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航空兵学院飞行模拟训练系学员三队
【摘要】心理怠倦是军事训练中基层官兵比较常见的负面心理反应,不及时关注容易导致训练效率低下,并直接危害官兵身心健康。基层官兵心理怠倦的主要表现为认知偏差、情感衰竭和训练动力不足。正确认识和对待心理怠倦,基于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分析问题成因,并从塑造心理环境、唤醒积极情感、改进组训方法的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法,对于克服心理怠倦、提高军事训练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心理怠倦;训练
所谓“心理怠倦”,是指由于神经过度紧张或长时间从事单调、乏味的工作而引起的心理疲惫、情绪波动。认识心理怠倦在军事训练过程中的表现,分析导致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对于提高军事训练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心理怠倦的主要表现
一是对训练的认知发生偏差,自我效能感下降。长时间重复训练使官兵产生怠倦心理,训练兴趣逐渐消失,对训练失去了原有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原则性,倾向于消极评价自己,并伴有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认定训练枯燥无味,难以实现自我价值。二是情感衰竭,出现不良躯体反应。有些官兵会产生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对训练内容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心理怠倦诱发躯体化表现,出现睡眠质量下降、体重减轻以及内脏功能、消化系统功能下降等问题。三是训练动力不足,易出现训练事故。有些官兵训练态度消极,刻意逃避训练,敷衍了事。同时,由于降低训练标准,对训练安全麻痹大意,完成训练科目的注意力分散,操作动作不规范,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二、产生心理怠倦的原因
产生心理怠倦有客观上的原因,也有主观上的原因。
客观原因:一是训练强度大,心理负担过重。随着军事斗争准备的持续深入,基层部队的军事训练强度和难度不断加大,军事比武和跨区域演练也更加频繁、日趋常态,这使得基层官兵长期处于训练过量、精神紧张的状态,持续不断的心理负担久而久之导致官兵的心理怠倦。二是组训方法不灵活,不遵循训练规律。组训过程中,不考虑官兵的能力差异,运用“一刀切”的训练模式,一味强调整齐划一,延长训练时间,缩短训练间隔,导致官兵身心负荷加大;训练强度盲目提升,不遵循生理规律,根据主观经验随意加重训练负荷,提高训练强度,极易引发官兵畏难和焦虑心理。三是基层主官不能意识到心理怠倦的严重危害,缺乏及时发现、缓解官兵心理疲劳的能力,武断地将之视作精神懈怠、训练态度不端正等思想问题,套用思想问题的解决方法处理心理问题,使得官兵的心理怠倦得不到有效的疏导且愈发严重。
主观原因:一是缺乏坚定的意志品质,自我效能感低。有些官兵主观上没有奉献军营的愿望,故而长期被动应付,无法体验到训练进步的快感;自信心不足,消极畏缩,没有完成训练任务的信心,导致不能正确面对并克服训练中的困难。二是对训练过程认识不到位,自我期望值过高。有些官兵没能认识到训练成绩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急功近利,不能接受训练成绩暂时的停滞不前或起伏不定。同时,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无视自身条件,设定过高目标。三是自我调适能力不足,心理压力得不到有效排解。日常生活中难免产生一时的矛盾和困扰,导致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如果官兵缺少必要的自我调适能力和有效的应对机制,则极有可能形成心理惯性,势必导致心理怠倦的问题。
三、应对心理怠倦的有效方法
针对心理怠倦产生的原因,要大胆改革训练中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视心理引导,增强科学组训,加强运动生理研究,将苦练与巧练相结合,摆脱怠倦重获“心”的力量。
首先,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从“心”出发减轻心理怠倦。
适当减负,营造以人为本的群体心理环境。基层主官在日常管理和训练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考虑官兵的感受和心理承受能力。对训练成绩优异和进步明显的官兵给予充分肯定,不对成绩落后的官兵过度批评,及时了解成绩退步明显官兵的思想状况。重视沟通交流,允许官兵提出实际的训练要求,结合基层情况采纳合理的意见和建议。经常与官兵谈心交流,有意识地给官兵心理减负,让官兵有渠道宣泄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自我调适,营造积极乐观的个体心理环境。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官兵明确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心理怠倦的特征及对自身的危害,更重要的是掌握合理宣泄法、自我暗示法、注意力转移法等一些常用心理调适方法。结合季节变换、任务转换等关键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保持积极进取的乐观心态,防止心理怠倦的出现。
其次,树立正确的训练认知,用“心”唤起积极情感。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端正训练价值取向。在抓好官兵人生观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历史使命、战斗精神、我军优良传统等教育,打牢立足本职、建功基层的思想根基,树立不惧困难、勇于吃苦的训练态度。引导官兵形成合理的训练成绩观,训练成绩进步时不骄傲自满、沾沾自喜,训练成绩退步时不妄自菲薄、自怨自艾。
注重个体心理差异,满足合理个性需要。尊重官兵之间的素质能力差异,尊重训练规律,结合现有能力水平制定合理可行的训练目标,实施差异性训练,最大限度激发官兵潜能。尊重并满足合理的心理需求,多表扬、多肯定、多从正面激励,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保证官兵心理状态稳定,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军事训练中去。
最后,改进传统训练结构,倾“心”优化组训方法。
运用多样化组训方法,激发训练动机。针对具体训练科目,灵活采用讲解法、示范法、游戏法、比赛法等相结合的组训模式,培养官兵深厚持久的训练兴趣,争取最优的训练效果。交叉安排不同的训练科目,保持官兵对待训练的新鲜感和专注度,防治心理疲劳的产生。
鼓励组受双方的互动,增强训练效果。组训者对受训者在训练中所出现的错误动作要及时纠正,并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一方面可以启发受训者多角度思考训练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反馈正确的动作信息,有针对性地纠正错误动作。同时,注意加强组训者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讲解示范能力的培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将训练理论与训练实践结合起来,自觉以科学的理论指导训练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