长垣东部地区扶余油层三角洲沉积特征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19)
- [29].大庆油田二次开发技术策略及实践[J]. 科技和产业 2013(04)
- [30].大庆长垣东西两侧青一段泥岩超压形成与演化的差异性[J].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