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0年中国遭挫的企业家(论文文献综述)
朱磊[1](2019)在《战后国际金融制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国际金融制裁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学科研究、案例研究以及国际国内双层博弈等研究方法,从国际金融制裁特征和概念入手,通过梳理战后国际金融制裁的历史演进、法律体系、实施体系、制裁目标以及传导机制等,厘清了关于国际金融制裁的经济目标与政治目标、合法性与有效性、道义性与有效性等几对关系,为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发现,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国际金融制裁的决议具有最高的国际合法性。而美国等国实施的次级金融制裁违反了国际法上的国家管辖原则,不符合国际社会整体利益,不具备国际合法性。在有效性研究方面,本文认为国际金融制裁仍具有“工具”特性。本文从国际金融制裁的目标入手,以国际金融制裁的传导机制视角将国际金融制裁分为经济打击阶段、经济压力转化为政治压力阶段以及谈判妥协三个阶段。根据对各阶段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影响制裁效果的因素包括制裁发起国与被制裁国经济规模对比、被制裁国对制裁国的经济依赖程度、制裁强度、国际组织的支持、国际合作的法律化程度、被制裁国获胜联盟的规模、领导层换届的制度安排、制裁目标的高低、被制裁国目前的发展水平以及发起国可以提供的“胡萝卜”的数量等10个变量。本文认为,国际金融制裁在给被制裁国施加巨大经济打击的基础上,需要加强多边合作,争取国际组织(联合国)的支持,提高国际合作的法律化程度,同时促进被制裁国国内政治分化,并在谈判阶段适度降低目标,让渡部分利益以换取对方的妥协,只有这样国际金融制裁才更有可能实现目标。本文选取对伊朗(2002-2016)和俄罗斯(2014-2019)的制裁案例对理论部分进行检验。本文认为,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要做好防御国际金融制裁准备,同时转变对国际金融制裁的认识。本文第一章从国际金融制裁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国际金融制裁的特征并尝试给出初步的定义、内涵和外延;第二章梳理了战后国际金融制裁的历史演进过程;第三章研究了国际金融制裁的合法性,并重点从决策机构与程序、执行与监督机构、运行与特征等方面研究了国际金融制裁的实施体系;第四章从制裁目标入手,以国际金融制裁传导机制为视角构建了研究国际金融制裁有效性的理论框架;第五章选取了对伊朗(2002-2016)和俄罗斯(2014-2019)的制裁案例进行研究并对理论部分进行检验;第六章以中国为研究对象,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所遭受的经济金融制裁,提出新时期中国要做好防御国际金融制裁准备同时转变对国际金融制裁的认识。
王艺蓓[2](2018)在《中国石油行业产业组织演变研究》文中指出石油行业在我国总能源消费中长期占有重要份额,在国民经济中起基础性作用。在政府主导下,我国石油产业组织经历了1949年至1982年完全垄断阶段、1982年至1998年高度寡占阶段和1998年以后新寡占阶段,形成了石油企业上中下游、内外销、产销一体化的产业格局。但是,因为这种产业格局由政府主导,并未完全适应市场的需要,所以随着我国油气市场逐步对外开放,法律基础不完善、石油政策缺少连贯性、政府规制机关较多且分工不明确、市场化程度较低且政治色彩浓厚以及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逐渐突出,产业竞争力急需加强。我国石油产业组织如何健康发展、石油行业资源如何有效配置、如何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迫在眉睫。本文以SCP即结构——行为——绩效为分析范式,以中国石油行业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构建石油行业有效竞争市场结构为目标,进而研究石油产业组织的优化和实现途径,使得石油行业保持良性循环,获得良好的市场绩效。本文在产业组织理论和石油行业最新发展的基础上,以SCP为范例,探讨了我国石油行业产业组织演变的历程,分析了技术进步、制度变迁和政府等影响产业组织演变的动因,得出随着产业组织的演变,原有的产业组织必将更加开放,信息交换更加密切,技术水平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演变一般规律,提出了目前我国石油产业组织中仍然存在的法律基础不完善、石油政策缺少连贯性、政府规制机关较多且分工不明确、市场化较低、政治色彩浓厚以及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首先要完善石油行业法律法规,尽快出台涵盖油气勘探、开采、炼化、销售、仓储等各个环节的基本法律,在此基础上梳理现有法规和规章,修改相冲突的地方。其次应成立一个独立、统一、有效率的石油产业规制单位,全面清费立税,简政放权。同时建立适合石化产业产能及利用率观测预警体系,预防产能过剩现象。接着应完善技术转换机制,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和管理,提高我国石油行业的技术水平。最后建议建立完善的石油定价机制。
姚婷[3](2017)在《建构侨乡 沟通“侨”“乡” ——台山侨乡百年侨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台山侨乡是中国典型的传统侨乡,台山侨刊《新宁杂志》被认为是中国侨刊的滥觞。无论在哪一个时期,台山侨刊的数量和种类在同级行政区域中都是最多的,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学术界一般关注台山侨刊的史料价值,以侨刊所登载的内容为资料去研究侨乡社会,这便使得1949年前的台山侨刊受到学术界重视,而1950年后的侨刊则经常被学术界忽略,甚至被认为无价值。有鉴于此,本文从另一个角度对台山侨刊进行研究,不仅将侨刊看作史料,更将其当作一个可供解构的文本,将“人”的因素纳入其中,从侨刊相关者的视角动态地分析侨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建构了什么样的侨乡社会和为何如此建构侨乡社会,以及由此而致的侨刊功能的实现或缺失。本文将台山侨刊的变迁历程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前,1950-1966年,1978年至今。而1966年后的十年“文革”期间,所有侨刊被迫停刊。1949年前,侨刊无“侨刊”之名,有“侨刊”之实;1950年之后,“侨刊”一词出现,并被广泛应用,而这也意味着它们所受到的社会控制加剧。侨刊的相关者包括传播者、受众和政府。在不同的时代,传播者的年龄结构、知识体系和生命历程有较大差异。侨刊以“侨”属群体为主要受众。受众的分布形态和由此而成的“侨”“乡”网络形成侨刊传播的基本路径。政府对侨刊的控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益形成严格的界线与明确的体系。在三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中,侨刊所建构的侨乡社会由立体化转而平面化,由“弊端丛生”转而“进步美好”。这其中既因侨乡本身的变化,也因为在政府控制和传播者认知的共同作用下,传播者对相关的传播信息进行了把关和筛选。侨刊最根本的功能是沟通“侨”“乡”。但侨刊并不总能实现这一显功能,不在其控制把握之下的潜功能,乃至负功能都有可能出现。而侨刊社则有效延展了当代台山侨刊的功能。本文所指称的“侨刊”的基本要点包括,侨乡民间(或由与侨乡相关群体)主办的出版物,受众主体为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归侨和侨眷,传播内容主要是受众所对应的群体在侨乡内部发生的事件,办刊经费部分或主要来自以海外为主的群体成员的捐助的民间出版物。侨刊本身是连接“侨”“乡”两端的通道之一,同时又参与其他“侨”“乡”之间通道的构建。随着侨乡社会、海外华人社会和信息传播手段的改变,侨刊“通道”的形态也在发展变化,逐渐由“侨乡—海外移民”式转变为“国内宗亲—侨乡—海外移民”式的信息传播通道。
刘永平[4](2016)在《我国产业安全政府监管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随之,产业安全问题在日常经济活动中越来越突出,我国连续成为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对外投资频招安全审查,给产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亦对外贸增长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其影响超越了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媒体、外交、政治领域。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影响到全球利益的再平衡,中国希望和平崛起,就必须防范不安全因素的发酵。当前,维护产业安全已成为国家的战略性任务。相对于现实的需求,产业安全理论中关于政府监管的部分还缺乏系统的研究,落后于国家在安全领域的监管实践和需要。因此,本文的选题目的,就是尝试填补在我国产业安全领域,政府监管体系理论研究的空白。产业安全作为经济安全的核心,受到经济安全因素的覆盖;经济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分支又受到国家安全因素的覆盖,导致产业安全研究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一个庞大的系统。所以,有关产业安全的研究,相应地涉及广泛的理论范畴和社会活动领域。本文在研究方法上,参阅产业安全基础理论、产业安全政府监管理论的已有研究成果,结合产业安全的特点,以系统论为基本研究方法,广泛融入管理学、经济学、贸易理论、竞争力理论、产业经济学、运筹学、博弈论等理论成果中的观点和思想,引用相关领域的实证研究成果,并援引大量案例和事实,尝试以新的视角,搭建对产业安全成因、演化轨迹更有解释力的理论框架。采取了实证分析与系统分析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性地解析了产业安全的生成与发展规律。并借鉴各主要国家产业安全监管实践经验,系统地提出了完善和提高我国产业安全政府监管体系的建议。根据查新结果,国内外对产业安全理论的研究尚有很多的空白需要填补。因此本文的研究成果和结论涉及多个方面。首先,以系统论的方法确立了产业安全系统,认定国内产业的存在是因国家的存在所至,将政府作为产业安全主体之一纳入系统,确立了以产业和政府共同作为系统主体的“双主体”结构。揭示了产业竞争的内生性,说明了产业安全问题源于产业的对外竞争,产业竞争也会通过国家竞争的形式间接地表现出来。把系统与外部环境相联系的竞争关系作为产业安全的监管对象,监管范围覆盖了贸易竞争、投资竞争、要素竞争、环境竞争和危机竞争,明确了产业安全政府监管体系在系统中所处的位置。研究揭示了产业竞争以国民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竞争中国民利益发生减损即构成了产业安全问题;揭示了对国民利益的保全,即构成了产业安全系统的基本特征之目的性。依据系统论的开放性、目的性、多维度、突现性、反直觉行为原理,发现了与之对应的产业安全系统的涉外性、国民性、多元性、整体性和逆转性特征。根据产业安全系统特征的内在关系,深入解析了产业安全监管体系面临的各种竞争关系。其次,分析了产业安全问题的演变规律。以“双比较”模式解析了贸易摩擦的成因;以“产业微笑曲线”归纳了产业纵向要素竞争与产业转型的关系,揭示了横向要素竞争和产业升级的关系;以“要素流动性结构”分析了各种要素流动性的不均衡,是造成产业竞争力差异性的根源,并揭示了要素流动结构的演变规律。阐释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以参与国际分工为前提,实施全产业链产业安全监管的意义;分析了内外环境对产业安全的影响;将危机竞争作为常态化的存在纳入了产业安全监管的范畴。根据自由贸易和比较优势理论,说明了产业安全问题将长期存在、竞争和合作将相互依存的原因,说明“竞合”已成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基本趋势;自贸区的建设是全球化趋势的应有过程。第三,总结各国实践,分析了全球化的影响,研究了反直觉行为对竞争关系的调节作用,并用以完善产业安全监管体系。以促进创新作为维护产业安全的根本出发点,提出了宏观的配套措施;以推动法治经济为出发点,系统地提出了“嵌入式”改良现有政府监管体系的建议;给出了敏感度评估模型用以评估产业安全措施的有效性,为监管措施的改进提供了方向;依托云计算新技术、大数据管理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对监管体系进行信息化、数据化改造以提升预测预警能力的建议;对监管主体决策模式,提出了开放性、聚能式改革的建议,以全面提升产业安全政府监管体系的效能。产业安全政府监管体系是产业安全系统的构成部分,为了给监管体系定位,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释了其与产业安全系统的关系;并介绍了美欧印和我国产业安全监管的做法,明示其现实存在的可能状态。政府在产业安全系统的监管地位一经确定,同时也就定位了各具体产业等分系统在产业安全监管领域的位置。全系统定位对各分系统的超越,提供了解决产业安全问题的广阔视野,更有利于产业安全隐患的早期预警;也为管控危机、捕获危机和提供机遇,展现了更多的选择性。本文共使用图12幅,表5个,参考文献227篇。
王迎[5](2015)在《新贸易保护主义对转轨国家经济影响研究 ——以中国和俄罗斯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各国参与国际经济贸易的程度不断加深,经济贸易往来逐渐增多。.虽然贸易自由化势不可挡,但仍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和非经济因素助长了贸易保护主义,使其屡禁不止甚至变本加厉、花样翻新,从而阻碍了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新贸易保护主义是对传统贸易保护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其保护手段摒弃了传统的关税措施,越来越多地采用非关税措施,甚至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衍生出更为隐蔽的措施和形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在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领域也开始形成金融保护主义和投资保护主义,从而使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内涵更加广泛。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不断发展,既源于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理论,也与现代经济贸易理论的支撑有密切联系。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隐蔽性特点也决定了在当今自由主义盛行的经济贸易规则下,贸易保护仍然能够大行其道。转轨国家的经济转轨与经济全球化几乎不谋而合,同时进行。转轨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这个方面看,转轨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但不可否认,参与经济全球化也给转轨国家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如俄罗斯对国际市场和主要贸易伙伴的严重依赖,以及依靠本国比较优势参与经济全球化而造成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安全、贸易安全受到威胁等。新贸易保护主义对于转轨国家而言也是一柄双刃剑。新贸易保护主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快速发展,虽然能够对转轨国家经济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转轨国家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而且,随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不断发展,新贸易保护主义还将对转轨国家经济构成巨大挑战和威胁。因此,如何看待新贸易保护主义,如何有效破解新贸易保护主义,以趋利避害,应对挑战,就成为转轨国家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中国和俄罗斯为例,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及其对转轨国家经济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阐明本文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以及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章系统地梳理了传统贸易保护理论和新贸易保护理论,为后面的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研究新贸易保护主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本章分析了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同时,贸易领域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也开始盛行。美国推行金融自由化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新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而且在保护形式上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在投资和生产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投资保护主义也日益盛行,并呈现出法制化、泛政治化等特征。然而,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不会因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存在和发展而改变。第四章主要分析新贸易保护主义对转轨国家经济的促进意义。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不断发展变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都会产生影响,但对转轨国家的影响尤为明显。本章主要分析新贸易保护主义作为外部压力对转轨国家经济发展的促进意义。着重分析了新贸易保护主义对转轨国家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作用,以及转轨国家在新贸易保护主义影响下获得的动态贸易利益。认为在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外压作用下,转轨国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技术的进步、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等。第五章主要分析新贸易保护主义对转轨国家经济的负面影响和挑战。新贸易保护主义对转轨国家经济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在破坏贸易利益机会均等方面影响了转轨国家贸易自由化的实行,在经济决策安全、贸易与市场环境安全、产业安全等方面也对转轨国家的经济安全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金融危机对转轨国家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因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而加剧。不仅如此,新贸易保护主义对转轨国家的经济发展还会带来一系列的挑战,其中既包括“碳关税”的即将启动对转轨国家竞争优势和高碳产业发展所形成的挑战等,也包括“双反”调查、知识产权保护等手段对转轨国家新兴产业发展所形成的挑战,还包括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对转轨国家未来经济贸易发展所形成的挑战。第六章提出了转轨国家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本章认为:首先,不论是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规律,还是从中国和俄罗斯的转轨大国特征看,转轨国家都要对新贸易保护主义有正确的认识。其次,转轨国家必须从自身的体制缺陷、经济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企业竞争力弱等方面做出必要的改进和调整。具体而言,转轨国家的政府需加快推进市场经济改革,制定合理的经济安全战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尤其要加快低碳产业的发展。而作为经济全球化重要参与者的企业,要注重核心技术的突破、经营理念的转变、产业的升级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第七章为结论部分,是对本文主要研究成果的归纳和总结。转轨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还将不断加深,而新贸易保护主义也将继续存在和发展。在此形势下,妥善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对经济的影响和挑战,这对转轨国家实现本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中,政府要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但同时也要避免对经济的过度干预。而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则要注意核心技术的突破、经营理念的转变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倪倩[6](2014)在《企业综合实力及增长率战略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战略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学科的一个热门分支学科,近年来被学者们争相研究。关于企业战略的定义历来众说纷纭,中外古今的学者们皆提出了自己倾心研究的成果,而关于企业战略制定的方法更是层出不穷,比如波士顿矩阵、SWOT分析法、麦肯锡7-S模型、九方格管理理论等等,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战略模型,即企业综合实力及增长率战略模型。在企业综合实力及增长率战略模型中,横坐标是企业综合实力。本文在遵循全面、系统和科学的指标体系建立原则的基础上,又参考了多篇专家着作、硕博论文和核心期刊之后,本文建立了包含有3层10类37个指标的企业综合实力评价体系,再使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各年各企业的综合实力得分;纵坐标是企业综合实力增长率,将研究的末始年份的综合得分相减,除以(年数-1)这个数值,得到的结果即是企业综合实力增长率,也就是模型的纵坐标。该模型把平面分为四个区域,位于右上角第一区域的企业,即明星型企业,拥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和较高的综合实力增长率,对于这类企业应采取投资发展的策略,竞争战略应选取差异化战略,它可以让企业提供的服务和产品更加多样化、有差异,企业也更具有创新能力。位于第二区域的企业,即待选择企业,综合实力不强,但是综合实力增长率较高,这类企业应采取选择型战略,即对有发展前途的企业给予逐渐投资,使其发展为明星一类,而那些毫无发展前途给予收缩政策。位于第三区域的企业,即瘦狗类企业,无论是综合实力还是综合实力增长率都很低,这类企业应采取部分清算、放弃,部分整改的战略。位于第四区域的企业,即金牛型企业,综合实力强,但是综合实力增长率较低,应采取大体维持战略,适当时候拓展业务。无论什么样的战略选择,终极目标必须是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并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为决策者提供依据。最后,本文以15家电力类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以近7年数据为样本,通过建立企业综合实力及增长率战略模型,继而绘制出相应的战略决策图,并为各个电力企业制定了有利于其发展的经营战略,为决策者作正确战略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张娴[7](2013)在《《楚辞》英译研究 ——基于文化人类学整体论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人类学整体论是一个重要的学科范畴,其理论要旨在于强调事物的整体意识以及作为文化主体的人的意识,主要包括三方面的核心理念:其一,一种文化的整体特征并不等同于该文化整体中的部分特质简单相加,各种文化现象是一个内部有联系的整体。其二,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关注历史文化是如何传递给下一代或异域群体的。其三,重视具有主体性的人以及人的主体性,人与其承载的各种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借助于文化人类学整体论这一跨学科的思维武器和视角,本研究以《楚辞》中的文化英译为取向,重点探索以下几个问题:《楚辞》英译的历史状况和发展态势如何?各译本在整体上呈现怎样的文化整体面貌和译者主体文化?原作的多学科、多层次的文化整体价值是否得以开采和传达?作品的后续生命是否得到延续?《楚辞》英译研究对中国典籍翻译有怎样启迪作用?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该部分概述了《楚辞》的主要价值及影响,说明了研究的缘起与意义、内容与思路、方法与创新点。第二部分为研究的主体,共五章。第一章对国内外《楚辞》英译及英译研究进行述评。现有的《楚辞》英译无论在翻译的范围、翻译视角、翻译目的还是翻译方法方面都具有局限性,各译本之间缺乏关联和互动。前人对《楚辞》英译的研究成果多为零星的散论,缺乏较为综合、全面的论证,对翻译中是否突出原文整体文化价值研究非常有限,因而,本章提出用文化人类学整体论这一跨学科的理论来研究《楚辞》中人类文化因素的翻译问题。第二章为理论解读。文化人类学是文化诗学的一种特殊构成,它的整体观、普同观、跨文化比较观等范畴与翻译具有相互阐发的特征。它的首要原理整体论及其衍生的一些理念,如:主位和客位、整体和部分,历史与现实,整合、深描、主体性等与《楚辞》翻译具有普同性,能促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坚持观察视野的整体性,避免对翻译本体的片面认识,这些理论视角对《楚辞》英译研究具有一定解释力。在此基础上,本章对原作的文化整体特征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楚辞》英译的整体性实现途径进行了初步构想。第三章为《楚辞》译本的整体翻译面貌研究。此章分别对亚瑟·韦利的《九歌—中国古代巫文化研究》、戴维·霍克斯的《楚辞—南方的歌》、林文庆的《离骚》、孙大雨的《英译屈原诗选》等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生成的四个经典译本的整体文化面貌特征、译者的主体文化和翻译视角进行考察,从而产生对译者的文化身份和诠释视角的思考,以及对《楚辞》英译整体模式如何构建的思考。第四章研究《楚辞》中蕴含的人类文化各系统的英译状况,并反思和评价其中的翻译策略。此章通过考察《楚辞》中的表层技术系统、中层社会系统和深层意识系统的文化价值是否被译者准确解读和诠释,认为在翻译中对表层物质技术文化意象所隐蔽的意义有待于进行多层面关照,对中层社会科技文化知识的翻译应在整体上多重融合其历史视域、文化视域和功能视域,对于深层文化意识系统的因素应在翻译中接通中西文化因子在内涵上的相互关联之处,寻找二者的间性。在此基础上,本章进一步指出在翻译中应重视对原作丰富而宝贵的多科价值的开采。第五章探讨本研究对我国典籍翻译理论建设的启迪。本章指出文化整体论视角下的典籍翻译是从文化本体到文化主体人的构建,其实质是文化资源的交流、共享和传承,是翻译主体间对话的平台,提出“互喻型”译者文化是译者的主体文化,以及文化人类学的“向后站”三维整体诠释视角与涵化策略对典籍翻译所起的积极作用。第三部分为结语。该部分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所反映的典籍翻译理论和方法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回顾和思考,并指出研究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与需要进一步拓展的方向。
陈滔娜[8](2013)在《哈佛燕京学社研究 ——民国时期校际合作的成功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晚清民国时期的社会转型迫使中国教育界做出回应,中国教育与中国外交、政治、经济等一起逐步面向国际体系,寻求国际认同,反映在高等教育领域,就是逐步实现教育的国际化、学术化与专业化。国际化是一种办学理念及办学模式,包括课程的国际化,学者与学生学习、研究与流动的国际化,跨国界的教育项目合作等内容。教育的国际化强调国际化的影响,国际化不仅有国际资源的参与、国际教育力量的合作、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教育的国际化活动应该产生的国际影响。关注西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与国外大学寻求合作,学习和模仿现代性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是民国时期的教育改革特征。本文以校际合作为研究切入点,以学界公认的民国时期中外合作办学成功个案——哈佛燕京学社作为研究对象,力图从校际合作视角分析哈佛燕京学社的成立、发展、变迁,探讨这一校际合作良性运行的制度支撑及其教育影响,关注其在民国教育国际化努力中的表现。这一研究可以拓展教育史学界对民国高等教育的研究内涵,并能为今天的校际合作提供历史经验及现实借鉴,提高国际合作办学的效益与人才培养的质量。在结构安排上,本文将民国时期高校之间的合作与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联系起来进行深入研究,从校际合作的起因、过程、结果与影响展开分析研究。全文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章和第七章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问题、方法、资料与结论,第二章讨论哈佛燕京学社的缘起与创立过程。第三、四、五、六章以哈佛燕京学社为个案从组织制度、资金筹措、教学研究、资料图书四个方面对校际合作的具体要素展开研究。校际合作是基于共同需要与共同目标的产物,旨在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优势互补以及走向双赢。哈佛燕京学社的创办是双方对发展基金的需求与对办学理念的一致追求的结果,其合作过程实现了资源共享、平等互惠、学术发展等预期目标。作为一个校际合作组织,其正常运转依赖于它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固定的合作基金、国际化的教学与研究等因素。哈佛燕京学社的组织结构包括托事部、北京行政管理委员会和哈佛燕京学社哈佛教育委员会三个部分。学社设有年度评估、项目申请、经费预算与使用评价等合作制度,这些制度有效地保障了合作的正常开展,促使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办学资金是校际合作中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哈佛燕京学社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便是争取到固定的资金支持,成功合作背后有巨额的霍尔基金作为支撑。合作基金的使用过程由托事部监督,使用对象及方法是以合作协议为参照,学社所有基金的使用范围限于“中国研究”这一学术领域。学社对中国研究领域作了具体划分:历史和宗教史、哲学和宗教哲学、语言和文学、艺术考古和人类学四个部分(或可再细分为中国历史、宗教、哲学、文学、语言、考古、艺术等七个领域),这一界定明确了哈佛燕京学社的合作方向。校际合作的成功极大地促进了双方的学术合作与研究,拓宽了学术合作的广度,也加深了学术研究的深度,形成了不带功利性的学术研究取向,体现了学术共同体式校际合作的魅力。燕大与哈佛通过校际合作为中美双方共同培养了一批批研究中国学的学者。在哈佛燕京学社的支持下,燕京大学以硕士培养为主,哈佛大学以博士培养为主,通过提供攻读学位奖学金、交换教员、设立客座教授等途径,培养了大批美国的中国学研究学者和中国的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师。这一合作将西方学术研究方法与本土研究对象相结合的做法使教育合作既符合国情,又与世界接轨,是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的体现。在资料与图书建设上,主要体现在图书馆建设、《燕京学报》和《哈佛亚洲研究学报》等学术期刊创办与古籍《引得》的编撰三个方面。哈佛燕京图书馆至今闻名世界,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圣地。《燕京学报》在民国期间就是学术领域的三大国学期刊之一,与国立北京大学的《国学研究》和清华大学的《清华学报》三足鼎立,尤其注重研究的新领域、新问题与新方法的使用。《哈佛亚洲研究学报》主要刊发不同国家汉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至今仍是汉学界国际着名刊物。学社通过资料的建设与大量学术刊物学术专着的发行,提高了学社在国际上的学术声望和学术地位,吸引众多一流学者到燕京大学和哈佛大学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同时,学社《引得》编纂处的各种古籍《引得》更是为传承中国文化提供了重要研究载体。研究发现,强烈的合作意愿是校际合作的起点,双方国际化的办学理念与办学实践有利于双方合作的发展,同时合作目标明确,界定清楚,便于评估;合作内容具体,便于合作教育活动的开展;合作过程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照章办事、科学评估,这些管理的制度化管理是合作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这一校际合作带有浓厚的学术共同体特色,以学术共同体作为校际合作的载体,为校际合作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这一合作也体现了国际与本土融合的生命力,不考虑本国优势、本国需要、本国发展的校际合作终究没有根基,无法持续发展。这一研究发现能够为今天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提供历史的镜鉴。本研究资料来源包括耶鲁大学整理的亚联董档案、上海图书馆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以及各类公开发表的民国教育研究成果,本文是从国际化视角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校际合作开展的一种尝试性研究。
李猛[9](2013)在《反倾销的直接投资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世界多极化趋势得到加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贸易摩擦频仍以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贸易保护手段上,从关税保护措施向非关税保护措施变化,其中反倾销因其合法性和隐蔽性由维护贸易公平措施变成各国政府相机抉择贸易保护工具首选。中国国内经济正值升级转型,出口竞争由市场份额向核心技术延伸,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增加导致欧美等发达国家产业政策回归,发达国家与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竞争加剧。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速放缓与严重通货膨胀并存,要素禀赋结构决定出口商品结构相似性,使依赖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发展中国家与中国竞争加剧。中国业已成为当今世界遭遇贸易摩擦重灾区,不仅劳动密集型产品被频繁施以反倾销,而且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也未能幸免。更严重的是,中国一旦被施加反倾销调查其被终裁征税的概率和征税税率远高于其他国家,并因此被长期排除在发起国市场之外。入世以来,中国OFDI流量急剧上升,尽管OFDI动机多样化,但其中以规避贸易壁垒为目的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本文通过研究反倾销对中国OFDI的诱发作用,检验中国企业是否具备利用“走出去”规避反倾销的能力,既有助于拓展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降低反倾销损害渠道,也对转变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保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推动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促进全球分工地位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价格领先的Stackelberg和Bertrand寡头垄断模型分析具有不同竞争优势的中国企业如何响应于发起国实施的反倾销措施在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进行选择,并利用固定效应模型、GMM模型和DID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理论研究发现:反倾销会引发中国在发起国或第三国从事规避动机OFDI,如果在发起国投资,则不同成本企业的行为选择为:如果企业投资成本小于自由贸易临界成本,此时企业会选择在发起国投资,投资获得利润高于自由贸易条件下出口利润。如果企业投资成本大于自由贸易条件下的临界成本值,但是小于征收反倾销税条件下的临界成本值。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企业将选择出口满足发起国市场,当被征收反倾销税时企业将选择投资在当地生产经营,但投资条件下中国国内福利效应要小于自由贸易条件。如果企业投资成本大于反倾销税条件下临界成本,则无论是在自由贸易还是在反倾销情况下企业均会选择出口,自由贸易条件下出口利润高于反倾销税征收条件下出口利润。而如果在第三国从事反倾销规避动机OFDI,则不同成本企业的行为选择为:当企业投资临界成本高于反倾销税征收后临界成本但小于自由贸易临界成本时,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向发起国出口,但当发起国实施反倾销措施时则会通过在第三国OFDI规避反倾销。自由贸易条件下企业所得利润和中国国内福利要高于其他条件。如果企业在第三国投资临界成本小于在发起国投资临界成本时,中国企业将在第三国生产然后出口到发起国;反之,中国企业将在发起国生产。2、实证研究发现(1)与未对中国实施非关税壁垒的国家相比,对中国实施反倾销和特保措施的国家会显着引发中国资本流出;(2)发起国对中国反倾销措施不仅能够显着诱发中国资本流出,而且这种诱发作用具有时限效应,即由于反倾销影响的持续性,中国资本流出会显着响应于发起国较早对中国实施的反倾销措施,特别是发起国已经对中国实施5~7年的反倾销会显着影响当期的中国资本流出;(3)发起国经济衰退或者贸易失衡可能会削弱反倾销跨越投资动机,而发起国失业增加则会强化中国企业反倾销跨越投资动机;(4)欧盟对中国纺织业反倾销诱发了中国向越南、老挝、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亚的投资,证实了对中国反倾销能够诱发中国向第三国的投资,这种投资动机除了规避贸易壁垒外,还兼有效率寻求动机而非市场寻求动机。近年来,中国FDI流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是以纺织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FDI却呈现减少的态势,尽管这是由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多种因素导致,但反倾销等贸易壁垒推动的出口成本上升也是重要原因。本文通过研究反倾销对FDI的影响,在中国国际分工地位不断演变形势下可以剖析外资动态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对提升利用外资质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在机制分析和实证研究基础上,本文发现:(1)中国当今国际分工地位的形成不仅在于要素禀赋结构,而且在华的跨国公司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在中国投资建立加工贸易型企业,进口中间产品并向其所在母国出口最终产品,并直接导致了中国和其母国之间的巨额贸易逆差,从而使母国对中国发起反倾销的概率增加。此外,发达国家夕阳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本国劳动力工资上升而被迫将产业转移至中国,也扩大了中国与其母国之间的贸易逆差,同样导致对中国发起反倾销概率增加。当中国真正遭遇反倾销时,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出口成本会上升将逼迫其向成本更低且未遭遇反倾销的第三国进行转移。(2)实证研究证实了中国以纺织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遭遇的反倾销会抑制FDI的流入。
阮氏恒海[10](2013)在《中国企业在越南经营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信息发展的背景迅速发展之下,世界各国空间距离也不是问题。个人可以反映整个社会,而单个企业又可以代表整个国家的发展。寻找发展与生存是每个企业的目标。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在世界各国不断进行对外投资于贸易,越南作为中国企业所瞄准的潜力市场,本文对于既有的在越南发展成功的企业进行分析,研究中国企业怎么在越南实行国际化战略的问题,本文基于相关的国际化战略理论,在介绍回顾中国企业在越南经营情况和越南电子行业在这些年来的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以TCL、华为、格力、美的为案例研究,把握市场进入和市场渗透中的成功经营规律。
二、2000年中国遭挫的企业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中国遭挫的企业家(论文提纲范文)
(1)战后国际金融制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四、研究意义及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国际金融制裁的基本概念 |
第一节 国际金融制裁的定义 |
一、国际金融制裁主要特征 |
二、国际金融制裁内涵界定及外延 |
第二节 国际金融制裁的主要手段 |
一、冻结或没收资产 |
二、财政制裁 |
三、制裁对方的银行体系 |
四、切断国际结算通道 |
五、次级金融制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战后国际金融制裁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冷战期间金融制裁作为全面制裁一部分且手段比较单一 |
第二节 冷战后金融制裁逐渐发展成为“聪明制裁”的核心内容 |
一、对全面制裁所造成的人道主义危机的反思 |
二、转向“聪明制裁”的实践探索——“三大进程” |
三、金融制裁逐渐成为“聪明制裁”的核心手段 |
第三节 进入21世纪金融制裁体系逐步丰富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际金融制裁合法性与实施体系研究 |
第一节 国际金融制裁合法性研究 |
一、法律体系 |
二、合法性研究 |
第二节 国际金融制裁实施体系研究 |
一、决策机构与程序 |
二、执行与监督机构 |
三、运行机制与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际金融制裁的有效性研究——基于传导机制视角 |
第一节 国际金融制裁目标 |
一、信号目标 |
二、政治目标 |
三、安全目标 |
第二节 国际金融制裁的传导机制 |
一、经济打击阶段 |
二、转化为政治强制压力阶段 |
三、谈判妥协阶段 |
四、总结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际金融制裁案例研究 |
第一节 国际社会对伊朗核制裁(2002-2016) |
一、美国对伊朗制裁历史(1979-2001) |
二、国际社会对伊朗核问题的金融制裁(2002-2016) |
三、国际社会对伊朗核制裁的传导机制分析 |
四、小结 |
第二节 美欧对俄罗斯的国际金融制裁(2014-2019) |
一、美欧对俄罗斯制裁的导火索——乌克兰危机 |
二、美欧对俄罗斯的国际金融制裁及影响 |
三、美欧对俄罗斯制裁的传导机制分析 |
四、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际金融制裁与中国 |
第一节 中国从被制裁到适度参与多边制裁 |
一、新中国成立后所遭受的经济金融制裁 |
二、冷战期间中国有限参与多边制裁 |
三、进入21世纪适度参与多边制裁 |
四、谨慎(威胁)实施单边经济制裁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正确认识国际金融制裁 |
一、中国要做好防御国际金融制裁准备 |
二、新时代中国实施国际金融制裁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
三、中国实施国际金融制裁的原则 |
四、中国实施国际金融制裁的准备和对策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研究发现 |
二、研究不足 |
三、未来研究方向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2)中国石油行业产业组织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3 产业组织与石油产业组织研究综述 |
1.3.1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一般综述 |
1.3.2 石油行业产业组织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论文主旨、结构与主要内容 |
1.4.1 论文主旨 |
1.4.2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预期 |
第2章 基本理论介绍 |
2.1 产业组织理论 |
2.2 产业组织在我国石油行业研究中的应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石油行业产业SCP范式分析 |
3.1 石油产业的产业特点 |
3.1.1 石油和石油产业 |
3.1.2 石油产业的特点 |
3.2 我国石油产业市场结构 |
3.2.1 市场结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
3.2.2 我国石油行业产业市场结构演变 |
3.2.3 我国石油行业产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
3.2.4 我国石油行业产业市场产品差异度分析 |
3.2.5 我国石油行业产业市场进入壁垒分析 |
3.3 我国石油产业市场行为 |
3.3.1 我国石油行业产业定价策略 |
3.3.2 石油产业纵向一体化 |
3.3.3 我国石油行业产业国际化策略 |
3.3.4 我国石油产业合作行为 |
3.4 我国石油行业产业市场绩效 |
3.4.1 我国石油行业资源配置效率 |
3.4.2 我国石油行业技术进步 |
3.5 我国石油产业SCP因果分析 |
3.5.1 变量的选择 |
3.5.2 数据来源的说明 |
3.5.3 格兰杰因果检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石油行业产业组织的演变动因和规律 |
4.1 我国石油行业产业组织演变的动因 |
4.1.1 制度因素 |
4.1.2 技术进步 |
4.1.3 政府角色 |
4.1.4 信息因素 |
4.2 我国石油行业产业组织的演变规律 |
4.2.1 演变的一般规律 |
4.2.2 开放和信息交换 |
4.2.3 行业进步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石油行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5.1 石油产业监管缺乏完整的法律基础 |
5.2 石油政策缺乏连续性 |
5.3 政府规制较为薄弱 |
5.4 我国石油企业采油炼油效率明显低于国际水平,缺乏核心技术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石油行业产业组织优化及建议 |
6.1 健全石油产业法规体制 |
6.2 建立独立统一的石油产业政府规制部门 |
6.3 完善技术转换机制,淘汰落后产能 |
6.4 建立完善的石油定价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建构侨乡 沟通“侨”“乡” ——台山侨乡百年侨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问题和内容框架 |
三、文献综述 |
四、本文对“侨刊”的界定 |
五、研究方法 |
六、本文对相关术语和注释方式的说明 |
第一章 百年变迁中的台山侨刊 |
第一节 1909-1949年的台山侨刊 |
一、刊物宗旨——改良社会与联络侨情 |
二、与宗旨相应的栏目设置 |
三、多管齐下的经费筹集方式 |
第二节 1950-1966年的台山侨刊 |
一、刊物宗旨——宣传“新社会”与联络乡侨 |
二、稳中有变的栏目设置 |
三、《新宁杂志》与其他侨刊间二元化的经费筹集方式 |
第三节 1978年至今的台山侨刊 |
一、刊物宗旨——沟通侨情与激发华侨爱国爱乡之情 |
二、传统与创新并存的栏目设置 |
三、以获取捐赠为主的经费筹集方式 |
小结 |
第二章 台山侨刊相关者 |
第一节 1909-1949年的台山侨刊相关者 |
一、侨刊传播者——正当壮年、接受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群体 |
二、侨刊受众——期盼落叶归根的移居者 |
三、对侨刊实行控制的政府——管而不严 |
第二节 1950-1966年的台山侨刊相关者 |
一、侨刊传播者——延续前一阶段且经过重组的“知识分子”群体 |
二、侨刊受众——被侨乡所“争取”的海外移居者 |
三、对侨刊实施控制的政府——着手控制 |
第三节 1978年至今的台山侨刊相关者 |
一、侨刊传播者——以老年为主,经历政治运动洗礼的“知识分子”群体 |
二、侨刊受众——已然落地生根的移居者 |
三、对侨刊实施控制的政府——严格管理 |
小结 |
第三章 台山侨刊的内容侨刊对侨乡社会的建构 |
第一节 1949年前台山侨刊的内容 |
一、“恶”与“善”并存的台山侨乡社会 |
二、“小事”与“大事”同在的台山侨乡社会 |
第二节 1950-1966年台山侨刊的内容 |
一、消除旧弊端的台山侨乡社会 |
二、农工文教全面发展的台山侨乡社会 |
第三节 1978年后台山侨刊的内容 |
一、落实任务政策,重建“侨”“乡”关系的台山侨乡社会 |
二、宗亲往来频繁、乡情亲谊浓郁的台山侨乡社会 |
三、盛赞华侨捐赠公益慈善事业的台山侨乡社会 |
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台山侨乡社会 |
五、追根溯源、建构集体记忆的台山侨乡社会 |
小结 |
第四章 台山侨刊的功能——沟通“侨”“乡” |
第一节 台山侨刊中海内外群体成员的互动 |
一、1949前台山侨刊中海内外群体成员的互动 |
二、1950-1966年台山侨刊中海内外群体成员的互动 |
三、1978年至今台山侨刊中海内外群体成员的互动 |
第二节 侨刊功能的可持续发展探讨 |
一、侨刊相关者与非相关者对侨刊的认知 |
二、侨刊社——华侨与侨乡之间的联结点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我国产业安全政府监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产业安全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产业安全基础理论研究综述 |
1.2.2 产业安全政府监管研究综述 |
1.2.3 对前期产业安全研究的思考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创新和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2 产业安全监管体系的理论解析 |
2.1 关于产业安全主体的辨析 |
2.1.1 产业的定义及其特征 |
2.1.2 产业安全系统的定义 |
2.2 产业安全系统特征辨析 |
2.2.1 产业安全系统的涉外性 |
2.2.2 产业安全系统的国民性 |
2.2.3 产业安全系统的多维度 |
2.2.4 产业安全系统的突现性 |
2.2.5 产业安全系统的反直觉行为 |
2.2.6 产业安全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
2.3 产业安全系统结构及政府监管体系 |
2.3.1 产业安全系统结构描述 |
2.3.2 产业安全政府监管体系描述 |
2.4 小结 |
3 产业竞争引发的产业安全问题 |
3.1 贸易竞争引发的产业安全问题 |
3.1.1 贸易竞争中的国民利益 |
3.1.2 贸易竞争与反直觉行为 |
3.2 投资竞争引发的产业安全问题 |
3.2.1 内生的资本外溢 |
3.2.2 投资竞争的贡献 |
3.2.3 投资竞争与反直觉行为 |
3.3 要素竞争引发的产业安全问题 |
3.3.1 纵向要素竞争 |
3.3.2 横向要素竞争 |
3.3.3 要素竞争与反直觉行为 |
3.4 解析要素流动结构对产业安全的影响 |
3.4.1 关于要素流动结构分类的探讨 |
3.4.2 流动结构与产业活动的组织 |
3.4.3 优化流动结构的方向性解析 |
3.5 小结 |
4 国家竞争引发的产业安全问题 |
4.1 管窥国家环境变化产生的影响 |
4.2 应运而生的国家竞争环境评估 |
4.3 中国产业生存环境优劣概论 |
4.3.1 中国产业生存环境的优势 |
4.3.2 中国产业生存环境的隐患 |
4.4 国家竞争与反直觉行为 |
4.5 小结 |
5 危机竞争状态下的产业安全问题 |
5.1 危机的存在及其特征 |
5.2 危机竞争与反直觉行为 |
5.3 危机投射对产业安全的影响 |
5.3.1 市场危机 |
5.3.2 产业危机 |
5.4 小结 |
6 全球化对产业安全系统和环境的影响 |
6.1 全球化对系统环境的影响 |
6.1.1 全球化重塑世界格局 |
6.1.2 全球化重塑世界之痛 |
6.1.3 全球化更追求自由化 |
6.2 全球化经济贸易摩擦成因解析 |
6.3 全球化背景下的竞争归宿探析 |
6.4 小结 |
7 主要国家的产业安全政府监管实践 |
7.1 产业安全视角的政府监管分类 |
7.2 美欧印产业安全政府监管实践 |
7.2.1 美国监管的突出领域 |
7.2.2 欧盟监管的突出领域 |
7.2.3 印度政府的监管实践 |
7.2.4 借鉴美欧印的监管实践 |
7.3 我国的产业安全政府监管实践 |
7.3.1 政府监管体系的嬗变 |
7.3.2 监管进化的突出领域 |
7.3.3 嵌入式改良监管体系 |
7.4 小结 |
8 系统完善产业安全政府监管体系 |
8.1 完善对贸易竞争的产业安全监管 |
8.1.1 贸易竞争监管的内容 |
8.1.2 维护合理的贸易结构 |
8.1.3 统一内外贸监管法规 |
8.2 完善对投资竞争的产业安全监管 |
8.2.1 投资竞争监管的内容 |
8.2.2 放开汇率优化投资环境 |
8.2.3 完善金融体系保持货币政策稳健 |
8.3 完善对要素竞争的产业安全监管 |
8.3.1 要素竞争监管的内容 |
8.3.2 以市场机制为主配置资源 |
8.3.3 推行支持创新的积极财政 |
8.4 完善产业安全依存的国家竞争环境 |
8.4.1 优化基本制度环境 |
8.4.2 经略国际社会环境 |
8.5 完善对危机竞争的管控机制 |
8.5.1 危机竞争和危机预警的本质 |
8.5.2 危机竞争下反直觉行为的实现 |
8.6 小结 |
9 提高产业安全政府监管体系的效能 |
9.1 产业安全政府监管体系效能评价 |
9.1.1 监管体系理想状态与设计标准 |
9.1.2 监管体系行为有效性评估模型 |
9.2 升级产业安全政府监管组织体系 |
9.2.1 当前政府监管职能的分布 |
9.2.2 集成各部门政府监管职能 |
9.3 大数据化产业安全政府监管体系 |
9.3.1 我国产业安全数据库分布 |
9.3.2 建立国家产业安全数据库 |
9.5 小结 |
10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附录F |
附录G |
附录H |
附录I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新贸易保护主义对转轨国家经济影响研究 ——以中国和俄罗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新贸易保护主义产生和发展原因的研究 |
1.2.2 关于新贸易保护主义发展趋势的研究 |
1.2.3 关于新贸易保护主义对经济影响的研究 |
1.2.4 关于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问题的研究 |
1.2.5 关于投资保护主义和金融保护主义的研究 |
1.2.6 总结性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贸易保护主义与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综述 |
2.1 贸易保护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
2.1.1 重商主义的贸易保护思想 |
2.1.2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
2.1.3 贸易保护理论的发展 |
2.2 新贸易保护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相关理论 |
2.2.1 凯恩斯主义的“新重商主义” |
2.2.2 普雷维什的贸易保护主义 |
2.2.3 战略贸易理论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2.2.4 GATT/WTO框架下的贸易保护机制 |
2.2.5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其他理论依据 |
2.3 小结 |
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 |
3.1 贸易全球化进程中的贸易自由化与新贸易保护主义 |
3.1.1 贸易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
3.1.2 贸易自由化是世界贸易发展的主流 |
3.1.3 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
3.2 金融全球化进程中的金融危机与新贸易保护主义 |
3.2.1 金融自由化的风险 |
3.2.2 国际金融危机诱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原因 |
3.2.3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 |
3.3 投资自由化与投资保护主义 |
3.3.1 投资自由化的发展趋势 |
3.3.2 从贸易保护主义到投资保护主义 |
3.4 小结 |
4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转轨国家经济的促进意义 |
4.1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外部压力有利于推动经济转轨和市场化进程 |
4.1.1 推动国内改革 |
4.1.2 推动市场化发展 |
4.2 新贸易保护主义有利于转轨国家获取动态贸易利益 |
4.2.1 有利于促进转轨国家的技术进步 |
4.2.2 有利于促进转轨国家的对外贸易结构优化 |
4.2.3 有利于促进转轨国家的产业结构优化 |
4.3 小结 |
5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转轨国家经济的负面影响与挑战 |
5.1 负面影响 |
5.1.1 新贸易保护主义影响转轨国家实行贸易自由化 |
5.1.2 新贸易保护主义影响转轨国家的经济安全 |
5.1.3 新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了金融危机对转轨国家经济的影响 |
5.2 转轨国家面临的挑战 |
5.2.1 低碳经济下的“碳关税”对转轨国家经济的挑战 |
5.2.2 新兴产业领域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对转轨国家的挑战 |
5.2.3 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对转轨国家形成的挑战 |
5.3 小结 |
6 转轨国家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 |
6.1 正确认识新贸易保护主义 |
6.1.1 新贸易保护主义不可避免 |
6.1.2 新贸易保护主义不会改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 |
6.2 政府层面的对策 |
6.2.1 加快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
6.2.2 制定合理的经济安全战略 |
6.2.3 大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低碳产业发展 |
6.3 企业层面的对策 |
6.3.1 突破核心技术约束 |
6.3.2 推进节能减排,转变经营理念 |
6.3.3 通过产业升级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6.3.4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
6.4 小结 |
7 结论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企业综合实力及增长率战略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2 企业战略相关理论和方法 |
2.1 企业战略的相关理论 |
2.1.1 国外关于企业战略的理论 |
2.1.2 国内关于企业战略的理论 |
2.2 企业战略制定原理与方法 |
2.2.1 波士顿矩阵方法的原理 |
2.2.2 新波士顿矩阵法的原理 |
2.2.3 SWOT 分析法的原理 |
2.2.4 麦肯锡 7-S 模型的原理 |
2.2.5 九方格理论的原理 |
2.3 企业战略制定方法的评述 |
3 企业综合实力及增长率战略模型的原理及方法 |
3.1 企业综合实力及增长率战略模型的原理 |
3.2 企业综合实力及增长率战略模型的创建 |
3.2.1 模型横纵坐标的涵义 |
3.2.2 模型横坐标指标的计算方法 |
3.2.3 模型纵坐标的计算方法 |
4 实证分析 |
4.1 评价对象和样本选取 |
4.1.1 评价对象的选取 |
4.1.2 评价样本的选取 |
4.2 电力企业综合实力及增长率战略模型的建立过程 |
4.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2.2 数据导入 |
4.2.3 选取综合能力主因子 |
4.2.4 主因子含义解释 |
4.2.5 主因子得分的系数矩阵 |
4.2.6 企业综合能力综合得分 |
4.3 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 |
4.4 各象限典型企业的战略制定 |
4.4.1 国电电力战略制定 |
4.4.2 皖能电力战略制定 |
4.4.3 赣能股份战略制定 |
4.4.4 京能热电战略制定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楚辞》英译研究 ——基于文化人类学整体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楚辞》英译研究背景与意义 |
0.1.1 《楚辞》的主要价值及影响 |
0.1.2 研究缘起 |
0.1.3 研究意义 |
0.2 研究内容和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0.2.1 研究内容和思路 |
0.2.2 研究方法 |
0.2.3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楚辞》英译及英译研究述评 |
1.1 《楚辞》英译述评 |
1.1.1 《楚辞》在英、美世界的译介与传播 |
1.1.2 海外华裔和国内学者《楚辞》英译综述 |
1.1.3 国内、外《楚辞》英译简评 |
1.2 《楚辞》英译研究述评 |
1.2.1 《楚辞》英译研究综述 |
1.2.2 《楚辞》英译研究简评 |
1.3 小结 |
第二章 文化人类学整体论及其对翻译的理论指导意义 |
2.1 文化人类学整体论的理论内核 |
2.1.1 文化内部因素之间的关联性 |
2.1.2 民族文化的传承 |
2.1.3 人与文化的内在联系 |
2.2 文化人类学整体论对翻译的解释力 |
2.2.1 深描:诠释内容的整体观照 |
2.2.2 整合:诠释方式的整体观照 |
2.2.3 主体性:诠释对象的整体观照 |
2.3 文化人类学整体论对《楚辞》英译的阐发 |
2.3.1 原作文化思想的整体特征 |
2.3.2 《楚辞》整体性英译实现途径构想 |
2.4 小结 |
第三章 《楚辞》译本翻译面貌的整体性研究 |
3.1 韦利《九歌》:文化探源与传播 |
3.1.1 巫文化本源性解读 |
3.1.2 文化的创新与传播 |
3.2 霍克斯《楚辞》:诗学构建与传承 |
3.2.1 翻译的文化诗学特征 |
3.2.2 《楚辞》西传中承前启后作用 |
3.3 林文庆《离骚》:现实语境下的诗学话语 |
3.3.1 以诗宣儒,理性学者的文化寻根意识 |
3.3.2 言说现实,离散译者文化融合的翻译思想 |
3.4 孙大雨《英译屈原诗选》:历史语境下的深度阐释 |
3.4.1 历史语境化的深度翻译 |
3.4.2 诗人译诗,亦诗亦哲 |
3.5 小结 |
第四章 《楚辞》中人类文化各系统的英译研究 |
4.1 表层技术系统文化意象的英译 |
4.1.1 动、植物文化意象的英译 |
4.1.2 服饰、器具文化意象的英译 |
4.1.3 文化多层意义在翻译中的整体建构 |
4.2 中层社会系统科技文化知识的英译 |
4.2.1 医学、农业科学知识的英译 |
4.2.2 天文、地理科学知识的英译 |
4.2.3 古代科技知识的开采和翻译的视域融合 |
4.3 深层思想意识系统文化因素的英译 |
4.3.1 宗教、神话的英译 |
4.3.2 政治意识、哲学思想的英译 |
4.3.3 建立深层文化的间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关于典籍翻译的思考 |
5.1 共享和传承:典籍翻译的意义 |
5.1.1 作者对作品共享和传承的期待 |
5.1.2 读者对作品共享和传承的需求 |
5.1.3 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 |
5.2 三维整体:“向后站”阐释视角 |
5.2.1 通观原作生成背景 |
5.2.2 后视多层历史文化信息 |
5.2.3 内视作者深层思想情感 |
5.3 温故纳新:涵化策略 |
5.3.1 涵化,翻译的文化维持和整合 |
5.3.2 翻译中的涵化策略 |
5.3.3 涵化与归化、异化的关系思考 |
5.4 兼容与创新:互喻型译者文化 |
5.4.1 互喻型译者文化取向 |
5.4.2 互喻型译者文化的特征 |
5.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致谢 |
(8)哈佛燕京学社研究 ——民国时期校际合作的成功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与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关于校际合作的研究:主题、方法与研究路径 |
二、中西文化交流视角下的民国高等教育研究 |
三、民国的教育国际化研究 |
四、关于哈佛燕京学社的研究 |
第三节 关于本研究概念的界定 |
一、校际合作 |
二、燕京大学 |
三、哈佛燕京学社 |
第四节 研究问题及研究思路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可能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二章 合作与共进:燕京大学合作办学实践与哈佛燕京学社的创立 |
第一节 燕京大学的合作办学理念 |
一、联合而成的燕京大学 |
二、“中西一冶”理念下的燕京大学 |
第二节 燕京大学合作办学实践 |
一、与普林斯顿大学共享师资 |
二、与密苏里大学共建新闻专业 |
三、与牛津大学共建导师制课程 |
四、与洛克菲勒基金会携手服务社会 |
第三节 哈佛燕京学社的创立 |
一、汉学的荒村与办学资金的匮乏:二十世纪初的哈佛大学 |
二、霍尔与霍尔基金 |
三、走向合作:哈佛燕京学社的创立 |
第三章 学社的组织与制度建设 |
第一节 三三三:学社的组织架构 |
一、学社托事部 |
二、哈佛教育委员会 |
三、北京行政管理委员会(后改为北平办事处) |
第二节 有章可循:学社的制度建设 |
一、学社规章制度 |
二、规章制度的执行 |
第四章 学社资金筹措与使用 |
第一节 永不言弃:哈佛燕京学社的资金筹措 |
一、燕京大学合作办学资金的筹措 |
二、哈佛燕京学社经费的筹措 |
三、燕京大学合作办学资金筹措的分析与思考 |
第二节 专款专用开源节流:学社的资金使用 |
一、学社经费的使用概况 |
二、学社经费的主要使用对象 |
三、资金使用与管理策略 |
四、资金使用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应对 |
第五章 国际与本土的融合:学社的教学与研究 |
第一节 哈佛燕京学社的本科生教学 |
一、学社的本科教育宗旨与要求 |
二、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略 |
三、教师与导师的言传身教 |
四、战争对学社校际合作教学的消极影响 |
第二节 哈佛燕京学社的研究生教学 |
一、研究生培养宗旨与研究领域的限定 |
二、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心:燕京大学 |
三、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心:哈佛大学 |
四、燕京大学研究生培养体系融入国际高等教育体系的努力 |
第六章 资料与研究的互动:学社的学术资料建设 |
第一节 图书馆的国际化建设策略 |
一、燕京哈佛共建学社图书馆 |
二、中外文图书的收购与收藏 |
第二节 国际化学术期刊的创办 |
一、《燕京学报》(中文版) |
二、《哈佛亚洲研究学报》(英文版) |
第三节 学社《引得》编幕 |
一、成立引得编幕处 |
二、引得的内容体系 |
三、引得的学术评价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哈佛燕京学社章程 |
二、1936年4月21日叶理绥在中国联合大学年度餐会上的讲话 |
三、燕京大学代理校长梅贻宝1942年8月31日给哈佛燕京学社社长叶理绥的信 |
四、1942年12月30日叶理绥对梅贻宝校长的回信 |
五、1942年7月18日郑德坤写给哈佛燕京学社社长叶理绥的信 |
后记 |
(9)反倾销的直接投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结构框架和研究内容 |
1.4 可能的创新及不足 |
第二章 反倾销与中国直接投资:事实描述 |
2.1 反倾销背景与成因 |
2.2 反倾销特征描述 |
2.3 反倾销诱发中国资本流动事实描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反倾销诱发中国向发起国OFDI研究 |
3.1 反倾销跨诱发中国向发起国OFDI机制分析 |
3.2 对华反倾销实施与否对中国OFDI的影响 |
3.3 反倾销对中国规避动机OFDI效应分析 |
3.4 中国反倾销规避动机0FDI的时限条件 |
3.5 宏观经济、反倾销与中国OFDI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反倾销诱发中国向第三国OFDI研究 |
4.1 反倾销诱发中国向第三国OFDI机制 |
4.2 反倾销诱发中国向第三国OFDI经验验证——以纺织行业为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反倾销对中国FDI效应研究 |
5.1 中国国际分工地位演化 |
5.2 反倾销与中国FDI:机制分析 |
5.3 对华反倾销与中国FDI影响:实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
(10)中国企业在越南经营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
1.3 论文框架和内容安排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回顾 |
2.1 企业国际化的概念界定 |
2.1.1 企业国际化的概念 |
2.1.2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内涵 |
2.1.3 国际化经营的战略经营特点、阶段 |
2.2 国际化经营的相关理论回顾 |
2.2.1 垄断优势理论 |
2.2.2 产品寿命周期理论 |
2.2.3 内部化理论 |
2.2.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2.2.5 国际化进程理论 |
2.3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国际化经营的相关研究 |
第3章 越南电子行业发展的历史及中国企业在越南经营的情况 |
3.1 越南总体经济发展与现有消费市场 |
3.2 越南电子行业的发展及现状 |
3.2.1 越南电子行业的发展阶段 |
3.2.2 越南电子行业的结构 |
3.2.3 越南电子行业发展现状 |
3.3 中国企业在越南经营的情况回顾 |
3.3.1 中国在越南经营投资的逐年发展 |
3.3.2 中国企业在越南投资分布状况 |
3.3.3 中国电子企业在越南经营的风险 |
第4章 案例分析 |
4.1 TCL案例 |
4.1.1 TCL公司介绍 |
4.1.2 TCL在越南经营情况 |
4.1.3 TCL案例分析 |
4.2 华为案例 |
4.2.1 华为公司简介 |
4.2.2 华为在越南的经营情况 |
4.2.3 华为案例分析 |
4.3 格力案例 |
4.3.1 格力简介 |
4.3.2 格力越南经营情况 |
4.3.3 格力案例分析 |
4.4. 美的案例 |
4.4.1 美的公司简介 |
4.4.2 美的在越南经营情况 |
4.4.3 美的案例分析 |
第5章 案例比较分析和讨论 |
5.1 国际化经营东道国市场的进入期 |
5.1.1 进入模式的选择 |
5.1.2 进入区位的选择 |
5.2 国际化经营东道国市场的渗透阶段 |
5.2.1 专注于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
5.2.2 遵守当地政策 |
第6章 结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卷内备考表 |
四、2000年中国遭挫的企业家(论文参考文献)
- [1]战后国际金融制裁研究[D]. 朱磊.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1)
- [2]中国石油行业产业组织演变研究[D]. 王艺蓓.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4)
- [3]建构侨乡 沟通“侨”“乡” ——台山侨乡百年侨刊研究[D]. 姚婷. 厦门大学, 2017(08)
- [4]我国产业安全政府监管体系研究[D]. 刘永平. 北京交通大学, 2016(10)
- [5]新贸易保护主义对转轨国家经济影响研究 ——以中国和俄罗斯为例[D]. 王迎. 东北财经大学, 2015(08)
- [6]企业综合实力及增长率战略模型研究[D]. 倪倩. 辽宁工业大学, 2014(07)
- [7]《楚辞》英译研究 ——基于文化人类学整体论的视角[D]. 张娴. 湖南师范大学, 2013(06)
- [8]哈佛燕京学社研究 ——民国时期校际合作的成功个案[D]. 陈滔娜. 南京大学, 2013(01)
- [9]反倾销的直接投资效应研究[D]. 李猛. 南京大学, 2013(04)
- [10]中国企业在越南经营的案例研究[D]. 阮氏恒海. 华东理工大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