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六书”理论与现代汉字教学研究

传统的“六书”理论与现代汉字教学研究

论文摘要

汉字的发展是一个流变的过程,人们对于它的研究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二十世纪以来,“现代汉字”这个术语的出现,引发了很多的争议,亦出现了许多的研究成果。对于现代汉字的研究我们不仅要做到字有定形、定音、定义,使汉字规范化、标准化。还要从对现代汉字形体的分析出发,找到适合现代汉字教学的方法,便于应用。本文围绕传统的“六书”理论与现代汉字教学进行研究,通过汉字构造理论的发展流变来说明,传统的“六书”理论已不适用于现代汉字教学,需要提出更适合于现代汉字教学的方法。对于现代汉字的研究不能完全的摈弃传统的“六书”理论,应当把它与新的汉字构造理论进行结合,然后运用到现代汉字的形、音、义的实际教学中。论文的主体主要分为以下六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近年来人们在现代汉字教学方面所作的探讨进行综述,主要是从人们对于汉字构造理论以及现代汉字教学方法的研究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使读者在此方面有所了解,然后引出笔者所要阐述的观点。第二部分是综合其各家之说,对传统的“六书”理论进行了概述。第三部分是对“现代汉字”这个术语的不同理解进行了陈述,分列了具有代表性的各家的观点。第四部分是通过汉字形体的演变以及汉字构造理论的流变,来说明传统的“六书”理论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汉字的教学,需要提出更有利于现代汉字教学的方法。第五部分先是对人们已经在现代汉字教学方面所作的探索进行了分析,表明其利弊。然后根据要把传统的“六书”理论与新的汉字构造理论进行结合的观点,提出了三个合理的方法:形义关联教学法;字族理论教学法;教有定则,教无定法,并分别作了阐述。第六部分是对全文进行的总结。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相关研究综述
  • 1.1.1 对于现代汉字教学方法的研究
  • 1.1.2 对于“六书”理论发展的研究
  • 2 “六书”理论简介
  • 3 “现代汉字”术语概述
  • 3.1 从汉字形体的演变看现代汉字
  • 3.1.1 把现代汉字同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相对而言
  • 3.1.2 把现代汉字理解为五四以来的汉字
  • 3.2 从汉字记录的语言看现代汉字
  • 4 汉字构造理论的发展流变
  • 4.1 传统“六书”理论存在其缺陷
  • 4.2 新的汉字构造理论
  • 4.2.1 唐兰的“三书说”
  • 4.2.2 陈梦家的“三书说”
  • 4.2.3 林沄的“三书说”
  • 4.2.4 裘锡圭的“三书说”
  • 4.2.5 詹鄞鑫的新六书说
  • 4.2.6 苏培成的新六书说
  • 4.2.7 王宁的汉字构形理论
  • 4.2.8 黄天树的“二书说”
  • 5 “六书”理论与现代汉字教学
  • 5.1 形义关联教学法
  • 5.1.1 象形字的教学
  • 5.1.2 指事字教学
  • 5.1.3 会意字教学
  • 5.1.4 形声字教学
  • 5.2 字族理论识字法
  • 5.3 教有定则,教无定法
  • 5.3.1 汉字字理复形法(教有定则)
  • 5.3.2 教无定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六书略》与《文源》六书理论比较研究[J]. 普洱学院学报 2016(04)
    • [2].论“六书”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9)
    • [3].浅谈“六书”对现代汉字构形的影响[J]. 艺术科技 2017(05)
    • [4].浅析《六书故》中的联绵词[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6(01)
    • [5].论“六书”与书写规范化[J]. 中国书法 2014(03)
    • [6].何谓“六书”[J]. 百科知识 2020(12)
    • [7].“六书”理论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优劣论[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7(05)
    • [8].《六书故》之六书理论概观[J]. 语文学刊 2009(02)
    • [9].浅论郑樵的《六书略》[J]. 文教资料 2009(05)
    • [10].郑樵《通志·六书略》中词义引申研究[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1(05)
    • [11].《说文解字》与《六书故》之比较[J]. 青年文学家 2016(09)
    • [12].北师大图书馆所藏《六书故检字》撰者考——兼论其价值[J]. 图书馆界 2013(06)
    • [13].传统“六书”理论性质再认识[J]. 学行堂语言文字论丛 2013(00)
    • [14].六书假借析论[J]. 语言历史论丛 2017(00)
    • [15].论李鼎元重刊《六书故》之价值[J].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15(01)
    • [16].“六书”在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应用释例[J]. 课外语文 2019(31)
    • [17].浅谈戴侗《六书故》的分类思想[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3(02)
    • [18].“六书”在基础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学园 2018(20)
    • [19].六书与文字学关系初探[J]. 大学教育 2013(23)
    • [20].郑樵《六书略》研究综述[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02)
    • [21].郑众、郑玄“六书”观探隐[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 [22].作为辞典学意义上的《六书略》述略[J]. 语文知识 2013(01)
    • [23].《六书略》反切的来源问题[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 [24].“六书”关系与功能新论[J]. 华夏文化 2011(03)
    • [25].基于文献学的六书来源研究[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 [26].“六书”的几种解释[J].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0(04)
    • [27].话说汉字“六书”的科学性[J]. 科技风 2010(21)
    • [28].“六书”理论的新发展——唐兰先生“三书说”浅议[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9(01)
    • [29].“六书”理论研究探析[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 [30].郑樵的“六书”创见[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8(06)

    标签:;  ;  ;  ;  

    传统的“六书”理论与现代汉字教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