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蛾抗阿维菌素品系细胞色素P450的研究

小菜蛾抗阿维菌素品系细胞色素P450的研究

论文题目: 小菜蛾抗阿维菌素品系细胞色素P450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农药学

作者: 黄剑

导师: 吴文君

关键词: 小菜蛾,阿维菌素,抗性,细胞色素,细胞色素

文献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为探讨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对阿维菌素产生抗性的解毒代谢机制,本论文主要就抗阿维菌素小菜蛾抗性品系中细胞色素P450 的酶含量、单加氧酶活性、光谱特性、诱导特性等生理生化基础,及小菜蛾的细胞色素P450 基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如下: 1  小菜蛾对新型杀虫剂的敏感性研究及阿维菌素抗性品系的选育 用浸叶法测定了陕西杨凌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对阿维菌素等几种新型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田间种群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氟虫腈、啶虫咪、溴虫腈、茚虫威、多杀霉素、甲胺基阿维菌素等的抗性倍数分别为2.75、1.65、1.10、1.27、1.16、1.14 和1.32倍,还没有产生明显的抗药性。用阿维菌素在室内以点滴法处理小菜蛾敏感品系4 龄幼虫,连续继代淘汰选育其抗药性,至18 代,药剂汰选的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指数为选育前的20.6 倍,可以认为形成了抗性品系。增效剂试验结果表明,多功能氧化酶抑制剂PBO 和羧酸酯酶抑制剂TPP 对阿维菌素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说明小菜蛾对阿维菌素产生抗性的机理可能与多功能氧化酶和羧酸酯酶有关。2  抗性和敏感小菜蛾品系细胞色素P450 酶系的发育特征敏感和抗性品系小菜蛾从2 龄幼虫发育到成虫,细胞色素P450 和b5 含量均在4 龄幼虫和预蛹期达到最大值。抗性品系小菜蛾的P450 含量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均显著大于敏感品系小菜蛾,P450 含量的增长倍数从1.21 倍至1.75 倍,这表明小菜蛾对阿维菌素产生的抗性,可能与细胞色素P450 介导的解毒代谢有关。研究还发现,无论是抗性品系还是敏感品系,细胞色素b5 的增长与P450 的增长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表明细胞色素P450 酶系介导的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可能还与细胞色素b5 有关。3  抗阿维菌素小菜蛾的细胞色素P450 酶系活性对小菜蛾敏感品系和阿维菌素抗性品系的细胞色素P450 单加氧酶活性以及细胞色素P450 还原酶的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抗性品系细胞色素P450 还原酶活性是敏感品系的1.97 倍;使用不同模式底物,抗性品系中甲氧试卤灵-O-脱甲基酶活性(MROD)、乙氧试卤灵-O-脱乙基酶活性(EROD)、乙氧基香豆素-O-脱乙基酶活性(ECOD)以及对硝基苯甲醚-O-脱甲基酶(PNOD)活性均明显高于敏感品系,分别为敏感品系的9.41 倍、4.15 倍、1.67 倍和2.94 倍,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说明细胞色素P450 单加氧酶的脱烷基活性增加可能是小菜蛾对阿维菌素产生抗性的一个重要因子。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

1.1.1 小菜蛾抗药性发展概况

1.1.2 小菜蛾抗药性机理研究进展

1.2 细胞色素P450 研究概述

1.2.1 细胞色素P450 单加氧酶系组成

1.2.2 P450 酶系的催化循环机制

1.3 昆虫细胞色素P450 的研究进展

1.3.1 昆虫细胞色素P450 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

1.3.2 昆虫P450 的重要功能

1.3.3 P450 酶系与害虫抗药性

1.3.4 P450 酶系在昆虫抗药性研究中的意义

1.4 论文设计思路

1.4.1 存在的问题

1.4.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3 选题的依据及思路

1.4.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小菜蛾对几种新型杀虫剂的敏感性研究及阿维菌素抗性种群的选育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数据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杨凌地区田间种群小菜蛾对几种新型杀虫剂的毒力和敏感性测定

2.2.2 小菜蛾阿维菌素抗性种群的室内选育

2.2.3 增效剂对阿维菌素的增效作用

2.3 讨论

2.3.1 田间种群小菜蛾对几种新型杀虫剂的敏感性

2.3.2 小菜蛾阿维菌素抗性种群的选育

2.3.3 特异性增效剂对阿维菌素的增效作用

2.4 小结

第三章 抗性与敏感小菜蛾细胞色素P450 酶系的发育时间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昆虫

3.1.2 试剂

3.1.3 主要仪器

3.1.4 生化测定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发育阶段抗性和敏感小菜蛾细胞色素P450 含量的变化

3.2.2 不同发育时间敏感和抗性小菜蛾细胞色素b_5 含量变化

3.2.3 不同发育时间敏感和抗性小菜蛾细胞色素P450 和b_5 的相关性

3.3 讨论

第四章 小菜蛾抗阿维菌素品系和敏感品系中细胞色素P450 单加氧酶活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昆虫

4.1.2 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1.4 生化测定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甲氧基试卤灵-O-脱甲基酶活性(MROD)

4.2.2 乙氧基试卤灵-O-脱乙基酶活性(EROD)

4.2.3 乙氧基香豆素-O-脱乙基酶活性(ECOD)

4.2.4 对硝基苯甲醚O-脱甲基酶活性(PNOD)

4.2.5 NADPH-细胞色素c 还原酶活性(P450 还原酶)

4.3 讨论

第五章 苯巴比妥钠对小菜蛾细胞色素P450 的诱导作用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小菜蛾

5.1.2 试剂

5.1.3 苯巴比妥诱导处理

5.1.4 生化测定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苯巴比妥诱导后的CO-差光谱特征

5.2.2 苯巴比妥诱导后的小菜蛾细胞色素P450 含量

5.2.3 苯巴比妥诱导后的小菜蛾细胞色素b_5 含量

5.2.4 苯巴比妥诱导后的小菜蛾细胞色素P450 还原酶的活性

5.2.5 苯巴比妥诱导后的P450 单加氧酶活性

5.3 讨论

第六章 小菜蛾细胞色素P450 CO 差光谱测定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昆虫

6.1.2 试剂

6.1.3 主要仪器

6.1.4 生化测定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敏感品系小菜蛾P450-CO 差光谱特征

6.2.2 P450-CO 差光谱的变化

6.2.3 CO 通入后不同时间对P450 吸光值的影响

6.2.4 抗阿维菌素品系小菜蛾P450-CO 差光谱

6.3 讨论

6.3.1 P450-CO 差光谱特征及其变化

6.3.2 小菜蛾敏感品系和抗阿维菌素品系P450-CO 差光谱

第七章 小菜蛾细胞色素P450 基因的初步研究

7.1 材料和方法

7.1.1 材料

7.1.2 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RNA 提取结果

7.2.2 PCR 扩增结果

7.2.3 目的基因片段的克隆及筛选鉴定

7.2.4 目的基因片段的测定和分析

7.3 讨论

第八章 对两种农药毒理学研究方法的改进

8.1 一种快速大量提取小菜蛾幼虫基因组DNA 改进的CTAB 法

8.1.1 材料与方法

8.1.2 结果与分析

8.1.3 小结

8.2 利用EXCEL 快速计算毒力测定中的致死中量和卡方检验

8.2.1 基本运算公式与函数

8.2.2 毒力测定模板的程序编制

8.2.3 讨论

第九章 总结

9.1 研究结果

9.2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9.3 今后的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发布时间: 2005-12-22

参考文献

  • [1].小菜蛾对菊酯的kdr抗性机制及抗性的分子检测方法研究[D]. 卢美光.中国农业大学2004
  • [2].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对虫酰肼的抗性及其机理研究[D]. 曹广春.南京农业大学2007
  • [3].小菜蛾对Bt Cry1Ac毒素抗性的分子机制研究[D]. 郭兆将.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
  • [4].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药性及其解毒机理研究[D]. 胡珍娣.中国农业大学2016
  • [5].小菜蛾对氰氟虫腙抗性机理研究[D]. 申君.华中农业大学2017
  • [6].小菜蛾对多杀霉素和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特征及机理[D]. 王兴亮.南京农业大学2012
  • [7].亚麻荠对小菜蛾和甘蓝蚜的抗性及机制研究[D]. 邓曙东.中国农业大学2004
  • [8].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机制及溴氰虫酰胺对小菜蛾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 刘霞.山东农业大学2016
  • [9].30种菊科植物提取物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及次生物质成分鉴定[D]. 陈峥.福建农林大学2009
  • [10].模拟气候变暖温度特征对小菜蛾种群动态影响[D]. 邢鲲.山西农业大学2013

相关论文

  • [1].家蚕细胞色素P450和羧酸酯酶家族基因的鉴定与功能研究[D]. 王东.苏州大学2009
  • [2].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杀虫剂靶标抗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D]. 王建军.南京农业大学2001
  • [3].棉铃虫细胞色素P450的诱导、纯化及其性质研究[D]. 郑明奇.中国农业大学2003
  • [4].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氧化代谢抗性的生化与分子机理[D]. 杨亦桦.南京农业大学2005
  • [5].阿维菌素等杀虫剂混配对棉铃虫等害虫增效作用及其生理生化机制研究[D]. 王强.浙江大学2005
  • [6].植物—小菜蛾—杀虫剂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D]. 李洪山.南京农业大学2007
  • [7].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对虫酰肼的抗性及其机理研究[D]. 曹广春.南京农业大学2007
  • [8].家蚕(Bombyx mori)全基因组细胞色素P450基因结构与进化分析及CYP18A1克隆与功能研究[D]. 艾均文.西南大学2008

标签:;  ;  ;  ;  

小菜蛾抗阿维菌素品系细胞色素P450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