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货币政策微观基础研究

基于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货币政策微观基础研究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特别是自2000年以来我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更是每况愈下,消费率从2000年的62.3%一直跌到2009年的35.26%,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几乎只有2000年的一半。消费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65.1%降低到2009年的45.4%,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从2000年的5.5个百分点降低至2009年的4.1个百分点。而与消费相对的储蓄率却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储蓄率大体维持在38%至40%左右,而同期储蓄率同样较高的日本、韩国,其储蓄率则处于31%至32%左右。金融危机发生后,为扩大内需,国家采取了更加有力、更加市场化货币政策调控手段。但在频繁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后调控效果仍不理想,居民消费率仍然不断下降。因此,本文选择从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视角,来探讨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内在机理,这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先理论分析后实证检验的思路展开,首先回顾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理论,为后续的理论分析奠定基础,再论述居民消费储蓄行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机制,然后从实际出发,分析中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货币政策效应,最后用实证方法检验中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货币政策效应,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政策建议。按照这个思路,本文运用VAR模型实证检验得到结论:微观主体特别是居民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枢纽,微观主体行为对货币政策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居民的最优化消费储蓄决策行为无法对货币政策信号做出灵敏的反应,居民消费储蓄决策行为中对货币政策的响应是储蓄强于消费。居民消费、储蓄与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关系,且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强于居民储蓄的贡献度。居民消费、储蓄与物价指数有负相关关系,且居民储蓄对物价指数的贡献度强于居民消费对其的贡献度。即如果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目标偏向经济增长,则应从提高货币政策信号对消费的影响出发,而如果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目标偏向稳定物价,则应从提高货币政策信号对储蓄的影响出发。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成果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内容结构安排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理论基础
  • 2.1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
  • 2.2 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
  • 2.3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
  • 2.4 莫迪利亚尼的生命周期假说
  • 2.5 霍尔的随机游走假说
  • 2.6 预防性储蓄理论
  • 2.7 流动性约束理论
  • 2.8 缓冲库存储蓄理论
  • 第3章 居民消费储蓄行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机制
  • 3.1 居民消费储蓄行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渠道
  • 3.1.1 利率渠道
  • 3.1.2 资产价格的财富渠道
  • 3.1.3 消费信贷渠道
  • 3.2 货币政策作用下的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选择
  • 第4章 中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 4.1 中国居民收入、消费、储蓄的现状分析
  • 4.2 中国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 4.3 中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 4.3.1 中国居民“低消费、高储蓄”行为现象阻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
  • 4.3.2 中国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特征阻碍货币政策的传导
  • 4.3.3 中国居民储蓄资产结构阻碍货币政策传导
  • 第5章 中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对货币政策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模型、指标的选择和数据来源
  • 5.1.1 模型的选择
  • 5.1.2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 5.2 实证检验
  • 5.2.1 描述性统计
  • 5.2.2 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 5.2.3 Granger 因果检验
  • 5.3 VAR 模型建立
  • 5.3.1 VAR 模型的稳定性检验
  • 5.3.2 VAR 模型理想滞后阶数的判定
  • 5.3.3 脉冲响应函数(IRF)
  • 5.3.4 方差分解(variance decomposition)
  • 5.4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4.1 结论
  • 5.4.2 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城乡“二元”结构下劳动力暂时性转移与家庭储蓄行为[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20(11)
    • [2].房地产税改革对居民家庭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影响[J]. 税务研究 2020(10)
    • [3].基于河北省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 [4].居民储蓄行为差异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影响[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8(11)
    • [5].人力资本投资预期对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J]. 统计与决策 2008(24)
    • [6].区域居民储蓄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 西南金融 2014(01)
    • [7].我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J]. 消费经济 2014(06)
    • [8].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城镇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J]. 理论界 2008(06)
    • [9].河北省农村居民储蓄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 河北企业 2017(12)
    • [10].农户储蓄行为影响因素文献综述[J]. 中国市场 2015(17)
    • [11].利率变动对我国居民储蓄行为影响研究[J]. 商 2013(06)
    • [12].风险与预期:社会保障对中国居民消费与储蓄行为的影响[J]. 社会 2009(05)
    • [13].外出务工收入与农户储蓄行为:基于中国农村居民的实证检验[J]. 中国农村经济 2014(06)
    • [14].二元结构下中国流动人口的回迁意愿与储蓄行为——来自2012年北京、上海、广州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经验证据[J]. 金融研究 2014(12)
    • [15].中国农村家庭储蓄行为研究:基于未婚子女性别结构的经验分析[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4(03)
    • [16].影响我国居民储蓄行为因素分析[J]. 中国市场 2013(37)
    • [17].家庭结构、生产活动与农户储蓄行为[J]. 经济科学 2011(06)
    • [18].寿命不确定与流动性约束下的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研究[J]. 经济学动态 2008(02)
    • [19].幸福感是否影响居民储蓄行为?——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实证研究[J]. 商业研究 2018(09)
    • [20].城市家庭的经济条件与储蓄行为——来自全国24个城市的消费金融调查[J]. 经济研究 2012(S1)
    • [21].城镇居民储蓄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江西省为例[J]. 中国商贸 2013(30)
    • [22].损失规避与家庭储蓄行为:基于CHFS的经验证据[J]. 当代经济科学 2016(02)
    • [23].从统计数据看中国居民储蓄行为[J]. 中亚信息 2010(S1)
    • [24].我国居民储蓄行为对货币政策信息的反应探析[J].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1(03)
    • [25].中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一个理论模型[J]. 经济学(季刊) 2011(02)
    • [26].我国居民“高储蓄行为”的动机分析[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0(06)
    • [27].职业属性对流动人口家庭储蓄的影响研究[J]. 世界经济文汇 2019(06)
    • [28].转轨经济、收入增长与城镇居民储蓄行为演变[J]. 金融发展研究 2009(03)
    • [29].大学生金融行为研究分析——以天津天狮学院为例[J]. 时代金融 2014(14)
    • [30].家庭社会网络与农户储蓄行为:基于中国农村的实证研究[J]. 管理世界 2012(05)

    标签:;  ;  ;  ;  ;  

    基于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货币政策微观基础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