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2009年5月9-10日鲁西北、鲁中北部地区出现极端暴雨天气过程,共有20个台站超过5月份有降水量历史记录以来的日最大降水量极值,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约8.0亿多元。因此,为了搞清楚这样打破历史记录的区域性极端暴雨天气过程发生、发展机理,提高此类暴雨短时天气预报的水平,本文综合应用常规、非常规资料、NCEP1°×1°的6小时再分析、FY2C等效辐射温度TBB、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资料以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对这次极端暴雨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天气学分析和研究,从而对这次极端暴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本次过程主要发生在鲁西北、鲁中北部地区,降水持续时间较长,强降水时段主要发生在9日20时到10日03时、10日06时到10时两个时段,从小时雨量分析,本次极端暴雨天气过程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2、本次过程副高异常偏强,它制约和影响形成暴雨的中尺度系统的活动。低空急流、经向切变线、冷锋进入倒槽后形成的气旋波等是造成此次暴雨过程的主要系统,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使暴雨得到维持和加强。从各物理量场分析,700hPa上垂直速度的水平分布与暴雨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强降水发生在最大上升速度的高度由高向低转变的时段;垂直螺旋度对大范围暴雨的分析预报有一定的指示作用,螺旋度正值中心的高度由最高处转为下降时段是雨强最强时期。3、中尺度分析表明,引起“09.05”暴雨的中尺度系统具有中-β尺度对流系统MβCS的对流单体。最大降水中心出现在地面风速辐合并且流场发生逆时针弯曲的区域,降水中心出现在地面等温线密-疏的过渡区。强降水发生时,暴雨区地面散度逐渐变为若干个正、负区交错分布的特征,降水区就出现在正、负散度区交汇且等值线密集的负值一侧,即强降水区并不与地面强辐合中心相对应。4、雷达速度图上的逆风区对短时强降水有很好的指示意义,一般在逆风区出现1-2h后就有短时强降水产生,与逆风区对应区域反射率因子出现≥45dBz的回波区。在强降水时段的三个不同仰角同时观测到逆风区,说明暴雨区的扰动很强,上升运动剧烈。从雷达风廓线分析,随着超低空东北急流生成,在垂直方向上有动量下传,降水强度也随着增加。超低空急流的大小与降水强度有一定的关系,强降水时段对各高度层风速的要求不同,在0.3km和0.6km高度上分别出现12 m·s-1和14 m·s-1的东北急流对暴雨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但在0.9km高度上12~16 m·s-1对暴雨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在超低空出现东北急流情况下,低空西南风速增大太快不利于强降水的形成,12~14 m·s-1低空急流的出现对短时暴雨的产生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海河流域极端暴雨特征及其天气成因[J]. 水文 2012(01)
- [2].三峡大树场镇堆积层滑坡暴雨失稳机理研究[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6(01)
- [3].三峡地区“14·9”极端暴雨型滑坡泥石流成灾机理分析[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6(04)
- [4].辽河区极端暴雨特性及其天气成因分析[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5(02)
- [5].“070613”广西柳州极端暴雨中尺度环境场特征和预报技术分析[J].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8(S2)
- [6].四川盆地“7·7”极端暴雨事件的多尺度观测分析[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4(03)
- [7].四川盆地极端暴雨水汽输送特征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10)
- [8].副高西侧四川盆地两次极端暴雨过程分析[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5(04)
- [9].极端暴雨情景模拟下黄河中游区现状下垫面来沙量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 2019(11)
- [10].甘肃东南部两次极端致灾暴雨对比分析[J].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9(05)
- [11].2017年7月初广西极端暴雨过程诊断分析[J].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9(03)
- [12].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一次极端大暴雨特征分析[J]. 干旱气象 2018(01)
- [13].南亚高压的东西振荡对湖北省极端暴雨事件的影响分析[J]. 暴雨灾害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