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莱霉素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变化与肺纤维化相关性研究

博莱霉素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变化与肺纤维化相关性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EC作为血管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就是发挥其屏障功能,调节血管内外的物质交换,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使得邻近或远端的组织器官免受损害。细胞外基质与EC粘附形成完整的内皮屏障。在PF的发病过程中,起始阶段的肺泡炎和纤维化形成阶段均有血管通透性增高、EC间连接持续开放。这种内皮屏障功能的异常为大分子物质跨内皮交换提供了旁路途径,对肺损伤时炎症细胞进入肺泡、肺间质及激活Fb增殖具有重要意义。EC连接蛋白与肌动蛋白相连,与细胞骨架一起受细胞内[Ca2+]i的影响。本实验通过电镜、细胞培养、免疫组化、激光共聚焦扫描技术,观察肺炎及PF大鼠PMVEC形态学改变,比较PF及正常大鼠PMVEC内[Ca2+]i差异,并分析其负反馈调节因素—中电导钙激活钾通道蛋白质1(Kca3.1)的表达特点,探讨博莱霉素损伤时大鼠肺PMVEC屏障功能变化和机制以及PMVEC在PF发生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SD大鼠20只,体重150±20 g,雌雄不拘(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博莱霉素组(BLM组),每组各10只。博莱霉素A5(天津太河制药,8mg/支,批号041103)用生理盐水稀释成4 g/L,按5 mg/kg体重气管内滴入0.150.2 ml制作PF模型,对照组气管内滴入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分别行PMVEC原代培养,以100μL Fluo-3 /AM荧光指示剂(美国Molecular Probe公司)负载,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Ca2+]i荧光强度,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及免疫荧光法分别测定Kca3.1在EC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肺炎、BLM组及对照组PMVEC形态(电镜标本由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放射科殷茜博士提供)。结果:1.肺微血管内皮细胞透射电镜观察①.EC紧密连接:对照组EC管腔面光滑,没有镧颗粒附着,紧密连接未见开放。肺炎7 d组EC腔面有少量絮状镧颗粒,紧密连接开放,EC呈增生状态。肺炎14 d组恢复光滑表面,未见镧颗粒附着,EC恢复正常状态,EC周围有少量胶原沉积。BLM各组紧密连接持续开放,EC腔面可见絮状、线状镧颗粒及血小板附着。EC表面不光整,可见指状突起,EC呈增生状态,以7d、14 d、21 d组明显。②.EC吞饮小泡:肺炎7 d组EC内吞饮小泡明显减少,而BLM各组吞饮小泡均较丰富,特别是BLM 7 d组,胞质中出现大量吞饮小泡,且体积增大。EC旁可见较多胶原沉积,局部EC与Fb直接接触。2.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内游离Ca2+主要位于细胞浆。内皮细胞[Ca2+]iBLM组(166.56±24.17)明显高于对照组(95.79±13.51,p<0.01),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肺微血管内皮细胞Kca3.1主要表达在细胞膜上。间接免疫荧光法BLM组Kca3.1(679.29±206.98)明显低于对照组(958.75±188.84,p<0.01);免疫细胞化学法BLM组Kca3.1(169.08±14.81)明显低于对照组(189.78±13.73,p<0.01),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血管通透性增高、EC粘附性增加及EC转运功能增强提示BLM组PMVEC的血管屏障功能发生异常,是炎症细胞及血管活性物质进入组织间的重要因素之一。2. EC内钙过载是PMVEC屏障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EC[Ca2+]i过载与EC表型转换及EC功能变化密切相关。3. PMVEC细胞膜中电导钙激活钾通道蛋白质1活性下降是EC钙过载的原因之一。

论文目录

  •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正文
  • 第一部分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形态学观察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2+]i变化及其调节与PF的关系'>第二部分 PMVEC[Ca2+]i变化及其调节与PF的关系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博莱霉素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变化与肺纤维化相关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