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渔业是最古老的生产活动之一,与之相关的传统生态智慧也极为丰富。我国历史文献库中有大量与渔业相关的文献资料,其中记录的许多渔业生态知识、规律和生产管理经验,与今天的科学研究结果不谋而合,更不乏前瞻性的见解。当前在全球范围内,海洋生态系统都面临危机境地。海洋渔业资源管理上的种种疏失及渔业生产上的误区是造成这种困境的首要原因。同时,当前全球渔业也陷于严重的生态、环境、资源危机之中,我国渔业发展存在过度捕捞持续发生、违规捕捞严重、渔业资源质量下降并日趋衰竭、水产养殖发展方式落后、水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近海渔业发展空间受到挤压等问题。为了恢复和养护渔业资源和失衡或濒于失衡的的渔业生态系统,迫切需要人们从传统渔业生产管理的理念和实践中汲取经验教训,并开展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策略、制度、存在基础等方面的研究。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生态系统水平的渔业和管理策略研究为主脉,以鉴古知今、古为今用为着眼点,总结分析了我国历史时期可持续渔业的发展轨迹,运用跨越海洋生态学、水产基础科学、可持续发展管理、渔业史、自然保护、生态农业、生态文明等多学科的研究手段,针对我国古代渔业可持续管理政策法规、传统渔业可持续生产模式、传统水域生态养护措施等以及其中蕴含的传统生态智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探讨,对近海渔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策略和渔区传统水域生态养护智慧的现代运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现将主要研究结论简介如下:1.我国渔业有着数十万年的悠久历史;从旧石器时代起,渔业就是人们的重要生产活动。从远古社会至19世纪,华夏先祖们注重从自然生态系统大整体的视角出发,通过制定严格细致的政策法规、建立强大的管理机构、加强政令宣传教育、协调统筹农林牧渔大农业的内部均衡等,来推动民众在生产活动中遵从适时性和节制原则,以实现渔业资源和水生环境的平衡有序利用。研究表明:早在史前新石器时代末期,我国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渔业管理机构,名“虞”;夏代初期,我国颁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生态养护法令(包含水域生态养护措施);周代,我国设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禁渔期制度;此外,还有较早的自然保护区(包含禁渔区)制度、最小可捕标准,等等。研究表明:①在古代期间,农历4月-6月、农历2月-3月是禁渔期的重要时段,在春夏季设立禁渔期制度,是养护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②已知的两种最小可捕体长四寸(合今0.0924 m)、一尺(合今0.232 m),初步显示了古人制定生态养护政策时具有严格细致的生态系统管理意识。周代渔业水域生态养护禁令体系包括①严禁破坏水域实体;②严禁捕捉幼小的、怀妊的水生动物;③严禁在不适当的时节里打渔;④严禁毒杀水生动物,严禁往水体中投毒;⑤严禁过度捕捞等禁令。上古时期已有了深层次的渔业生态养护智慧,其构成主要包括:①自然-经济-社会大生态系统整体视角;②节制、节约原则;③适时性原则;④上行下效思想;⑤对水域生态系统整体的平衡性和内部协调性进行维护的观念。2.在我国历史上大部分时期内,为了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持续地关注渔业生产的内涵、社会效应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注重调节渔业活动以维系生产(发展空间)、生活(生计收入)、生态(环境质量)三“生”间的平衡。人们认为,捕捞业的开展应以能较好地养护水生生物为前提,水产养殖业生产应“辅万物之自然”,应能推进大农业—技术—社会经济大系统整体功能的完善和自身产业发展潜能的有序释放。明代的“苏南多元产业复合生态农业模式”依据生态位原理,将各种经济价值高的农业(含渔业)物种种群布置于湖洼地区的不同空间,根据食物链原理和物质、能量多级利用原理把种植业和(禽畜、水产)养殖业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了大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内高效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价值增值,堪称传统生态农业典范模式。古“渔”字反映了古人的生态意识和对渔业生态系统的认识。《江行初雪图》、《雪江捕鱼图》等涉渔传世名画初步表明了古人们鲜少在夏季或秋季的前中部分从事捕捞业生产,从侧面反映了古人的生态养护智慧。统而观之,我国传统渔业的发展受到了民族传统的宗教、哲学、民俗、文学艺术等人文社会因素的强烈影响;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周易思想、诸子百家、儒道墨佛及其他学派教派、乡规民约等涉渔文化元素所蕴含的生态伦理智慧,为传统渔业的可持续管理和可持续生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使得古往今来的水生生物保护事业有着宽广坚实的群众基础,使历史上许多时期里渔业资源的养护得以平和有序地进行。3.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倡导宣传传统生态伦理智慧并培育人们的生态意识,对于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于主要依靠传统渔业捕捞为生的沿海居民或落后海洋国家的人民来说,如果各主要渔业国更注重海洋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的养护,那么从事传统小型渔业为生的人们的生活将会有更多保障。4.传统社会开展的大规模、有组织的放生活动,与今天的增殖放流活动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传统社会里,放生的动物普遍禁止捕捉;而当前每年放流的水生动物,有许多种群当年就被大量捕捞破坏掉。后者须向前者学习释放动物的后期管理策略。5.人类针对自然的行为,实际上多数都应界定为生态扰动,在自然环境里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次都能引起一连串的相关反应。渔业管理的状况,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区域渔业经济的活力、区域水生生物多样性的状况和区域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因此不可被轻慢对待。当前,由于人类频繁的无序干扰,渔业生态系统失衡和崩溃的情况在世界各地愈来愈多地发生。面对危机,今人应该向古人学习,用更长远和全面的眼光来审视渔业生产管理活动在自然生态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充分延长禁渔期、严格限制捕捞努力量、禁绝有害渔具渔法等措施优化渔政管理,切实加强渔业立法、执法和督察,完善和强化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保护和管理好渔业相关地方传统生态智慧、生态文化资源,对民众进行生态知识和生态文明教育,充分发动民众参与资源管理,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渔业,建立涵盖区域大农业多成分的复合生态农业体系、循环经济体系,加强对各类水域生态系统的生态养护,以促使渔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相和谐,进而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6.我国有着悠久的关注、规划和推进渔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传统。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需要继承传统,重点把握好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生态渔业发展基础建设与渔区“三农”建设的耦合;(2)避免“公地悲剧”与基于社区的渔业可持续管理;(3)渔业可持续发展文化环境建设与社会生态文明的培育。7.近海水域是我国渔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地区。通过对山东省荣成市近海渔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综合研究可知,近海渔区可以通过近海生态经济系统整体水平的区域生态规划、近海生态系统水平的渔业和管理及传统生态智慧资源开发与水域生态养护的有效耦合,以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研究还发现,早年荣成渔民对水域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养护十分经心,绝不涸泽而渔。传统生态智慧普遍高度重视对水域生态系统的养护,当前需要重拾传统,继承发扬传统生态智慧,培育人们的生态意识。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乡村振兴中传统生态智慧的传承与发展[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2].聚焦中小型生态智慧城市建设及评价指标体系[J]. 区域治理 2019(34)
- [3].传统艺术生态智慧与当代可持续景观设计[J]. 创意与设计 2019(06)
- [4].生态智慧是人的智慧[J]. 中国园林 2020(06)
- [5].浅谈发展生态智慧城市的策略[J]. 智能城市 2020(16)
- [6].产业兴旺视角下传统生态智慧的当代价值研究——以阿巴嘎旗畜牧业发展为例[J]. 贵州民族研究 2020(09)
- [7].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原始交织——基于南美拉祜族人居生态智慧的跟踪调查[J]. 上海城市规划 2018(06)
- [8].生态智慧研究:历史、发展与方向[J]. 中国园林 2019(07)
- [9].论江西古代的农业生态智慧[J]. 鄱阳湖学刊 2019(04)
- [10].打造生态智慧课堂 促进生命茁壮成长[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6(25)
- [11].“生态智慧城镇”同济-吉建大论坛(2018)举办[J]. 上海城市规划 2018(04)
- [12].生态智慧视野中的洪灾问题[J]. 生态学报 2016(16)
- [13].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青龙湖小学——创生态智慧校园 建幸福成长家园[J]. 教育家 2019(46)
- [14].数学生态智慧课堂初探[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20(18)
- [15].基于生态智慧校园的生态文明课程建设[J]. 江苏教育研究 2020(28)
- [16].传统生态智慧进校园的路径[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9(36)
- [17].传统文化闪耀生态智慧[J]. 金桥 2017(01)
- [18].中国美学与生态智慧[J]. 人民周刊 2017(06)
- [19].藏民族传统习俗中的生态智慧——以青海湖环保为例[J]. 青年文学家 2017(11)
- [20].生计现代转型下传统生态智慧的理性与价值[J]. 宁夏社会科学 2020(06)
- [21].基于生态智慧语境下的德昂族茶俗文化[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2)
- [22].生态智慧在山地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以延安新区为例[J].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1)
- [23].生态智慧城市建筑体系概论之总论[J]. 城市建筑 2020(08)
- [24].论中国古代生态智慧的现代转换[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6)
- [25].“互联网+”盐城生态智慧农业的发展模式研究[J]. 现代农业研究 2018(08)
- [26].发展生态智慧农业的思考[J].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18(05)
- [27].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之同济宣言[J]. 城市规划学刊 2016(05)
- [28].浅析《老子》的社会生态智慧——无为思想之管见[J]. 才智 2016(07)
- [29].运城生态智慧城建设研究——以盐文化旅游开发为视角[J]. 运城学院学报 2014(06)
- [30].《吕氏春秋》的生态智慧[J]. 改革与开放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